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什么有人不容易近视?

ugv02195 回答数20 浏览数391294
身边有个朋友也是经常玩电脑,看电视机,但就是不近视,是为什么??基因真这么好?
yy760 | 未知
谢邀。不是每一个伤眼的人都会近视。
这是一个让人悲观的结论,但是很遗憾它是真的。因为造成近视的因素很多,而题主说到的基因好确实是其中之一。


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可能造成近视的几大因素。
1、 用眼习惯
单次用眼时间过长。
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从而形成近视。


用眼距离过近。
很多人看手机或是书本的距离很近,看东西距离越近眼睛的疲劳感也就越重。过近的距离也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引起调节性近视,也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
再不及时放松眼睛,睫状肌就不能灵活伸缩,或调节过度而引起眼外肌对眼球压力过大,眼内压增高,导致眼球前后轴变长,形成轴性近视(真性近视)。
看东西时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躺着看书等,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同等的。


2、 环境限制
城市发展导致我们现在的可视距离相比从前近了很多,几乎50米以内就有高楼遮挡,再加上现代人越来越宅,不喜欢参加更多户外运动。使得眼睛缺少理想的远眺来释放,或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更喜欢待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有的是因为自身原因不喜欢运动,有的则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在外不安全而自己又没时间照顾孩子。眼睛没有得到好的放松,一回到学校里面,面对的则是不断增加的课业负担,从不曾减少。


3、 遗传因素
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尤其是高度近视(600°以上),其遗传倾向比一般近视的要明显得多。
有遗传因素者,近视发病率较早,常在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近视了,且多在600度以上。这种高度近视在医学上叫变性近视。高度近视眼通常为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都为高度近视,下一代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


更多关于高度近视遗传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之前回答过的一个问题。
近视600以上真的会遗传么?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05471/answer/169604264


4、 营养补给
保护眼睛,日常营养摄入也很重要。
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直接参与视网膜上吸收光线的化学物质———视紫红质的形成,是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觉的物质。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还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一旦缺乏就会出现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
春季风干物燥,眼表水分蒸发快,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更应注意补充水分,多吃豆制品、鱼、牛奶、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5.眼睛的综合能力
我们的眼睛不单单只有视物,即看东西的能力,还有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以及调节能力、集合能力、追随能力、扫视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会影响我们度数的高低。


所以题主问的问题就像是说“今天又刮风又下雪,有的人穿的衣服很少怎么就不感冒?”一样性质,一个人感冒绝不是单方面引起的,而是身体许多方面问题的综合体现。
我们必须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眼睛,才能更好的保护眼睛。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estnall | 未知
与传统观点相反,目前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近视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基因。近视的遗传率高达0.9 (1表示完全由基因决定,0表示和基因无关)。
不良用眼习惯,只是诱发近视而已,不是近视与否的根本原因。没有近视基因的人,怎么用眼也不会近视(不排除有穷凶极恶的个案),而有近视基因的人,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近视,在现代生活必须高强度用眼环境下,几乎无法预防。
附一篇IOVS上的论文供参考:http://www.iovs.org/content/47/11/4756.full.pdf

另,并不是说不良用眼习惯无害,虽然不是近视的主因,但会导致青光眼等其他眼疾。

===================2014-1-14更新=======================

看到评论中有些误会,补充:
1. 遗传率0.9的意思,不是说父母近视,子女就有90%可能近视。而是说近视遗传型方差与表现型方差的比是0.9。可以理解为,近视与否,绝大部分先天已经决定,但未必和父母一致。
根据AOA的这篇文章,父母双方都近视,则子女33%~60%近视;父母有一方近视,子女23~40%近视;父母都不近视,子女只有6~15%近视。
http://www.aoa.org/documents/optometrists/CPG-15.pdf

2. 近视不是由单一基因控制的,父母子女、非同卵兄弟姐妹之间虽有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肯定是远低于同卵双胞胎的。
以上面提到的IOVS论文数据为例:


上中下三对图是3个近视指标SE(等效球镜度)、AL(轴长)、ACD(中央前房深度)。左边是同卵双胞胎,基因完全一样。右边是异卵双胞胎,基因相似程度和非双胞胎同父同母兄弟姐妹一样。两组都是双胞胎,可以认为环境因素的干扰被排除了。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卵双胞胎的近视相关性远远大于异卵双胞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ulittlewhite | 未知
有的人不管怎样不合理的用眼,眼睛也不会近视,可能和眼睛的发育速度有关。
一般用A超测量眼轴,不计巩膜厚度,新生儿眼轴长约15.8mm.3岁时眼轴长约19.5mm,每年增长超过1mm,为眼球快速增长期。18岁,眼轴平均24mm.
近视形成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长时间看近,眼睛长时间处于调节紧张的状态,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无法恢复成原来形态,进而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如果眼轴的长度小于正常值,就有可能在近视形成的过程中抵消掉一部分的眼轴长,从而不会体现出近视的症状。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视力比较好的人测试会稍微有点远视眼,这部分人往往年轻时视力比较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调节力的下降,视力越来越差。
--------------------------------------------------------------------------------------------------------------------------------------------
利益相关:眼镜说(www.yjshuo.com)是一家社会型企业,致力于消除泛眼镜行业中因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期望透过互联网的平台,连接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与众多消费者的口碑,构建一个以问答的形式,聚集不同角度真实问答的信息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四四 | 未知
不容易近视的轻度近视人来回答一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我应该有基因加成吧,我全家家族都没有近视的例子······
包括我直系亲属,老花眼倒是不少,但是不在问题的讨论范围
但是为啥我还是近视了呢?一半是无奈一半是自己作死
无奈是高中学校的多媒体投影灯老化,已经模糊到视力再好的同学在四排往后都不可能看的清楚
那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是每个星期一排一排往后撤着换座位的
多媒体多好呀,不用拿粉笔画一边吸尘一边讲课,可以优雅地点着鼠标讲课,还图文并茂呢
但是投影灯的成本跟老化速度其实都是很丧心病狂的,严格来讲一两年就该换了
一个好像据说两千多块(所以学校不想换)······用眼高峰期还不止这些
加上课后我们并不完全是只老老实实地读书的,而是有很多人各种溜出去网吧打游戏
这个情况大概算是一般人缓解高中压力的方法吧,当然也有看小说的,生活方式因人而异啦
而我一直都有睡前打着手电筒看书的习惯= =我到高中之前居然还没近视我已经觉得很厉害了
(当然我还是要事先声明,咱家比较穷,在初中以前还是一直看的黑白电视
后来是因为黑白电视信号改了,看不到装电视台了,看不到春晚了,老爸一直念
所以才买了一康佳,小时候看天线宝宝就是俩红的俩绿的我会乱说?)

后来高中变本加厉地,有时候午睡不睡,打游戏······晚上也是
那时候我玩的是没有背光的GBA,我还记得就是玩着新·我们的太阳和铸剑物语2这俩游戏
我假性近视了(猜的)后来没有制止住,然后就真的悲剧了···
也就是说我高三近视,而且我大学后一直有晚睡打游戏的习惯,晚一点的话可能两三点才睡
就这样恶劣的用眼习惯,我现在近视也就是两三百度的水平,呵呵
我在这里要再次辟谣,什么戴眼镜近视会不断加深的这种智硬谣言
戴眼镜绝对不会让近视加深!
导致近视以及近视加深的原因我知道的只有不健康的用眼习惯!
没错,就是这样,如果要讲得具体一点,就是用眼过度
在我大概初中的时候看过一个科普节目说,如果要保证完全不会近视,那么用电脑的人需要
保持平均四秒一次眨眼的频率,这实验听着好蛋疼,谁做的······四秒什么概念你们感受一下
所以我认为,为什么有人不容易近视
因为基因里有不容易近视的成分,其次他们本身的用眼习惯没那么不健康,仅此而已
这里说些个人体会吧
首先,躺着看电视,容易斜视,当然这样看本身对眼睛损耗也大
躺着打游戏看书玩手机都是对眼力损耗很大的,眼前的光源亮度跟背景光源亮度差异太大也是
近视的原理大概是长时间的用眼过度导致眼肌的不可逆形变,然后视力就下降了
而视力的进一步下降是因为继续这样过度用眼,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想用力看清楚眼前的感觉
直接的表现就是眯着眼睛,又不想带眼镜又不想近视加深的最好办法就是
有十米以外男女不辨,几十米开外人畜不分,并且会因为各种认错人而被喷的觉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目师 | 未知
谢邀:
有些人可能在早期发育阶段发育迟缓,因而导致远视眼没有发育成为正常视力。
所以最后经常近距离用眼对他们来说就不怕了。
而且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年龄了,如果已经过了发育阶段,眼球已经没有太大可塑性。
那么长期近距离用眼得近视的几率就会很小了。
回眸一笑爱眼科技:养肝美眼药膳经
回眸一笑爱眼科技:养肝美眼药膳经
回眸一笑爱眼科技:双眸与肝脏的爱情故事
大家注意!防火防盗!防散光!
回眸一笑爱眼科技:崛起吧近视之子
软性角膜接触镜宝典
飞蚊症升职记
人类视觉发育简史
色盲家族逆袭之路
极简干眼症攻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yTWbwzg | 未知
我就是各种作死的典型,我妈年轻时视力非常好,老了很早就老花。我爸轻度近。我十几岁开始躲被窝打手电通宵看小说,到高中近视大概150左右。当时挺得意可以戴眼镜了。然后一路作贱自己的眼睛。通宵看书玩游戏,现在三十好几。视力依旧150没变。基因真是强大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shukwrd | 未知
今后的中国儿童很难不近视。
今后近视患病率会井喷,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近视。根据2016年发表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Ophthalmology. 2016):预测在2050年,全球人口49.8%是近视人群,共有47.58亿,其中9.38亿是500度以上近视,占总人口9.8%。我们国家18岁以上人群的近视患病率已经高达71.9%。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导致儿童近视的两个因素:儿童时期每天户外活动不足2小时、来自父母的近视基因。
不只中国,韩国(首尔96.5%)、新加坡(91.7%)、台湾(87.6%)、香港(86.4%)的近视患病率都高得惊人。如此高的近视患病率也从侧面说明了近视基因在我们东亚人群中是强势遗传的。我们除了携带近视基因,还过于重视甚至强化儿童教育。孩子们早早就参加各种学习班,中国儿童在6岁上学以后的户外活动时间很难超过2小时。因而失去了户外活动对儿童近视的保护作用。综合分析,中国孩子很难不近视。
未来近视人群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北京海淀区的十年调研看出端倪(BMC Ophthalmol. 2017):2006年,14-16岁儿童的近视率55.95%,平均近视223度;2015年65.48%,平均近视313度。也就是说,在十年间,儿童近视患病率增加了10%,近视度数约增长100度。中国的近视大军是90后、00后!而且从2006-2015年这十年中,不近视的北京14-16岁儿童从44.05%降至34.52%;小于300度的低度近视儿童从32.27%降至20.73%;而300-600度的中度近视儿童加倍,从19.72%增至38.06%;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儿童也几乎翻倍,从3.96%增至6.69%。由此推测,原本可以避免近视的孩子将加入近视人群,而原本可以低度近视的,加入中度近视人群。我们将是近视大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LjwRgTm | 未知
从我的经历来看,一个人是否会近视取决于中考之前他的用眼情况。
如果中考之前一个人能有意识地保护眼睛,并不过度用眼,那么以后基本就不会近视了。
-
回到问题,“为什么有人不容易近视?”
因为他们在青春期有意识地保护了眼睛(比如注意写字、看书姿势),并没有过度用眼(比如不玩电子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鬼子 | 未知
谢邀。我们都知道,近视是长时间持续近距离视物导致。不排除每个人先天因数的问题,但用眼习惯不同影响很大,有些人可能每隔一段时间会闭目养神一会儿,有的人一直在打乒乓球,有的人户外活动的时间较长,以上种种习惯对改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大有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