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算器
计算器工具
DeekSeep满血版
当贝AI DeekSeep R1 满血版
AI导航网
一站式AI产品导航
刷机
刷机玩机救砖技巧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刷机救砖
固件下载
魔百盒论坛
TCL电视论坛
小米电视论坛
海信电视论坛
荣耀智慧屏
索尼电视论坛
Apple TV论坛
2023考研:考研公平吗?10000字分析考研公平性
Ryan88
回答数
1
浏览数
4834
Ryan88
福建东南卫视
坚持下去
如何看待
2023考研:考研公平吗?万字分析考研公平性!
都是成年人,说点成年人才懂的话。本科双非,一战上岸东南大学的热门专业,可能我就是你要找的公平的案例,现身案例,如果你也是双非或本科,仔细阅读下面我写的内容,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备考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你对考研的看法。
我理解的公平是公平的规则、透明的分数和相对公平的面试,这样足矣。如果你说要绝对的公平,我觉得这世上是不存在的,我也不奢求这种绝对的公平。只有一件事规则是固定的,每部分的组成是公开透明的,这就是我的机会,也是绝大部分人的机会。
看完后觉得有用的小伙伴,请帮我点个赞,你的赞同是我持续更新干货最大的动力,这是我的正反馈,就像你在考研备考过程中设立的一台个小目标一样,建立正反馈才能让自个更有动力坚持下去,而坚持是做成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你目前不想,认真读完后,如果觉得帮助到你了,双击屏幕让我知道!!我看看多少人认真读完了这篇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整理的回答!!
相信自个,是考研一战上岸的前提。而搞清楚游戏规则绝对是建立信心的不二法宝。我本科是双非,我真切的能够感受到大家的担心。对于二本或者双非的同学,和本科TOP2、985、211的同学相比,可能更多的担心是在复试上,所以我们先搞明白游戏规则,搞清楚初试、复试由哪些部分组成,我们担心的出身、农村、性别等因素到底占据多大的比例,搞清楚这些,我想你的心就可以沉下来了。
这里老学长 @鹿十七 想说点肺腑之言,考研上岸绝不是偶然事件,它是可以通过系统规划、脚踏实地复习、环环相扣的目标拆解来实现的,本科双非一战上岸985的我就是最好的案例。考研是个系统战,也是个长期战,需要我们在搞清楚各科的具体时间节点、复习规划、避坑指南和高分经验后,埋头赶路,拆解复习目标,争取总分最大化,才能一战成硕。
关于考研规划和复习的问题我写了很多了,资深官方也有份免费公共课资料,整理的更系统、更全面,里面有份「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非常良心,再比如考研英语核心5500词、政治重要会议线、数学公式大全、英语语法必考思维导图,这些电子版资料直接打印背就行,目前或是免费领,我也不知道这份免费的良心资料还能持续多久,领起~
一、考研初试具体由哪些内容组成?
考研一般考4课,分别是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也有的专业不考数学,考2门专业课。所以,你要先搞清楚你们专业到底考数学吗?同时,数学又分数一、数二、数三,英语又分英一、英二,专业课不同学校不一样,我们具体展开如下:
01 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具体内容分布如下(2021年数学修订大纲,部分更改):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试卷分数比例变化
题型结构分析
和之前相比,21年新大纲具有以下特点:
(1)和分数上看,之前相比,高数的占比增大;
(2)从题型上看,选择填空分值大幅度拉高,从原来的56分变为目前的80分;
02 英语
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二: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一难度整体上大于英语二;
03 政治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04 专业课
专业课根据不同学校不一样,具体需自个查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信息,不同学校的专业课难度和平均分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单纯看总分意义不大。
好,游戏的第一环节到此结束。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初试的组成,那么我想问一下,你觉得在这4科中哪一科会因为你出身是二本或性别或农村等因素而 受到影响,答案是初试完全不会受到出身的影响。
科目
数学(专业课)
英语
政治
专业课
歧视可能性
0
0
0
0
可能读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就要杠了,过了初试,复试有歧视不一样会被刷?
你说的没错,如果复试规则完全不公开,可能我们会因某些我们觉得不可控的因素被淘汰。但是你要明白,考研绝大部分人都是死在了初试阶段,能够进入到复试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在说的:考研,分数最重要,初试分数最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有上岸的可能性。
所以,
如果连初试都过不了,连被“歧视”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对于考研人,始终要关注的是如何总分最大化。
通过以上分析,你应该明白了,在考研这场游戏中,初试其实比拼的就是学习能力和分数,谁的分数高谁就能进入复试。哪怕你出身再好,本科是top2,初试过不了,一样进不到复试。同样的,哪怕你是三本,你考了450(夸张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你进入复试。这点,我希望你能明白。
和985、211的同学相比,可能我们相对弱势的是基础和学习方法,所以考研前一定要多看经验贴,尤其是你要考的那所学校的经验贴,专业课是150分,和数学一样重要。
二、考研复试具体由哪些环节组成?
不同学校的复试流程和步骤是不一样的,甚至复试的组成部分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校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有的学校是没有笔试的,但是不管如何样,一定要了解清楚加权成绩是如何计算的。
这里我以我当时考东南大学时的复试流程为大家做个分析,仅供参考,每个学校略有差异,直接咨询上岸的学长学姐:
加权成绩是拟录取的依据,一般会综合考虑考研初试和考研复试比例,公式为:
加权总成绩=考研初试分数*系数+复试笔试成绩*系数+复试面试成绩*系数;(不同学校计算方式不一样,但总体是这样的,出身、证书和获奖其实只是很小很小的比例,没有可以用其他地方补)
初试成绩
:我就不说了,肯定考得越高越好,但到了复试阶段,其实已经定型了;
复试笔试
:很多学校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只有笔试成绩过了,才有面试机会;(亲眼见过某大佬初试400+,复试笔试未及格而没有得到面试机会的)。
复试笔试比的也是实打实的分数,这点很好理解,不会因为你是清华的,笔试就多给你10分,也不会因为你是二本的,你做对了而不给你分。
很多学校的复试笔试和面试是五五开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也是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的,比如五五开;也就是:
加权总成绩=考研初试分数(满分150)*0.5+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50)*0.25+复试面试成绩(满分150)*0.25;
注:不同学校占比不一样,具体以你要考的学校专业为准。
我们继续分析:
初试、复试笔试都是实打实的考试,比的是分数,这是硬实力
。复试面试包括很多东西,比如
英语面试、专业课问题、本科成绩、科研经历、本科学生活动、本科证书、本科是否参加过竞赛、本科是否拿过奖学金、还有你的综合表现分及其他因素
等等。
我们当时是分为了好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占比都给清楚了的,这个占比我建议你详细了解下,一般从上一届的交流群里都能看到。下面具体说说复试面试的事情:
首先是
面试英语
,包括自我介绍、面试老师咨询1-3个问题,看口语水平。也不要怂,中国学生哑巴式英语太多了,不要觉得听不懂老师说啥是多大的事,英语口语问答只是很小的占比,而且你还提前英语说了自我介绍的,常见问题肯定也是准备了的,提前准备好问题不是很大;
(ps:我当时就没听懂老师问我的什么,所以问答环节直接全丢分,没啥,我相信我不是惟一的一台,甚至绝大部分应该都是这样的,不信你读研后上上英语版的专业课就知道,那些教授的口语也是just so so ~)
英语过了过了一般是中文自我介绍,你可以包括你的本科学校、本科成绩、科研经历、本科学生活动、本科证书、本科是否参加过竞赛、本科是否拿过奖学金等等,如果在某方面有欠缺,有意识的弱化它,突出你强势的部分,说你好的地方,避开那些不好的,避不开的也没什么,分析下占比就清楚了。
可能在这块,我们的出身会有那么一点点影响,但是你自个算算占比,这点分数有多大的影响。也有些小伙伴担心获奖证书等问题,看看占比就清楚其重要性了,还不如你初试多考点分数来的实际。甚至,目前很多学校是弱化本科出身的,面试官根本不知道你本科是哪个学校的,很多老师也选择不问,通过其他方面的表现来判断你的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
接着是专业课问题(有的学校没有),一般是抽1-2个题,一般是复试专业课书籍上的,不要怂,不会的直接说没有复习到,笑着问老师能不能换个题目,有时候不是不可以换题,毕竟复习时间有限,的确可能有些的确没复习到;这点也是比的真本事,是分数,不是你的出身。比如抽2个问题,每个问题占复试的15分,这两个问题你回答对了就是30分,回答不出来就是零蛋。
最后一般老师会和你聊聊天,这个时候表现得积极些、开朗些,一般问题不大;
在信息收集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复试后的加权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复试的每个环节是如何计算分数的。复试流程一般可以在对应学校或对应专业的官网可以查到,或者一些特定专业的交流群里群主也会收集,一定要了解清楚。
加权成绩的常见计算方式:
(1)加权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相当于初试分数折算为100分,复试折算成100分,再五五开加权。这类学校比较看重复试,存在复试逆袭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因为复试比例占比很大。如果考这类学校,进入复试后一定要充分复习。
(2)加权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相当于初试分数折算为100分,复试折算成100分,但初试占比要比复试大很多(这里的七三开只是举例,具体占比要自个去看)。这类学校比较看重初试,如果初试分时很高,复试求稳,一般问题不大。当然,逆袭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了。
(3)成绩=初试成绩/5*40%+复试成绩*60%
,这类学校比较重视复试表现,相对不确定性就很大了。。
(4)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计算公式更复杂,但要尽可能的搞清楚组成部分。
我们在了解加权成绩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初试和复试的占比,同时搞清楚复试的具体组成部分,这样准备起来才更放心。初试决定着我们是否能进入复试,复试后的加权总成绩决定着我们的综合排名和是否能录取。
以上就是复试的组成,我们拆解后进行逐个准备就好。
所以,我想对于考研这场游戏,出身的占比有多大,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当然,也有一些臭名远扬的学校会有很多骚操作,所以在资深上、百度上搜搜有哪些比较坑的学校,提前避开。
三、农村娃、女生是否会受歧视?
首先,我就是农村娃,戏称农二代。我觉得这个问题都不知道单独拉出来说,但是题主问了,我就分析下。
农村娃的局限性很明显,我自个能清楚的感觉到,比如思维层次、拥有的本钱、可试错的机会等都有差异,我自个总结的我自个是:能赢不能输,因为输不起。但是对于考研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分数。这里点到为止,不多说,免得杠。
再说说女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资深上也有专门的问题来咨询这个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有些导师不受女学生?
但是你要明白,选导师这件事是在拟录取后才进行双选的,而且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不喜欢女学生,哪怕像我们这种工科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工科的学生,研究生占比女生约一半,你就知道女生其实并不受歧视,相反我觉得我们课题组那几位学姐、学妹还挺受照顾的。
其实通过上述初试、复试分数的组成架构来看,出身、性别、农村/城市等等这些因素都不是事。
所以,你要问我考研是一场公平的考试吗?我会告诉你,相对是公平的,更多的还要看你选择的学校。
四、考研如何选择适合自个的学校?
这是我花2天时间特意整理的,"
考研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
这个问题,因为对于考研人,这是第一头大的问题。下面我会
从6个维度系统分析考研选择合适目标学校及专业的因素和原则给出我的理解
1、考研选择合适自个的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重要性
考研如何确定目标院校?考研如何选择学校?考研确定合适的考研目标?
等等问题,是每一台考研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因为考研界一直都有一台传说:
选择>努力
,一台不合适的目标院校可能会让我们大半年的努力白费,这句话不假!
不根据自个的实力、基础、本科院校选择适合自个的学校,非211、985不上,的确也努力了一年,但最终或是被淘汰的大有人在,这点你不用怀疑,原因很简单,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是有特定的招生人数的,按照每年的报录比来看,必定很多人要被淘汰。但是,你的分数可能考这个学校就是渣渣,但换个稍微差一点或差异性竞争的学校就不一定了。
如果你经过万般挣扎后,确定自个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
选择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
。因为对于考研,很多时候
选择>努力,或选择≈努力
。
其实对于择校问题,从个人情感上看无外乎:
自个的名校情结+专业院校排名+地域+自身实力
,还有就是
是否歧视
的问题,其他原因在我看来并不重要!(下面对这些要素我会展开说)
对于我们自个而言,一定要想清楚,是非得985不去,或是仅仅想更进一步,211也可以接受?甚至很多专业都有非985/211,但非常强势的专业,比如
电气工程这个专业就有沈阳工业、东北电力、长沙理工、上海电力、南京工程学院、三峡大学等等双非电力强校,这些性价比就非常非常高,无论是考研或是高考选择
。(下面我会举例)
2、考研确定目标院校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为啥最开始我说,很多人选择学校时,完全就是根据报录比来看的,这个是极不科学的。我们在确定自个的考研目标院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报录比、复试比、招生人数;(2)是否存在歧视,包括歧视外校、双非和本校;(3)学校名气和层次、专业排名;(4)自身实力和备考时间;(5)地域;(6)复试分数线、单科线。
考研确定学校时,这些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下面我们详细拆解,并给出找特定数据的方法!
下面部分内容首发资深 @鹿十七:鹿十七:哪里可以快速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01 什么是报录比?什么是复试比?一样吗?
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
用于一台学校某个专业的考试难度,报录比10:1肯定要比100:1要简单很多,但
并不是只看报录比,我们也要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录取了多少人
,因为考一台录取名额有20人的学校要比录取人数仅有2个的可能性或是要大些。
复试比=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
,用于衡量进入复试的难度,比如一台学校的某个专业要录取10个人,但是有12人进入到复试,那么复试比就是1.2:1,1.2:1已经算还不错的复试比了,因为复试要求必须差额录取。
我们在确定自个的学校时,是需要重点查看:
报录比、录取人数和复试比
的,权衡之下,初步确定自个的学校。
录取人数也很重要,有些学校的某个专业报录比、复试比都很科学且良心,但是他只招2个人,你觉得你上岸的概率和一台招50人的学校能一样吗?
02 考研时,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是那300多万人吗?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在考研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哪些人?
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数量并不多,
因为我们的竞争者仅仅是报考你目标院校的对应专业的这几百人,而不是每年新闻通告说的几百万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都是上百万级别的,但真正和我们形成竞争的,可能只有几百人。
而这特定的几百人,真正能够踏实认真从头坚持到位去备考的可能占不到50%。但这并不能说明竞争不激烈,因为你要明白,这剩余的50%的人是属于目标明确、有选择、有坚持,而且可能并不你努力少的人,所以
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
下图是我截取的东南大学各个专业2020年的报录比的数据,同时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专业的报考人数。东大是建筑老八校,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专业的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最多也就几百人。当然,只看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意义并不大,要看报录比、实际录取人数等多个指标,下面我会详细写,但至少说明,假设你要考东南大学建筑学,可能你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只有157人;假设你要考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可能你实际要硬钢的也就317人,但这几百人可能都复习的还OK。
所以,
我们考研时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这几百人的竞争,而不是新闻上说的几百万人
。
所以,考研认真复习的人不少,考研划水的人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多,尤其是你考得学校很好的时候。但是
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个就不行
。只要我们对自个的定位是准备,规划做好了,每天按照计划在稳步前进,踏实高效复习,就不需要怂。
相信自个,高手不多,真的是高手不多
,这些所谓认真准备的人可能很多水平比你差得很多,所以要对自个有信心,因为你已经做得比很多人好很多了,
至少你比他们先看到这篇经验贴,并且能认真看到这里,这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在赶赴考研的战场,但最后能够矢志不渝坚持下来的人不到二三。所以,不停的告诉自个:相信自个,高手不多,这对你最后坚持到底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3、如何查找我们想报考学校的报录比、复试比和每年录取人数等基本信息?
1、上岸学长学姐建的考研交流群
很多人很排斥上岸学长学姐上岸后建立的交流群,这点我要严重纠正,因为我就是考研交流群的受益者(PS:我没有交流群,所以不用怀疑我的动机!)。
我的情况特殊:
(1)一本去考985;(2)本科学校和研究生学校不是一台城市,甚至不是一台省份;(3)基础还行,但是和大佬们刚,自认为不虚,但也没啥优势
。
我当时备考的时候,恰好就加了一位刚上岸的学长建立的考研交流群,所幸的是这位学长责任心很强,群文件里整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其中就有近十年的报录比。重点说明一下,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报录比的官方数据,如果你最后真得真得各种办法都用到了,但是还没找到报录比,就只能找学长学姐去问了。
可能,我说可能很多学长学姐建立交流群的初衷是卖点考研资料补贴家用,我个人真得觉得无可厚非,一两百的事情,目前的一两百块钱能做什么?我向来认为用爱发电的事情最不长久,我不怕你有所求,只要你能提供高价值的内容。
就像我写这篇回答,我希望的也是:
看完后觉得有用的小伙伴,能花0.01s时间双击屏幕帮我点个赞,因为你的赞同是我持续更新干货最大的动力,创作者并不是纯靠用爱发电,这是我的正反馈
,这和你在考研备考过程中设立的一台个小目标一样,
建立正反馈才能让自个更有动力坚持下去,而坚持是做成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
关于找学长学姐的问题:
1、你可以去
目标院校的贴吧
看看,有没有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在上面分享考研经验和卖考研资料的。
如果有,去加个好友,适当的咨询一下,如果有考研专业课资料贩卖,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后续有问题去咨询他,高效又准确,这点钱花的很有意义,不要心疼~(反正也是刚需)
2、其次,可以去诸如
考研帮、资深之类的平台
看看没有关于目标院校的一些讯息。有些上面会有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可以加来咨询一下。
3、如果学校离得近的话,也可以去对应院校看看,一般打印店会有期末考试资料卖,这种资料也具备参考性,得到这些资料对你的考研会有巨大的帮助哦!
如果你能够遇到一台负责人的学长学姐全程带着你,必要时刻给你专业课和心态上的指导,真的是非常难得可贵。
4、直接上QQ上搜:xxx学校xxx专业考研交流,很快你需要的群就出来了,进群后先看群文件,看看有没有报录比,没有的话咨询群主有没有对应的资料。
注意:一定要认真筛选判别学长学姐的真假,听说目前很多人盯着这块内容,很多群都是一些机构建立的,注意防骗。虽说一两百的事情,被骗了也很影响心情。
总体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最真实有效,也最快,但是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数据误导等情况。所以做好是通过下面的官网查询的方式进行。
2、xxx学校研究生招生网、
xxx学校招生网
考研报录比一般多发布在对应网站
录取查询
、
信息查询、历史数据、相关下载等
栏目,大家可以自个去查查。
举例:
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查找路径:
百度搜索:
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历史数据-报考录取统计。
然后是不是很多数据就一目了然了,自个去分析下自个要考的专业,每年录取多少人,其中推荐人数大致多少,剩下的就是考研录取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一下近10年的报录比,其实很多你之前不了解的问题和疑惑就很清楚了。
同时注意,很多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也可以在这里查到。
这里的数据是最准确的,没有任何水分和虚假,你想考的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基本上就清楚了。
3、资深(没想到吧,我b乎还有这功能)
资深上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我们直接在搜索框中搜索对应的关键词,比如:东南大学报录比,直接从已经上岸学长学姐分享的干货中找,这种方式可能会存在找不到我们自个专业的情况。
4、其他第三方网站
01、搜索引擎
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多人缺乏搜索能力和找资源的能力,直接去搜索引擎去搜索对应的关键词基本上就能找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搜狗+微信:可以搜索到你想要的90%的资料。
搜索引擎搜索结果
搜索微信搜索结果
02、考研帮
03、
中国教育在线
这个网站也有对应的数据,但是数据更新不及时,我看了下很多只到2018,最好的方式或是去官方网站直接看!
5、以上渠道都找不到报录比如何办?
查不到考研报录比如何办?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学校未公布对应的报录比,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方式:
(1)咨询学长学姐,盲猜,可能数据不准确,但大体会有个概念;
(2)直接给招生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注意礼貌就行,能得到具体数据最好,找不到也没关系
。
4、一定要关注是否存在歧视的问题
对于我们双非或二本的同学,一定一定要了解清楚复试的歧视问题,了解清楚目标院校是否会歧视外校、歧视双非、歧视二本等问题,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了解学校的时候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1)报录比;比如录取10个人,100人报名,报录比就是10:1;
(2)复试比;比如录取10个人,12个人进入复试,复录比就是1.2:1;
(3)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
(4)是否歧视外校、是否歧视双非;
(5)加权总成绩是如何计算的,看一下初试和复试所占比例,初试决定着是否能进复试,加权成绩决定着是否能录取;
(6)是否接受调剂,是否有校内调剂;
(7)每年录取的人数,其中考研录取的人数;
(8)其他;
对于哪些学校比较黑,哪些学校有歧视,资深一下,很多人在分享经验,提前避坑,选择很多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顾,认为我一直在
提复试歧视
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确是双非和二本学校的童鞋必须关注的问题点。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都很好理解,
同等条件下,两个人分数差不多时,总会有个选择问题,选择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说的有点残酷,但这是事实)
甚至,两个人稍微有些差距时,都会涉及到一台选择的问题,这些很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过度的歧视或者不公,就需要我们提前避坑了,毕竟每个人辛苦复习大几个月,最重要的或是上岸。不要想着去调剂,那个太难,而且一般学校和专业都不好。
5、学校名气和层次、专业排名、地域问题
如果你心里对某个学校一直念念不忘,那考研你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你这个专业的考研信息情况,这可能是你一次实现心中所想的机会,比如我当时考东南。我高考是真的发挥不好,平时和我差不多成绩的人都去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而我不是。
名气主要考虑学科排名、学校综合排名、区域名气、业内名气这4个方面即可。
如何看学校和学科名气呢?最简单方式,官方认证最为致命:
区域名气、业内名气的话,主要是对特定专业而言的,比如看过《令人心动的offer》的童鞋都知道
法律专业的五院四系,其中就有好些是业内名气很大的学校,但综合排名并不突出的院校
;再比如我上面说的
电气工程的电力院校,比如长沙理工、三峡大学、东北电力和上海电力,这些在保研时是享受同等211待遇的,甚至华北电力学校的牌子比很多985电气学院硬多了
。这些就是业内名气。区域名气其实很好理解,比如
东南大学由于低调务实的校风,虽然在长三角可以做到包邮,但是可能在重庆很多人听都没听过这所学校,因为福建东南卫视的原因,被大家戏称为“福建大三本”,当然,就业时的人资一般或是有基础认知的
。
区域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有自个想去的学校,比如我堂弟,想留在帝都,那么他考研重点关注的就是帝都的学校;比如我弟弟想去武汉,当时他保研时重点关注的就是武汉的高校;比如我当时想去长三角发展,我重点关注的就是江浙沪的高校。所以,想清楚你要去哪,再去重点考虑学校的问题。但其实很多时候,在校招时本地学校虽然占据就业人数优势,但去应聘的人也多,曲线救国未必不是好事!
6、自身实力和备考时间
自身的实力和备考时间这些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定的越高越好。比如资深考研领域有个大V第一学历是专科,到最后逆袭985博士,再到最后985任职。他的逆袭过程也是经历了专升本、211硕、985博的梯度进行的,逐步提升。
我们自身的实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自个的基础、自个的学校、本科获得的奖项和竞赛、自个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自个专业的特质等等因素,比如很多专业暑假要求必须实习2个月,比如有的专业需要背8本厚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根据自个所在学校专业进行自我定位的。比较简洁直接的方式就是请教自个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看下以往是如何样安排的,结合自身的水平和备考,确定大体的学校水平。
对于备考时间的问题,我个人不建议把考研战线拉的特别特别长,我一般建议时间在7-9个月左右,前期多看经验贴,做好系统规划,这对我们成功上岸很重要。我自个就是7个月的备考时间,讲真,很累很疲惫,尤其是后期,因为每天的复习强度真的很大,我考的数学一、英语一,专业课也是考察深度很深的那种。
7、复试分数线、单科线
我这里单独把复试和单科线放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找每年的复试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下最后以免给的复试线不一定具有参考性。如果有可能,重点找一下每年拟录取的名单和分数,对比看一下每年拟录取的最低分,这个更具参考价值,因为复试是差额的。
单科线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总分过线、单科不过分的每年都有,很多学校其实都有单科线的。对于有些偏科的小伙伴就需要重点补足你的单科线了,不需要他多惊艳,但至少不拉跨!比如我的英语一直都不是很强,所以考研我采取了最笨最累的方法,花的精力相对也多,最后结果或是很不错,至少保证我读研时看文献压力不大,写会议文章和SCI压力不是特别大,我可是手握3篇SCI的人,虽然我感觉自个并不热爱科研,哈哈~
五、确定目标院校时的原则有哪些?
1、选择自个跳跳够得着的学校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我们考研一般或是会选择比自个所在学校专业稍微强一些的学校和专业,当然,考虑地域问题的话,可以稍微弱化这个原则。
2、平衡好区域问题和区域名气
每个人考研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研就是想回家或者对某个城市情有独钟,抑或是你的另一半就在某个城市,你想去找让你魂牵梦绕的那个TA,肯定就要选择特定学校专业了。区域名气其实可以很好的让我们错位竞争,主要或是看个人的选择。
3、考研上岸最重要,一定要权衡好自身的实力和目标学校的考试难度
看到这里,其实你应该已经很明白择校的问题了,没有那么难,但是需要我们多花心思。做什么事情,想做好都需要花心思的,况我们选择学校乎?
六、考研过程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方法不正确?
对于如何提升考研时的复习效率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写了一篇专门的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方面有欠缺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记得回来,下面还有很多干货没看!
七、考研压力过大,不懂如何在考研时释放压力?
对于如何缓解考研备考时的压力问题,我也专门写过一篇回答,这方面有欠缺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记得回来,下面还有很多很多干货没看!
八、考研各科应该如何复习才能取得高分?
这部分的回答我之前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放上链接,自行查阅,这次不用回来了,下面没啥内容了,只有结束语了!
结束语:
考研,从来都是为我们自个考的,可能大家考研的目的各不一样,但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们就需要稍显功利些,要以提升初试分数、一战上岸为目标而努力,而不是为了经历而努力。
加油,考研人,我是 @鹿十七,资深考研话题下的优秀答主,有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我会尽可能地根据我知道的东西给出中肯的建议!相信自个,高手不多!
回答
提问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用【当贝酷狗音乐】海量正版、无损音乐!
mirrodin
|
来自北京
真的很有帮助,谢谢答主!![抱抱]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
更多>
如何看待海信85U8E电视
如何看待海信85U8E电视
如何看待目前的腾讯视频?还有多少人在用腾讯视频?
如何看待目前的腾讯视频?还有多少人在用腾讯视频?
你如何看待幕布被收购?
你如何看待幕布被收购?
如何看待ps4被破解?
某宝搜了一下已经有破解版在售了。
如何看待羽生结弦2.26冰演面向全球观众直播但不包含中国大陆观众?
羽生结弦个人冰演Gift网络直播,面向全球观众,但不包括中国大陆和朝鲜。中国粉丝那么多,为啥不 ...
如何看待东芝大连公司宣布解散并将撤出中国?
老牌日本家电巨头东芝败走中国!东芝大连工厂将解散,前员工:诧异又心痛 ...
如何看待2023年4月25日,我国发现高通芯片存在偷数据行为?
可以绕开操作系统,说明安全软件不存在作用 德国媒体已对此进行了证实 ...
如何看待 Nintendo Switch 在国内的意义?
感觉switch在中国意义不大,学生党都没时间,上班族习惯快节奏的游戏,目前哪还有人到别人家去玩 ...
ZNDS问答首页
›
2023考研:考研公平吗?10000字分析考研公平性 ...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最新回答
小米电视哪个硬件最快好
阅读:0
小米电视3专用支架多少钱
阅读:0
小米电视自带哪个网铭电视
阅读:0
小米电视机e32a和 4c32哪个好
阅读:0
小米电视重量是多少
阅读:0
小米电视维修主板价格多少
阅读:0
修好小米电视要钱吗多少
阅读:0
索尼电视拉伸架缺点有哪些
阅读:0
小米电视4c多少万像素
阅读:0
小米43寸电视买哪个型号
阅读:0
Archiver
-
手机版
-
当贝AI
-
发现AI
-
Sitemap
-
智能鱼缸之家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ZNDS问答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Copyright © 2013 - 2025
GMT+8, 2025-5-15 12:56
, Processed in 0.345729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