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这些年要花多少钱买高通芯片?

jiangcj12 回答数20 浏览数641886
steven3166 | 未知
骁龙8系基本就小米、一加和三星还有在出货,其余的品牌几乎可以忽略,年出货量就按4000万算好了(谢谢评论区指正)。


麒麟9系这边呢?前面已经有答主说大概是4000万颗了,我就直接用这个数字好了(欢迎打脸),出货量基本相同,我们就假定单颗成本一样好了。


以上是研发之路走顺之后的数字,研发没走顺之前的阵痛不管是高通还是海思都经历过,我们就假定阵痛一样疼好了。


自有芯片生命周期要长得多,这是麒麟的一大优势,比如2017年的时候搭载950的荣耀8依然是爆款,要知道950可是2015年出的芯片。高通那边呢?只怕845一出835就出不动了吧?


以上是钱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让华为接受高通的专利反授权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世界第一,里子面子傲气都不允许他们接受这种协议),于是乎就只有砸锅卖铁这条路咯,幸好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否则麒麟怕是早夭折了。
忘了说结论了:综上,可以认为骁龙8和麒麟9的成本相近,但如果华为全部外购骁龙需要额外给高通支付相应的芯片利润+高通税+专利反授权,所以还是自研划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bcdptc | 未知
看了很多知友的回答,都很精彩,但是由于有一个点他们没有提到,我这个回答暂且算一个补充吧。
在移动芯片领域,主要玩家一直都不多。随着TI,NV等几家厂商退出了市场,市场上剩下的只有联发科,高通和三星。联发科就像是PC界的AMD,一直上不了高端的台面,三星一直是猎户座和骁龙一起用(知友提醒欧版的也是用的猎户座)。高通在中高端的移动芯片市场一直独领风骚的,如果按照通常的商业路线走下去,那么Qualcomm inside可能就和intel inside一样可以为手机的价格做信用背书了,垄断的局势自然就形成了。
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竞争的对立物,又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垄断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高溢价。

前几年高通传出过要把芯片业务和其他业务独立核算,因为芯片业务拖累了高通的利润率,芯片业务是高通业务里最不赚钱的业务了,所以想拆分出来。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相信都会大跌眼镜吧,PC行业已经日薄西山,intel却富得流油。手机行业如日中天,而骁龙芯片在高通眼里却不赚钱?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导致骁龙芯片利润率低(相对于高通其他业务)的最大原因,是现在市场还处于充分的竞争态势。
高端手机领域,三星苹果后面跟着个苦苦追赶的华为,只有三星使用骁龙旗舰,还不是所有的都用。苹果和华为用的都是自研。在以诺基亚moto等厂家为代表的TI系退场和麒麟950出现之前,高通真真的是一家独大了,NV和intel虽然入场了,但一直都没有站稳脚跟就离场了。高通的广告,把非骁龙和山寨划等号的,当时高通是真有这个自信的。
只是好景不长,没等高通收果子呢,麒麟950就出来了。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芯片,那么华为购买芯片的的钱肯定比上述各位知友分析出来的数据要多的多。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掐死你的温柔 | 未知
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钱来计量的,我相信麒麟的意义就在此列中,绝对不是有些答主几十或三两百亿可以比拟的。举个例子,北上深地段好一点的小区盖一栋楼能卖十几二十多亿,我给你盖二十栋你把海思卖给我可以吗?不卖?我再出五倍的价一百栋总可以了吧?!或者一千套别墅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danbaoding19 | 未知
2017年华为销量1.53亿,一颗高通火龙845的雷军采购价是500(在海思起来之前,高通还从未卖过这么便宜),总价765亿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不不!路由器还没算呢!华为2017年路由器出货排第六,我没查到具体出货量,刚好华为Q2新品上市五分钟出货百万,我估计2017年华为路由器出货量应该在6000-8000万台左右(如果有人有具体数据麻烦提供一下)。在淘宝上一颗高通qca9984售价是75,估算批发价70左右,一台双频路由器需要两颗这样的芯片,还不包括cpu,也就是150,就算150吧,150x6000万,就是90亿
除了这些,高通还有一些独立的芯片比如qc3.0支持的芯片等等

综合估算,华为采购高通芯片(不止手机soc,还包括高通生产的各种芯片),一年大约要1000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lkl01 | 未知
以上答案都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当年骁龙价格可不是现在这么便宜的,在华为自研之后,高通价格降了一半吧,就像当年的2G3G时代一样。你以为华为只让自己收益,错了,华为让全部手机圈的厂商都享受到了专利的宏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棵树期待 | 未知
中兴售出两千多万带有高通的机子,高通坐收五亿
华为要是不自主研发,怕是净利润要被亏空


补:单纯依靠以往搭载麒麟的机子出货量换成高通芯片来算说实话不能这么简单,大家都是高通,凭啥你卖的就比我好啊
以往华为便宜不过小米,黑科技堆不过三星,何况还有老大苹果在上面和跪舔的OV,华为年出货量可能两千万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UfMGyAI | 未知
上一张15年的图,就知道海思多重要了,现在图里的高通已经基本上并入海思了,占据芯片的半壁江山。other的基本上是国产低端。
估计美帝想制裁的时候也得掂量下,这伙人使劲儿加加班,没准剩下那几个也搞出来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友情提供 | 未知
稍微客观点就拿华为说的销量去乘500差不多吧,而且海思也开始回本了
说世界Soc排名一二三是高通三星海思我是不赞同的,因为这三个都各有长短处:高通GPU锤海思,海思多核锤高通,没办法怎么说,所以一二三没办法明确。而且预感980上市之后,他们的差距会更小。
还有那些天天疏油层,不用845就别做手机的那些小学生,接下来如果真禁售了,虽然高通自己会懵逼,但是国内一大票厂也会懵逼。求求小米赶紧养澎湃吧,别到时候手机没芯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aptainpc | 未知
根据高通公司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对于在中国使用而销售的设备,高通中国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3G设备(包括3G|4G多模设备)为设备净售价的65%的5%;对于包括3模LTE-TDD在内仅支持4G的设备为设备净售价的65%的3.5%。
当你购买一部4G手机,比如上市不久的小米MIX2s,起售价3299元,为高通支付的专利授权费就是:3299 X 65% X 5% =107.2175。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高通在2015年的专利收入就高达79.47亿美元,占据当年全球智能手机总收入的2%。
我们结合一下华为的销量,按照这个专利授权费比率来算一下
国际数据调研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总计14.62亿台,其中华为的出货量为1.53亿,占据10.4%的市场份额。
华为发布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消费者业务2372亿元占比39.3%

(图片来源:手机中国)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可以约等于手机业务,简单粗暴地估算,假如华为的手机全部都用高通芯片,那需要支付多少专利授权费呢?
平均售价=手机销售额/销量=2372亿/1.53亿≈1550元
每台手机的专利费1550 X 65% X 5% =50.375元
全部专利费50.375元X1.53亿=77.07亿
根据上述的假设,如果华为不自研麒麟芯片的话,2017年总共要支付77.07亿元的专利费,这笔费用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当然,这只是专利的费用,购买芯片的费用还没算上,毕竟具体数据也无法获知,不过雷军也在微博“抱怨”过高通骁龙845贵



但是,不要把自研芯片省钱当成理所当然
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直接买芯片的费用比自主研发芯片的成本省很多
因为企业要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要面临不能量产的风险、要面临消费者不买账的风险
华为的海思麒麟算是成功的例子,但是前期也是付出了巨大投入
任正非从2004年开始就提出要自研芯片,但是从研发至真正投入商用,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期间不乏夭折了的海思K3和海思K3V2。下图是华为研发海思麒麟芯片的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这是从时间上看,坚持自主研发芯片,要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华为不是有点科技实力的底子,估计是差点吃不消。毕竟在投入商用之前,企业进行研发那就是纯粹的烧钱。
从研发投入上看,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3940亿元,研发人员8万人,占公司总人数45%。终于,华为累积获得7.4万件专利,其中90%为发明专利。
既然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这么大,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自主研发芯片?
除了开篇说到的用别人家的芯片就得给专利费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原因
@KeyboardMan
这位答主的图已经说得非常通俗易懂了。
任正非的话,核心在于反垄断
首先,高通不卖芯片给中国企业了,这时候怎么办,好在我们自己还有能用的芯片
其次,只有当我们能自己生产芯片,我们才有议价的权利。我们能自己生产芯片,你不能那么贵卖给我们,不然我们就用自己的芯片。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华为研发了自家的麒麟芯片就对此感到乐观,因为海思麒麟也只能算是芯片设计,芯片生产制造的上游和下游还有人呢,ARM授权,台积电代工。总之,在手机芯片领域,华为也只能说是靠自主设计而不被完全地捏住咽喉,并不意味着已经在这个领域斩头露角。
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华为的努力我们应该有目共睹,在最近热门讨论话题5G技术标准中,华为的Polar 码成为了5G控制信道代码,这将是未来我国在5G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筹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oyn | 未知
这是一个长期才见效的东西,从现在,如果算上巨额的研发肯定还是买高通的划算,而且在旗舰机上高通的soc性能也确实比麒麟强一代左右,对追求性能的年轻人吸引力更大。不过这是每个搞自研的公司都要走的过程,华为相比其他厂商,走自研的难度和成本都有优势的多,何况现在成就也不低,毕竟一枚真国产的芯片确实不容易,最近的5g技术和海思的营业额也开始发力了,我不用菊花厂的机子,不过还是希望他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