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这些年要花多少钱买高通芯片?

jiangcj12 回答数20 浏览数641890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这些年要花多少钱买高通芯片?
小切飞扬 | 未知
去年MOV跟高通签了未来三年120亿美元的采购意向备忘录,这120亿基本可算作这三家的三年采购量(考虑了给川普面子等因素,这个数字估计偏积极),平均一年40亿美元。

再看看2017年各家销售量:(数据来源IDC)
华为  1.531亿
OPPO  1.118亿
小米0.924亿
VIVO  0.9亿(估值,idc只给了前五,但貌似17年有两三个季度是领先小米的,所以估计0.9)

MOV总销量2.94亿左右,大约是华为的两倍,按此计算,如果华为跟高通采购芯片大约每年会花20亿美元。再考虑OV 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用了联发科,而华为(含荣耀)部分中低端机型也有用高通,而且华为买高通授权费估计很低甚至没有(双方相互授权),所以20亿美元(或20-25亿美元)的这个数值应该是可信。

华为自研自用麒麟(指手机芯片,不含海思其他芯片)估计也就是近两年才达到收支平衡,这还是在这么大销量的前提下。

这两天中兴的芯片门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在芯片领域是多么的脆弱,而且强如海思,仍只能算是芯片设计厂商(当然苹果和高通也是),还有上下游的掣肘。极端的例子就是万一我们遇到类似俄罗斯现在的境遇呢?arm不给授权,台积电不给代工?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为海思今天的成就喝彩,而且也希望海思能继续壮大,同时也开放对外销售。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灰飛煙滅 | 未知
雷军说一颗845芯片要500多,是660的三倍,那660大概不到200块。
假设华为一年要买1亿片,综合高中低端芯片,粗暴评估平均每片300,那一年要花300亿人民币买高通芯片,这个数可以提供个大概参考。
前几个答案说自研芯片要比外购的贵,那每年华为花在麒麟芯片研发、制造的费用要超过300亿,也就是说华为12年做手机到现在花在麒麟芯片的费用将近2000亿人民币。
不过今天看来,这个钱花的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gz | 未知
现在华为搭载9系芯片的手机年销量应该是4000万台左右,也就是4000万片9系芯片,都换成高通芯片,需要4000万片8系,小米的成本是500元一片,4000万就是200亿,另外华为还有1.1亿左右的中低端手机,按其中30%采用6系芯片算,都替换成高通的6系芯片,算150元一片,需要约50亿,光这两项就需要250亿,此外华为手机里面还有电源管理,射频,wifi等芯片也是海思出品,这些便宜一点,我算总共用了需要花费50亿外购的芯片,加一起就是300亿。
但是海思在视频安防芯片是全球霸主,占据约70%的市场。此外海思还为华为3000亿销量的营运商产品提供芯片,还给华为服务器等产品提供存储主控芯片等。
2017年海思对外公布的营收是387亿人民币。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拿387亿人民币买不到这么多芯片。
华为在半导体上的巨额投入已经进入美妙的收获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aaa1018 | 未知
我觉得各位太乐观了。
如果华为不自研麒麟,我认为华为根本不可能有多高的出货量。
并且更不可能有多高的利润。很有可能就是几家国产厂商互相打价格战杀的一塌糊涂,三星苹果把国内市场玩弄于鼓掌之间。
研究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话语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emqj.xiao | 未知
(5.1手机输入,我也没想到这个帖子会涨这么长,貌似个人知乎上最热帖了,似乎只要涉及到华为,国产的话题,常常撕逼严重。没必要啊,大家不都是为了大我(也为了小我),好好说话,就事论事,心平气和不好吗?)
后面加一些个人看法,为什么不应该强求即使是华为,ZTE这样的体量的公司自行研发芯片。
~~以下是416回答~~
买芯片只需要支付芯片的溢价(也就是上游芯片厂家的利润,简单估算,每颗几个刀到二十刀不等吧),而且这个还可以通过做整机,做产品赚回来。
对比自研芯片是一个每年要进行固定投入(不管盈利与否),因此接近不归路,要么做出来可以盈利(底线至少要能够收支平衡吧,还能维持下去),要么就是全部打了水漂关张了事。
海思的960/970,每颗芯片没有五百万以上的出货量不能达到收支平衡。
所以对于华为的坚持我是很佩服的(海思开始的5年完全是个吸金无底洞,纯烧钱。真正能够开始创造价值大概也就是从麒麟935以后开始的吧)。
再看看现在ZTE摊上的这么档子事,越发要给华为当年的坚持打call了。
ZTE做芯片也有十来年了吧,貌似一直没啥声音。有知道的说说。
(430补充)有评论说ZTE也有自研芯片,只是比例不高。


~~~~~~~~~~~~4/19分割线,没想到有这么多关注,多说几句自己的考虑~~~~~~~~
    单独的财务核算基础上考虑。没有华为的数据,做财务估计很困难,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试着估算。
芯片设计/制造需要和出货量捆绑讨论,如果你的芯片没有出量,那么就是研发,人力成本投入而已。在28nm之前世代,我简单平均一下,差不多按照每颗芯片五百万美金投入的级别。按照六年麒麟系列没产出(海思头六年麒麟基本上没有任何产出,假设每年还是有一个平台研发维持投入,否则技术上可能要落伍)来计算,六年下来大概有三千万美金左右的净投入(这里忽略了CAGR类似的财务指标)。
注意这个三千万美金是净投入哦,要是对标买芯片的模式,应该是对标付给上游芯片商所的利润(溢价),而不是芯片价格。按照每颗芯片平均溢价6美金来算,这三千万美金本来可以买三百万颗芯片的,现在全部打了水漂。
这个打水漂的净损失,如果再假设采购高通SOC,平均每颗SOC能够为每台整机带来2美金额外利润的话,那就是说华为需要额外出货一千五百万台手机才能把这个损失抹平。
海思到了28nm之后能做到薄发也是幸运--28nm之后的每个芯片平台投入就是差不多要奔着千万级别了,个人估计,到目前海思在麒麟上也就是做到盈亏平衡。另外整体上华为手机利润能够内部做一些转移支付给海思。
另外自研芯片利润率也多半会低于外购,因为假设同样的研发效率,你的研发投入只能用自己的出货平摊,高通/MTK则可以通过多个客户来回收。


2. 不过,这个事情更大的意义不在财务核算成本,而在于无形资产(IP)的累积,商誉的累计带来品牌的溢价,以及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护城河--今后我不不再担心被你们勒索了啊!


3. 也有评论指出,海思还有其它芯片,确实如此--芯片战争不只是在手机上。但是因为手机量足够大,自研比较容易用量来抹掉投入。视频类芯片也是如此。
民用的领域靠走量,但是工业用芯片不同,比如基站这边还真不一样,基站里面大量的高端芯片(CPU/ADCDAC/RF/FPGA等等),还是姥姥卡在米帝手里的。


海思为什么不去研发这些芯片呢?他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是由于不划算啊,这个是靠全产业的量来维持利润的,不是华为自己那些量可以养的活的。
谈到芯片战争就真不能靠华为自己。要靠整个产业了。。
~~~5.1 手机输入分割线~~~
好多评论的还在说为什么华为不去自研基站用芯片。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不知道华为自己的基站里面芯片国产化率有多少,其中华为自己芯片又占比多少。有数据的可以说说。
首先一个基本前提,就算全部自研你并不需要什么都自己从头搞到尾,只需要去搞那些没有可替代性的器件。其实本来按照通行商业规则就是用交换来弥补不足,至于交换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那是另外的问题这里不多说(说多了又歪楼了又撕逼严重)。
其次,自研是要付出成本的,成本包括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特别是芯片研发,投入大产出慢风险高。我相信华为自己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划不划算的问题。
全世界看看,既做芯片又做产品的模式,只在手机市场最显著,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只有靠手机这个天量出货才能把芯片成本分摊下来。其它领域,例如ADC DAC,FPGA,专用GPU CPU,你见过一家做芯片兼做产品吗?一定是一家到几家专业芯片供应商给整个行业供货--只是不幸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罢了。因此你要求华为自己研发各种芯片给自己使用,那是小农经济思想,华为不会干的。
更不要说芯片内供和芯片外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无法在一家公司共存(从设计思路到市场模式,都是两个极端)。举个例子,三星芯片除了给自己用,给第三方始终没有做起来,海思说了好几次给第三方供也没有成真(如果内需够了它也没有压力做外供)。
这里说个题外话,知乎上要是还有二十年前半导体行业的老人,应该记得当年欧美公司纷纷独立分拆自己的半导体业务部门的盛况,现在还有很多遗迹。


因此退而求其次,由国家基金捆绑民间资本,每个垂直领域扶持两家专业芯片公司来给行业供货,是更加可行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ainisyf1314 | 未知
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不知道当年智能机的老大htc是怎么被高通和三星合伙坑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qonly3002 | 未知
提供另一个视角啊,
华为是否自研芯片对于高通芯片本来就是变量之一。
那么如果华为不自研,高通在垄断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相信现在对手机行业的控制力更强许多。
也许是快号令天下,谁敢不从了吧!
另外,麒麟处理器也有自己的差异化,这给华为的产品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吧,否则只能低价同质化竞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影殇·天问 | 未知
李金喜(终端OS开发部部长):我来自中央软件院欧拉实验室,负责面向消费者BG构建终端操作系统能力。当前在终端OS领域,Android、iOS、Windows Phone 8三足鼎立,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圈,留给其他终端OS的机会窗已经很小,请问公司对终端操作系统有何期望和要求?
任正非:如果说这三个操作系统都给华为一个平等权利,那我们的操作系统是不需要的。为什么不可以用别人的优势呢?
微软的总裁、思科的CEO和我聊天的时候,他们都说害怕华为站起来,举起世界的旗帜反垄断。我给他们说我才不反垄断,我左手打着微软的伞,右手打着CISCO的伞,你们卖高价,我只要卖低一点,也能赚大把的钱。我为什么一定要把伞拿掉,让太阳晒在我脑袋上,脑袋上流着汗,把地上的小草都滋润起来,小草用低价格和我竞争,打得我头破血流。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是要拿下上甘岭。拿不下上甘岭,拿下华尔街也行。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iquan | 未知
前些天看到HW前HR的微博中有个介绍:

华为当年建议某芯片公司做四核时候,他们认为不必要,于是海思上了K3V2,快出来时,该公司劝放弃海思、高端芯片给半价,华为没有同意,但其他厂美美的享受半价了。规划了620和420,因对方降价、420没出、但业界跟着吃了肉。

我估计这家厂商应该就是高通了吧,当时就想阻止海思搞高端芯片,并且愿意提供低价给华为,所以老实说华为要想买高通的芯片并不难。

而高通肯定乐意呀,那样还能阻止竞争对手的成长。

而我在有些回复里也看到了,华为的麒麟让国内一些友商的确得到了受益,要是当年华为不搞直接买低价的高通,那现在的高通会是什么价格呢?

欠华为一个公道,这不无道理。我也看到很多人喷什么公架arm,,,反正就是各种喷

那么我们也可以来看看苹果吧。

现在是产品全球化很正常,难道只有全部自己搞才算国产吗?很多友商粉喷华为海思,就是用了别人的技术而已,而去否定海思这些年的成长,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了。

据说980麒麟处理器又有新的台阶,看,你黑吧,华为一直在成长。

华为就不说员工十八万了吧,就单单说博士1万人左右。人家对科研的投入就是大手笔,你可以继续黑,但不要无脑!

至少现今中国投入最多的是华为,人才最多的也是华为。

华为一直都在努力进步,那些说,哎呀,我不是说华为,我是不喜欢余承东,抱歉余承东真的有实力那样的“大嘴”,虽然他嘴的确大了一点,但他曾经立过的flag真在实现中……

金立突然凉了,魅族内部矛盾,360,酷派不知道在哪里了,ov第一季度下滑趋势明显……


话外:很多在微博数码圈的人不屑前HR但有时候还是可以得到很多华为资讯的。本人还是觉得可以看看的。至少比改stuff榜单的那种人值得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