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莫斯科大剧院首席Evgenia Obraztsova与搭档Steven McRae出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走进剧院观赏话剧、歌剧、芭蕾舞剧也成为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小所前不久去看了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的闭幕Gala,世界最高水平的舞者都聚在一起。成功引起我注意的,不仅有演员精彩绝伦的芭蕾舞表演,还有响彻剧院的3次来电铃声。这是典型不遵守观剧礼仪的错误范例。
芭蕾舞最早出目前欧洲宫廷,是歌剧朗诵表演的席间舞蹈。直到18世纪时迎来了“情节芭蕾”,从此芭蕾舞剧开始独立演出。而源自贵族的习俗延续至今,形成了一系列观剧的礼仪要求。接下来我们从4个方面了解芭蕾的观剧礼仪。
01
穿着
well dressed
历史上最出名的芭蕾迷应该就是路易十四了,他亲自演出过《太阳王》,而来看他演出的贵族与上流社会人士,为了彰显身份和地位,自然在穿着上非常考究。
直到今天欧洲的剧院仍有严格的dress code(服装要求),男士需要穿西装或是燕尾服,女士则需要穿上小礼服画淡妆。
目前在国内,我们对于观看芭蕾舞剧、歌剧或是舞台剧的观众并没有过多服装上的要求,只要得体不过分暴露就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你去欧洲的话,最好或是带上一件小礼服哦!
剧院始于挂衣架
除了穿着要合乎礼仪以外,欧洲人在进入剧场前一定会把外套寄存在存衣处。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让自个更专注于剧目的观赏。也有人说剧院的门把世界一分为二:剧院外是生活,剧院内只有艺术。
萨马拉歌剧院制作的剧场礼仪短片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1669166414188544
02
演出进行时
during the performance
迟到了应该如何入场?
在演出开演时,工作人员会把所有进入剧场的大门关闭。这个时候才赶到的你应该如何办呢?
迟到的观众需要在离自个座位最近的门口排队等待,直到乐章结束的间隔才能入场。像是国家大剧院会有工作人员引导,每次带2位观众进场。
如果你想完整地欣赏正常演出,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个的时间,尽量不要迟到。
在剧场内不要使用手机
国外一些剧院要求观众手机必须断电,就算只是把手机拿出来也是要被其他观众白眼的!国内的剧院一般配有信号干扰器,但是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请务必要把手机调至静音或者断电。
观众不能带任何摄影器材进入剧院,手机拍摄也是禁止的哦。如果你在剧场看到“绿色光柱”,这是工作人员对于偷拍者的警告。
所有剧目都是有版权的,禁止在剧院内的拍摄是保护作品本身。而且所有方式的记录也不如亲自观赏来得美好。
你可能...还不知道如何鼓掌?
观众的每一次鼓掌都是对台前幕后工作人员最好的致敬,当然不能吝惜自个的掌声。不过什么时候是恰当的鼓掌时机呢?
在整段表演还未结束时,尽量不要鼓掌。因为这样会干扰演员。之前有舞者表演《天鹅湖》32圈挥鞭转的时候,因为观众帮着打节拍,导致舞者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临时把双圈转改成了单圈转。
2011年莫斯科大剧院Maria Alexandrova《天鹅湖》黑天鹅32圈挥鞭转节选
其实演员每次谢幕就是在向观众领取掌声呢,这个时候你可以尽情鼓掌。
03
幕间休息
intermission
马林斯基剧院/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幕间休息?
幕间休息也称为中场休息,在18世纪的时候出目前舞台剧、歌剧和影片中。因为观众很难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完全集中注意力,他们需要一段时间去进食或者休息。而且对于演出团队来说,也需要这样的时间去布置舞台和更换服装。
有一台有趣的现象叫做“百老汇膀胱”,意思就是百老汇的观众每75分钟会有去卫生间的需求。就在百老汇增加幕间休息以后,观众的满意度提高了,而且带来了额外的酒水收入。
幕间休息有何意义?
如果你发现这出剧目完全不吸引你,你也不能直接起立离场,需要等到幕间休息时再离开。这也是为了保障其他观众的观剧体验。
在一些国家,幕间休息还具有社交作用,大家举起香槟相互交谈,就像参加晚宴一样。
国内的幕间休息时长普遍在20分钟左右,一般大家都会利用时间好好休息,调整以后再继续观剧。
04
演出结束
end of performance
演出结束幕布会打开,这时所有演员和主创会返场和大家见面。再次谢幕向在场的观众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得到观众的反馈。
1966年,英国芭蕾舞演员玛戈·芳婷和俄罗斯的鲁道夫·努里耶夫在奥地利演出《天鹅湖》,在那场表演中,他们一共谢幕89次,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可见这一场表演有多么的精彩。
玛戈·芳婷和鲁道夫·努里耶夫的《天鹅湖》
当幕布再次拉起时,观众们就可以顺序离场了。
<hr/>写在后面
学习这些观剧礼仪,不仅仅是“涨知识”,更多的是让我们去了解以及深入学习芭蕾文化,尊重舞台也尊重观众。
除了是对艺术的尊重,在潜移默化间,这也是对自身气质的提升。
在炎炎夏日,成为剧院里最优秀的观众,以一场精美的芭蕾舞演出,给身体和心灵放个假吧!
祝大家每天进步多一点,爱上芭蕾的每个细节~
撰文 - 塔塔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芭蕾事务研究所
参考资料:
[1]俄罗斯巴拉科沃戏剧院官网.
[2]SAS芭蕾舞学校官网,《芭蕾舞的历史》.
[3]俄罗斯旅游中文网,俄罗斯看芭蕾舞演出必备穿搭指南,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