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Crete)位于东地中海的中心位置,与欧洲(希腊)、亚洲(小亚细亚和西亚)以及非洲(埃及)均仅隔一段易于航行的海上距离。因此从产生之初,米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就与周围地区、尤其是与爱琴海(the Aegean Sea)沿岸和基克拉迪(Cycladic)群岛保持着密切的文化联系。这种联系使得整个爱琴海世界在文化方面表现出一种相似性和同源性。
著名游吟诗人荷马对克里特岛赞美道:
“有一台地方名叫克里,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地方美好肥沃,四周被水环绕,那里有很多居民,多得数都数不清,有九十个城镇,不同语言的种族都杂居在一起……”
——《奥德修纪》第19卷
“克里特岛被称为“欧洲文明之链的第一环节”
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克里特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青铜时代的新文化形态开始兴起,在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因传说中的米诺斯(Minos)国王及其扑朔迷离的王宫(迷宫)而得名的米诺斯文明。
上:头戴百合花王冠的米诺斯国王(壁画)( Prince of the Lilies )下:克里特渔夫(壁画)
在人种上,克里特人属于地中海类型(Mediterranean),他们身材矮小、体格纤细,尚细腰之风。克里特人的身体形态和文化形态与小亚细亚和埃及有着很高的相似性。他们的语言也不是后来希腊人使用的印欧语。
克里特的文化特征(在宗教上)
克里特人推崇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论,主要是对丰产母神和Velchanos(雨水与生殖之神)的崇拜,后者的象征是公牛,该神后来与宙斯合一。
克里特的文化特征
01
克里特贵妇(米诺斯王宫壁画)
在社会生活中,克里特文化表现出显著的母性崇拜特点,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形态优美高雅,装饰精美艳丽。克里特雕塑和壁画中保留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其优雅风采和高贵气质丝毫也不逊色于当今的时尚女郎。
02
精美的陶器制品和金银饰品
城市众多且繁华,建筑精美,工艺精湛,陶器制作、宝石雕刻和壁画艺术尤其高超,人们热衷于打猎、拳击和斗牛等娱乐。
公元前1500年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克里特的许多居民点几乎同时被焚烧殆尽,克里特文明如同它的出现一样神奇地消失了。
造成这次大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天灾——离克里特岛不远处的锡拉岛的强烈的火山爆发及其引起的巨大海啸,也有人祸——来自北方大陆的希腊人(阿卡亚人)的“火与剑”的浩劫。
迈锡尼文明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稍早,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台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civilization)。
迈锡尼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平原的东北角,在公元前16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希腊大陆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
传说中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金面具(上图)迈锡尼出土的战士壶和金杯(上图)
迈锡尼的牛头(“多金的迈锡尼”)
荷马曾在史诗中称迈锡尼是“一台建筑良好的城市,街道宽广,富有黄金”。
迈锡尼考古发掘出巨大的城墙、井然有秩的街道、带有克里特文化风格的壁画和各种精美的黄金制品、陶器等,表明迈锡尼在公元前1400年以后已经取代克里特成为爱琴海世界的文明中心。
迈锡尼文明因修建巨石城和狮子门而著称
01 作为来自北方的入侵者,阿卡亚人(以及后来的多利亚人)已经开始崇拜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这些作为征服者的神显然不同于爱琴海世界注重技能的古老神祇,他们只热衷于两件事情:战斗和享乐。那些传说中的阿卡亚英雄和国王们,如珀耳修斯、忒修斯、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等,则成为后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的主人公。
02 迈锡尼文明与阿卡亚人的关系:1、迈锡尼文明就是由阿卡亚人所建;2、阿卡亚人在公元前14世纪后才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战胜先前来的希腊人而成为统治者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共同构成了爱琴文明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
到了公元前12世纪,一支来自于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Dorian)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的“黑暗时代”。
多利亚人的入侵也意味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制刀剑战胜了阿卡亚人的青铜武器。 多利亚人的入侵导致了克里特、迈锡尼的文明基因向小亚细亚等地的转移,并与东方文化相融合,从而使城邦时代的古典希腊文明首先在亚洲地区苏醒,而后才重新汇聚到希腊本土。
“黑暗时代”通常也被称为“英雄时代”,因为荷马史诗和其他一些英雄传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这个时期里,辉煌瑰丽的爱琴文明湮灭在多利亚人等野蛮民族入侵所导致的民族大融合的混乱状态中(克里特、迈锡尼、阿卡亚、多利亚以及东方等多种因素的“文化杂交”)。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之后,到了公元前8世纪,一台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苏米精品,微信号 Being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