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zyhx
| 来自北京
这个问题很直白,先说观点吧,泼个冷水,痞子认为现在汽车大屏已经是标配,未来多屏不一定是趋势,但多模交互结合大屏应该是未来的大趋势。
开始说屏幕吧,从2014年的特斯拉model S使用大屏之后,汽车大屏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外各大主机厂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大屏时代”计划,为汽车造型内饰创造更多的科技感、智能化。五年过去了,新上市的车型如果没有大屏,已经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大屏标配化成为当今汽车一个活生生的必备项,乱花渐欲迷人眼,消费者又“屏”什么喜欢你?“屏”什么选择各种品牌车型呢?大屏作为车载系统信息交互的中枢,如何将信息进行安全、有效、合理的分配,HMI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遇见大屏化的趋势下,车载HMI设计将成为继汽车造型设计、内饰设计第三大汽车方向,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车载屏幕的前世今生
二十世纪78、80年代
许多车企在上世界 70-80 年代涉足了阴极射线管屏幕显示器(cathode-ray tube screens)及数字化 LED 显示屏。
- 1979 款阿斯顿 · 马丁拉格达(Lagonda)对楔形轿车(wedge-shaped sedan)过于雄心勃勃,其配置了 LED 显示屏来显示仪表板信息。
1979年款 阿斯顿 · 马丁 拉贡达
1979年款 阿斯顿 · 马丁 拉贡达
- 1987 款丰田皇冠(Toyota Royal Crown)是一款面向日本市场的豪华型轿车,为一款基于 CD 的(CD-based)导航系统提供了彩色显示屏,该系统依赖于航位推测法(dead reckoning)。
1987年款丰田皇冠
1987年款丰田皇冠
- 1986年,别克 Riviera 是首款采用触摸屏的量产车型,该显示屏采用了绿黑两色阴极射线管显示屏,但该款车型于 1990 年停产。
1986年款别克 Riviera
1986年款别克 Riviera
- 1990 款马自达 Eunos Cosmo 则向前迈进了一步,采用了 GPS 导航系统,并为其配置了一块车载彩色显示屏。
1990 款马自达
1990 款马自达
21世纪车载屏幕里程碑——可通过控制面板操作大屏交互
- 2001 款宝马 7 系车型引入了 iDrive 系统,该屏幕成为了车载系统信息交互的中枢。这套iDrive系统在人机交互方面的革新,通过扶手箱前部的操控面板可以轻松的实现盲操作,实现导航与多媒体娱乐的便捷操作体验。
2001年款 宝马 7系
2001年款 宝马 7系
大屏上升及变革期 ,2012年特斯拉发布了第一代Model S到现在
特斯拉Model S是率先采用了一款大尺寸车载显示屏,其采用垂直定向(vertically oriented),屏幕尺寸为17英寸,几乎可利用屏幕操控所有的车载功能
全新奥迪A8中型轿车则配有三个显示屏:上方显示器的尺寸、下方显示器的尺寸分别为10.1英寸和8.6英寸,而仪表板显示屏的尺寸则为12.3英寸。若用户再选配一款抬头显示器,该款车型就有4块车载显示屏了。
大屏有着天然优势就是,在科技智能、氛围感营造、沉浸式设计无论从感官还是内容上都是一个较好的载体。
智己汽车L7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6903923378561024
屏什么维度来设计人机交互
如何设计大屏HMI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需要从整个系统的HMI设计维度、硬件维度、软件维度、平台维度去综合考虑并设计出最优的人机交互整体方案。
HMI设计维度:关于设计原则,听说过很多人谈论这个问题,虽然所有人都很容易理解,HMI设计要考虑注重安全,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少有人系统性的回答过。通过汽车HMI交互体验层面研究,在实际项目设计过程中,根据经验总结,提炼出六大交互设计原则。从人机交互设计维度,依据“驾驶场景任务——用户需求——设计维度——交互框架”的产品设计思路,打造包括安全性、舒适性、智能感知为一体的车内体验。
汽车HMI的进化过程是物理交互(开关、指示灯)→断码屏→小屏→大屏,而近几年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推进,在汽车设计圈吹起了大屏风暴,只有更大,没有最大。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趋势不是技术发展导向的,而是主机厂对于智能汽车的到来做出的的发烧反应,是市场竞争导致而非用户真需求产生的,更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必要有而且要更大的心态。屏越大并没有提高用户驾驶注意力和安全性,反而是影响注意力分散。
综合汽车产品属性的特点,当前车载信息日益增多,在高级驾驶或者说无人驾驶短期内难以量产前,屏越多意味着就需要放入更多的非驾驶信息,无疑是给驾驶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笔者认为多模交互才是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的发展方向,多模这个概念不是今天才有的,在PC时代,我们有键盘,也有鼠标,还有触摸面板。
不同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生态体系,而汽车HMI用户体验也会基于其生态系统生长出恰如其分的姿态。这个时候,屏幕的大小是追随生态系统来选择的。当前汽车大屏的趋势只会在某阶段性的时期内存在而不会无限制的越来越大,而更多的功能和场景必然被分解到智能座舱多模态的交互方式中去,通过无处不在的感知媒介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多模的交互一定是更人性化,或者是更接近与人和人之间交互的一种方式。需要把语音、触觉、触控、嗅觉、视觉、手势、体感等,通过文字、语音、视觉、动作、环境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充分模拟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具有空间属性行驶的汽车,痞子观点是多模交互将成为智能驾舱的趋势,而非大屏。
我是痞子蔡,一位从事汽车用户体验设计、HMI设计十年搬砖人,欢迎各路老司机一起来聊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