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pp2008
| 来自云南
谢邀~
一般我们选择桌面音响,应该都是使用2.0、2.1使用。从结论到自己的体验,听音体验、工艺、技术上远远会大于2.1;
2.0要同时兼顾体积、成本以及音质它能带给我们更加纯粹的听音。而2.1其实你可以把他理解为更有场景感、震动感,很明显如果你主要用来玩游戏、看影音,那么2.1的桌面音响会更加合适。
为什么说2.0能更纯粹的听音呢,如果你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2.0更为圆润、平衡,2.1把低音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在低音扩大的覆盖下,整体的细节也很难听清。所以第一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出选择还是比较重要的。
虽然说音箱的尺寸结构越大越好,音质与听感都有一部分来自于音箱的本体结构,不过毕竟是“桌面音箱”了,所以尺寸过大就有点不切实际了,桌面音箱个人建议还是使用5~6寸的尺寸是比较适合的。
另外,如果要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听音体验,那么对于位置的摆放也极其重要;也就是一直说到的听音“皇帝位”
容我作图一幅,供各参考!
以上图为例;在摆位上,我们可以把两个音箱与我们三个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来做一个比较摆位雏形。并保持音箱后方与墙体、侧墙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距离主要是让倒相孔中的声波能更好的释放,让声音处于更饱和的状态。
如果你们想要看如何选购,就直接转目录,跳到后头看一下,因为选购写的略多,怕影响观看 推荐
桌面音箱推荐以下几款,优缺点都有提及到,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都可以到评论区讨论,或者私信我,我不收费。
漫步者 R1700BT
这个价位,说实话,个人觉得还可以接受,毕竟略微白菜价,在低价中表现还算及格,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完全可以选择。
- 输入灵敏度TRS平衡输入: +4dBu AUX/RCA非平衡输入: -10dBV
- 失真限制的输出功率21W+21W
- 额定声频率响应范围60Hz-20KHz
- 音频输入TRS平衡输入、RCA非平衡输入、AUX非平衡输入
- 信噪比≥85dBA
- 总谐波失真+噪声(%)≤0.2%
- 高音单元尺寸1英寸
- 低音单元尺寸4英寸
下潜就更不用说了,解析力也不高,好在外观确实不错。
频响波动整体在±8左右,在这个价位中可以接受了。
如果你是一个音乐人想要在低价中,找到比较不错,性价比比较高的,那么JBL的K3&K4,这两个款式,我都非常推荐。
他们的本质是监听音箱,如果你可以接受,那完全没有问题;
- 监听音箱用来还原声音,没有衰减和增益,并且失真会降至最小。但是在近声场来说,个人会认为监听更爽。
- 一般我们用的音箱,可以有更多的渲染,听起来的声音会更有饱和力,如果你需要更透亮的声音,那么监听音箱可能无法做到。
很负责任的说,更多人会更喜欢家用音箱,因为监听音箱出声偏干,所以最好不要盲目去追求监听。在市面上有很多标注监听音箱的有很大一部分也并非监听音箱。
所以录音或者做混的,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K4会有更好的下潜,声音会更加完整,K3会比较干。
如果追求纯粹的监听,比如自己在家录歌啥的建议同连接再往上选,K5、K6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贫民音乐人真的还蛮友好的。
如果说差不多这个价位,你要一款非监听音箱,JBL CM220是我推荐的,它虽然说介绍中是一款监听,但是我可以略微明确的说,它不是一款监听,它就是我们在家听歌使用的音箱而已。
论音质可能在发烧友们的及格线,但是很明显的它性价比就是很高。
首先这个价位的音箱下潜都不是很OK,音箱给我的感觉就是,中频和中高频表现比较不错,不过低频却有比较烦的低轰。最好是把低频调制最低,会比较舒服。
而音箱结构和音箱整体给我的感觉也比较一般,硬件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大原因败在了箱体上,整体来讲,音质中等,不过在这个价位中依然还是可取的。
其他参数如下
- 单元:丝膜球顶单元+金属膜坠盆
- 单元规格:高音/25.4mm,中低音/102mm
- 信噪比:80dB
- 输出功率:2*30W
- 单元抗阻:8欧姆
- 频响:50Hz~20KHz
总结:JBL CM220性价比不错,音质可得65分。
国产声擎A2+ Wireless
我可太喜欢它的外观了,很喜欢声擎A2+ Wireless的一点就是采用这个价位比较少出现的AB类功放。
解释一下什么是AB类功放。
AB类:也称甲乙类、原理是无信号输入时给功率管提供一个静态工作电压,保证大功率管的一直处于状态,有信号输入时两个三级管一开一关轮流工作完成一个全波放大。
优点:音质好,失真小 。
缺点:效率一般65 % 。高于A类低于B类。
对我来说,它可以算是发烧入门款了,对于家用基本上已经完全足够了,音质中规终局,低频可能偏弱一些。相反中频和中高频就很不错。
比较欠缺的就是,这款音箱指向性略强,对摆放位置比较重要,离开近位对比就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声音的衰弱。
刚看了价格,目前2099,怎么说呢,如果想买,可以等降价,降价还挺多。
如果你想追求进一步音质,同时比较均匀的KEFLSX这里推荐一手。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76573085687635969">目前价格不高,相比于上一款,它有更多的提升,不仅是音质方面,它能更好的分辨,而且就算是古典,也能很好的解决,前后位置分辨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出来的。
另外是KEF Uni-Q技术,自己感受这一点提升不多,不过是实质有的。应该还不算虚假宣传,而且没有降低音质,这点很重要,毕竟散式性和集中性区别还是挺大的。
其他参数:
至于缺点,连接很LJ,说实话,不建议连接蓝牙使用。
科普
这里就科普音箱的一些参数也包括如何选择音箱。
从音箱本质,我们作为消费者,一般看灵敏度、动态范围、信噪比等参数,就会比较懵逼了。抛开太多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意义的专业讲述,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来了解如何选择参数的标注。
一般选购音箱会有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阻尼和功率基本上了解前三点即可,其他的不会太重要
先说选购;
- 信噪比:越高越好,一般选择60db以上即可。
- 失真度:越小越好,一般选择低于百分之5即可。
- 抗阻与功率:阻尼越小对功放的功率要求越大,在功放和输出功率一样时,低阻抗的音箱就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推荐值是标准的8Ω,小型4Ω也够了。
频率响应解释起来会比较麻烦,也会比较复杂所以单独拉开讲。
最简单理解就是;
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kHz的声音,那么我们购买音箱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比如有0~20khz,也会有20~20+kHz等等;
那么在商家也有可能会直接放出响曲线;
一般有商家放出响曲线我们可以观察线条是否平整,越平整则代表±db越小,那么音质也就会相对更高,不过有部分商家会放那种Y轴刻度比较大的图片,这里一定要好好观察,不然即使是有很高的±dB也很难看的出来。
当然频响还不能全部代表音质,智能代表一部分,下面结构看完,恭喜你毕业了。
给你们看一下同一个参数在不同的Y轴下有什么不一样。
音箱的硬件
这里讲发声喇叭和音箱材质即可,结构蓝牙音箱基本不用了解。这一点就真的是根据喜好来选择了。
发声喇叭
市场上喇叭的分类比较多,主流是按照振膜形状进行区分,有锥盆单元、球顶单元、平板单元、带式单元等等。
好像也不长啊,就先到这了,如果有喜欢的就点个赞可怜一下你哥,或者放在你的收藏夹吃吃灰。有什么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私信,我不收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