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鲨游戏 / 图| 网络/原创
什么是云游戏?
云游戏(cloud gaming)是把游戏放在云端服务器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同时传输用户操作。云游戏使用的技术类似于视频串流技术,但串流的信号不仅包含压缩的画面,还包括用户的操作,因此对网络的延迟有很高的要求。
云游戏对用户的终端要求降低,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同时也不需要下载客户端,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对显卡和显示屏仍有要求),降低了玩家的游戏进入成本。
这将促使更多需要高配置硬件的3A游戏或高品质游戏,能够触及更多普通用户群体,进而带动3A或高品质游戏的普及化。
简单来说,就是你随时随地都能玩上你想玩的游戏,哪怕是以前需要高端处理器和显卡或者最先进的游戏主机才能体验的3A大作,目前只需要一部手机就搞定了。当然也不用忍受动辄百G的巨大游戏包体。
Mac也能玩《奥德赛》?
能玩。
业界哪些大佬在构建云游戏平台?
早在2000年,G-cluster就在E3上展示了云游戏技术,最初提供的是通过Wi-Fi到手持设备的云游戏服务。随后云游戏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游戏开发商Crytek在2005年开始为Crysis研究一台云游戏系统,但在2007年停止了开发,等待基础设施和有线互联网提供商完成这项任务。
不过最近云游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多家知名公司加入到了云游戏平台的搭建,其中有在游戏领域耕耘多年的微软、索尼、腾讯,也有硅谷巨头谷歌,甚至传闻零售业大佬沃尔玛也要加入云游戏的竞争。
OnLive
OnLive是云游戏的鼻祖,但因为网速问题,发展并不顺利,后被Lauder Partners收购。2009年,OnLive第一次亮相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引起业界对“云游戏”强烈关注,但2012年OnLive因经营不善被早期投资方Lauder Partners 收购,2015年宣布关闭,索尼后来购买了其知识产权。
OnLive关闭时其同时在线人数只有1800人,几乎没有付费用户,但每月的维护费用高达500万美元。OnLive的服务不受用户欢迎的原因在于它只能提供每秒30帧720p游戏,并且因为网速和延迟的原因,游戏卡顿,体验很差。
索尼 PS Now
在众多大厂里,大法的云游戏布局最早,技术相对成熟。2012年收购了从事云游戏及视频流广告服务的GAIkai,并于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公开了自家的PS Now服务。2015年4月2日,索尼宣布收购了OnLive公司的云游戏专利,极大增强了索尼云游戏开发实力。
PS Now目前可直接在线联网玩平台上的所有游戏,该服务按时长收费,最近价格为每月9.99美元,3个月29.99美元,一年79.99美元。对于玩家没有意愿反复玩或者仅对游戏试玩,PS NOW服务在价格上优于购买数字版。
任天堂 Switch Online
Switch沿用了wii当年的策略,不与对手比拼硬件而拼内容,丰富的第一方和第三方内容是Switch成功的关键。然而,相比PS4 Pro和Xbox one X,Switch的劣势明显,大型的3A游戏很难运行,仅有的几款大型游戏也是许久前的作品,因此不需要终端硬件的云游戏可以帮助任天堂解决硬件配置低的问题。
目前,Switch上线了两款云版本游戏,《生化危机7》和《刺客信条:奥德赛》。《生化危机7》在云版的价格为2000日元/180天(约124.8元/180天)。然而这款游戏只能在日本玩,还会出现网络警告提示,海外掉线严重或者不能登录。《刺客信条:奥德赛》评价比前者要好,在国内有加速器时也可以稳定试玩,但会出现网速和延迟造成的画面模糊的情况。
微软 Project xCloud
2018的E3电子娱乐展览会上,微软高管Phil Spencer声称将通过云端串流的方式为任意设备都带来主机水准的游戏体验。
之后在同年10月,微软 Xbox 正式公开了其云游戏计划的全称——"Project xCloud",并表示玩家通过该串流服务可以在任意设备上玩到所有登陆 Xbox 平台的游戏。
微软现有的Xbox Game Pass(简称XGP),一种面向玩家的会员服务,购买这项服务的玩家可以无限畅玩超过100款不同类型的Xbox游戏。
而在2019E3上,微软宣布xCloud 云游戏服务将会在 2020 年正式推出,并将会把 xCloud 扩展到 Windows 10 PC 上。
与其他入局云游戏的厂家相比,微软在支持力度和实力上都数一数二。微软率先拿出旗下全部游戏阵容全力支持云游戏平台,宣布Xbox One上的3000多款游戏都将无缝接入到xCloud云游戏项目中。
此外微软运营着业界领先的云服务Azure,能为微软的云游戏平台提供顶尖的服务器设施。
谷歌 Stadia
谷歌云游戏平台 Stadia,这个配色很难不让人想起微软对标iPod并早早凉掉的播放器 Zune……
引起微软Xbox主管强烈关注的便是在去年(2019)GDC谷歌发布会上公布的云游戏平台"Stadia"。目前,Stadia已于201911 月 19 日正式登陆美国、加拿大等 14 个国家和地区。
和微软的云游戏计划"Project xCloud"一样,谷歌的"Stadia"同样提供跨越平台的云游戏服务,游戏的存档和进度则会同步到云端,存档可以共享,共享后玩家就可以在其他玩家的存档进度下继续游玩。
有趣的是,玩家还可以在Youtube随时加入主播的游戏,那些觉得主播的操作不行的"云玩家",就可以直接加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你行你上"。更让人高兴的是,由于是通过谷歌的服务器进行游戏,所以也将不存在作弊和外挂。
Stadia建议网速
Project Stream项目是谷歌在201810月发布的一台把《刺客信条:奥德赛》放到云端运行的项目,北美17岁以上的玩家可以在谷歌的网页上进行申请,需要25Mbps的宽带,稳定下载速度15Mbps,延迟小于40ms的网络,达到测速要求后,可以领取谷歌的邀请码,在带有Chrome浏览器的终端(支持Windows,macOSX,Chrome OS,Linux)可以运行《刺客信条:奥德赛》。
谷歌上的《刺客信条:奥德赛》无法自个改画质,服务器端统一提供1080p、60fps的画质。
据测试过的用户反馈,试玩过程相当惊艳,基本无卡顿,运行流畅,但画质有所降低,在720p~1080p,达不到60fps,基本在30~40fps,偶尔有马赛克现象,与主机画质比较画面明显泛白(排除显示器原因)。
腾讯 即玩/Start
作为国内游戏领域的大佬腾讯,自然也要赶上这波云游戏的潮流。
在谷歌发布自个的云游戏平台"Stadia"后,腾讯立马上线了自家的云游戏平台"Start",并配上了宣传语"云游戏,让好玩触手可及"和"任何设备,想玩就玩"。
这两句宣传语也很好的概括了"云游戏"的特点,虽然此次上线的是内测,仅限广东、上海地区的用户预约试用,但不得不说,腾讯的速度或是一如既往的快。
2019末,腾讯游戏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构建基于PC和主机游戏的START云游戏平台。
目前,Start支持堡垒之夜、NBA2KOL2、剑灵、流放之路云游戏试玩。
其实腾讯早就涉足了"云游戏"领域,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腾讯科技在201811月15日就申请了"WeGame Cloud"的商标,用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在线游戏等方面。
而在此前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简称MWC)上,腾讯还联合英特尔推出了云游戏平台"腾讯即玩"。
“腾讯即玩”于201912月开通公从号,关注者可以获得十分钟的游戏体验,公从号提供的游戏均为移动平台的手机游戏(王者模拟战、乱世王者、部落冲突、侍魂·胧月传说、传奇世界3D等),游戏版本为试玩版本。可以看出,“腾讯即玩”实际上是一台“云试玩”的平台,目的是让用户在“免下载”的情况下试玩大包体手游。与Start纯云游戏的方向不同。
除以上公司外,EA、育碧、动视、卡普空、亚马逊、苹果、Intel、AMD,英伟达,国内的胖鱼、格来等公司也均入局云游戏。
格莱游戏首页
云游戏发展的阻碍
云游戏的优势显而易见,玩家将不再受硬件限制,随时随地想玩就玩,这足以让许多没有高端硬件设备的玩家欢欣鼓舞,而且玩家也不用花漫长的时间等待下载了,在线就可以即开即玩,体验高品质的游戏大作,而且游戏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传输,也就不会出现像《绝地求生》、《APEX英雄》这样大规模的外挂和作弊行为。
但云游戏的未来就真的一帆风顺了吗?事情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无线网络通信能力云游戏面对的一台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无线网络通信能力。就像上文提到的游戏开发商Crytek在2005年研究的一台云游戏系统却在短短两年后停止了开发,原因就是当时的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有线互联网提供商还没有跟上。
1)云游戏对网络的要求
谷歌Project Stream项目要求25Mbps带宽,延迟小于40ms;索尼PS Now网速达到12Mbps才能流畅运行。
现有的云游戏项目基本仅在少数网络设施好的国家/地区推广,比如PS Now仅支持北美地区,Switch云版本游戏仅支持日服。
2)游戏阵容
在游戏阵容方面,微软和索尼都不用担心,毕竟XBOX和Playstation将会长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游戏,腾讯虽然不像微软和索尼有那么多3A大作,但多年在游戏领域的打拼,也积累了不少游戏和IP。那么对于游戏阵容,可能最要担心的就是谷歌了。
谷歌也深知自家的游戏阵容不如微软、索尼,甚至腾讯,虽然他们也有自个的小游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那只小恐龙了。但谷歌也没闲着,GDC2019谷歌发布会上B社《DOOM Eternal》确认登陆"Stadia"。
同时他们也挖来了育碧《刺客信条》、《细胞分裂》系列的美女制作人Jade Raymond,她将组建一支谷歌第一方游戏工作室,为"Stadia"打造属于谷歌自个的第一方游戏大作。当然除了自个生产高质量的游戏外,谷歌也可以和别的游戏公司或者工作室合作。
总结与展望
云游戏最大的价值是打通了高性能终端与低性能终端之间的隔阂,高品质游戏不再需要高端硬件配置即可畅玩,这意味着来大厂出品的精品更有希望占据市场,对中小厂商并非绝对利好。
移动游戏让全球数十亿人接触到游戏而扩大了市场,云游戏也有巨大的潜力,将3A大作安利给在现有主机和PC游戏玩家之外的人群。
云游戏提供了十年前无法想象的可能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云游戏的发展,预计新消费群体进入这一生态系统后,市场对游戏的整体需求将会增加。
此外,预计将会有更多基于现有商业模式(如谷歌和苹果的订阅制)、游戏开发、内容探索以及参与方式的挑战和创新出现,甚至会给游戏玩法本身带来新的变革。
至于目前,微软已经在计划利用服务器渲染一些画面并与本地结合以增强主机游戏画面,而索尼允许PlayStation Now用户本地下载PS4游戏到自个的游戏机上,也许这也正是近未来我们能感受到的——硬件和云相结合给用户最佳体验,在离线情况下用户也可以游玩。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