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看待快手拿下东京奥运会及北京冬奥会的转播权?你对本届奥运会有哪些期待?

36427666 回答数0 浏览数388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可能是史上最波折的一届奥运会,在被新冠风波来回摧残之后,日本或是下定决心,坚持办完这届奥运。毕竟这承载了他们复苏经济的期望。
我们常说办奥运亏钱,但对大部分国家,奥运会带来的经济效应都是庞大且长远的。且不说数十亿美元的赞助露出(东京奥运会收到的赞助费高达33亿美元)、主办国家的旅游业、基建投资拉动的GDP,光是奥运赛事的全球版权就是一笔巨额收入。
而东京奥运会大概率空场举办、赛事项目众多且密集,传统的电视机转播难以全面覆盖。另一方面,无论哪国人,对奥运会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只集中在本国选手身上,其他相对冷门的项目基本无人问津。因此,在这个短视频横行、碎片时间当道的时代,快手和腾讯获得东京奥运会的视频点播和短视频版权,就更加有趣了。
说“有趣”,是因为体育赛事的版权从来是一把双刃剑。诚然,在体育圈,版权才是王道。但为了版权付出的巨额成本,也很难获得多大的盈利(还可能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风险,比如NBA和武磊降级后的西甲版权)。在更多时候,对平台来说,体育赛事版权都是个“做广告”、“打牌子”的工具,对快手来说也是如此。
快手拿到奥运版权,更多的应该或是利用奥运会这个IP的高关注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利用点播——而不是传统直播——的优势,形成类似“兴趣推荐”的效果。让各个项目的兴趣用户自主选择直播频道,也省事更精准的推送、流量扶持和广告展现。而奥运短视频集锦则更符合快手“调性”,把体育圈以外的普通用户也拉进奥运圈。毕竟奥运健儿的精彩镜头也是很多体育迷入坑的契机。
快手本身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用户规模和纷繁复杂的兴趣群体,从排球、斯诺克、帆船,到足篮球、搏击、赛车,快手并不是体育圈的生面孔。相反,他们一直在积极购买体育版权,以另一种方式与传统的体育媒体竞争,就像近期快手拿下的CBA版权一样。这种势头颇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大部分体育迷可能还没发现,但快手就像个神奇宝贝训练师,正逐渐收集越来越多的冷门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项目。人们已经能在短视频平台上看NBA和CBA集锦,创作者们也可以用这些版权素材进行二次创作。
而我们都知道,二创作者们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往往比正主更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快手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说到底,其实或是一台“互动性”。传统媒体平台在拿到体育版权后,更多是进行分销售卖,再单向输出给用户受众,很少从用户那里获得什么内容资源。而在自媒体发达、人人都是创作者的今天,体育版权的玩法也更加五花八门。就算是优酷CIBN酷喵影视、腾讯这样相对传统的版权大户,也要想尽办法“玩转版权”、组织社区、培养创作者、征集二创作品。他们很清楚,没有互动就没有用户粘性,没有社区归属感,那用户们就始终是版权候鸟,谁家有版权就跟谁走。一旦版权合同终止,那什么都不会剩下。
而一旦快手开发出这套互动性强的版权玩法,那就算奥运版权到期,他们也能通过各种社区和内容上的互动,留下大批用户和创作者。毕竟体育除了比赛之外,还有更广泛的日常内容,体育迷们除了看比赛,也会出门运动。这些用户和创作者或是会在平台上活跃,分享自个的体育故事和镜头,并以此获得社区的正反馈和成就感,甚至能通过平台形成新的兴趣圈子,这是体育的魅力,同样也是社区的魅力。
最后一点,就像前文所说,大部分人对奥运会的关注度,一般只在本国运动员参与的项目上,以我国目前在综合体育项目上的优势,在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的次数想必不会少。而每次夺冠获奖,都是绝好的一段集锦、一台故事,如何用短视频的形式讲好这个故事,吸引更多的用户和观众,形成“冬泳怪鸽演讲”那样的宣传效果,就成了快手利用奥运版权“破圈”的关键。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辽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