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一台从史籍中近乎无从详考的地名
许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
但却是彝族人公认的心中首府与灵魂故乡
从彝族谚语“彝地甘洛首、汉区官府首”中
可见一斑
甘洛县地理位置介于
东经102°27′38″~103°01′45″
北纬28°38′24″~29°18′32″
甘洛地质构造复杂
受横断山脉影响
经向构造体系呈南北向
纬向构造体系为东西向
地势横纵交错
是高山峡谷重叠险绝的深切地貌
其境内重峦起伏、沟壑纵横
山脉与江河落差巨大
极具西部逶迤而豪迈的自然气魄
从地理位置上也能感受到甘洛风景的多元化
过渡地段的山地,岭高谷深
大渡河峡谷——凉山州最北端
北部有较大的高山间狭长斜坝
雄浑的攀西高原
东部与乐山交接为绵延数十里的马鞍山脉
(有时候需要换个角度看世界)
甘洛连绵山脉 来自凉山州智慧旅游
甘洛县最高峰—马鞍山,海拔4288m
初夏时节的马鞍山
但是任风景多元独特、物产丰富
甘洛最出名的或是作为彝地的中心
彝地甘洛首、汉区官府首
走过千山万水心中最美或是那轮明月
彝族心中的首府,灵魂的故乡
<hr/>1. 彝族圣地——吉日波 ꏹꋍꑍꆚ
彝族史前传说中吉日波 ꏹꋍꑍꆚ
彝语意为“闪光的地方”或“秤星
彝文经典《勒俄特依》中记载为:
洪水淹没天下时,世界仅存的几个山顶之一。
彝族神山“吉日波”坐落于甘洛县城东南布哈村
山顶海拔1588米
坡度在50至60度之间
一座酷似金字塔的山丘矗立在群山中间
为贫瘠的山村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远眺“彝族圣山”—吉日波 来自彝族文化
吉日波3D地形图
四面群山环绕在吉日波身旁
轰轰雪山如一面镜子
时时刻刻守望在吉日波的一方
在阳光下折射光芒万丈的金光
冬阳暖日吉日波 来自凉山州智慧旅游
远处群山延绵起伏
白云如洁白的哈达缠绕在吉日波的胸前
吉米河峡谷流域
宛若一条长长的玉带随风飘拂而下
吉米河峡谷风光 来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星星点点的村落
炊烟袅袅升空
一幅优美的乡村画面展目前吉日波的眼底
甘洛县城全景 来自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天南地北来来往往的游客
摄郎们兴趣盎然地在这里驻足拍照
拉近天空与大地的距离
吉日坡与云朵的距离
甘洛县城 来自大众摄影网
心旷神怡地把吉日波的微笑带走
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和美好的回忆
在遥远的山谷回荡
“东方金字塔“—吉日波 来自大众摄影网
<hr/>2. 恶魔之山——德布洛莫 ꄓꀯꇊ꒜
在甘洛西南丛山中还有一座
以“魔鬼之山”闻名的神秘之地—德布洛莫
德布洛莫地形图(来源:谷歌地球)
德布洛莫,彝语译为“怪兽山”的意思
彝族宗教的代言者毕摩、苏妮口中的恶鬼之山
彝族人认为订立善恶的生死轮回的所在
所以彝族人虽对此有了然于胸的尊重
却又在言语上讳莫如深。
德布罗莫风光 来自凉山文学 作者:宋恩
德布洛莫,位于甘洛拉莫乡境内
西与越西县交界,海拔3000米左右
昼夜温差20多度,四周群山绵延
各主峰距离德布洛莫的直线距离
在2000—3000米左右
有东南西北四个山口
德布洛莫全景(来源:凉山日报)
从海拔1000多米的山脚到3000米的山顶
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
林相完整、垂直分布明显
绵延十里的绿色翠屏里
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烟雾缭绕的“鬼山”德布罗莫 来自凉山日报 作者:施建华
从吉日波四周的白雪
到德布洛莫入口的傲立枯枝
数千年的历史传承
在彝族的土地上留下了种种传说
给彝族增添了更多瑰丽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继续跟着历史的脚步
一起重走一路
<hr/>3. 古道丝路 ꏾꑭꀊꆨꈜ
清溪道 来自中国青年摄影网卫志均 蓝天
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
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
清溪道 来自华西都市报何万敏
清溪古道是古时从成都进入云南的官道
该道从经汉源进入甘洛
一般按照5公里设置关铺
甘洛境内设有坪坝、窑厂、尖茶坪、海棠关、
镇西、清水塘、腊梅营、蓼坪等关铺
当地流传顺口溜:
“大树李子晒经关,白马抬头望河南,
八里平英到大湾,一进深沟五栋桥,
平坝窑厂双马槽,尖茶陡坡到海棠……”
清溪道第一站 来自中国青年摄影网卫志均 蓝天
唐贞元十一年算起
清溪关的设立有1200多年的历史
由于“清溪古道”的开通与保存
清溪峡留下了无数先人的足迹
古蜀国征讨南诏的兵士
司马相如、韦皋、忽必烈的南征军、
杨升庵、马可 波罗、石达开、赖裕新等……
清溪道 来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古道坚硬的石头路面上
至今还可见深深的马蹄印
有的地方深达30厘米
在这仅余有7公里石板古道的遗迹上
仿佛任见曾经车马的匆忙
清溪古道 来自中国青年摄影网卫志均 蓝天
幽幽古道承载着
甘洛自战国至民国间千百年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链接着甘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通途
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电站的建成投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随着朝阳产业--旅游业的迅猛崛起
清溪古道必将在甘洛现代化建设
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溪古道 来自中国青年摄影网卫志均 蓝天
<hr/>4. 火之族裔 ꆈꌠ
彝族民俗 来自彝新网川报观察
彝族先民自古以来按东西向文化传播道路的轨迹
从云南昭通迁至凉山
最终到达大渡河南侧也就是甘洛
甘洛是其神话历史中
祖先的生地与最具神力的神灵所在的地方
甘洛之于彝人如同拉萨之于藏人
耶路撒冷之于犹太人
彝族姑娘 来自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目前的甘洛
有彝族、汉族、藏族、苗族等14个民族
彝族占总人口的65.3%左右
甘洛县2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生活着各种风俗不一却能和谐共存的民族
来自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彝族是甘洛地区的主要民族
有极具原始宗教意味的毕摩苏妮
有黑暗剥削奴隶制度下的黑白彝之分
彝族祭祀活动 来自彝新网川报观察
彝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彝族传统服饰以具象的天地万物
以及抽象却有寓意的几何图形为装饰
颜色为黑、蓝色
配饰色调以红、黄、绿 、白最多
彝族火把节盛装
彝族刺绣区别于苏绣的素雅
湘绣的严谨,蜀绣的空灵
以源自于民族生活中的浓郁的色彩
来表达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
彝族的艺术成就同样很高
有“里惹尔”对旧制度导致的
悲催婚姻的哭诉与反抗
有代表着彝族民间文学根本性的
脉络和源流的“留留和”的雅致清脆
有体现彝族人于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活美好向往的“山歌”与“劳动歌”
丰富的表达手法与深切的教育意义
来自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彝族有着独特的节日:
1、彝族新年:彝语名为“库斯”一般选在农历十月开始,具体时间各地不一,初一至初十,具体由当年情形或推算确定。为啥在农历十月,彝族以北为起点的时空轮回观念下,太阳落日点处最北端时即为一年的结束与开始,即冬至前后。彝族新年以祭祖为主要内容,主要表达对祖先的崇拜。
彝族新年
2、火把节:据说因为触怒天神而致害虫肆虐,彝族英雄阿体拉巴在农历6月24日率领族人举着火把去田地中焚烧害虫,彝族人为了纪念这种为反抗压迫寻找自由的行为将农历6月25日定为火把节并从一千年以前的汉唐承袭至今。火把节有一台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色活动,即依据彝族传统审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为评委,选出彝族认同的俊男靓女。
彝族火把节
而今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
彝族传统文化式微愈发迅速
而我们保留传统文化韵味的方式只有一种:
了解它然后去感受它
文字与唇舌的描述会将一切束之高阁
唯有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存留它中才能自由的跳舞
<hr/>5. 秘境之旅 ꇤꇉꂱꈈ
① 吉日波 ꏹ ꋍ ꑍ ꆚ
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吉日波
承载着不一样的风景与彝族的信仰
彝族神山——吉日波(来源:四川再发现)
② 大渡河大峡谷 ꒈ ꅐ ꒉ ꇅ ꋧ
高差达一千多米的悬崖与尖峭的山峰迎面耸立
大渡河大峡谷深邃的瑰丽层叠晕开
成昆铁路与大渡河峡谷
③ 普昌万亩梯田 ꁌ ꍣ ꂿ ꊐ ꄀ ꋠ ꃅ ꊪ ꏽ
折射着太阳光辉的普昌梯田上
普昌梯田全景航拍 (来源:航拍四川)
普昌梯田航拍 (来源:四川再发现)
④ 海棠古城 ꉰ ꄤ ꀊ ꆨ ꇓ ꈓ
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
每一步都行出历史散发的余香
海棠古城北城门
⑤ 灵关古道 ꂿ ꉆ ꅉ ꀉ ꆹ
交通要道,始于足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灵关古道上的马蹄印
⑥ 清溪峡 ꏾ ꑭ ꇅ ꋧ
行走在清溪峡谷,只见清流淙淙,响彻峡谷
两岸绝壁千仞,古树繁茂,青藤飘拂
清溪峡古道 来自新浪网
⑦ 马鞍山 ꂷ ꉢ ꁧ
被诠释“东方多瑙河”朋辈水系上的峻峭大山
被誉为“绿色瑰宝”,还有“五绝四海”的景观
五绝:佛光、日出、圣灯、云瀑、花山
四海:云海、林海、雾海、花海
马鞍山主峰远眺
马鞍山自然保护区众多生灵原始的热闹
马鞍山是四川大熊猫的南部栖息地之一
⑧ 牛角海 ꂷ ꉢ ꁧ
牛角海纯色的幻想
甘洛最大的高山湖泊牵引着两大要河的生命
牛角海航拍全景
⑨ 二坪村 ꇑ ꀻ ꋂ
云端上的“悬崖村”——二坪
航拍二坪村
天梯直达孤悬山顶的“悬崖村”
来自凉山新媒体
<hr/>6. 舌尖甘洛 ꉏꀑꇤꇉ
彝族人不光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了独特而旖旎的民族风情,也因为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美食。
1、彝名“尔嘎”的杆杆酒是流传于甘洛彝族地区的高粱酒,配制时以土坛承装,饮用时以竹管吸取而得名。杆杆酒制作、储存、饮用均有讲究,是我县最具文化内涵的民族手工艺之一。是不得不品尝的彝族特色之一。
彝族杆杆酒
2、坝坝宴,席地而坐的原始方式,配合以原始技艺烹饪的菜肴。
彝族坝坝宴
3、海棠灰豆腐
甘洛之所以为“彝地之首”的原因还在于:
它以阡陌交通串联起自身与世界
把民族的自我坚持与世界的发展相融合
发展出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彝族文化
即便历史的传承随着岁月变迁而不断改换命题
但只有这里的彝人在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上
辛勤劳作和生活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阳春三月的甘洛大地 图片选自甘洛发布
日月升落
甘洛千年的春秋更替中每个时辰都有它独特的美丽
但我喜欢在琥珀色的清晨和山川饮酒
向历史提问
然后再在如火焰般红色的黄昏后与星辰手谈
从黑夜得到答案
<hr/>7. 行摄甘洛 ꇤꇉ
<hr/>甘洛自驾游经典线路推荐
一、成都市→甘洛5日自驾游基本行程
D1:成都→雅安→汉源→石棉→海棠古城,宿海棠镇
D2:海棠古镇→坪坝乡→清溪峡→灵关古道→甘洛,宿甘洛县城
D3:甘洛县城→牛角海高山湖泊(徒步)→甘洛,宿甘洛县城
D4:甘洛县城→普昌镇万亩梯田→彝族神山“吉日波”→阿嘎温泉→甘洛,宿甘洛县城
D5:甘洛县城→石棉→汉源→雅安→成都
二、乐山→甘洛4日自驾游基本行程
D1:乐山→金口河→大渡河峡谷→二坪“悬崖村”→牛日河谷→甘洛,宿甘洛县城
D2:甘洛县城→田坝镇→海棠镇→坪坝乡→清溪峡→灵关古道→海棠古城,宿海棠镇
D3:海棠镇→蓼坪乡→牛角海高山湖泊→甘洛,宿甘洛县城
D4:甘洛县城→普昌万亩梯田→彝族神山“吉日波”→金口河→乐山
三、西昌→甘洛4日自驾游基本行程
D1:西昌→冕宁→石棉→海棠古城→坪坝乡→清溪峡→灵关古道→甘洛,宿海棠镇
D2:海棠镇→蓼坪乡→牛角海高山湖泊(徒步)→甘洛,宿甘洛县城
D3:甘洛县城→普昌镇万亩梯田→彝族神山——吉日波→阿嘎温泉→甘洛,宿甘洛县城
D4:甘洛县城→G245→越西县→G550→喜德县→雅西高速→西昌
<hr/>本文创作团队
文案编纂:吕萌萌
选题策划:褚作远
地图制作:黄 露
美术编排:吕萌萌
审核统筹:褚作远
监制出品:王 乂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主要参考文献:
1、甘洛县人民政府官网
2、《甘洛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3、四川省情报网:甘洛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