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 2021 年 3 月 30 日发布的小米笔记本Pro 15?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膏药贴士 回答数0 浏览数6099
我是来吐槽的

先说结论,小米笔记本Pro 14相对更香一些,值得冲。同价位做工质感比较有优势,屏幕素质比较优秀、性能主流够用水平,性价比也不错,两个短板是全C口和1.5kg稍重的重量。
而主打高端的小米笔记本Pro 15,方向错了

小米笔记本Pro 2021系列,本质上就是模仿了MacBook Pro的形(外观、屏幕、工艺)、而模仿不到MacBook Pro 的神(MacOS、软硬件结合、M1、续航),但价格更低。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那做笔记本也太简单了


为啥(外在)模仿MacBook Pro,对于Windows轻薄本并不是正确的方向?

因为MacBook也是有短板的,比如CNC工艺导致机身比较重、比如全USB-C接口不实用,但是苹果独步天下的东西,独家的操作系统、出色的图形创作性能、优秀的续航体验等,以及牌子“信仰”,让其用户可以接受这些不足。
以往的PC厂商,或多或少“借鉴”MacBook工业设计的同时,都在极力避免其缺点,以实现差异化的竞争:
比如外观形成自个的风格
比如强调显卡性能、全能定位
比如主打超轻设计,1kg起步
比如配置齐全的接口
比如二合一设计、触屏体验
但是小米笔记本Pro在全盘照抄MacBook外观、CNC工艺、P3屏幕的同时,也几乎全盘继承了MacBook的不足。
便携&接口:

14寸1.5kg、15寸1.8kg起,比主流价位的轻薄本还要重100g左右,比那些主打便携的高端产品差的就更远了。
标称厚度15.9mm,这个是前端厚度。RedmiBook Pro 15标称16.4mm,实测18mm左右,其实薄比RedmiBook Pro薄不了太多


但是牺牲了接口实用性。如果是XPS13这种1.2kg的便携设计,省掉A口还可以理解。对于15寸大屏、机身空间比较充足、1.8kg的重薄本我出门还要单独带拓展坞?
太自信了。
也许相比MacBook Pro外在短板唯一改进的地方,是键盘手感。
1.5mm键程,或是不错的。


屏幕配置用力过猛

小米笔记本Pro宣传的重点,就是这块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屏幕,差不多商详页一半的篇幅都用在了屏幕上。
3.5K OLED屏,400nits亮度,支持P3色域、Vesa HDR 500
但是加这块屏要比14寸版的2.5K高刷屏要贵1000+,真的物有所值吗?


OLED的优势是指什么?色准?色深? 亮度?色域?这些LCD也可以很好。更适合设计?大几万的专业平面设计显示器是指什么屏?
OLED屏的优势,其实是观感。在对比度、响应时间方面更有优势,低亮度更通透、支持HDR等,适合看影片,同时对于视频创作比较友好,但这个配置和性能,显然也不是性能创作本。
更重要的是,除了贵以外,OLED屏也是有缺点的,还要面对任务栏烧屏风险,以及Windows糟糕的全局色彩管理。
相比之下,14寸的2.5K 120Hz的高刷屏,反倒更务实一些。


足够的细腻度:PPI 216超过笔记本的视网膜屏标准,再增加就有徒增功耗的嫌疑了。
100%sRGB色域覆盖、不错的色准表现,除了300nits亮度不算突出外,对于办公娱乐、PS都足够用了。
电脑本质上或是生产力工具。既然选择做主流价位,用户在意的是好一些的观感,或是更实惠的价格也能实现足够细腻和色准表现的一块屏呢?

续航拉胯

作为采用标压处理器、高分/高刷屏的代价(也可能与功耗校调、内部元器件选用有关系),小米笔记本 Pro的续航都不是很理想,14寸官方续航11小时、15寸在66Wh大电池的情况下,也只有13小时。
有人说13个小时已经不错了呀。
但要看小字:150nits、断网本地视频播放成绩。




这个表现,基本上决定了日常轻度续航也就是5-6小时,中重度只会更差,在轻薄本领域,等同于拉胯。
作为对比,仅有46Wh电池的RedmiBook 16,本地视频播放续航也有12小时。


主打性能释放、同样H35标压、并采用2.8K高刷屏的Yoga 14s,本地续航播放续航是19.6小时。
问题是小米笔记本Pro并不主打性能释放呀。像灵耀14s、LG Gram这类产品,官方续航动辄20多小时,基本上一半的续航差距是有的。
追求质感所以不要接口、不要便携、也不要续航?这是指什么逻辑。
细节配置还存在差距

采用DDR4-3200内存、GDDR5显存的中杯MX450,对于红米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于宣传“高端”定位的小米,这些都是门槛呀。没有用高主频内存也就意味着对TigerLake核显性能有一定影响。
包括给的硬盘读写性能也不算突出。核心的散热、硬盘、内存、显卡配置逻辑基本上或是能省就省,能降就降了。也许是“感知不强”?这又回到一台核心的问题上来了:
在主流价位,到底消费者需要的是全能、实用、吃饱吃好,或是廉价的逼格、质感、给我来盘特价的鹅肝?

小米笔记本Pro采用的性能表现与RedmiBook Pro并未形成显著差距,只能算主流水准。这一点没做出差异化我或是有些意外的,因为RedmiBook Pro也用了CNC工艺,虽然涂层质感没那么好,厚了一点点,但是这个价位谁会在意?而且还有实用的接口和雾面屏。
如何看,都是RedmiBook Pro更适合咱老百姓。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上海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