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看到一些学校糊弄式的跑操,这样糊弄校园学生的体育,将来会是指什么结果?

leolli 回答数6 浏览数11218
某学校到了跑操的时间,操场上的学生却还拿着课本在看,校领导一声令下,学生们整齐划一地放下书本去跑操。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rainsea | 来自上海
要问我当年上高中最头疼的事儿是指什么,绝对不是熬夜看书、做题,而是早上的跑操!


每天五点多宿舍楼的喇叭就开始放音乐,这是叫我起床下楼跑操。音乐一响赶紧爬起来速度快的能洗刷一下,速度慢的只能等跑早操回来洗刷。各班一通整队、点名然后开始依次跑一公里。


当时最为仇视的就是目前边上查人数的人,简直不要太潇洒!



跑操结束基本上就六点了,这点回宿舍换衣服、换鞋,对了,我们跑操还要求必须穿校服……所以完事儿后回宿舍该洗刷的洗刷还收拾的收拾(还会查宿舍的内务),然后去吃饭,六点半除了值日生之外,所有人都要坐在教室上早自习。
除此之外,高三的时候每天的下午都会被强迫到操场上运动运动,虽说是运动,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是待着书出去的,只有个别同学真的能去打打球什么的。
虽然讨厌,但是不得不承认,每天的除了下雨会取消的跑操(问题是下雨虽然跑操不跑了,但是音乐继续放……)的确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坚持三年的跑步的确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高二、高三之后大家都明白,各种副科被占、做不完的题已经让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时间了,所以学校这种强制跑操的安排虽然“不得人心”,但是客观上却真的帮助了我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髭祛灰移 | 来自北京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校的学习的榜样就是衡水中学的“天下第一操”,它整体划一,步伐整体,堪比国庆大阅兵,让人感到震撼,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情跑”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好习惯。
为了能像衡中“天下第一操”一样,训练之初也费尽了心思,为了能跑整齐,体育老师甚至让每排学生拿着竹竿跑,不断练习,体育课跑,课外活动也跑,一年下来学生最烦的就是上体育课,除了跑操,就是做操,尤其是夏天让学生穿着校服跑,几圈下来汗流浃背,但慢慢的队伍越来越整齐了,还对各班进行评比打分,学生也都有了集体荣誉感。这种跑步方式并被称为“激情跑”。




   二、学生只学会了跑操。
据毕业的学生说他们上高中一直就是激情跑,上了大学,跳高、足球、排球等体育活动都不会,学校有什么活动都不敢参加。




结束语:体育课除了锻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体育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狼眼观天下 | 未知
大家好,我是滋润大地万物的解说随风。
开头我要说的是,这种跑操不是在糊弄学生的体育,而是在树立学校的面子工程,展现所谓“精神面貌”,以及强化学生服从军队般严格管理的思维。学生有没有锻炼到身体,在这种跑操方式的权衡链中是放末端的。



跑操之所以不叫跑步,就是因为它有别于锻炼式的跑步,而是一种近似于做操式的活动。为啥必须有做操时间?因为国家规定学生要有固定的锻炼时间。跑操这种方式发源于衡水中学,因为其整齐划一,外人看来会觉得很有观赏性,所以被众多小城市以及县城高中模仿。很多学校跑操时候校外后悔有一群吃瓜群众看热闹,大家也就能理解跑操能流行了吧?要想知道这种跑操会造成什么结果,先看看这是如何样的跑步方式:



课间操时间,音乐响起后学生有十分钟左右到达每班规定位置,整队等待正式跑操时间。这个过程中必须穿校服(在穿长袖单衣的春秋时间,你要么选择挨冻穿校服短袖,要么选择穿校服外套忍受出汗),带读物(必须是教辅系列的单词本、必背诗词以及公式册,课外书会被没收);开始跑操后,体育委员喊“一二一”的口号,全班必须严格按口号迈步,为啥?因为每个人间距不能超过10厘米,每排必须对齐,只要稍微不合节奏就会踩到前面或者被前面踩到。期间还要跟着体委喊各班的口号,比如“一班一班,非同一般”之类的四字短句。每次大概跑800米。


可以从跑操方式直接看出来一点结果:
自个的步速?不存在的,不管你多高多矮,速度都是那样。所以很多高个子男生为了顺应步伐,都在弯着腿跑,外八字跑,久而久之走路都变得很怪了。为啥不按自个的节奏来?跑操会和班级得分挂钩,和班主任绩效有关,班主任会惩罚所有不合规定的学生。这种制度下,学生学到的都是服从和压抑自个,心理健康的漏洞很有可能在日后爆发。
第二点:跑步这个本该是最自由的运动方式也被打上了“死板、麻烦”的标签,很少有学生会在毕业后坚持跑步。学生根本不会对运动有正确的认识,不会发自内心主动锻炼。就像足球一样,所有人都能吐槽国足,但是很少有人会自个去踢球,会鼓励孩子去踢球。



大学的晨跑不会像高中跑操这么严格,所以基本上学生都是走一圈打卡。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大学身体不如高中,这就是体育在跑操中得到的结果:为了学校面子而进行的暂时性强制锻炼,短期的确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是长远却是一种压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机侦探 | 来自广东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这所学校跑操的情况基本正常,并不存在所谓的糊弄现象。
到了跑操时间,操场上的学生却还拿着课本在看,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今应试教育下,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压力都很大。他们的每一分钟都是金贵的。
早操前的时间虽短,但或是可以记住一些儿问题的。如果一天多记一两个小问题,坚持三年多记的问题就相当可观了。
同学们能够利用上操开始前的一点点时间看书,可见这学校的老师教育有方,全体学生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已经成了习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老师要花多少心血和功夫,才能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只有亲手做过的老师才知道。
如果校领导一声令下,同学们能整齐划一的放下书本去跑操,更说明这学校的学生组织纪律性特别强,学生素质不是一般地高。比起那些口令发出去了,学生几分钟还没有站整齐的学校,不知要强多少倍。
照这样下去,这个学校只能人才辈出,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把学生跑操前看书的行为看作是糊弄式的跑操,这未免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要求太过了,甚至有点儿吹毛求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avier_vj | 来自上海
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课间操之前让学生看书,并不是糊弄校园学生的体育。
什么是糊弄?
汉语词典对“糊弄”的解释是:是指欺骗,蒙混的意思。
学生在课间操之前拿着书本看书,跑操时间一到学校领导一声令下,学生们整齐划一地放下书本跑操。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描述来看,并没有欺骗、蒙混的意思。因为学生们确实跑操了,并不是象征性地做了几个跑操的动作来应景。因此我并不觉得这种跑操是糊弄的体育。
跑操之前让学生看书,有很多学校是这么做的,比较著名并且执行时间比较早的是衡水某所中学。学校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既然题主提出“糊弄体育”的说法,我就谈谈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几点认识吧。
糊弄学生的体育在有些学校真的存在

什么样的体育算是糊弄学生呢?我认为主要包括这几种:
1,本该上外堂的体育课上了内堂
因天气原因(比如阴雨、下雪、大风等),室外的体育课无法进行让学生在教室内上内堂体育课,老师可以利用内堂体育课讲授一些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有时候,天气很好,适合上室外体育课,但是仍然让学生上内堂,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
一是学校行为,比如临近统考了,体育课让位于文化课的复习,这种体育内堂一般是学生自习;
二是个人行为,体育教师因公、因私无法上体育课,让学生自个在教室内上自习,或者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
我认为,除了天气原因之外的体育课内堂是糊弄学生的体育。



2,放羊式没有认真准备的体育课
不少的体育教师没有认真备课,认为体育课还用备课吗?领着学生到操场玩玩、放松一下就可以了。
这种没有认真备课的体育课往往上成了“放羊式”的体育课,负责一点的老师,让体育委员领着学生围着操场跑上几圈然后解散、自由活动;不负责的老师则直接让学生自由活动。
体育课时间,到操场上放眼望去,满操场是学生,有看书的,有踢毽子的,有打球的,有拉呱的,有站立一旁发呆的,有在树荫下乘凉的……这不是体育课,这是一种课外活动而已。
我认为,放羊式的体育课是一种糊弄学生的体育。
糊弄学生的体育如何进行纠正呢?

可以采取如下几项监管与考核措施:
一是教导处、艺体部等业务处室每天要对体育课进行巡查,发现旷课的、无故上内堂的、放羊式授课的老师要进行登记在案,进行批评教育,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二是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制定考核办法。从工作量、备课簿、学生评议、老师评议、检查记录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入课间操的跑操、做操质量以及体育技能等考核要素,每学期从全校学生中抽考、抽测学生,根据检测成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量化,计入绩效考核成绩当中,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学校有哪些体育活动可以开展呢?

1,阳光大课间
教育部规定学校每天要拿出一台小时供学生体育锻炼。根据这个要求,各学校普遍的做法就是设立了课间操。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上午课间操三十分钟,下午课间操二十五分钟。
至于课间操活动的内容,各学校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安排学生跑步,有的学校安排学生做广播体操,还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跳鬼步舞、健美操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2,课外活动
除了阳光大课间以外,各学校还会设立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
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体育馆进行体育锻炼: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排球、跳绳、踢毽子等。



3,田径运动会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组织的大型体育盛会,项目齐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多数学校一年会组织一次,秋季运动会或者春季运动会;有的学校会组织两次。
由于体育运动会参与的人数较多,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运动会展现自个,历练自个。即使没有比赛项目的学生通过现场观看、加油助威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会的魅力和风采。
4,体育单项比赛
在学期中间,随时可以组织一些体育单项比赛活动,比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跑步比赛等等,既能活跃学生的生活,又能起到锻炼身体、增强素质的作用。



5、体育课
对大多数学校来说,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安排2节体育课。体育课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通过体育课学生可以学到一些体育的技能、身体锻炼时防护的一些知识等。
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和文化课的教学一样,有教学目标,有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也有知识讲解、动作示范,还有课上训练,最后有总结。



结束语

糊弄学生的体育活动,会让学生当时感到很放松,自由散漫,可以自由地玩耍,但是并不能系统地学到必要的体育技能,这样的体育活动只满足于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放风”和“休息”,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无多大的意义。
一节好的体育课,一次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学到很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到了真本领。因此,对广大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来说,一定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适合学生参加的体育运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基础。
<hr/>我是朗月寒雪,专注一线教育教学,感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肯老狼 | 来自贵州
高三下半年进入了高考的冲刺阶段,就在这个争分夺秒的复习阶段,学校领导做了一台另所有人都不敢想的决定,每天分出一台小时的时间来跑操,早上跑一次,下午放学跑一次。
面对这样的规定,很多任课老师和学生都纷纷抗议,原本就不充裕的复习时间,目前还要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但是校领导坚决的要求执行规定。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一边跑操,一边骂校长。
直到有一天,校长在大会上才说出了实情。“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也知道你们每天都在骂我,但是我不怕你们骂。我怕的是你们还没有高考就倒下了,怕你们因为学习太刻苦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受不了。我为你们争分夺秒努力学习的劲头感到自豪,同时又非常的担忧。因为很多同学太努力了,课余时间也仍然在学习,体育课也不去锻炼。我非常担心你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好身体又如何谈搞好学习,迎战高考呢?”

w1.jpg



说实话每天两次的跑操对于我来说作用真的很大。看似浪费时间的跑操,实际上能够让你的学习效率更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每天更加有活力,而不再是精神萎靡,哈欠连连了。再者就是感觉自个的身体慢慢的变得不一样,更加健康了。

w2.jpg



早上跑操可以让你快速得清醒过来,加速血液的循环,让你的大脑皮层更加兴奋,可以让你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而经过了一天的学习以后,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很疲惫的,而下午放学的跑操就是很好的提神神器,更好的应对晚上的学习。
很多学校都认为体育运动和学习是一台对立面,体育运动就是浪费学习时间,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去运动更加是罪不可恕。体育运动和学习从来就不是对立面,它们两者之间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好帮手,体育运动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w3.jpg



随着高考的临近,更加要注意身体,学习之余也不要忘记体育锻炼。但同时也不要进行太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因为这些运动会耗费人大量的体力,容易让人疲劳,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高考前夕最好的体育运动就是慢跑,每天跑半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