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说《水浒传》中,擅长造火炮,宋朝第一炮手并被称为“轰天雷”的凌振有多厉害?

ethfd 回答数6 浏览数26297
小说《水浒传》中,擅长造火炮,宋朝第一炮手并被称为“轰天雷”的凌振有多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byooshuju | 来自广东
凌振外号“轰天雷”,是因为他擅长制造火炮,能打十几里远。被称为“宋朝第一炮手”。这在当时应该是高级技术人才了!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lly0125 | 来自北京
轰天雷凌振武功如何,水浒传中没有细表,只说他是个打炮的高手。在梁上之上,技术人才不少,比如会造船的玉幡竿孟康、懂兽医的紫髯伯皇甫端、专业刻字的玉臂匠金大坚等等,若非要在梁山之中找一台最厉害的技术高手,这人一定是轰天雷凌振。


凌振最厉害的一点是他会造炮,懂得火药的运用原理,是个全能型的炮兵人才。原著中说道凌振造出来的炮威力十足,可攻击十四五里之内的任何地方。十四五里是个什么概念?二战时期日军使用的大正十一式70MM步兵炮有效射程不过才1550米,也就是三里多地。而宋代的凌振造的炮却能打十四五里,要么是古代计量单位跟目前不一样,要么是施耐庵说大话,总之我个人不信。


就算能打这么远,在古代没有高航系统、定位系统的情况下,靠什么瞄准打击目标呢?估计是乱炸一通,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打。
以凌振的能耐来看,他在梁山上最厉害。无论你是林冲或是关胜或是呼延灼,也不论是你是五虎将或是八骠骑,凌振一炮就可以全部干掉,绝对可以做到技术性碾压。


宋江正是看准了凌振的能耐,因此死乞白赖将其留在梁山。至于凌振的排名吗?不算很高,排名五十二,在中游晃荡,宋江简直不拿专家当人才啊。给凌振的差事是专造大小号炮,所谓“号炮”,就是发信号的玩意儿。也就是古代信号弹发射装置,可叹凌振这么一台重武器专家愣是降格为发信号弹的了。可见古代对于科学技术是多么不在乎吧。


凌振真正发挥威力是在征方腊的时候,方腊手下高手包道乙斩断武松臂膀,凌振一炮过去将包道乙打的灰飞烟灭,此时可见凌振有多厉害了。要是宋江好好利用,哪至于死这么多人呢。
正因为自个懂技术,而不用冲锋陷阵,因此性命无忧,最终落了个好结局。征方腊后,凌振重新为官,在朝廷火药局担任职务,享受公务员待遇,比在梁山上强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ming0412 | 来自黑龙江
一提起凌振这个人物,逻辑文史姨总能在他身上看到一丝悲情,因为这样的一台优秀的技术人才由于剧情的设置只能充当“烟花少年”,令人唏嘘。


呼延灼在攻打梁山时引出了凌振,这凌振不仅炮打的好,是大宋第一炮手,并且还深通武艺,弓马娴熟。吴用听说凌振来了,还颇为不屑,说他再有能耐,他的火炮能打多远,我看他是准备放烟花吧,以防万一咱们弃了鸭嘴滩小寨。这话刚说完正要商议破敌之策,凌振连放三炮,就有一炮命中了鸭嘴滩小寨,令众人大惊。


吴用说此人有如此厉害的武器,得为咱们所用啊,于是一番埋伏后,就把凌振捉上了山,毕竟也是妖星转世,凌振也没有自尽的念头,所以就先呼延灼一步与群魔团聚了。凌振的武功只有呼延灼夸过,但他却没有直接的交手纪录,所以姑且认为他能力不差吧。但凌振的“风火炮”的射程居然能达到十四五里,在宋朝能有此威力的杀气简直是不可能的,甚至我们觉得这应该是神话小说《荡寇志》里才会发生的剧情,可人施公就是这么写了,并且我们发现他写完…好像写的有点后悔,因为在大排位之后,凌振的确实还管他的炮,但具体职责是“专造一应大小号炮”。而“号炮”的含义明显和“火炮”不一样,号炮的作用更多时候是为了发射信号或者说为了迎宾以及在婚丧嫁娶时助兴所用,这样一来无形让本该是战斗方阵的凌振活脱脱的成为了后勤方阵。


所以更多时候,凌振充当的是步军的角色,南征北战寥寥无几的几次表现也是作为后续支援而出场,宋江从没把凌振的火炮当成攻城拔寨的首要杀器。当然我们不能在凌振的设定上过于较真,因为北宋能有这么厉害的火炮已经是夸张的写法,而同样如果为了速战速决完全可以让公孙胜和樊瑞用法术去收拾敌人,这样就失去了小说原本的韵味。征方腊后,凌振存活了下来,朝廷再次将其征用,让他在火药局御营任用,请注意,凌振仅仅实在火药局御营当差,并非让他统领这个部门,也就是说就算再次被朝廷征召,凌振也只是谋得一份很小的差事而已了。
<hr/>文/逻辑文史游

大概朝廷觉得像凌振这样的炮手太多了,他也不算有多突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miwho | 来自上海
前言

作为宋朝第一炮手,凌振放在当今战争,一定会被当做科技人才重用。可惜在冷兵器时代,弓箭,长矛,投石,弓弩等常用兵器用之广泛,反而忽略了火炮的重要性。凌振,一台被低估的地煞星,他制造的火炮,远射十四里远,威猛无俦。可以说相当的厉害。









梁山天堑路壑,不用火炮难以攻下

话说呼延灼的连环马纵横驰骋,势如破竹。宋江哪见过这等阵仗,急急如丧家之犬,丢盔弃甲,折损军马大半,退守鸭嘴滩寨驻扎。此次战役,呼延灼生擒宋军五百余人,杀伤者无数。
呼延灼战功显赫,当然要得到朝廷嘉奖。他一面犒劳三军,一面上报京城请功邀赏。不会邀功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你看朝廷立刻拨款十万贯,御酒十瓶,锦袍一领。赏赍行军。打仗图啥,无非就是仕途富贵。赏赍的钱,分到军士多少,呼延灼心中有数,多半自落腰包,就不在话下。
御酒相当于现代茅台,比较珍贵。也只有中高层将领一人一杯,以谢皇恩。呼延灼喝了酒,拿了钱,还要有个要求。宋江的山寨四周水路纵横,大船驶不进,小船遭伏击。要想一举歼灭,荡尽贼寇,还得靠火炮。
呼延灼是个人才,知道火炮的重要性。连环马在陆地上,所向披靡。可在水上,基本无用武之地。所以请出第一炮手凌振出来,这个计策用得极为高明。
凌振在没打仗之前,基本只是打杂的,没事倒腾火药雷石,修缮炮架辎重。平时也注重研发,整出了子母炮,金轮炮,风火炮等炮种。当被传令进京,可能还在实验室里研究新的火炮呢。
高太尉备细详情,问道:“小凌,这次我们要炮轰梁山,你那几门新研制的火炮能搞定吗?”凌振斩钉截铁道:“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嘴巴说得斩钉截铁,心中也在犹豫不决。毕竟这几门炮刚刚研制开发,还未用于实战。到底炮弹能飞多远,能否击中目标,或是个未知数。古代既没坐标,也没观察员。能否打中,全凭直觉和运气。这不是抗日神剧,八百里开外,一炮干掉宋江。







但在高太尉面前,你不能说不行。你说不行,基本不用混了。派你去后勤当个炊事班长,或者送你去山上挖煤,你的火炮连就地解散,仕途也到此为止。这当然不是凌振要看到的,所以必须孤注一掷,硬着头皮上。不成功便成仁。
到梁山智商最高的吴用,听到探子来报军情。说凌振架着火炮,准备轰过来了。吴用哈哈大笑道:“我们这边水路多,四通八达,离我们这么远,有本事让他轰。”想必对凌振并没放在心上。可话音未落,一台炮弹就打到了门前,吓得宋江吴用魂魄飞天,屁滚尿流。
这凌振连轰三炮,两炮入水,一炮打到寨栅。这个可算奇准了。凌振能凭目测和直觉,放炮击到山寨门口,这凌振的火炮驾驭水平不容忽视。
可凌振的火炮,因架在岸边,打一炮还得填药装弹,旁边炮手用根炮杵塞实,然后瞄准射击。所以一炮打完,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放第二炮。这被张横,张顺等水路好手抓了个空档,潜到岸边,逮了凌振。宋江爱才,这等好汉不落在梁山之手,岂不吃亏。又是留好汉那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劝歹说,把凌振留了下来。


在梁山凌振立的战功比在朝廷的多,因为上梁山除了打仗就没啥干的

其实,宋江就算惜才,但是对火炮的调遣运用的确很少。说到凌振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火炮很多时候是当烟花用。可能凌振真的上了梁山,跟在朝廷并无区别。唯一区别是朝廷当你是士卒,梁山当你是兄弟。
打大名府,火炮隆隆,声音既响且亮,给前方的将士造势,也起了威慑作用。趁乱之际,宋江军团杀声连连,冲锋陷阵。战斗结束,宋江犒劳三军,也会叫上凌振:小凌啊,今天旗开得胜,大家高兴,你轰几炮,放放烟花。让大家热闹热闹。凌振无言以对,此刻心情,五味杂陈。
这不能怪宋江,因为这个打仗的套路,自古相同,逃不出孙子兵法的权谋策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要想赢,靠的是计策和人力。
宋江的计策就是,敌方的将军好,被我看中,想方设法弄过来。弄不过来,直接杀你全家或让你走投无路,自个没法子,逼上梁山。要不就是义气深重,一把鼻涕一把泪,只要你过来,这个寨主之位,你做都可以。撺掇手段,无所不能。
有了这些豪杰,打仗就靠冷兵器和人力。凌振火炮的发挥,占了极少数。无非就是放炮震慑敌军,以乱心寸。







宋江还有一次,想出一条他认为极其高明的计策。在征战田虎时,让凌振放连珠炮。凌振高兴损坏,以为要攻城。宋江终于慧眼识珠,让他火炮连先打头阵了。可他误会了宋江的意思,宋江让他放炮,不是为了攻城,而是让盖州守将钮文忠彻夜听到炮响,不能睡觉。这个对凌振打击有点大,明明可以火炮攻城,却当烟花放,这不是在浪费弹药么。真当火炮连是仪仗队,想来几炮就几炮。这也是凌振郁郁寡欢的原因。
凌振的火炮其实也做过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砍了武松胳膊的包道乙给轰了。如果没有凌振的这一炮,估计死在包道乙法术之下的宋军将士,不知还会有多少。


结语

凌振是个人才,火炮专家。可朝廷和梁山作战思维太过局限,没能充分利用好火炮的威力。凌振长在哪个环境,只能说怀才不遇。最后他能得以善终,是因为在众位好汉面前,他是被人遗忘的人物,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招安以后,或是回到朝廷,在原来火药局单位上班。你说凌振折腾个啥,到头来,或是回到原点。





<hr/>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rEOdTJj | 来自北京
凌震太水浒中号称轰天雷,时应为从明朝穿越到宋朝的人物。宋朝没有火器,明朝才有火器,施公是明朝人他借了明朝的火器给了宋朝的梁山。你看比有运送火器的描写吗?水浒传里绝对没有,所以读水浒不要认真读,不是不要认真读,而是要去伪存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