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得看TV行業本身,android的生態,及google tv自身發展了。
TV每年都有新的產品出現,但是數十年來TV的使用方式一直都沒有太多的變化,也成爲日常的生活方式。作爲主要的文化信息傳播方式,TV行業也被各國政府監控管理。雖然有早期的維納斯計劃或STB、Tivo等的出現,但看電視的方式及電視運營方式並沒有根本的改變。隨着互聯網對生活的影響已逐步擺脫工具的概念,電視作爲家庭生活的一種文化也會隨技術的變更,已經有發生改變的環境了。google TV的出現也是在這個趨勢下必然浮現,只是她顯的太不像電視了,搞得運營商很緊張,製造商很困惑,技術服務商很糾結。她的操控也讓習慣TV操控的人有些無措。在這個保守的行業,她顯得的有些辣!
基於Anroid的tv架構在國內有逐漸被認同的趨勢,技術上更會關注UI;原先的中間件廠商也會無奈的遷移着已有的業務價值,並淘汰與android同質的產品功能。生態上,更關注互惠聯盟和差異化的利益,畢竟這個平臺上貨不多的現狀會讓上下游的相關者欲愛還休。在前不久國內一個Android TV的技術會上,dvb行業就對android在技術和利益上有些排斥。同樣,基於Android的google tv會給原有的TV及STB行業更大的壓力。
雖然,羅技的google tv手柄讓人一頭霧水,但google剛剛併購saga tv來輸入對TV的理解,也表示了其在TV行業接入的決心。從長遠看,不僅是google tv、apple tv等產品的涌現,相關的新的技術服務行業也會漸漸進入視綫。究其原因,應該是我們對TV的態度隨着瀏覽器、手機、pad等新媒體產品的出現,也發生了變化。而隨着tv的互聯化、智能化,我們的生活將進入徹底的數字化。與其說看好google tv,不如說看好tv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