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给大家扒扒京东方那些事!

orc4c 回答数20 浏览数16657
免费试用首选够拼乐!
京东方是一家特别低调的公司,创业24年来,大众根本不知道,但最近却特别火。
第一台原因是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了三星的技术垄断,股价飙涨。



第二个是因为一台段子,“茶业老韦”因为特别看好京东,是刘强东的铁粉,于是,年初的时候买了京东方A的股票,没想到涨了1倍,大赚了一笔。
估计很多人跟茶叶老韦一样,以为京东方就是京东,实际上这两个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一台是电商,一台是半导体制造业。
京东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研发和制造公司,在全球也是排名前三的大公司,别看这个公司目前特别牛逼,但员工特别苦逼。
有人说:“故人昔辞京东方,努力考研追梦想。招聘会上找工作,尼玛或是京东方。”
有人说:“进了京东方,忽然一股苦逼感直上心头。”
还有人说:“没有华为的工资,却有华为的苦逼!”
华为的工资在同行业来说很高,2016年华为明码标价:毕业生17—35万,研究博士生36—100万,待满三年年终奖起码是15万起。
但是,华为人也很苦逼,一年365天,要么加班,不能按时下班回家,要么出差,根本回不了家。
京东方人的苦逼也是一样,企业明明是国企出身,却是日韩工厂化军事管理。
搞研发的岗位基本是上6休1,给平常公司早就受不了,但他们不仅上6天班,每天还会加4小时班,而且没有加班费。几乎大家都形成了上12个小时班的意识,有时候加两个小时班都觉得不好意思。
大专以下学历更苦逼,只能进车间了,两班倒,每班12个小时。有人就吐槽,白天睡不着,晚上要上班,女生内分泌都乱了。



华为苦逼有高工资,但是京东方没有,大专以下学历每个月也就3000块多一点,搞研发的工资高点,产品工程岗月薪大概是14K左右,研发中心月薪大概是10K左右。
虽然京东方的福利待遇不错,但加班让员工苦逼不已,京东方能攻克柔性显示技术,员工的苦逼居功至伟!
02
被人骂了24年
泡在浴缸里缓解压力
京东方不仅员工苦逼,老板更苦逼。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当时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元器厂。然而到了80年代,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业绩一落千丈,连续7年亏损,甚至一度发不出工资,有员工捡菜叶子维持生计,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



就在这时,会计出身的王东升被任命为厂长,成了接盘侠,从此开启了苦逼生活。
虽然公司到了破产的边缘,但还得干,王东升带领2600多名员工集资,并说服银行债转股,在1993年4月,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二次创业。
当时啥先进技术都没有,为了快速引进技术,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结果干了好几年,王东升发现,人家如何都不给核心技术。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也快,没有核心技术,要么像之前差点倒闭,要么像目前给别人代工。
王东升觉得,做企业要有技术替代危机和人才替代危机,毕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开发技术的前提。
当时日本、韩国和台湾在液晶面板方面形成了产业,在国际上几乎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三家合起伙来欺负中国,拒绝中国技术引进。
液晶显示技术不仅企业需要,国家更需要,1998年京东方决定,未来研发液晶显示技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跟造第一台电脑一样,全靠自个摸索,摸索了好几年,也没啥突破性进展。
王东升压力大啊,经常睡不着觉,上面国家问进展如何了,外面被同行说,京东方只会烧钱。
最后实在没办法,企业准备收购韩国现代公司液晶业务,能不能收购?收购后能不能出业绩?王东升太紧张了,在浴缸泡了好几个小时,或是不能缓解,大晚上给政府、客户、律师、会计师、银行等十几个领导和朋友打电话问意见。
当时北京市的一位领导说:“企业要走出去,平板显示,中国需要。”王东升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后来当时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又说:“这个项目你们做成了,国家要记你们一功,如果失败了,我还要支持你。”有了这句话,王东升终于可以大胆的去干了。
03
死磕技术、拼命烧钱
苦逼的企业终于走向成功
京东方能走到目前真的很不容易,不仅员工苦逼、老板苦逼,公司更苦逼。
作为中国半导体的先行者,常年攻克不了液晶显示技术,在内部来说,自个是死磕技术,在外部看来,那就是拼命烧钱。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来,京东方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705亿,政府补助61亿。
总额近800亿的投入,或是连年亏损,靠政府的补贴才能止亏,外界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清一色的嘲笑声:烧钱机器、铁公鸡一毛不发、只进不出等等。



但是,就算人民群众把尿撒到你头上,你也得拼命研究,在外界的压力下,京东方只能死磕技术。
终于,在2005年1月,在北京自主建设5代线所生产的17英寸液晶屏首次出货,结束了中国的“无屏时代”。
接着日韩台三方围剿,3000块的液晶显示屏降到1000块,京东方刚刚掌握技术,还不能大规模量产,如何竞争?
虽然技术有所突破,液晶显示屏也可以生产了,但或是亏损不止,中国这个半导体龙头依旧很苦逼。
2009年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这个苦逼企业的命运。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台湾经济不如何景气,为了保障供给和统战的需要,2009年6月,国务院相关部委组织大陆彩电厂商主动赴台采购面板,订单高达44亿美元,表达“大陆优先采购台湾面板”的善意。
结果台湾企业不仅不买账,还联手韩企大幅度提价,这让带队领导很不爽,热脸贴了个冷屁股?接着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液晶面板行业扶持政策,并调动上千亿的资金押注京东方。
对京东方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有了钱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的死磕技术了,陆续研发出了第6代、8.5代、10.5代TFT-LCD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量产。
而且京东方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也非常漂亮,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显示器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智能电视机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三。
在今年9月,又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韩企的垄断,将台企挤向三流小厂。



京东方的苦逼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京东方也从平板显示领域的进入者、追赶者,变成了挑战者。
突然想到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哪个创业不苦逼?
不在苦逼中沉默,
就在苦逼中爆发
10月31日,京东方A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功绩陈述,京东方获得营收694.08亿元,同比增长51.41%;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4503.45%。就在这两天,京东方的市值在一天内暴增170亿元人民币,同时累计涨幅超50%。
然而,你肯定料想不到。这个今天把三星、苹果逼上绝路的2000亿巨无霸公司,曾经一度只是一件濒临破产的电子管厂。而成功使它从濒临破产到市值千亿的关键人物便是:王东升。
他是一名孤独的潜行者,默默引领京东方24年完成了从“悲剧”到“神话”的飞升……
柔性屏量产打破日韩垄断

京东方“一夜”成网红

在资本市场,京东方是近一台月来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从10月20日至今,京东方密集接受了4轮机构的集中调研。 仅在10月17日一天,就有51家机构扎堆调研京东方,其中包括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13家基金公司。因为10月26日,京东方宣布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不仅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打破了韩国企业的垄断。成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开始量产的柔性AMOLED生产线。



刷屏的国产OLED柔性屏
就是这几块屏幕,让三星开始紧张了。0.03毫米的厚度比纸还薄,弯曲折叠,无任何障碍。此前三星在手机OLED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是柔性OLED手机屏幕的唯一供应商。京东方的两场意味着小尺寸AMOLED面板终于打破外企垄断,对于中国在全球OLED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正是它,才让中国告别液晶屏依赖进口的窘境。可以说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如今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牌子的性价比。正如王东升所说: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缺屏之痛”!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可以实现显示屏幕的弯曲和折叠,但是目前良品率只有30%,想要做到更好的盈利还需要加大技术要发提升良率。
当前,全球手机市场三星Display仍然占据了OLED屏幕99%的份额,不过国内除了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开始加紧布局OLED产线,显示行业的未来也许就在我们手中。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将破产公司做成了2000亿巨无霸
1992年王东升接手京东方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台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事实上,王东升当时并不想接手。
那时京东方还叫北京电子管厂,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援建的一台重点项目,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被誉为“中国电子器件工业的摇篮”。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
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产品与市场脱节、体制僵化等内忧外患,北京电子管厂已经连续亏损7年,濒临破产,企业老员工因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以至于要到菜市场捡白菜帮子谋生。
彼时的的王东升年仅35岁,已经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人才,无数公司拿着丰厚的薪资企图挖走他都未能成功。
其实王东升也是普通人,他很清楚电子管厂不具备竞争力的现状,面对高薪的诱惑也有所动摇。
但在抉择关键时刻,一名老员工对王东升说:“为了我们的老师傅们不再去捡白菜帮子,你不能走,带着我们一起干。”
王东升听后“脑子一热”,就这么毅然接下了年亏损数千万元、频临倒闭的北京电子管厂,担任该厂厂长。
上任后,王东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着2600多名员工凑齐的650万,满腔热血地开始了股份制改造。
1993年,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起初,京东方以生产彩色显像管(CRT)为主,到了1997年,京东方就实现了4000万的年盈利,并成功上市。
上市后的京东方面临着一台重大的选择,是继续在电子产业深耕细作,或是转战高利润的房地产行业?
对于王东升来说,这是一台不难回答的问题,很多年后的采访中,他经常提及面临选择时的孤独感,做出选择只是一瞬间,但选择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都是未可知。正如王东升本人所说,“孤独是先行者必须要承担的代价”。
讨论到最后,王东升下定决心,不仅要坚持,还要向新型显示产业进军,向自主研发进军!
于是,在国内企业大干快上CRT产线的1998年,京东方前瞻性的确定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从大飞机到合资车企,无数血淋淋的教训表明,市场换不来技术,合资更不可能。王东升用20年时间弥补技术差距。
此后,京东方加大研发投入,硬是在国外同行技术封锁、垄断性涨价的夹缝中闯出一条路,将液晶面板带入了一台更为合理的区间。要知道,京东方之前,一台国产智能电视机三分之二的成本是显示屏。
今年,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量首次取代韩日厂商,跃居全球第一。截止2016年底,京东方累计可使用的专利超过4万件,居行业首位,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 Claims 发布的报告显示,京东方的专利授权量进入全球前50,是大陆地区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
死磕创新
改写全球显示产业格局
虽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是在新技术方面,京东方和日韩企业仍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1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王东升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京东方刚刚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公司派了300多名工程师满心欢喜地前往韩国学习观摩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
“这条生产线学会了也没用,新技术或是比不过我们。”外国同行直言道。
这句话像一枚烙铁,把一台想法深深地烙印在了王东升的心中:如果没有自个的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就永远只能做业界的追随者。
2003年到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招了3000名大学生,都是做技术出身,大都来自985、211大学。目前,这些大学生已经成为京东方最有活力的部分。
王东升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令人咋舌,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岁月,王东升也会坚持拿出十几个亿来支持创新、研发。
王东升说:“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大量研发投入,有的年头研发经费比例占到13%至15%。人家说我们疯了,可是我们当时想,不创新投入,我们才更是疯了。生产线缺乏主心骨,就变成废铁了。竞争就是要给自个设立一台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你才有动力化不可能为可能。”
这个过程中王东升总结出了一台颠扑不破的行业“生存定律”:
“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且这一周期正不断缩短。”这一定律已得到业界公认。
也正是在“生存定律”的指导下,京东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各类高端显示新品迭出:推出全球领先的10K、8K等超超清产品,多次斩获SID“Best in Show”奖、“IFA 产品技术创新大奖”等国际荣誉;全球最大尺寸65英寸4K OGS超超清触控显示屏;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为色觉缺陷人群设计的27英寸色觉矫正屏;全球首款最小弯曲半径仅10mm 、集柔性和透明显示于一身的9.55英寸柔性透明AMOLED显示屏;手机屏产品中全球像素密度最高达941PPI 的4.7英寸4K超超清LTPS显示屏,像素密度高达806PPI的5.5英寸4K超超清LTPS显示屏等多款亮点产品,均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与好评。
截止去年,京东方拥有接近13000人的研发团队,申请专利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与欧美有名望的机构合作的时候,拿出的研究成果也能渐渐得到对手的尊重和认可。
京东方8K超超清拼接显示产品亮相Digital Signage Japan(DSJ)2017展会
王东升始终认为,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市场疲软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你提供的产品是“疲软的”、缺乏竞争力的,真正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runs | 来自北京
现在的京东方员工福利待遇工资水平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rvivor01 | 来自北京
在制造业内算可以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孤求败111 | 来自广东
cell分厂的助理工程师一个月多少工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疯子艾林方舟 | 未知
客观来讲,比别的公司低不少。。熬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ianshi2 | 来自黑龙江
底薪2300然后算加班绩效啥的能上4k吧  不过没上五险一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apher | 来自山西
京东方不都是靠买别人的二手生产线改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J战神 | 来自黑龙江
关键都以为是京东呢?[捂脸][捂脸][捂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淡的 | 来自北京
京东方里面的技术人员和助理工程师是干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wrjhy | 来自北京
京东方hrbp咋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