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春晚都说年夜饭,你们那里什么时候吃年夜饭?

57166735 回答数10 浏览数57420
至少我们市里都没有晚上吃年饭的,都是早上,最近人懒了以后才慢慢有早上起的晚,准备年饭到中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stellaqj | 未知
年夜饭在我们老家就是大年三十的晚餐。有的人家下午4时左右就开始吃了,多数家庭或是要到5时左右,或者6时左右开始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要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
小的时候天天盼望过年,所谓“三十夜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意思是年夜饭要丰盛,吃得好,正月初一要穿自个最好的新衣服。
也不知什么原因,我目前对“年夜饭"的感觉是越来越陌生了。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eebsdangel | 来自河南
我们家乡的年夜饭是大年三十的晚饭。一般是下午四时多开始吃。父母有能力做菜烧饭时,我们兄弟四个都集中到父母家聚餐,家庭人数逐年增加,最多时摆上两桌。一家人热热闹闹,喝酒划拳,一餐年夜饭吃上一二个小时。吃完年夜饭后给年长者和小孩发红包,然后放烟火。后来父母的年纪大了,就由我们兄弟四个轮流做桩安排年夜饭,大都安排在酒店。这种方式坚持到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使乱步 | 来自北京
我们老家腾冲的年夜饭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又叫“圆圆饭”。是一年中一家人最重要的一顿饭,鸡鸭鱼肉自然都要有,同时,还有一台腾冲特色的“锅子”,这是一道由高汤煮青菜、芋头、黄笋、泡皮、酥肉,再配上蛋卷点缀的特色美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这一道又热乎又喜庆的锅子可以说“艳压群芳”,最受欢迎。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必须等家庭成员全部到齐,家里的长辈开始动筷大家才可以开吃。如果家庭成员因故不能参加吃年夜饭,必须给他(她)留一台空位,摆一套碗筷,表示阖家团圆一台都不能少。




当然,我们的大年三十不仅是吃年夜饭,做年夜饭前还有一套传统习俗必须认真履行,那就是敬天地,敬祖宗,一系列的仪式完毕后才开始做全家的年夜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zenghao | 来自北京
我们农村年夜饭算晚餐,但不“夜”,一般下午三四点前就吃完了,是一年中最早的“晚餐”,晚上饿了就吃甜酒、糍粑等点心霄夜。年夜饭的菜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但有两样菜必有:一是腊猪头,我们叫“财头”,寓意发财之意;另一样是鱼,通年年有余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樱の残景 | 来自北京
以前我们那边吃几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4916 | 来自北京
我们家乡不叫年夜饭,那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吃年饭,也叫团年饭。
有早晨吃年饭的,也有中午吃年饭的,但是绝对没有晚上吃年饭的,也有腊月二十八早上吃年饭的,那是家中有人过世了,陪亡人过年。
当然我们的国家地域广大,风俗各异,我并不指责晚上吃年饭不好,反正我们的家乡是没有晚上吃年饭的习俗。
总认为晚上吃年饭不吉利。
在六七十年代,也有晚上办喜酒的,那就是二婚,属于改嫁或填房,如果是第一次结婚的,都是在中午举办宴席。
其它的宴席都是在中午,如满月宴, 周岁宴,12周岁宴,乔迁宴,高升宴,升学宴。
根据年代的不同,年饭也有不同的时间,在80年代以前,年饭都是在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了。
腊月三十的早晨,孩子们还都在甜甜的睡梦中,父母们早早地就起床了。
大概也就是四点钟吧,母亲忙着准备年饭,有蒸的、也有炒的、也有凉拌的,反正弄了满满一大桌子。
父亲 就打扫卫生,生炭火,或柴火,点蜡烛烧香,一切准备就绪,就招呼孩子们起来。
孩子们在睡梦中一台一台的被叫了起来,大家还都在揉眼睛,听父亲嚷道,到院子里放鞭炮哟。
大家一听都来了精神,一群孩子凑拢在父亲的跟前,只见父亲把一串鞭炮绑在一根长竹竿上面,叫我们握住竹竿的一头,用力的举起来。
他去点鞭炮,鞭炮点燃了,噼里啪啦,父亲赶忙跑过来帮忙。
大家合力把竹竿举得高高的,鞭炮在燃放,火光在闪耀,硝烟在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
孩子们仰着脑袋,一张张脸蛋绽放得像一朵朵花儿,鞭炮燃放了几分钟,胆小的弟弟妹妹们,用小手捂住耳朵,躲在人群的后面。
响声停了,大家一拥而上,疯抢落在地上散落的鞭炮,父亲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高兴的笑了,说到:“孩子们,别抢了,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小包鞭炮。”
母亲赶忙招呼大家进屋,大家都跑进堂屋,看到桌子上摆满了菜,中间还会放着一台火锅。
火锅里面煮着好吃的东西,翻腾着,冒着热烟,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
大家馋得直流口水,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时父亲让大家站在桌子的两边,先不要入座。
只见他摆了八双筷子,斟了八杯酒,盛了八碗饭,打开堂屋门,恭恭敬敬的邀请祖先们回来过年。
大概几分钟后,仪式完毕,父亲把酒倒在地上,恭送各位祖先离去。
关上堂门,让孩子们入座,年饭开始。
这一顿饭大家随便地吃,随便地喝,随便地闹,吃的时间越长越好。
但有一道菜是不可以吃的,那就是烧全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
母亲还在不断的引导孩子们吃青菜,吃豆腐,吃藕片了。
吃青菜豆腐,祈福孩子们一年四季清清白白,无病无灾,健健康康。
吃藕片,希望孩子们聪明,有心眼儿,学习用功成绩好。
吃豆腐圆子,家庭和气,不吵不闹。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父母,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有质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90年代以后,年轻的一代走进了厨房,他们起来就没有那么早,干脆把年饭改在中午,一般的在12点前准时开饭。
六七十年代时候的年饭,一台比一台早,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的放鞭炮,整个村子淹没在鞭炮声中,此起彼伏,响声不断,这就是过年,那时有一台口头禅: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erry008 | 未知
坐标:安徽铜陵。我们这里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流程是这样的:
女人从上午就开始忙忙碌碌,一般三口之家,最少也要忙七八道菜端上桌,有的人家还会忙碌十几道菜。因为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大年三天不开火做饭,而且还有不扫地的习俗。
男人相对于女人来说,还算是比较清闲的。比方说,上午贴春联或年画,在简单吃过午饭后,下午就带着孩子去祭祖。
说到祭祖,祖坟就在附近的,就去坟头磕几个头、烧几刀纸,祈求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祖坟比较远或者在外地的,就在离家不远处的路边随便烧几刀纸,冲老家方向磕几个头。
也就是说:不管是几点钟吃年夜饭,都要首先祭拜一下老祖宗。
吃年夜饭的时间,一般都是从下午两点钟开始。选择这个点吃饭的,一般都是下午三四点钟还要去上班(小夜班)。
大多数家庭,都是从下午四点到六点钟开始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时,不论大小长幼,都要围坐在桌上。然后就是一家人相互祝福、和敬酒(一般都是喝点红酒和饮料)。
年夜饭过后,就叫孩子穿上新衣服,大人再给孩子一台大红包。
这时候,女人或是要忙碌一下子。比方说:煮一锅五香蛋,准备年初几的早上吃。而男人们大都出门去找牌友了。
记得前几年还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每当有人家吃年夜饭时,就听到“噼里啪啦”一阵响,然后我就知道是谁家开始吃饭了。而且整个城市就像是开了锅的粥一样,烟花和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而目前吃年夜饭,只是闷闷的没有人知道,到处都是一片寂静。
另外,我们属于长江以南地区,很少有人过年吃饺子。有时候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会将两张桌子拼起来,有丰盛的几十道菜!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大吉![祈祷][祈祷][祈祷]




(图片来自于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冷眼看烟花 | 未知
春节年夜饭,我们家乡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饭煮的多多的,(不像平时吃一顿煮一顿),鸡鸭鱼肉也是做的很丰盛,意思是一年都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牌1 | 来自北京
年夜饭—般吃得都比较早,自从住进了商品房,年夜饭都是和老二一家还有公婆—起吃,每年年三十,早起迟年祭祖烧纸,老祖宗传言:早烧年晚烧冬。然后煮块肉,捞起放根连根葱蒜,—根稻草卯子,点起香烛,倒上三杯酒,敬菩萨。然后开始忙晚上的团圆饭。
记得没买商品房时,过年总是要回乡下家里去和留守的孩子公婆—起过,那或是九几年底,那时的年夜饭也没有什么菜,乡下常有的大蒜菠菜,肉鱼啥的。反正也—桌菜,一家人开开心心的。
家安到城里以后,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公婆和孩子们都在身边,过年也不回乡下老家了,我们就弟兄两家,处得也很好。几十年相互关照。年三十都在我家吃团圆饭,孩子们也大了,女儿和侄儿都成了家,团圆的桌子由原来的方的换成了圆的,老老小小十几口人。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年夜饭,要忙—整天,冷盘八到十个,热抄几盘,红烧的更多,—年到头,就是这桌年夜饭是实实在在款待自个和家人。—般三点多钟的时候也就烧得差不多了,老公公这时间点便会打电话通知老二一家:准备吃晚饭了,收拾下过来呀!团圆饭的前奏正式拉开。
年三十的晚饭,过去在乡下吃得都很早,老祖宗有传言:吃得草,不拔草。所以是有传承的。目前不种田了,早吃团圆饭也好—家人聊聊说说,开心轻松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在城里将近二十年了。年的脚步近了,又—年的年夜饭又快忙了,忙着虽累,忙着也开心充实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