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wqtnuK
| 未知
早期的五言古诗既有类似于民歌的朴素直接,又有古拙含蓄的意韵。比如“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其实也是直白简单的20个字,却几乎有电影镜头感了。前日风雪中,目送某人在这里离开。那么从此每天经过这里,就会不停地想到当时那个场景。步出城东门,是特意来还是无意经过?很可能原意是特意到这里来,被思念驱使,特意走到这里来回味一下,望断江南路的意思。但即使是无意经过也别有意味。后面说的“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表达了绝望。先表达思念再表达绝望。诗就在这里。
古代交通不便,吾国地方开阔,在中国古代,表达思念和路途阻隔的诗注定要更绝望,我们阔大无边的国土上产生的诗句,动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需要多说,只需把地名和地方风物简单举个例,在欧洲那些国家里转来转去的人就服了。
是的,行行重行行就是一首产生在阔大国土上的诗,因为阔大,所以绝望,因为路途,所以绝望,因为思念,所以绝望。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虽然是生别离,其实也和死别差不多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下一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接着就是胡马和越鸟,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指出路程之远,距离之大。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一天又黑了,一天天地过下去,很快地,就思君令人老了,岁月忽已晚了。然而又能如何呢?这些都放在一边吧,勿复道,不再说吧,只说一句,努力加餐饭吧。
整首诗的基调是隐忍和绝望,但基调后面是很深的感情,忧而不伤,适可而止,完全没有哭天抢地的意思,反而是希望你加餐饭,起码不要像我这样,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又憔悴又消瘦又衰老,这样的状态自己都不喜欢,希望你不会这样。
诗歌之美并不在语言上停留,最打动人的往往是语言后面的意思。而我们更愿意在古代或者外国的诗歌里去寻找与我们相近的意思,大概是更能得到安慰。生而为人,活在哪一个年代和哪一个国度都无法避免的贪嗔痴,难逃绝望,有前人如此,我们也就理直气壮地软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