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如何过?

hmhyb 回答数10 浏览数167800
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如何过?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wgwstar | 未知
搭一把藤椅,用井水浇透。
点一束艾草,把蚊虫熏走。
摇一柄麦秆扇,清风徐来。
看一天星河,寻牛郎织女。
捉一瓶萤火,装点我的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戏人生? | 来自北京
不要说农村,就是我们城市里也少有,我们家是70年代中期,才有一台华生电扇,和一台日立黑白电视机机,12寸的,这或是双职工的家庭,70年代以前,我估计大多数都是以芭蕉扇为主,蚊香,家里有花露水味的,算是富裕的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xs8811221 | 来自北京
天热了,睡在外面。四根木棍(两长两短)钉一台床架子,中间用麻绳编结,俩条长凳(无长凳可用砖头)架起来,铺上芦苇草席,拉上蚊帐,躺着可以看月亮数星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lla821031 | 来自北京
我是1960生人,在北方农村生活到79年,我告诉你70年代农村人如何过夏天的晚上。
一、特别热时住院子内外的土地上

1、用什么住地上?主要是凉衣,还有油布、帆布、塑料布、粗席、粮食口袋(布的、化纤的)、架子车等等。
过去的人们普遍缺少大方桌,吃饭喜欢在炕上吃,许多家都有一台小炕桌。油布、塑料布就是铺在炕沿,以备人坐,垫炕桌,没有炕桌的就在这个上面吃饭。用完省事擦洗。
有的有枕头,有的没有。枕头就是自个平时的枕头,许多人就是砖头、石头、木头、草盆等。
过去的农村普遍有草盆。就是用玉米包叶编成的矮圆柱、圆团用物,可坐,可枕。过去的人下跪垫膝盖的。
2、那时十来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有一把扇子,各类竹扇、折叠纸扇等。家里太穷没有的,就是书、报,植物自编扇等临时可以扇凉的。
3、乘凉地点的选择。有窑洞和大房(高度五六米的砖瓦房)的,部分人不出房,但是分散住着。
院子大和家里人特别注意安全的,都在院内,尤其是大树下。院子小的,人比较野的都在前门外的路上,一般都是大树下。
问题是那时不少人家没有院墙,连篱笆墙都没有。不是故意没有,而是没有钱。也就无所谓院内院外了。
4、部分人后半夜就回屋内炕上了。原因在于在室外不解乏或者是后半夜凉,存在着安全问题。
5、特殊条件。那时基本上都是土地,极少找到砖地,更几乎没有什么水泥地。
不过,如果有一块石板,就是天福。我家有一块不到一米的石板,平时可以当饭桌。大人说我们小时候爱睡那上面,不过,上面太凉,最好垫一块布。
还有个别人家有小木床,大板凳,桌子,麻床(四根木头中间用麻绳织网,有的有腿,有的没有)。
看果看瓜看井的人,就是瓜鞍子一搭住几个月半年。
6、我生活在平原地区,后来下过几次山区乡下。我问过他们夏天如何办?
他们说没有院子的人实在在屋内呆不住了,就是村上人集中在一块地方。因为山里或是有野兽的,一集群,野兽一般就不敢来了。就这样,或是存在着野兽伤人害死人的事情发生。
二、在室外干什么

主要是前半夜大都未入眠,后半夜大都入眠了。
1、闲聊。就是当时农村人很少外出,对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聊一些尽量有趣的事,一些道听途说的稀奇事。
这时如果有一二个读书人,或者是在外经历丰富的人,或者是老人,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也是开启民智的时候。
2、唱歌唱戏。那时的农村人很可怜,就是那么几首歌,那么几个戏,来回的唱,来回的哼。
3、还有一些青少年的戏闹。主要或是精力旺盛吧。
4、青壮年少年或是听说那里有影片,戏及电视机(七十年代后期已经有个别大队有黑白电视机了),就奔那里去看。甚至于五六公里都去。
5、七十年代后期个别人有钱购收音机,那么,这里就是一台小集中点。
三、其他

1、1976年四川松幡地震,陕西震感明显。
当时,我一台人睡在我大房内一台木床上(不知道多少年的物件了)看书,电灯还亮着。猛然间电灯动了,自个也有微动。
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地震的概念,也没有特别在意。
后来听村上有人喊地震了。我的全家才走出院外。村上人一群一群的,又是惊慌,又是胡乱聊一些自个知道的。
第二天,陆续有人搭地震棚。就是上面用塑料布玉米杆,四周都是玉米杆所搭的住处,类似于过去的的茅草屋。
我们当时村上茅草屋刚刚消失几年。当时山里和穷地方茅草屋还不少。我八九十年代在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山区还见过茅草屋。我八十年代初还在山东沂蒙山区住过几个月茅草屋。
2、诗人雷抒雁描述的农村人在夏天在打麦场的景象,我没有见过,因为我比他小18岁。那应该是五十年代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密码是1 | 来自北京
七十年代的农村晚上,外面没有一点光亮,一片漆黑,不是说甚至没有风扇,根本就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农村娱乐活动很少,一把扇子不离手,条件好一点的,听一听收音机里讲的评书,唠点闲话、喝口水,早早的就睡了,因为明天要起早干农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hp2006 | 来自北京
人是高级动物,有极高的适应能力!这个问题有人问估计没人能回答全面?
也可以想想红軍两万四千里長征是如何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jhzz18 | 未知
看起来,楼主是七十年代以后生的人。为啥不说六十年代,五十年代,或者再靠前的几十个年代呢?!人的享受条件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状态去要求的!七十年代时,农村是先用湿蒿草在屋里熏上个半小时。等把蚊子,等一些苍蝇都熏死了,或熏晕了,就进屋睡觉。因为那时是大集体生产劳动,天天干活,农村长秧子活没有干透过。所以人也很累,习惯成自然。没有其它娱乐活动。最多那时一台乡,(公社)有一台广播站,早,中,午放一台小时。有公社新闻,然后呢放几个豫剧,曲剧戏段。吃饭时正好能听到。早上还要出工去生产队锄地呀,栽红薯呀,剔谷子苗,剔芝麻苗,等等农村杂活是相当繁杂的。冬天就是担粪,拉粪,锄麦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七十年代农村农民生活状况。〈那时是人人一把芭蕉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音axalergs | 来自北京
我是70后,在我记事的八十年代初,我们辽东一带虽然通电,但却经常停电。煤油灯是每家必配的日常用品,昏暗的煤油下吃饭是深深的童年记忆。
至于电视机,想都不要想,我家是1986年才拥有一台20英吋的佳丽彩。所以记忆里的童年夏天,是没有什么娱乐的,能偶尔看一场露天影片就象是过年了,够兴奋一台星期的!
绝大多数的夏季夜晚,尤其是三伏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头的开阔地。或席地而坐,或坐在石头上,或从家里带一板凳,燃起一堆堆艾蒿熏蚊虫。妇女们说说家长里短,老爷们谈谈庄稼长势。小孩子则是一起疯打闹,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一直到不知谁先引头打个哈欠,嗑睡象是迅速被传染一样。大人们各自抬屁股起身回家,边走边招呼孩子。有的小孩子没疯够,还想多玩会,得到的往往是大人们的呵斥……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目前想想,虽然那时娱乐匮乏,但似乎更值得追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纏え翠風之剣 | 来自江苏
那时也能过。目前不好过。那时没蚊帐。没风扇。没蚊香也没农药去杀虫也没电,人能过下去。目前没这些东西,人类很难过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