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5326
| 未知
我应该是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不过既然小助手邀请了,我就再来回答一下。
随着LED光源以及投影技术的成熟,投影的体积其实已经微型化了,比如我们新推出极米New Z4 air,它的重量仅有0.66kg,体积也就是一个移动电源的大小,而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轻薄、小巧,就是得益于它所采用的LED光源以及0.3的DMD芯片。
LED光源相对于传统灯泡的体积小了数倍,并且发热量要小很多,机身内部结构可以更加紧凑,这就使得现在的投影体积可以小型化。同时,现在投影机主要都采用的DLP投影技术,其主要成像元器件要比以往投影采用液晶面板小巧了很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DMD芯片。下图就是德州仪器的一款微型DMD芯片,它的体积甚至只有香烟这样大。
不过,尽管这几年投影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微型投影技术也已经成熟,但是想要在手机机身这个寸土寸金,不断追求轻薄的产品上放入一整个投影模块(芯片、光源、镜头等等)还是达不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Moto Z没有将投影功能做到机身内部,而是以模块的形式出现。
当然如果不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以及体积,一定要做具备投影功能的智能手机,其实也是能实现的。只是对于一个理性的产品经理来说,这样的产品并不是一款好的产品,属于曲解用户需求的行为。
用户之所以想要将给手机内置投影功能,本质上是想可以随处体验到更大屏幕,提升手机观影的体验。而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手机内置投影模块,其亮度是很难满足用户随处体验到大屏的需求的,以MOTO Z为例,虽然其已经将投影功能外置,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但是用户依然只能在较暗的环境里使用,并且功耗较高。使用场景的限制,也使得这个功能背离用户真正需求。
所以聪明的手机厂商在挖掘了用户真正需求之后,都会选择在手机屏幕和声音上着手升级改进。比如去年大热的全面屏手机,其通过增大屏占比,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实现了更大的屏幕,其中iPhone X更是让屏幕的色域达到了好莱坞电影的色彩标准,观影时色彩会更加丰富。同时,现在很多视频APP也都推出了杜比音效功能,开启之后,其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手机的双扬声器设计,使得影片的声音会更加立体,更接近影院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