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dmanchan
| 未知
今天被KKW刷屏了~
官方吐槽很有意思哒~不过皇帝天天穿朝服,连小憩的时候都不嫌累的慌,一身大明黄,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各种纪录片中仍然没有改善啊~心疼ing
还有这个称呼:
“我皇阿玛要是在世”,称呼先帝为皇阿玛,显然沿袭了影视剧小说的用法。
清代,皇帝在世时,皇子称呼皇帝为皇父或汗阿玛;去世后,则惟有嗣皇帝能称先帝为皇考,其余兄弟辈,则只能称先帝庙号。以乾隆的五弟和亲王弘昼为例,应称雍正帝为世宗宪皇帝,如果称皇考,则恐有僭越之嫌。当然只要嗣皇帝不介意,兄弟们私下里称先帝为皇考也无所谓。不过乾隆帝本人还是比较介意的哈!
所以此处,乾隆皇帝应当说“皇考要是在世“,这才是正确的说法。
此外,唐英作为内务府员外郎,督办景德镇窑务,路途遥远,一应事务都是通过奏折汇报,如何可能跑到乾隆面前,而且还在乾隆寝息的时候守在寝宫外?这不合规矩呀!
不过既然采取视频的展现形式,为了大众的观感,这么改也无可厚非。
可是一个言必称奴才的人,又如何可能教育乾隆的审美呢?
显然这是编导个人的槽神上身,借唐英之口,表达现下大家对于乾隆的看法。
但清乾隆各色釉彩大瓶本身审美并不奇葩,虽然有炫技的成分在,但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追本溯源。以唐英的专业,必然不会出此语。
况且康雍时期虽然器物多素雅,但颜色釉的复古创新正肇始发展于这个时候,这其中也有唐英的功劳。
他应当是与有荣焉,而不是一幅嫌弃的表情吧。
这段内容既然是根据史实改编的,何不多加入一些好玩的史料,比如大家应当都比较感兴趣,这些价值连城的瓷器当时到底成本几何~
而乾隆帝自己也吐槽过乾隆瓷烧的不如雍正瓷好,让唐英明白回奏,这些都可以引发更多的讨论吧:
唐英烧造上色之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内亦有破的,著怡亲王(弘晓)寄字与唐英。 而大家通过科普,可以得知雍正时烧制瓷器,“岁不过八千余两”,而乾隆初则是每年留存两万两,如有结余,留存于下一年充用。
然后据此可以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讨论,槽点也可以多元化一点,而不仅仅局限于舆论对于乾隆“农家乐”审美的评论,这样是不是会更有意思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