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 又叫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最早是由以晶电为代表的台湾厂商提出,意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以上的LED(尺寸在80-300μm之间)。
Mini LED 采用局部调光设计,拥有更好的演色性,能带给液晶面板更为精细的HDR分区,且厚度也趋近OLED,可省电达80%,故以省电、薄型化的特点,它相较于 Micro LED良率更高。
Mini LED 介于传统LED 与Micro LED 之间,简单来说是传统 LED 背光基础上的改良版本。
但是,由于Mini LED芯片尺寸以及封装技术的限制,RGB自发光显示应用的Mini LED目前能做到的点间距极限基本上在0.5 mm,做成4K屏幕的时候,整个屏幕尺寸达到了85寸以上,要用到2400万颗LED芯片,这一下会使屏幕在成本上非常高,基本不具有现实意义。
所以,Mini LED 更多是用在了背光领域上,有个术语就叫Mini BLU,因为在背光领域,无论从功耗,成本,寿命,点间距,亮度,对比度来说,Mini LED算是一台全能选手。
被视为次世代的显示技术霸主的 MicroLED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可以让LED单元小于50微米,与OLED一样能够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自发光)。
但目前 MicroLED或是面临成本和发热量巨大的技术瓶颈,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还未取得突破,在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LED 企业退而求其次,因而发展出制造技术相对成熟的 Mini LED,向Micro LED过渡发展。
20196月,苹果将发布全球首款基于Mini LED 背光面板的消费级产品;31.5 英寸6K独立显示器,之后将会在 2020 年年底到 2021 年春季期间发布10英寸或者12英寸的 iPad,2021 年上半年推出采用全新设计的 15 英寸至 17 英寸 MacBook Pro中均采用Mini LED 背光显示屏。
目前台湾晶电的Mini LED面板已开始量产。包括华为、OPPO和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计划于2019下半年推出采用Mini LED 背光的手机。 我是叮当,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请点赞和关注一下叮当新科技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