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135名冒名顶替者,为啥这么多?

yxxuxiao 回答数10 浏览数98691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135名冒名顶替者,为啥这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mailongxing | 来自北京
有一句俗语叫做“拔出萝卜带出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陈春秀事件曝光后,仅仅对山东省高校2018-2019年的数据清查中,就查出了242名冒名顶替者,其中最厉害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竟查出了135名冒名顶替者。
数据触目惊心。就连济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也榜上有名,其中济南大学36人,中国海洋大学2人,均为冒名顶替。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海洋大学是985/211重点高校,这样的大学都未能幸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01监管不力,造成一些人铤而走险

涉及的高校这么多,数量这么庞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监管上的不足,在资格审查方面存在漏洞。
据陈春秀所说,她在学信网上查询自个的成人高考信息时,发现冒充者除了照片之外,其他信息全是自个的,在自个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竟然冒充自个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上了三年大学(大专)。


这个冒名顶替者的资格审查如何过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高中档案又是如何调出来的,是故意的,或是睁一眼闭一眼,这里会有很多人难以自圆其说了。不过,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
02当事人有可能弃学

就拿这次事件的引发者陈春秀来说,不排除自个“弃学”的可能。高考分数不高,没钱上三本,或者不愿意上专科。第一批第二批没有资格报,第三批第四批“弃报”。当有人发现她不准备报志愿,而自个想上,却分数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冒名报志愿的事情。
通过暗箱操作,将档案中的照片进行偷梁换柱,A就摇身一变,成了B。但是,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
03半路截取通知书

将受害人的通知书半路截取,然后,拿着通知书到大学报到。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而且以前确实有过,但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档案里面都有照片,本人是拿不到档案的,这些档案会由招生办直接转到大学的。还有就是
04成人学历教育衍生的黑色产业链

这次清查,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问题最多,达到135人。让我们感觉到如何会有这么多冒名顶替者,其实,我们只要弄清楚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是干什么的,就清楚了。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主要是做成人学历教育的。事业单位也好,企业也好,公务员也好,都是需要学历的。但是,在学历进修时,也是需要一定的门槛的,比如进修大专,必须有高中或者中专学历的基础,没有的话是不行的。这些年,中专学历上网后,弄个假的中专学历是过不了关的,这样就有了需求,有了需求,就会引发一台产业链。




有人铤而走险,帮助你弄到别人不用的学历证书,帮你完成一台跨越。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
不管如何说,这都是违法行为,随着严查,这个黑色的产业链也会逐渐浮出水面,铤而走险者,也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long0309 | 来自北京
近日,山东冠县陈春秀大学被顶替,一直到16年后才知道真相,这一事件曝光后,在网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山东教育部下令彻查所有高校是否存在冒名顶替上学的学生。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山东高校竟然查出250名冒名顶替者,其中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了135名,引起哗然!除此之外,山东济南大学也查出36人,安徽理工大学也查出1人,还有其他学校等。




这些冒名顶替者的结果如何?

目前这14所高校对查出的冒名顶替者做出惩罚,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135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撤销毕业证书,注销其学籍与学历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学位信息;  济南大学36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  枣庄学院20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撤销学历学位;  潍坊医学院8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撤销学位;  齐鲁医药学院13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学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学籍信息,毕业证书作废;  山东管理学院公示9人,其中7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公示7人,其中4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撤销毕业证书、注销学历;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取消学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3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注销学历;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公示15人,未说明原因,注销学历;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公示3人,未说明原因,注销学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公示8人,未说明原因,注销学历。




为啥会有这么多冒名顶替者?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冒名顶替者,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从此次陈春秀事件可以看出,背后绝非一人所为!那么到底是哪些地方出现问题?
1,学校监管不力!这学校包含了高中和大学两个学校,大学监管这块不够,不然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顶替着别人的名字上大学,甚至是毕业多年都未曾发现,这就是在学生入学时没有核实其真实身份。高中存在监管不力是作为学校教务处,没有确认每一名高考生是否真的去了自个被录取的大学。
2,人为因素!高中这块就存在明显的人为行为,毕竟一台高中学校特别注重升学率,所以谁考上谁没考上一清二楚,而考上大学的却被冒名顶替,那就说明学生的班主任,教学主任等全部都脱不了干系,对比起大学老师,大学是属于疏忽,而他们是在违法!
3,教育部门存在漏洞!一名高考学生的所有档案全部都会被存入,不论是高中或是大学,都存有记录,但是为何高中到大学会被顶包,这其中肯定存在漏洞,如果教育部门监管到位,那么就不会存在这些违法行为,而这些冒名顶替者抓住了这些漏洞,然后顶替他人上大学。




相信法律法规,会还他们一台公道!

都说高考是改变穷孩子的唯一出路,但是像陈春秀这样被改变命运的人却这么多,16年人生完全被改写,顶替者在事业单位用着她的身份享受非常好的待遇,而陈春秀本人这些年一直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每月拿着不到2千块的工资,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这种被改写的人生,是无法弥补的!
但是像陈春秀这样的人,却有这么多,他们都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个的人生,然而却被人在其中做手脚,从此两人走向不同的人生。但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我们相信政府会还他们一台公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考是非常神圣的,不容有任何侵犯,更不允许出现冒名顶替这样的违法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nsai | 来自北京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135名冒名顶替者,为啥这么多?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真的是太难了,如果有捷径可走的话,一定就会有不法分子和偷奸耍滑之前趁虚而入。有规则就会有漏洞,有漏洞就会有人想要取钻空子。控制不住自个贪婪的欲望,走上犯罪的道路是早晚的事情。上东广播电视机大学的135人冒名事件也是如此,有些人看到了漏洞和捷径,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利用。每个人都有懒惰的一面,花费极少的时间获得同样的学历,有些人就会为此铤而走险。


涉事学校之多,人员之众,令人感到震惊

山东省242人被爆冒名顶替取得学历,该事件涉及的高校共计有14所,其中冒名人数最多的是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该校被查出有135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学历。剩余涉嫌人数较多的分别是济南大学36人,枣庄学院20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15人。此次被爆出的学校之多,涉案人数之众,令广大的网民感到十分的愤怒和震惊。大学一直以来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是许多普通人憧憬和向往的地方,大学传播知识文化教书育人地方。如果上学的权力都得不到保障,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可期待的?


高考将近,这些那些穷孩子们的唯一出路

还剩下16天就要高考了,那些高三的学生们还在紧张的进行这备考工作,他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在高考之后能够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为自个谋一台好的前程。中国的高考制度一直以来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打破阶层的唯一途径,他们的父母没有深厚的背景,学历也不高,家里并不富裕。学习和高考,然后上一台好大学,这是他们所能了解到最好的改变自身处境的途径。如果这条路也行不通的话,那他们的生活将失去盼头,也会为此寒心。


相信政府,期待公正的判决和处理

6月11日,“农家女被冒名顶替山大学”事件有了最新的结果。冠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令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顶替者陈某某是冠县的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经被停职。
针对242名冒名顶替取得学历事件,6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也通过官方的微博做出了有关声明。声明称,对冒名顶替入学者,零容忍严查处。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根据民众提供的线索展开的相关的调查。此前,在2018时山东省就展开过教育学历清查工作,针对清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撤销了涉事人员的相关学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事件也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教育的公平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让我们一起来维护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ubin1975 | 未知
冰山一角而已,其实,乱的,又何止是教育领域呢?
曝光出来的有这样多,那么,没有曝光出来的,还会有多少?
冒名顶替居然已经成为了产业链,居然有“中介”,居然最早追溯到十几年前,细思极恐。令人不寒而栗!
高考,是普通孩子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通道,就这样就悄无声息的掐断了!
命运的轨迹就此悄悄改变,一生沉沦有谁知?


仅仅注销学历吗?

目前消息: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共计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
其中像985高校的中国海洋大学也未能幸免!
在这14所高校中,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的冒名顶替者最多,达到了135人,超过了一半!
也就是说,初步一审核,竟然就有242个和陈春秀一样的孩子,被人为的改变了自个的未来!
而且据报道,顶替陈春秀的人还气焰十分嚣张,丝毫不认为自个有错,也没有愧疚感!
看了一下目前的处理结果,只是涉事高校做出了取消学历的处罚,回想以前类似的事件,最终也无非就是这样一台处理结果!
对于被顶替的孩子来说,基本也就是这样的了,失去的时间和学习机会不可能再追回了!
人生的选择机会其实很少,高考时其中之一,在此之后进入社会大部分人就确立了自个的角色,再想改变一生的轨迹其实就已经很难了!
对于顶替别人的孩子,轻飘飘一台撤销学历,也就如此了,不痛不痒不赔偿,除了面子难看,最多也就是被周围人指点一番了吧?
或者,周边的人连指点都不会,甚至还会很同情这个顶替别人的孩子!
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根本就不足以形成威慑!
这也就是这些年屡屡曝光顶替事件却又屡禁不止的原因!


科举舞弊自古就是宁杀错不放过

公元605年,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对参选者进行考核,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
公元1906年,举行了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科举历时1300年,作弊者也大有人在。
作弊手法在形式上大致和今天类同,什么“高考移民”,“冒名科举”等均有发生!
当然,像今天一样从小把孩子送去国外,回来直接混录取的那时候没有,可见舞弊的方式也会与时俱进!
科举舞弊一旦被发现,考生、主管官员都要被处罚,如果是冒名顶替,那或是要追究考生家乡的各级官员和保人的责任!
这种追究可不是就是注销毕业证书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了!
轻则坐牢,重则发配,杀几个人头震慑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为啥古代如此重视“高考”,处罚这样严重呢?
因为古代的高考不仅仅是要为王朝选拔预备官员,更是给了寒门士子一台上升的通道和希望!
一旦这个通道被堵塞,无路可去的寒门士子们就会出来搞事情!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乏在科举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愤而投敌的!
例如西夏元昊的首席谋士张元,对整个大宋的伤害就极为严重!
武昌起义的背后,其实也有取消科举造成大量士子无路可去,只好投入新军,满腔怨恨之下很容易就接受了革命思想,一声枪响埋葬大清王朝!
因此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科举,不是王朝末期不敢胡来,就是怕堵塞寒门士子的上升通道造成民怨沸腾!


重要的是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白岩松曾经做过一期节目,是关于高考工厂的!
无数学子的父母陪读在那里,哪怕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住最简陋的房子,吃最简单的饭菜!
因为学校里的那个孩子是他们一生唯一的希望!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这条普通孩子唯一的上升通道,决不能就这样被封闭的不明不白!
当参加高考的大巴车一辆辆驶出校门,那些淳朴的父母们挥手相送的时刻,目光中充满的是期盼!
然而,当这种期盼最终却被顶替者熄灭的时刻,会是何等的一种失落与残酷?
在这些追究冒名顶替者的故事里,我们没有看到犯罪者受到惩处,至少不是大快人心的惩处!
我们没有看到犯罪者得到惩罚,除了学历成了废纸!
我们没有看到法律去寻根究底追查那些操作了这些事件的人,一句轻飘飘的历史遗留问题就遮盖了一切!
由此,类似的事件也就屡禁不止!
等到有一天我们都屡见不鲜了,那么,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从三四岁起就拖着比自个个子还大的书包,开始十几年寒窗苦读,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以前所曝光出来的还都是个别权力者的个别行为,这次的山东事件则已经成为了产业链!
这就太可怕了,个别的权力者安排一下自个身边的亲友虽然可恨但是毕竟是个案!
然而如果顶替上学成为了产业链条,由中介就可以居中操作的时候,就太过于可怕了!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动用法律手段一查到底,彻底摧毁教育领域的这种黑暗产业的链条!
更希望国家能够从立法的层面,加重对教育领域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说实话,从武汉疫情开始,社会上对于教育领域的乱想已经越来越难以容忍了!
中国的教育领域,急需进行一下彻底的整顿了,教育是一台民族传承的根基,不能有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rh | 来自北京
2018-2019两年,山东查出242人冒名顶替。发生在14所山东高校,顶替者获得学历时间是2002-2009年。
其中山东省重点大学济南大学36人,985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都有2人,而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135人是重灾区。


为啥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是重灾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差,操作容易。
越是好学校,顶替上学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审查更严格,一般人肯定办不了,但是像电大这样的学校,操作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但是,作为985大学的中国海洋大学有2人冒名顶替,令人震惊!


二、学历竞争性不强,很多学生考上不去
像电大这样的学校,基本上会写作文就能上,注册入学,很多人高考落榜,实际上是本科落榜,可能还会填报专科、高职院校志愿,但是即便被录取,也不会去上,这就给有些成绩很差的学生提供了空子。
三、招生录取工作存在漏洞
一台学校这么多学生冒名顶替,学校难道能不知道?或是有一天“产业链”在?是否存在交换?这些问题都要严查。


这次山东公布的多,但是这个问题并非只有山东有,而是全国性的,希望全国来一台彻底清查,揪出更多违规违法的操作者。
教育公平,高考公平不容践踏,这件事如果在古代,也有一批人被杀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rybld | 来自北京
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一下子查出了135个冒名顶替者,真的让人震惊和气氛。
山东省冠县农家女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事件还继续发酵,真的有点像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了,但是,这是好事,起码以后这样的事情会收敛了,不再像是目前这样的放肆,一台大学上百人冒名顶替,该是多么严重。




对于为啥这么多,原因在于这样几点吧。
一是,山东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教育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那么多,所以,高考虽然录取人数多了,但是,依然是比较难考上的,所以,有的开始想着走歪门邪道,找关系搞冒名顶替入学。




二是,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入学容易,学习不紧,毕业容易,而学历一样或是大学,晋级提升不受影响,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去做。
三是,暴露出学校管理不严格,对于学生入学管理松懈,漏洞太多,容易钻空子,所以,这样人就胆大了。




以上是浩墨香教育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amhally | 未知
南方都市报6月19日披露,近两年内,山东省内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的情况。
这是山东教育厅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的,对于这个数字,山东教育厅表示目前正在查询总体数据。
最终的数字,很有可能比目前要多。
目前已经查清楚的冒名顶替者,被处理情况如下:
大家可以看到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的学生多达135名,为何这个大学会如此的多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个学校的负责人员给的回复就是,因为他们学校招生人数真的是太多了,录取的人数多了,一台环节若是出了错误,就存在审核失误的可能。
最后,也就导致了出来这些冒名顶替者。
很显然这个说法是有甩锅的嫌疑的,录取的人数再多,只要仔细多审核几遍,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呀。
况且这都是最近两年发生的冒名顶替事件,这个时候都是电脑办公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若是自习的话,肯定是不会出错的。
一台人顶替了另一台人,这就代表是毁了其他人的前途呀。


在这一份冒名顶替的大学明单当中,竟然还有中国海洋大学,要知道这个学校可是211、985双一流大学呀。
这样的大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名气如此大的学校竟然也会出现冒名顶替事件。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呢?
为何在山东会出现这么多的冒名顶替事件呢?
这件事是所有网友都关心的,目前相关部门恐怕也在调查这个事件吧。
至少陈春秀的事件是在被调查中。


我们都知道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件事,在这几天成为了热点问题,都是因为农家女陈春秀被顶替,引发起所有人注意的。
陈春秀就很想要知道,16年前明明自个被录取了,可是,录取通知书自个没有收到了,还有顶替自个的人,是如何截取到自个的录取通知书的?
顶替自个的人,截取录取通知书之后,又是如何成功入学的?又是如何成功毕业的?
这些环节都查清楚之后,相信所有的事件,都会水落石出的。相信基本操作也是大相径庭的,总不会在这方面也有一条龙服务吧。
总之,冒名顶替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造成了对他人的不公,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严惩不贷,否则,不足以捍卫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sdwxl | 来自北京
我的个人感觉是制度生漏洞,把关审查不严格。我这样说,不知道大家是赞成或是反对。反正我认为,如果招生制度上能够严之又严,彻底织密防控冒名顶替的防护网,在入学审查环节上把工作做的再细密些,相信会有许多在冒名顶替上没有被审查出的漏网之鱼,不会因此漏网。


想想看,在南方都市报6月19日的报道中,梳理披露的冒名顶替结果是,在2018至2019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有242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而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自个就占到了一半还强的55.79%。而这样的数字,让人看起来实在是太扎眼,也太辣心了。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135人因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入学,因此被注销学籍的信息传出后,因为人数远超其他学校,所以也颇受媒体注意。前不久,江苏荔枝新闻的记者,曾经为此致电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询问为啥,校方回应时称清查人数多是因为学校的招生量太大,个别环节审核不严。回应者在回应时还表示,山东广播大学教务处如今正拟定处置方案。


假如从严要求的话,其实“所谓的招生多”也是一种托词和遮羞布。一台大学,之所以能够招生多,应该是师资力量相对充裕。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力量,相信地方招生委员会也不可能会批准“超负荷”的招生计划。既然没有超负荷,其招生名额也在计划控制之内,为啥其他涉事学校多为个位数,而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却“独树一帜”,搞成了扎眼、辣心的三位数。如何说也是值得仔细反思和思考后着力补救的。因为那135个冒名顶替者背后,站着的是135个滴泪泣血的被冒名者,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处理,挖不出背后的利益链,我们如何敢和他们对视,告诉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暗箱操作和利益在驱动,让他们被恶意剥夺了接受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教育的机会,被无情地暗黑操纵改变了人生呢?


天意和民意交织在一起,让135个在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无耻冒名顶替者露出了他们的狐狸尾巴。天意不可违,民意更不能违。就此揪住不放,让每一台冒名顶替者背后暗藏的利益链条都呈目前公平正义的阳光下,是当务之急,也是迫切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65qq | 来自北京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查出135名冒名顶替者,为啥这么多?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竟然一所高校能够招收135名冒名顶替大学生,绝对不是个例,绝对不是偶然,问题不一定全出在社会,据分析而是该核招生机构出现漏洞,是有意的灰色利益的机构团体共谋的结果,也并非一人所为,是整个招生机构全面丧失了制度和责任造成的。~~




大家关注到,在南方都市报6月19日的消息中,所披露的冒名顶替大学生结果是,从2018至2019的山东高等教育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已经有14所大专院校和大学所公布的清查结果,有242名大学生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而且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一所高校占比占去一半以上,高达55.79%。这个数据无论在山东或是在全国,真是骇人听闻,惊天动地,太过于扎眼和辣心了,实属太不公平,简值离谱,丧失高校招生制度和责任。~~




山东广播电视机大学共发现135名涉嫌冒名顶替他人入学的大学生,虽然传出被学校教育处注销学籍的消息,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只治标,没有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被冒名顶替的135名大学生学籍该如何处理和恢复?产生冒名顶替巨额数量的根源清查寻找发现没有?到底是该大学招生机构出问题,或是社会以及校外招生机构出问题?该类问题是出自招生办一人之手,或是团体作案?砍树要砍兜,锄草要除根。这一惊天动地的冒名顶替大案,只注销冒名顶替上大学的135名学生了事,等于事情已经搁浅方置,半途而废,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想这样瞒天过海,不了了之,被冒名顶替的学生和家长不会同意,社会不会同意,法律法规和招生制度是不允许的,必须要深挖操控此类事情的黑手,必须斩断那条巨大利益的灰色经济链条,完全堵住高校招生机构产生的漏洞,修复高校招生制度践踏的部位,加强和健全高校管理制度,严肃法律法规,推动我国高校改革向前发展,努力办好一流的高校,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该校必须向被冒名顶替的学生有个圆满的交代,必须向社会向国家有个正确的交代,本来清源,还一台好的高校招生制度。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