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otigers
| 来自北京
在下了订单的那台EUV极紫外光刻机没到货之前,中芯国际几乎没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7纳米水平。
中芯国际7纳米研发看来是还没有结束。刚刚,针对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中芯国际在发布的公告中称:“经公司初步评估,该事项对公司短期内运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对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其中,“重大不利影响”6字自然引人注意,“研发”2字就是格外引人注意的了,而“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当然包括7纳米,重点是,7纳米作为一项工艺还在研发当中,即没有全面结束?不仅仅是断炊,美国及其盟国盟友将拒绝提供相关工艺,明明包括“极紫外光技术”。
梁孟松几天前在“辞呈”中是如何说的?“目前,28nm, 14nm, 12nm, 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5nm和3nm的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7纳米技术的开发虽然说是全面“完成”了,量产却是“风险”性的,也就是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确认或者叫充分确认,试产性质,结果有可能会是良品率不高、性能不稳定的,当然一定是7纳米DUV芯片,而5纳米、3纳米技术则一定是进入了部分开发阶段,全面开发“只待”EUV,没有EUV就不可能有5、3纳米EUV芯片。那么,梁孟松所说与中芯国际所告是不是基本符合的?
台积电7纳米+芯片是EUV芯片。量产速度为公司史上最快之一,在2019第二季度就已实现,在良品率上迅速达到了已经量产 1 年多的7nm工艺的水平,相比于早在2018便量产的7nmDUV芯片在性能上有了15~20%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同时降低了功耗。台积电的工艺能力固然是强的、制造水平固然是高的,全世界顶级芯片制造商嘛,但7纳米+技术实现的背后功臣无疑是EUV极紫外光刻机,台积电后来实现的5纳米技术量产同样,业内人士认为如若没有EUV,芯片制造步骤将多出至少100步,良品率当然受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中芯国际若能达到真正意义7纳米或台积电7纳米+的水平,也必须“只待”EUV光刻机?开发工作才能够全部完成了?才能最终生产出“零缺陷”的7纳米芯片。估计,在美国悍然地把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之下,荷兰就更不会让ASML供应那台EUV光刻机了,至少是更加遥遥无期了,即便新就任的副董事长蒋尚义去和ASML公司谈判。
看上去中芯国际10纳米及以下工艺显然还没有达到先进水平。按中芯国际公告所载,连包括极紫外技术的10纳米技术节点都没有达到先进,或者在被断供之后就达不到先进了,由于没有达到自有。在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下,包括10nm在内的“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就会面临“重大不利影响”,影响“不利”就够受的了,竟然或是“重大”的,尽管既有梁孟松又有蒋尚义 2 个技术大咖,却或是差在 1 台 7 纳米极紫外光刻机上。即便梁孟松真的如不少网友所愿、所吁,辞任后去了华为那里,华为也不会因为有了 1 个梁孟松于是就有了台积电那样的 7 纳米芯片,更不要说 5 纳米的了。
中芯国际“稳定的最高水平”应该是N+1意义上的7纳米。因为中芯国际说已经规模量产了。中芯国际的7纳米不是台积电的7纳米+,更类似于台积电、三星的10纳米,或者三星的8纳米;即使是未来的N+2,仍然不具备高且稳的性能。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不能说“世界上达到 7 纳米水平的已经不止台积电,还有三星、将有中芯国际”,只因为后 2 家的7纳米都不是前 1 家的 7 纳米,所谓不是就是指在性能上,台积电的性能高、功能全、无缺陷,标准的、地道的,至于“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之间只有1代的差距了”这个说法就更不靠谱了。不能不提到,中芯国际达到7纳米、三星达到14纳米都与梁孟松的能力有关系,梁孟松真的很厉害!同时,任职仅1000多天,就从28nm到7nm共提升了5个世代,足见中芯国际也够厉害!技术基础或是蛮高的,科技队伍能力或是蛮强的,全球第四强的确实至名归。自然,台积电就更厉害了!要不然,梁孟松离开后到三星、来中芯国际就不会都那么厉害。最厉害的,当然是AS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