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怎样才算HiFi音响发烧友?在音响界,发烧友也有流派之分吗?

6675499 回答数10 浏览数217050
怎样才算HiFi音响发烧友?在音响界,发烧友也有流派之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szit | 来自北京











音响发烧友,都是从喜欢听歌,喜欢听音乐开始的,目前我们就倒带,回到音响发烧的时代80年代吧,注意我说的是发烧时代,并不是音响器材的黄金时期,当然80年代,也是一台器材的黄金期,那就是雷射唱机,CD播放机。不过今天不是说CD机,日后有空定会和大家分享CD机辉煌的历史。



在80年代初,很多喜欢听音乐,有一定经济收入的音乐爱好者,开始对音色有所要求,他们总想把整队乐队搬回家,那时候音响产业开始爆发。这些喜欢听音乐的人,开始搭配属于自个的音响器材。在那时候他们已经对声音,有很执着的追求了,为了达到自个满意的口味和追求,这些爱好者经常聚集一起,听音乐,玩器材,讲器材,在音响世界发烧友为求完美的音响,很多成为了音响奴隶,甚至丧失理智。沉迷音响是无底深潭,发烧友是无药可救。



就因为音响的世界裡与众不同,所以分了很多门派,最初有胆机派,裡面细分了,每个型号,每个牌子,每个年代,每个结构,都有不同的粉丝。而裡面的玩法也千奇八怪,为的就是能够出好声,就算花钱和花时间。他们都认为值得的,



另一类,就是我上一回分享说过的线材党,接插件党,配件党,他们认为音响的配件对声音影响很大,购买不同的选件穿金带银,换来换去,完全不知道自个追求的是指什么,最后浪费了很多钱,更多换来的只是玩。但他们觉得这样是快乐,也没有什么不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没有什么不可以。


DRY,派,这类别的发烧友,通常都是自以为是,认为自个改的机,做的机,是超级靓声的。自娱自乐倒没什么不好的。只是说如何好声音,如何好线路,对初哥来说,或许可以搭得上。对于我这类古董派来说,瞄一下机上的螺丝钉,就能得到答案。




音响的流派,基本就围绕功放,音箱,音源  ,配件。当然还有,换器材派,石机派, 黑胶派   音源派,这些各人之喜好,我就不浪费时间,在这些无聊的争论上。




以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发烧友,真正的发烧友,在每次聆听后都会写日志的,他们很清楚24小时什么时间最好声,什么天气,【视 】  什么气压,【嗅】  什么时间,【听】


视、听、嗅、味觉四种感官,所共同要满足大脑的刺激或兴奋,而不是整天换这换那,那不是发烧,那是在发神经,“有些毒害你的人会这样说”,「这就是玩音响的乐趣。」
但我认为过份注重音响,只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音响而不是音乐,这样就根本不是享受, 而更能断言抱著这种心态的人一年当中根本沒有几次能把整張碟由头听到尾.








目前对着音响听自个喜欢歌,我的她问为啥幸福不快乐,当你拥有最顶级的器材,你一样不会快乐,别忘记音响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你身边还有更多比音响更重要,更美好的人和事!


我发不发烧?我非常满意我的音响系统,音响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我觉得音响是以音乐为目的」我同样会用视、听、嗅、味觉四种感官,来满足大脑的刺激或兴奋,我享受每一台晚上聆听的时光,而绝对不是花钱换器材的发烧友。


OK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请你点个赞,也希望你继续关注和订阅,这样你不会错过我下一条分享,另一台聊天我们下一次再谈。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abooya | 来自黑龙江
原创
HiFi是没有具体的指标的。但凡追求音乐音响高素质者,都是HiFi发烧友。
发烧友一词最早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无线电与电视机》杂志从海外引进。具体记不住了八十年代吧。这叫法后来也被其他行业引用,如垂钓发烧友,汽车发烧友,戏曲发烧友等等。
意思也就是爱好失去了理智,就象生病烧糊涂了似的。不惜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钱财等去追求极至。
但实际上很多发烧友都是很理智的,他们往往根据自个的实际情况去追求自个的"顶点高度”。
比如几十元可以装出一台矿石收音机,但有的人有条件,装制一台矿石收音机系统常常花上成千上万。一台线圈,一台可变电容就是几百上千。还有专业制作特型耳机,架设铁塔天线等,硬是用矿石收音机接收到上千公里外的电台。佩服吧,人家家里有矿!
制作自个的音响更是极尽所能,自个制作优质的大功率变压器,一支凹顶输出变压器就值几千大元。一支多连电位器也成百上千!用在音箱音源上花的精力,钱财更是不余余力。
制作收音机更是用到十支以上的电子管,用铜板做底盘还要镀银等。线圈可变做成盒装组件式,甚至做成回路鼓。调台方式更是大动作频频,什么直调式,拉线式几乎不单独采用。而是齿轮式,行星滚子式,渦轮式等。但更高极的确是上述方法的复合应用。电路上更是高级时兴复杂。
一台唱盘重的象以前推豆腐的石磨似的。一台开盘录音机也搞的象个35mm的影片机那样的转起来就充满仪式感。
总之要人破产,要人"玩物丧志",就忽悠他去发烧,你的"險恶用心"一定得呈。
中国的无线电与音响发烧主要是港澳台,江浙广,京津泸。西南部主要是西安,重庆,成都。我这"小昆明“也误入歧途”,搞的身心疲惫。终于发烧过度,造成了众多后遗症。但或是说不清到底分出了那几个流派,但一定是花钱派。
可喜的是近十多二十年,很多人住进了高楼大厦,退烧的多了。因为不是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制,就是噪声整治严励。你花了一大堆银子换来的大功率,优音质器材。出声不到十分之一,邻居就会拍门向你亲切致意。你想这一回合下来跳楼的心都产生了,谁还有心思去听那“海之诗",更不用说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了。
所以目前再去发烧就可能捡漏了,因为很多贵重的二手发烧精品也比白菜贵不了多少。当然新发烧器材可能比以前贵,因为人家厂商发现你总在涨工资。
发几张自制和商品的网络图片供发烧友参考





自制的813扩音机与10灯电子管收音机




电唱盘与开盘录音机




商品收音机与扩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eathhana | 来自广东
坚持买正版碟(从不听翻版碟),纯功放(非AV类),尤其偏好纯甲类,胆机,电唱机,对CD解码器,均衡器相当渴望,对各国器材特点和相应搭配相当熟悉,对双线分音的玩法相当受用,喜欢用电源稳压器,发烧线材,对器材的支出相当巨大追求,懂得如何摆位,对欧美和日本发烧碟相当追求,家中正版碟不少,基本上不听流行曲;在音响界当然有流派之分,有的喜欢略带点黄昏色的所谓英国声,有的喜欢清新的北欧声,认为用来听管风琴,宗教唱诗别有一番风味,有的人喜欢西部牛仔式的狂野粗暴式的美国风格,有人喜欢疯狂追求真实性,略显生硬的德国求真务实的器材,这是不提日本器材是因为日本器材厂商实在和上述国家没法比,日本器材指标是不错,但是过于追求高指标,反被发烧友认为过于清水萝卜味,真没几个发烧友喜欢,不过日本的CD碟的压制水则是世界第一,尤其是XRCD1,XRCD2,SACD的水平真的是高,深受世界烧友欢迎,他们用胆器材录制的CD碟至今为止或是烧友心中至爱,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下日本的电子合成音乐真的是世界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mkjh2236 | 来自北京
怎样才算HIFI发烧友,没有资格证可考,也没有机构认证!
如你非得以发烧友称号为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口袋里的钱得足够。或者说你得舍得为“发烧友”这个称号花钱。没有这条件,马上就把你咔嚓了!
第二,你得有一双好的耳朵。可以听得出什么正确的声音,懂得分辨高中低频。别蹲在KTV包房里研究音响配置。
第三,家里住房面积得允许你可以把音箱摆在客厅中央。而不是靠着墙,以美观为由摆放。装修必须引入声学原理,而不是听任老婆大人的指挥装修的。
第四,家里的音响最起码配置是音源:CD机或LP,功放是纯甲类的,面板只有一台音量调节。音箱必须是88db以下的监听箱。而不是可以K歌的大音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ana88 | 来自北京
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本人才疏学淺、)就像问驴友、色友一样如何才算?鄙人1957年上初一時偶尔接触到矿石收音机一本书,然后照葫芦画瓢DIY一架。当晚上从耳机里听到民乐:春江花月夜時被震撼到了。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DIY过四管半导体机、红灯牌线路电子管机、到了退休后还把飞跃120瓦扩音机DIY成双声道推挽机。当然参加工作后经济好转時也买过天龙890HiFi纯功放及JVC一XL/SV1机、雅马哈DSP_E390。也曾经为范登豪牌光纤线痴迷过。但我充其量也就是个音视频爱好者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mhudjqhln | 来自北京
发烧友就是热衷音响的缺乏音乐鉴赏能力与音响基础知识的人,摆弄些失真的器材如什么声绅士味的胆味的,整天摆弄些线材,被商家忽悠了的人,追求发烧碟机,发烧功放,发烧线材,发烧碟片,总之都是追求失真的一群跑偏了的人,不考虑钱没有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ypc59 | 来自北京
发烧友是对音响的痴迷,分为几个层级和境界:大烧烧音乐,烧碟片,烧黑胶唱片,讨论起不同录音版本的音质区别,滔滔不绝,比如天道里王志文先生谈到的穆特在拉小提琴时,不同的心情状态拉出不一样的音色,情感透过乐器散发出来,让听者感受演奏家此时此刻的微妙情感!这些都是大烧!还有一种中烧,他们对器材要求苛刻,非进口机进口箱不停,低于10万的看都不看,满脑子都是贵价器材,痴迷于音响器材的比较,特别是价格与牌子!你不能跟他谈音乐,因为他并不懂,他只在乎别人看他的眼光,要个面子而已,比如拥有千万器材的周公,[捂脸][捂脸]。还有一种低烧,也分为两个级别,一种是80 90年代的磁带机听听也很享受那种特有的模拟味,量力而行, 重欣赏音乐轻器材比较!另一种是出声就行,也分不清好坏,声音大就行![捂脸][捂脸]
说起门派,可以说太多太多啦,一台牌子代表一台门派,且各自都不服谁[捂脸][捂脸][大笑][大笑]
我们乐品的理念是,追求现场,追求原音,大自然原本的样子!原汁原味才是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mma--wj | 来自广东
在九几年,首都的HiFi发烧友挺多的,曾经在北京音乐台FM974有一档节目,叫“发烧门诊部”。那时大概分两派,硬件发烧和软件发烧。分别有两位老烧指导,硬件医生是耿纯,软件大夫叫陈立。耿先生对音响设备十分熟悉,各大牌子,焊机摩机,那时不叫DIY。会讲解硬件知识和器材特点,当然也会做AB比较。陈立先生是软件,当时CD盛行,正牌碟片的行家。主要对各唱片公司发行的专辑和名碟进行介绍。企鹅三星带花,各种榜单,版本的区别试听。好久不听音乐台了,不知道还有这个节目否。
所以,音响爱好者,也就是发烧友大致分为音乐和音响两派。偏好求同存异,都是为了过音乐瘾罢了。九几年,我或是学生,却狂热的爱上了不该爱的兴趣,每周末必去那几大圣地,玉泉路大中,新街口音响花园。干什么?蹭听呗。大中有影片交响乐团的现场,超音波有昂贵的器材。经常听到心满意足,回家的路上都是梦想自个何时能拥有一套啊!
穷烧友的福音就是蹭听,哪怕糟店里伙计的白眼和冷言冷语也在所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bc332 | 未知
音响发烧友,这个名词八十年代之后才有。据说根据英文fancy的谐音,从香港那边传过来的,喜爱,痴迷之意。不仅有音响发烧友,还集邮发烧友、钓鱼发烧友。
本人自小爱好无线电,五十年代初从上小学开始,自制矿石收音机,自制电子管收音机,电唱机。六十年代自制半导体收音机。由于爱好无线电,特别喜欢听音乐。后来从事这方面专业,接触过不少专业音响设备。业余时间,自个动手制作音响器材。
发烧友追求HiFi高保真,其实不少人陷入了误区。再高档的器材,都是对声音的修饰,美化,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真。百分之百保真,即原汁原味的声音。如过去剧场里没有扩音设备,乐队演奏,演员歌唱,那才叫真,原汁原味。
用音响器材听音乐,首先,音源就已经失真。乐队,歌声,通过电子录音设备而记录在如唱片,磁带,CD。录音没备再高档,也不能保证是原汁原味。
音响器材放音,高档比低档悦耳动听,那是失真相对较小之故。再高档的音响,都是对声音的修饰,美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