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那些hifi党听的都是些什么音乐?

a091791186 回答数8 浏览数146358
那些hifi党听的都是些什么音乐?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江苏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不懂传球 | 来自北京
hifi党,大多为注重音响器材的人,讲究的是指什么美国声,英国声,挪威声,也就是各种不同的进口名牌音箱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
音乐,有声音,只会说换个元件换根音频线什么的人只会说,听出火力发电或是水力发电的声音,对听什么音乐,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hifi,高保真的意思。高保真,只能说是保真度高,并不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真实的声音。
音乐,乐队演奏的交响乐,民乐,歌曲,戏曲,都是音乐。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处理的音乐,才是原汁原味的真实。如,早期的剧场没任何电子扩音设备。没去过剧场,公园里有音乐爱好者,拉胡琴,吹笛子,那声音,与不论什么高挡音响设备的音箱发出的声音,听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再高档的hifi音响,都是对音乐的修饰、美化,以达到感觉悦耳动听的效果。而这种感觉因人而异。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q5131 | 来自北京
我勉强可以算是你口中的HiFi"党”的一员,因为我很喜欢折腾音响器材。
hifi发烧友听些什么音乐?
首先,发烧友也是一台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并不能脱离社会而活着,所以发烧友听的音乐也是我们平时会听的音乐,很多发烧友试机必蔡琴交响乐也大多是有限的那几部,我觉得要体现音响的不凡之处,必定要选择好一些最适合的音乐,然后平时呢?——当然是喜欢听什么就什么,怎样省事就怎样来。
音乐难道不是用来欣赏的么?再好的音响难道不是为重播音乐而生的吗?
如果说,发烧友听音乐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或是有一点吧。
1.手头一部手机几条耳塞,或者二三部机器一二条耳机;
2.听歌会有意识去找一些有“测试”“发烧”“煲音”之类的乐曲;
3.喜欢听的音乐可能会主动分享,就是开大声,大家一起听的那种分享。
上面是我自个的一点体会而已。
我喜欢听流行摇滚民谣爵士等各种类型的音乐,聆听的标准是:1.旋律动听;2.歌词优美;3.配器精良;4.录音清楚。
平时多听港台流行歌曲,推荐给你,也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把聆听的音量调大!
常听的音乐如下(排名不分前后):
《忘不了你》《红叶舞秋山》《追》《千千阙歌》《焚心以火》《每一步》《烟花易冷》(歌手舞台版)《消愁》(歌手舞台版)……
太多了列不了,有需要的私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iOcEswi | 来自黑龙江
hifi 是高保真,就是忠实还原声音,相似度高到人类难以区别。
也就是 20-20000Hz 这个人类听觉可感受到的频响范围内响应相差小于 3dB;失真小于 1%;信噪比大于 70 dB。
以目前的数字音频格式和电子电路水平、电子元件性能,这些指标早就被轻易超越。
目前对于音响,最大的技术瓶颈是在音箱方面,高频可以做到了,但低频因为与喇叭的口径相关,低频或是极难做到。有的标准认为 低频 32Hz 声压衰减小于 2dB 就算是到达高保真了。
hifi 只是音响标准,与音乐无关。爱好 hifi 的人几乎没有只喜欢固定的音乐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
国内很多所谓的音响发烧友所推荐和崇拜的几乎都并非 hifi 音响,以“发烧友”自居并自认“金耳朵”,动不动就吹“胆机”和黑胶唱片、磁带的,其实是不懂音响的门外汉。
那些只喜欢什么“发烧人声”的人,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音源和相关的器材并非 hifi,但可笑的是:他们认为这些才是 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721021 | 来自吉林
正在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wfgwf | 未知
hifi党听的不是音乐是设备,即使同一首歌换一台耳机或者换一台播放器,甚至换一条线或者耳机套,他们都在找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xacjs110 | 未知
HIFI是高保真的意思,也成不了什么党。大概叫发烧友吧!刚听到这个称呼时,耳朵根还有些热,觉得这不是善意的名字,后来习惯了,也挺好。
至于听什么,什么都听吧。音乐本就是人类创造出来娱悦身心的,好听的东西不光是入耳,更入心。也就是能引起人的共鸣,好曲目可以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它喜怒哀乐。
刚开始,听流行音乐,迪曲舞曲,声越大越过瘾。后来器材素质提升,听胖娘们儿打鼾,碎玻璃,马叫牛叫,枪响炮响。1812序曲真实的加农炮声。也是一台阶段吧。听着听着就腻了,返回来继续听歌儿。可是流行歌却听不进多少了,人年纪大了。于是听爵士,听乡谣。然后是保罗莫里哀的改编古典,再听穆特尔小提琴,卡门幻想曲。然后爱上莫扎特,各种斯基,亨德尔,海顿。什么卡拉扬,小泽征尔,柏林愛乐,维也纳金色大厅。四把名琴的四季,孔泽尔和辛辛那提。DG,喇叭花,RCA,水星。全听,那时候真正知道什么叫穷光蛋玩儿音响。外文书店一张原版132大洋,跟抽血一样啊。有一天,听了琴姐的遗忘的时光,又爱上了女声,邓丽君,徐小凤,韩宝仪,童丽。各种口水歌,甜腻的,沧桑的,高中低音。卡朋特,罗克塞特,各种特。然后器材又升级,扬声器变成丹拿,又开始烧耳朵听音效,各种试音碟,效果盘。什么黑教堂,黄教堂,鬼太鼓。每天回家比较音色变化,版本区别。
直到有一天,老婆大人叫了暂停,下了最后通牒。没了音响的晚上难熬,但也让人反思。这么折腾有意思吗?是错了吧。然后许久不听,老实当亲亲老公。
偶然的机会去商场,卖碟的铺子里放一曲京剧粉墨是梦。那个声音把老婆迷住了,二话不说买回来。当字正腔圆的女声从喇叭里流出来,我发现老婆差点儿掉了眼泪。她被这家伙打动了,居然没事儿就塞进CD机反复听这一支曲子,那个陶醉样儿。唉,可惜只听这一支。
其实,听了很多,最爱的依旧是那几曲。我最喜欢的那张其实也没什么名气,一张影片的主题曲和片尾曲。而且还不是正版。它叫做《悲情城市》。
音乐这东西,不在听什么。也不在什么HI呀FI的,也不在什么人什么耳朵。你可以无视它,觉得那就是病。但当那一刻,你突然让它打动,浑身鸡皮疙瘩时。你就会明白,音乐是指什么,是干什么的。拥有音乐的人生没白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zq518 | 来自吉林
我也算一台hifi党吧,断断续续玩了三十年了,目前主要听古典。听习惯了目前听流行感觉没有音乐性,只有噪杂的声音,各种类型的音乐古典里都有而且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ELAIRONG | 来自北京
hifi党就是在听音乐时更讲究音质, 要求音响器材还原更少失真。在喜欢音乐类型上并没有一定倾向。我个人感觉,几十万器材以上的资深发烧友比较喜欢交响乐,而十万以下的初级烧友听人声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