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算器
计算器工具
DeekSeep满血版
当贝AI DeekSeep R1 满血版
AI导航网
一站式AI产品导航
刷机
刷机玩机救砖技巧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刷机救砖
固件下载
魔百盒论坛
TCL电视论坛
小米电视论坛
海信电视论坛
荣耀智慧屏
索尼电视论坛
Apple TV论坛
为啥cpu制程工艺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为啥要追求这么小?
172
回答数
10
浏览数
326959
172
cpu
为啥cpu制程工艺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为啥要追求这么小?
回答
提问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用【当贝酷狗音乐】海量正版、无损音乐!
PleaseBNM
|
来自广东
cpu制程工艺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为啥要追求这么小?这就跟胖子、瘦子、小孩的饭量是一台道理。
体量越大所要占用的空间就越大、消耗就越大,吃的饭也就越多;
体量越小所要占用的空间就越小,消耗也越小,吃的饭也就越少;
如下图:胖子一顿要5碗米饭,瘦子一顿要2碗米饭,小孩一顿1碗米饭都会觉得多了。
CPU做小后,设备的体积就会减小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诞生,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那么重。并且ENIAC只可以用于科学计算不可以用作其他用途。
目前,微软的Surface Pro X平板电脑,长287毫米,宽208毫米,厚7.3毫米,并且带了WiFi、蓝牙、摄像头、触摸屏、陀螺仪等设备。方寸大小的CPU内就集成了几百亿个晶体管,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人机交互操作。
CPU做小后,功耗降低
第一台电脑ENIAC由18800个真空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1500多个继电器和6000个开关组成。ENIAC每小时耗电量超过150千瓦,相当于1500只100W灯泡同时点亮后的耗电总量,这个是相当惊人的耗电量,为此还专门配备了一台30吨重的冷却设备。
目前,手机只有巴掌大,却搭载了一颗强劲的CPU,配备了移动网络、陀螺仪、触摸屏、卫星定位、摄像头等设备。仅需要一块几千毫安的电池,就可以待机好几天。我们可以通过巴掌大的手机上网、 购物、看视频、玩游戏、移动支付等等。
CPU做小后,故障率低
第一台电脑ENIAC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的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只真空管,操作员需要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
一块手机的SOC(手机的CPU)仅有一块硬币大小,却集成了数百亿的晶体管,这样晶体管因为是在较低的电压和电流下工作,基本上手机用到不想用了,SOC也不会坏。
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为电路小型化但又大规模集成奠定了基础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
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惰性气体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是不需要填充惰性气体,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
2、晶体管不需要预热,耗电能极少;
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才能工作,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所以晶体管耗电能是极少的。
举个例子
: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
3、晶体管结实可靠;
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
CPU做小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节能:晶体管大了,链接晶体管间的导线就要越粗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链接晶体管间的导线就要越小越少,电流可以走捷径,电阻力小,自然就节能。
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
减少成本和占用空间:芯片小了,一台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
终上所述,芯片的工艺制程越做越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以目前的工艺制程是不可能无限的做小。当工艺制程无限接近原子的大小时就会触碰到极限,到时候可能就会有新的技术取代现有的芯片工艺制程。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Team
|
未知
在智能机性能越来越强悍的今天,最核心的处理器就变得尤为重要。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处理器发展的速度就没有停下来过,从最初的180nm工艺到目前的14nm、7nm工艺,可以说制作工艺的进步带给了CPU更多进化的可能。
然而到了7nm以后,很多在 1Xnm大放异彩的半导体公司都在7nm制程处遭遇到了苦头,AMD御用代工厂商GF宣布无限期延期7nm制程工艺,英特尔的10nm制程更是跳票到2019。目前仅剩下的7nm工艺也只有台积电能够在现阶段实现量产。今天与非网小编就来与大家探讨一些关于7nm工艺制程的问题。
也许有的看官还云里雾里,等会儿,先告诉我这个XX nm到底是啥意思?别急,下面就来说了。
XX nm制造工艺是指什么概念?芯片的制造工艺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来表示。目前的CPU内集成了以亿为单位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由源极、漏极和位于他们之间的栅极所组成,电流从源极流入漏极,栅极则起到控制电流通断的作用。
所谓的XX nm其实指的是,CPU上形成的互补氧化物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的宽度,也被称为栅长。
栅长越短,则可以在相同尺寸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Intel曾经宣称将栅长从130nm减小到90nm时,晶体管所占面积将减小一半;在芯片晶体管集成度相当的情况下,使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就越小,成本也越低。
栅长可以分为光刻栅长和实际栅长,其中光刻栅长是由光刻技术所决定的。
由于在光刻中光存在衍射现象以及芯片制造中还要经历离子注入、蚀刻、等离子冲洗、热处理等步骤,因此会导致光刻栅长和实际栅长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同样的制程工艺下,实际栅长也会不一样,比如虽然三星也推出了14nm制程工艺的芯片,但其芯片的实际栅长和Intel的14nm制程芯片的实际栅长依然有一定差距。
实现7nm制程工艺为啥这么困难?在讨论7nm制程难度的时候,我们需要普及一台量子力学上的概念,这样子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为啥低制程的成本急剧提升,那就是量子隧穿效应。
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学理论却可以给出合理解释。
如果通俗点来讲,就是说制程工艺到一定程度下,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量子隧穿效应,这些电子呈现的是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规律进行运动,于是这些不可控制的电子造成了半导体的漏电率急剧上升,有太多的能源被浪费在控制电子运动上,自然不能发挥晶体管应该有的性能,宏观上表现为处理器的发热量增加,但是性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阶段有哪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7nm已经是物理极限。缩短晶体管栅极的长度可以使CPU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或者有效减少晶体管的面积和功耗,并削减CPU的硅片成本。
正是因此,CPU生产厂商不遗余力地减小晶体管栅极宽度,以提高在单位面积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
不过这种做法也会使电子移动的距离缩短,容易导致晶体管内部电子自发通过晶体管通道的硅底板进行的从负极流向正极的运动,也就是漏电。而且随着芯片中晶体管数量增加,原本仅数个原子层厚的二氧化硅绝缘层会变得更薄进而导致泄漏更多电子,随后泄漏的电流又增加了芯片额外的功耗。
其次,工艺的精度已经趋近于传统光刻机的极限,极紫外光刻机还无法用于大规模量产。传统光刻机的波长为193nm,通过浸液的方式可以使波长进一步缩短,再加上多次曝光的辅助,已经走到了14nm。可是到了7nm,这种方法光刻出来的线条误差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控制。我们可以通过下图对比传统光刻机和极紫外光刻机的实际效果图,可以看出,传统光刻的方法误差确实很大。这种情况下,想要良率满足要求是极为困难的。
线宽逼近极限带来的电阻电容增大变得不可忽视,我们知道同样材质的前提下,越细的导线电阻越大。因此当工艺进入7nm,线上电阻已经变得非常大,Intel不得已采用贵技术钌来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由于FinFET的Fin越来越小,控制其流过的电流也越来越困难。因此,不得已采用了增加Fin的高度来增强控制,可是这样又带来晶体管的电容更大从而速度变慢。下图展示了不同工艺的晶体管的各种参数,可以看出随这工艺升级,Fin的宽高比越来越大。
EDA工具支持的支持尚不完善,虽然每代工艺都会遇到此类问题,但是14nm/7nm工艺恰逢EDA工具尤其是后端设计工具更新换代,两个主流软件厂商均发布了所谓的次世代EDA工具。各种引擎的升级导致工具的bug数直线上升,而工艺带来的的挑战需要工具不断升级并增加性的功能,助长了工具开发和使用方面的挑战。
设计上的难度大幅增加,各个芯片设计公司希望通过工艺升级获得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芯片面积。可是7nm在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满足工艺厂商的生产规则,在设计阶段增加了大量的硬性规则,给芯片设计尤其是后端设计增加的很大难度。比如使用金属层上,对于底层金属,几乎是只能按照特定的pattern和方向使用,变通性大大降低。
7nm擂台,参与者仅剩三家
目前还在追求7nm制程工艺的厂商仅剩台积电,英特尔以及三星三家厂商。芯片代工讲究的是规模效应,前期投入的资金需要通过大量的芯片来平摊巨额的研发成本,同时芯片代工行业也是一台商业行为,企业追求是利润,如果没有利润,赔本的买卖相信大家都不愿意长期干下去。
在这个赢者通吃的行业中,像台积电凭借着率先实现的7nm工艺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而AMD也已经宣布未来的Zen 2和Navi显卡将会让台积电进行代工,海量的订单满足了台积电的7nm胃口,自然可以分摊巨额研发费用,同时还能赚取大量的利润进行更进一步的制程工艺中来,这种良性循环也让台积电的财报节节攀升。
作为拥有完整IC设计的三星和英特尔自然拥有大量的芯片需求来满足自个的芯片代工行业。即使没有代工,他们同样可以自主满足7nm工艺制程的产能。
而其他的芯片代工企业恐怕就过得不那么舒服了,例如格罗方德先进制程制造公司,没有了AMD最新的Zen 2以及Navi显卡的订单,自然推广7nm制程的动力就小了很多。没有订单也没有利润,导致没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投入到先进制程工艺的研发中去。这样周而复始,自然也就退出了芯片行业的竞争中来。而整个芯片行业也伴随着门槛的提升处于寡头化的情形,除非有黑科技大幅降低先进制程的制造成本,玩得转目前和未来芯片代工的最终或是那几个科技巨头。
三大巨头的7nm制程现状
据悉,台积电预计将在20193月底开始量产7nm EUV工艺,EUV全称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也就是极紫外光刻。此举将推动台积电的7nm芯片总销量占比提升至25%。同时消息人士指出,台积电有望在2019第二季度开始5nm风险试产,值得一提的是,5nm的整个代际都将基于EUV工艺部署。台积电首席执行官CC Wei此前也透露,预计将在2019上半年流片5nm,并在2020年上半年量产。
为与台积电一较高下,三星 7nm 不走寻常套路,也就是像台积电所选择的作法,使用 DUV机台,但通过多重曝光的方式搞定,后期再导入 EUV 机台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三星一开始就会导入 EUV ,目标是把 7nm 工艺的成本控制一步到位,创造更好的市场诱因。
然而 EUV 机台的调整难度极高,三星虽然前些时候宣布有所突破,但2018主要或是试产,自家 7nm Exynos 方案虽有机会在 2018 年底提早量产,但因为预期良率低,肯定或是满足不了自家手机的需求,因此或是有一大部分的芯片必须求助高通,而高通此时与苹果几乎同时抢进台积电的产能,相较于三星的窘迫,凭借台积电的优秀良率与产能布局,对三星和其他客户的需求也就更能从容应付。
根据三星高管所说,他们在2019下半年会量产7nm EUV工艺,2021年则会量产更先进的3nm GAA工艺。
而牙膏厂英特尔,目前10nm工艺还没量产,要到今年底才能首先出货移动版10nm冰湖处理器,2020年才有可能大规模量产桌面版、服务器版,但是下下代7nm EUV工艺会吸取10nm工艺上的教训,不会盲目追求高指标,量产进度会比10nm更顺利(希望如此),而工厂建设、设备安装调试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英特尔的7nm EUV工艺量产要到2021-2022年才有可能了。
目前在制造工艺上,中国与世界先进工艺节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目前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是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去探索突破7nm物理极限,或是将现有工艺实现量产是值得郑重考虑的问题。在与非网小编看来,相对于耗费大量资源去研发新材料突破7nm物理极限,还不如脚踏实地地解决现实问题。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uuiuu
|
来自北京
为啥CPU(特别是智能手机的SoC)制程工艺非要不断追求7nm、5nm、2nm,甚至还要更小呢?那还不是因为你!
我们每个人对于手机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
更高的性能、更长的待机时间、更轻的重量、更薄的体积、更多的功能、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强悍的拍照性能
。你是否也是这样?那么既然你有这么多的要求,手机厂商当然就要更加努力的去满足你。
要达到这些要求最关键的一台核心部件,那就是CPU。在手机上更是因为要求苛刻,而以集成更多模组于一台SoC芯片上优佳。对这个CPU(SoC)本身的要求,那就是
性能更强、功能更多、耗电还要更低、芯片体积也要更小
,这就是要不断追求更小的制程工艺的根本原因。因为
制程工艺越小,意味着同样的体积下,芯片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内部的链接距离也更短、耗电量相比也可以更小
。
所以,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更好的手机,就意味着CPU(SoC)要继续追求更低的7nm、5nm甚至2nm的制程工艺。本文附图是华为今年横扫智能手机市场的
麒麟SoC三件套:麒麟990、麒麟985、麒麟820
,连移动芯片大佬高通都不得不叹服华为这强大的芯片梯队,可见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更高的集成度,确实重要。
结论:正是我们对于手机各种持续不断的、更高的苛刻要求,不断推动CPU的制程工艺更小。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nypm1
|
来自北京
这个道理很简单,单位面积内,制程工艺越小,能放的东西就越多。从CPU的角度来看,就是制程工艺越小,单位面积内可以放入的晶体管数量就越多。
现代的CPU,都是朝着速度快,体积小的方向去发展的。为啥呢,因为目前的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市场的主体,而这些移动设备是不可能给你太大的空间去放CPU。还有个人电脑,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也是希望能够在CPU上尽可能多的放入晶体管,以此来提高其运算速度。特别是目前的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流行,更加剧了这种趋势。
不要忘了IT领域著名的摩尔定律,就是根据英特尔创始人摩尔的经验来看,集成电路内,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在大约每经过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简单来说,就是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就会翻一倍。既然摩尔定律指出了晶体管数量的增加速度,那么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只能是让晶体管的制程工艺尽量缩小了,这也是制造CPU公司的科技实力的体现。
所以,理论和现实都向我们表明,制造CPU的公司,设计和生产CPU的时候,在其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只能不断加大芯片研发的投入,以此来缩小CPU的制程工艺。只有不断的缩小CPU的制程工艺,生产CPU的企业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让自身在激烈的芯片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prettysheep
|
未知
芯片本质上是一台集成电路,制程工艺越小,在同样面积上集成的电路越复杂,电路的性能就越强,这就是人类在制程技术上越走越远的原因。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为集成电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人类第一块集成电路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在1958年研制成功的,从此人类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
迄今为止,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Integrated circuit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从摩尔定律可以看出,芯片的性能取决于芯片中集成的元器件(晶体管)的数目。电路中晶体管的数量越多,电路对电流的逻辑控制能力也就越强,芯片的可实现的功能就越多越强大。
芯片制程
从上文内容可以看出,晶体管是芯片中最核心的部分,下图为晶体管的机构示意图:
晶体管由源极(Source)、漏极(Drain)和栅极(Gate)三部分组成。电流从源极流向漏极,栅极可以控制源极和漏极间电流的通断;栅极的宽度决定了电流通过时的损耗。
制程就是指晶体管中栅极的最小宽度,以5nm芯片为例:5nm芯片就是指该芯片中晶体管的栅极最小宽度为5nm。
芯片制造过程中,制程技术越小,晶体管的体积和横截面积就越小,同样体积的芯片内部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也就越多。
总结:人类对制程技术的不懈追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性能的芯片。制程越小,芯片的运算性能就越强大,同时功耗也越小。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电脑、服务器和其他大型设备性能提升的同时能耗变小、手机的续航能力越强。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tellar1122
|
来自北京
为啥CPU制程工艺非要追求7nm甚至2nm,工艺越新进有什么好处?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得认识下制程工艺7nm代表什么意思。
CPU制程工艺解读
制程工艺是CPU在量产时需要的,7nm这个实际代表的是栅栏长度。
什么是栅栏长度
如上图,晶体管结构中,电流从Source(源极)流入Drain(漏级),Gate(栅极)相当于闸门,主要负责控制两端源极和漏级的通断。
栅极的宽度则决定了电流通过时的损耗,表现出来就是手机常见的发热和功耗,宽度越窄,功耗越低。而栅极的最小宽度(栅长),就是XXnm工艺中的数值。
对于芯片制造商而言,主要就要不断升级技术,力求栅极宽度越窄越好。
一台CPU高达上百亿晶体管,所以缩小栅栏长度,带来的效率是几何级的。
制程工艺到1nm之后还能继续缩小吗?
其实从7nm开始,越往后研发难度越大,原因在于量子隧穿效应。
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学理论却可以给出合理解释。
简单点来讲,就是说制程工艺到一定程度下,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量子隧穿效应,这些电子呈现的是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规律进行运动,于是这些不可控制的电子造成了半导体的漏电率急剧上升,有太多的能源被浪费在控制电子运动上,自然不能发挥晶体管应该有的性能,宏观上表现为处理器的发热量增加,但是性能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只是工艺,在良品率上来说,也是一大难题,空间越小生产难度越大,良品率的控制也越难。
总结
CPU制程工艺越新进,那么CPU的效率越高,而且这种效率是几何级的。所以在CPU的升级迭代中,制程工艺是重中之重。另外由于量子隧穿效应,栅栏缩小到一定程度,电子会不受控制,导致漏电率上升,而为了控制电子运动,需要投入一部分能源,虽然性能上没影响,但是硬件发热率会增加。
我是非著名攻城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感谢您的点赞支持!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disconnect
|
来自北京
大家说的10nm和7nm工艺,其实就是指可控的晶体管蚀刻工艺,数字越小,工艺难度越大,成本越高,同样面积下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越多,越能实现更多更复杂的运算内容。举个粗暴的例子,电视机机最开始走进大众的时候,拆开会发现很大两块电路板,上面密密麻麻的插满了很多二极管三极管和多级管,电容器,电感线圈,但是它只有一台最简单的功能,就是将高频头接受到的信号转化成电子信号,分辨率低还低。换个频道还得手拧,音量也要手动调整,整台电视机的功率动不动就是150瓦!目前的电视机机只需要很小一块数字芯片就能实现非常复杂的运算(电感和电容器或是没能小型化)拥有超高分辨率的同时,还能接受高频信号,多个HDMI信号,多个USB接口,WIFI信号,以及智能平台上的游戏等。这些复杂的功能集成在几颗小小的芯片上,体积却比原来小了很多很多,如果只做成以前电视机的12寸,功率可能只需要原来的十分之一!
现代的数字化芯片,制程越高,同等数量的晶体管所用的电功率就越小,同等面积的芯片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越多。假设某芯片刚好10亿个晶体管,有3个方案:1、用14nm来生产,一片晶圆能做500个芯片,每一台芯片功率3瓦,需要用铝散热器来散热。2、用7nm来生产,可以生产850个芯片,每一台芯片1.6瓦,不需要任何辅助散热。3、升级版芯片改动了一些设计,11亿个晶体管,7nm工艺,一片晶圆可以生产800个芯片,功率1.7瓦,也不需要任何辅助散热。如果是移动设备上,三种单号肯定后面两种更受欢迎,因为可以做到更强大的性能,更低的能耗,更长的续航,更低的温度,你说是不是?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台前傀儡
|
来自北京
CPU是使用数十亿个微型晶体管制成的,这些电子晶体管会打开和关闭以执行计算。他们需要功率才能做到这一点,而晶体管越小,所需的功率就越少。“ 7nm”和“ 10nm”是这些晶体管尺寸的度量值(“ nm”是纳米,最小的长度),是判断特定CPU功能的有用度量。
作为参考,“ 10nm”是英特尔的新制造工艺,将于2019第四季度首次亮相,“ 7nm”通常是指台积电的工艺,这是AMD新CPU和苹果A12X芯片所基于的工艺。
那么,追求这么小为何如此重要?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一台古老的观察规则,观察发现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年都会翻一番,而成本却减半了,这是很长时间了,但是最近一直在放缓。早在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晶体管的尺寸每两年缩小一半,从而导致定期进行大规模改进。
但是进一步的缩小变得越来越复杂,自2014年以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晶体管尺寸缩小。这些新工艺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第一次重大缩小,代表了摩尔定律的短暂重新燃起。
由于英特尔的落后,甚至移动设备也有机会赶上潮流,苹果的A12X芯片采用台积电的7纳米工艺制造,三星拥有自个的10纳米工艺。加上台积电采用7nm工艺的AMD下一代CPU,这标志着它们有机会超越英特尔,在性能上超越英特尔,并为英特尔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带来健康的竞争,至少直到英特尔的10nm“ Sunny Cove”芯片开始上市。
“ nm”的真正含义
CPU是使用光刻技术制造的,其中将CPU的图像蚀刻到一块硅上。完成此操作的确切方法通常称为过程节点,并通过制造商可以制造多小的晶体管来衡量。
由于较小的晶体管具有更高的功率效率,因此它们可以进行更多的计算而不会变得过热,这通常是限制CPU性能的因素。
它还允许使用更小的裸片尺寸,从而降低成本并可以在相同尺寸下提高密度,这意味着每个芯片可以容纳更多的内核。7nm实际上是以前14nm节点密度的两倍,这使AMD之类的公司可以发布64核服务器芯片,这比以前的32核(以及Intel的28核)有了很大的改进。
重要的是要注意,尽管英特尔仍处在14nm节点上,AMD即将很快推出其7nm处理器,但这并不意味着AMD的速度将是以前的两倍。
性能并不能完全根据晶体管的大小而定,在如此小的规模下,这些数字已不再那么精确。
每种半导体铸造厂的测量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将它们更多地用作细分产品的营销术语,而不是精确地测量功率或尺寸。例如,尽管数字不匹配,但英特尔即将推出的10nm节点有望与台积电的7nm节点竞争。
移动芯片将看到最大的进步
尺寸缩小不仅与性能有关,还与节点性能有关。它对低功耗移动和笔记本电脑芯片也有巨大的影响。使用7nm(相比于14nm),在相同功率下您可以获得25%的性能提高,或者在一半功率下可以获得相同性能。
这意味着更长的电池寿命和相同的性能,以及更强大的芯片(适用于较小的设备),因为您可以有效地使两倍于有限功率目标的性能提高。
我们已经看到苹果公司的A12X芯片在基准测试中已经压碎了一些较旧的英特尔芯片,尽管它只是被动冷却和包装在智能手机中,而这仅仅是上市的第一款7纳米芯片。
芯片尺寸缩小一直是个好消息,因为更快,更节能的芯片几乎影响了技术世界的各个方面。对于具有这些最新节点的技术而言,2020年将是令人振奋的一年,很高兴看到摩尔定律尚未完全废除。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oxford
|
来自云南
朋友们好,我是电子及工控技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CPU制程工艺追求这么小的原因
目前高端芯片在制作的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制程工艺越来越小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从一本资料上看到,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芯片在面积上在不断地减小,但是每种芯片中所包含的晶体管的数量却在以每1.5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增长着。这说明在在芯片的尺寸不断减小的情况下,而芯片的性能和功能又在不断地提高,这就要在有限的芯片尺寸里集成更多的半导体晶体管,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制造工艺上不断地改进,那么减小制造线程是增加晶体管数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只有制造工艺的制程减小了才能容得下更多的半导体晶体管。而芯片里晶体管集成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芯片的许多性能,比如以CPU为例,当CPU里的晶体管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我们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可以知道,CPU的性能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CPU的运算处理速度会提高、功耗会下降,而这些都是作为芯片最重要的参数,它们决定这产品的竞争力,因此CPU制造商都会千方百计地减小制程,从以前的微米线程到几百纳米线程,再从几十纳米一直到前些年的十几纳米,最后再到目前的几纳米。人们在无休止地减小芯片制程。
CPU制程小的好处
刚才说了一下CPU制程小可以增加芯片里的MOS半导体晶体管的数量,提高它的运算处理速度外,还可以降低功耗。另一方面CPU的制程小提高了集成度,也就减小了寄生电容的产生,使芯片的工作稳定性更高,同时芯片的发热量也会减小许多。这一点从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我09年用的笔记本电脑,开机10分钟之后,就会发现电脑底部温度很高,去年我重新购买了一台配置为i7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这个老式的电脑我就让它光荣下岗了。我这个刚换的电脑开机一天其底部只是有点余温。从这里可见,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使它能高频、高速、低功耗更加稳定地运行。
减小CPU制程的方法
为了使CPU等芯片的制程更小,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设备来完成,那就是光刻机或者蚀刻机。目前3nm的光刻机已经研发出来,它是制造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的关键核心设备。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欢迎朋友参与讨论,敬请关注
电子及工控技术
,感谢点赞。
回复
赞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
更多>
小米电视cpu多少钱一个
小米电视cpu多少钱一个
为什么索尼电视cpu不行
为什么索尼电视cpu不行
微软或暂停推出ARM版Surface Go 4,取而代之的是升级CPU小改款新机
微软在去年推出Surface Pro 9,提供了ARM版本(高通SQ3)可选,在自家最具代表性的硬件上换用ARM ...
闺蜜机芯片CPU能效排行:当贝闺蜜机搭载天玑1200荣登榜首
众所周知,芯片犹如人的大脑,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闺蜜机自然也不例外。那么, ...
索尼智能电视为什么不说cpu参数
索尼智能电视为什么不说cpu参数
小米电视cpu哪个比较好去回答
小米电视CPU是指电视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它是电视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整个系统的运作和控制。 ...
小米电视cpu是哪里的
小米电视cpu是哪里的
小米电视哪个cpu好啊
小米电视哪个cpu好啊
ZNDS问答首页
›
为啥cpu制程工艺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为啥要追求这 ...
1
2
/ 2 页
下一页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最新回答
小米电视75厚度多少
阅读:0
珠海哪里有小米电视卖
阅读:0
电视机怎么样用能节电
阅读:0
小米电视和长虹50b哪个好
阅读:0
索尼电视为什么没有华数tv
阅读:0
小米电视和手机哪个好
阅读:0
永善有小米的电视吗多少钱
阅读:0
小米的电视升级在哪里找
阅读:0
索尼电视为什么变成黑白色
阅读:0
小米电视支持哪些电影投屏
阅读:0
Archiver
-
手机版
-
当贝AI
-
发现AI
-
Sitemap
-
智能鱼缸之家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ZNDS问答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Copyright © 2013 - 2025
GMT+8, 2025-5-14 16:24
, Processed in 0.091568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