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ssunboy
| 来自广东
我认为,《奇葩说》是比较有意思的节目之一。
“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
在《奇葩说》第六季第四期,围绕“美术馆着火救画或是救猫这一辨题,李诞以此种脱口秀式辩论征服全场,贏得满堂彩。
作为一档娱乐性辩论节目,《奇葩说》以社会热点为辩题,引领众多“说话奇才”,以舌为剑,呈现观点的碰撞和思维的交锋。相比于传统综艺纯打娱乐牌,《奇葩说》以嬉笑搭配说理,以段子穿插论战,曲高但不和寡,成为了“最长寿网综”。
台上的“奇葩”是节目的主角,他们负责以口若悬河铺就引人入胜,将辩论赛打成个人秀,展示自身也取悦观众。
媒体评论
作为一档观点言论被多个地方共青团新媒体引用的网综,《奇葩说》似乎在模式、内容创新的同时还引发了人们思考。甚至有不少网友用“做笔记”的方式来观看这档节目,记录下节目中出现的清奇观点、精彩言论。
实际上,不同于其他真人秀类型的节目,《奇葩说》节目中所倡导的"思辨″"好好说话"等理念在当下网络综艺节目浮躁的状态中独树一帜,为观众树立了深度思考的意识,使得网综不再是茶余消闲、餐时下饭的纯娱乐产品,让自身虽处于网络娱乐综艺节目的汪洋之中却能够靠“文化牌杀出重围”,其引导思辨、激发言论的作用为所在平台、为受众、为社会带来的文化传播效应不可小觑。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们试图找到当下年轻人最直接、最真实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节目传达年轻人的语言方式、内心世界和价值主张,并通过娱乐的形式来传遊价值、沉淀文化。
“段子式辩论”很讨喜,很容易赢得笑声和掌声。甚至,让严肃的辩论者哑口无言,只能承认被“震慑"。
把“段子式辩论”当成现实的思维习惯,培养现代思维习惯,就应当遵守论辩的规则,用逻辑而不是语言说服对手。毕竟,很多时候,有理不在声高,缜密的思维比话语的“幽默”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反崇高"的李诞机灵地抖了抖包袱》
《奇葩说》是辨论综艺模式的开创者。“熬夜伤身,但使我快乐,还要不要熬?"一夜暴富真的是好事吗?"、“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这些辩题看似无厘头,但都无比贴近日常生活,反映了当代青年的困惑与焦虑。
而“奇葩”作为节目的重心,其人员配置则以多元包容为底色,高学历专业辩手与草根达人同台竞技,形成了极大的张力。台上的“奇葩”围绕热点辩题唇枪舌剑,语言风趣,幽默活泼,再加上导师的插科打诨,整个氛围轻松而活跃。经由节目组的精心设置,辩论走下了“神坛”,也走入了荧幕、触动了普通观众的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求变求新是进步的关键,也是成功的秘诀。《奇葩说》开创了“辩论综艺"的先河,通过创意选题、变革赛制等形式将严肃的辩论搬上荧幕,以轻娱乐的方式输出观点,在热度攀升的同时斩获诸多好评,形成了深远的文化传播效应。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个关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