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zhitiger
| 未知
答案:应该,而且很有必要。
一点一点说。
首先,这个问题中的描述,没有一句是正确的。
熊猫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动物了,是“活化石”。它们并非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濒临灭绝,而是因为自身原因。
逐一批驳。
“熊猫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动物了,是“活化石”。”
凭什么说熊猫不是这个时代的动物呢?熊猫的祖先大约在420万年前的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逐渐开始以植物为食,也慢慢形成了现今的熊猫。而人猿分离,大约在距今700万年前,我们熟知的一些古人,第一批直立行走的人类“露西”,距今320万年,能人,距今约200万年,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110万年。看看这个时间,人类有什么底气说熊猫不是这个时代的动物,是活化石?
“它们并非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濒临灭绝,而是因为自身原因。”
熊猫分布范围的大幅缩减,主要是因为冰川的影响,但是近代熊猫分布的缩减,主要原因是栖息地开发,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分布碎片化。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竹子开花导致熊猫饥荒的事件,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碎片化,熊猫难以跨越道路、城市而迁徙到竹子尚未开花的地区,而在历史上,竹子开花了无数次,也并没有造成熊猫种群的崩溃,这说明熊猫今天的处境,和人类开发活动关系密切。如果保护的好,熊猫是可以逐渐恢复的,目前熊猫的濒危等级下调,就是中国对于熊猫保护以及它们自身恢复能力的标志。但是再好的恢复能力也比不过人为狩猎,2015年,云南发现的第一只大熊猫就死于猎枪之下。
http://news.163.com/15/0514/06/API94TVG00014Q4P.html
被猎杀的雌性大熊猫的皮
再说保护熊猫的意义:
熊猫是全球动物保护的旗舰种,WWF的标志就是一只熊猫,熊猫的萌、可爱使动物保护的观念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普及,也带来了众多的捐款,极大地支援了其他不那么萌,不那么可爱的动物的保护;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
熊猫是伞护种,就像一把大伞,在保护熊猫的大旗下,保护了西南山地的各种生物。北京大学王放等人的研究表明,一些保护熊猫的措施,例如秦岭观音山的恢复,也有力地保护了斑羚、黄喉貂、豹猫等本土原生物种。
出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基因多样性的角度,也需要保护熊猫。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一旦丧失就不可恢复,保护它们就是为人类保存未来的希望。
最后,说个最俗的:保护熊猫并租借熊猫为我国换来了大量的金钱,以及成为了很多国家谈判中的筹码。虽然这并非保护工作的初衷,对于保护工作是否有益也值得商榷,但是这的确是保护熊猫带来的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