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ngxuejiazu
| 未知
追星只是一种兴趣,在我看来跟其他爱好,比如打麻将或逛街等并没有本质区别。
前面所述的两种爱好,大部分人并不觉得有问题,但假设一个人用麻将去赌博,或疯狂购物导致了其他后果,大家自然也会嗤之以鼻。
对,我想说的是,追星本身并没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因为几个疯狂追星的人就把追星族一杆子打死,这岂不是跟地域攻击一样了么?
如果看成一种兴趣,那为什么会追星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喜欢逛街,为什么喜欢打麻将是一类问题了,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开心。
说一件自己追星的事情吧。
高中的时候,喜欢过一个日本音乐组合,追过国外明星的人都知道,这种相当于恋爱中的异地恋╮(╯▽╰)╭,如果能遇见来一次中国那算是运气好的了。
读大学时,他们受邀来参加一个中日友好歌会,地点在帝都,而我身在魔都,在遭遇被抽中门票这件事情后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纠结的点在于这么大阵仗肯定是要报告父母的,而我又没独自去过陌生城市的经验。室友们似乎都比我还激动,怂恿我不要犹豫以免后悔,甚至有一个妹子还让在机场工作的表哥帮我订了机票。
我犹豫到了当天中午,发了两条消息分别给爸妈,内容是“XXX来北京开歌友会,我想去,你同意吗?”
过了几分钟,爸妈分别回复了我。
“想去就去”
“随便”
说实话,当时被震惊的是我本人,我知道他们都是思想很民主很开放的人,但没想到会如此快速地默许了这个决定。于是我拿上身份证就冲向机场。
落地帝都,刚工作的姑姑听说了这事来机场接我,送我去了现场,之后等我听完歌友会接我去她家住。当时爷爷奶奶也在,一回家姑姑先替我打了圆场,“她学校有个活动在北京,明天一早就回去了~” 爷爷奶奶也没多问,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乘飞机回魔都,飞机落地后收到了一条信息,发信人是姑姑,内容是“包里放了三千块钱,记得还给帮你买机票的同学啊~^O^” 这也许是当时刚工作的她一个月的工资,就被她这么轻描淡写地说过去了。
事过多年,我不是很能记得那次演出的内容,但当时父母能够把小孩追星看做一件无异于外出旅行一样正常的事情,以及姑姑虽然不能理解追星但一样支持和照顾我,每每想起还是让我感动不已。
在追星这些年里,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论坛,学会了摄影及修图,学习了唱歌技巧,学会了弹吉他,开始了健身,从一个宅女变得爱上旅行和交朋友。
最大的收获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在你原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会认识的朋友,比如在我的基友圈里就会有警察,律师,导游,化妆师,教师等等五花八门的职业。即使当我们不再对当时的“偶像”那么狂热时,我们还是会偶尔挑一个近的城市,开个轰趴,吃饭聊天,家长里短。
我们可能不会追一个明星很久,也许也会喜欢上新的,但在追星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已经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我曾这么回答过追星的意义,“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与并肩战斗。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看着他们的进步,自己也能得到鼓舞继续前行。等到老了,他们也结婚生子了,如果还没有放弃自己的舞台,我想带着家人一起去看他们的演出,像是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一样。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意义吧。”
PS. 关于追星的妹子男生如何看这个问题,我想说我认识的追星的妹子里,大多数人有非常正确的三观,不错的工作,以及好相处的性格。一个能为也许一辈子也见不到的人默默付出的女孩子,内心大多是温柔的。
有次一个女孩小心翼翼地在群里问,单位里的男孩子都对追星族印象很差,万一被知道了我是追星族如何办?
我说你并没有错,是他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看法,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
其实也不是,我就是觉得,这些追星的人(无论男女)把明星看作一种灵魂都高尚的人,好像明星就是神,在他们眼里任何人都不上他们的爱豆,这种感觉让人感觉他们就好像进了传销组织,信了邪教一样,让我感觉特别愚蠢,同时感觉他们也很可怜。说实话我挺喜欢uzi的,但是我觉得比起爱因斯坦,费米,霍金,钱学森,袁隆平之类的,我还是更愿意把后者看成是我的“爱豆”,但我也不会疯狂迷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