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OLED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

ccoral 回答数7 浏览数181797
OLED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
edmond_cn_gd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OLED)又称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英文: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缩写: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技术最早于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由法国人和美国人研究,其后索尼、三星和LG等公司于21世纪开始量产,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前者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全彩化及制程简单等优点,但相对的在大面板价格、技术选择性 、寿命、分辨率、色彩还原方面便无法与后者匹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分单色、多彩及全彩等种类,而其中以全彩制作技术最为困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依驱动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AMOLED)。 [1]  


        有机发光二极管可简单分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两种类型,目前均已开发出成熟产品。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相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主要优势是其柔性大面积显示。但由于产品寿命问题,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仍以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主要应用。


     最早的OLED技术研发开始于1950年代的法国南茜大学,法国物化学家安德烈・贝纳诺斯被誉为“OLED之父”,最早的实用性OLED于1987被柯达公司的香港人邓青云和美国人史蒂夫・范・斯莱克两人发现。
      实用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研究的其中一名研究员是邓青云博士,他出生于香港,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得到化学理学士学位,于1975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另一位则是来自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美国人史蒂夫・范・斯莱克,于1979年加入柯达公司。邓青云自1975年开始加入柯达公司Rochester实验室从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工作,在意外中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1979年的一天晚上,他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回到实验室后,他发现在黑暗中的一块做实验用的有机蓄电池在闪闪发光从而开始了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1987年,邓青云和同事史蒂夫・范・斯莱克成功地使用类似半导体PN结的双层有机结构第一次作出了低电压、高效率的光发射器。为柯达公司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奠定了基础。OLED英文名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OLED),中文名(有机发光二极管)更是邓青云命名的。
        到了1990年,英国剑桥的实验室也成功研制出高分子有机发光原件。1992年剑桥大学成立的显示技术公司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这项发现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走向了一条与柯达完全不同的研发之路。OLED最大的优势是无需背光源,可以自发光可做得很薄,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富、节能显著、可柔性弯曲等等。可广泛利用在各个领域,目前OLED更多使用AMOLED技术,在2013年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IFA)上,更有曲面OLED电视机种出现并引起注意。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uf1081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 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作为高端显示屏,价格上也会比液晶电视要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emqj.xiao | 未知
有机发光半导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086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基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OLED的结构更加简单,每个像素都能自己控制自己啥时候发光啥时候不发光。OLED屏幕在显示黑色时可以做到完全不发光,而LCD即使在显示黑色时仍然需要背光灯运作。LCD是需要背光源的,所以会显得很厚,可扩展程度极其低。OLED不需要背光模组,所以可以做到超薄、省电、广色域、可弯曲、广视角,OLED由于每个像素点是自发光,而不是LCD那样整块全部亮,这就会导致OLED每个像素点工作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像素点显示某种颜色的时间长,那么衰减就会比其他像素点多,日后再显示这一个像素点的颜色就要比其余的淡一点,所以OLED非常容易发生一个现象就是烧屏。当然这个烧屏还是看使用程度吧,LCD屏的寿命要大于OLED屏。
因为屏幕材质,成像方式不同,OLED在低亮度时打开相机会看到屏幕闪烁不停,低亮度下玩一会就会觉得眼睛难受,流泪,眼睛疲劳。当然这个屏闪症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
且OLED的价格高于LCD,LCD就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显示屏,OLED的扩展性是未来主流屏幕的不二之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澈`。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ienhoo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
一般而言,OLED可按发光材料分为两种: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zhong983311 | 未知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