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目前中国OLED产业现状如何,国内厂商与三星差距有多大?

gongjingwe 回答数5 浏览数292981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ttyn727 | 未知
最近,广州和LG Display握手,拿下了8.5代OLED面板生产线。

8.5代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效果图
LG Display 7月10日宣布,其在广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计划已正式通过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项目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预计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广州正在打造“世界显示之都”,一举拿下中国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为未来目标的实现如虎添翼。目前,全市显示产业规模最大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平板显示产业产值2020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OLED之于中国: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在完成国家相关部委的备案与审批程序后,这个总投资额高达460亿元人民币的OLED项目于11日下午完成公司注册,成功获取营业执照,正式“嫁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这条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是LG Display继模组工厂、液晶生产线后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建的第三个项目,也是其在韩国本土外建立的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三代技术扎堆聚集,LG Display对广州情有独钟。
该投资的生产线量产后,每月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最大产能将达到9万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UHD超超清55~77英寸电视机用OLED面板。目前,LG Display韩国坡州E3、E4工厂的月产能为7万片,加上广州工厂的产能,LG Display 2019年下半年的OLED面板总产能将达到13万片。
LG Display CEO韩相范说:“我们衷心地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于LG Display的大力支持。新建成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将进一步推动OLED上下游产业链在中国扎根。LG Display将继续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为推动OLE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打造领先的差异化显示产品而不懈努力。”
据悉,该项目由LG Display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企广州凯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7:3比例合资建设。
近年来,显示产业成为全球科技能见度的“大屏幕”。多种显示技术“长江后浪推前浪”,各地争相布局“你方唱罢我登场”。
“谁想见见世界上最大的OLED屏幕?我可以告诉你,它在广州塔里面。”今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2018国际显示技术会议上,OLED之父、美国工程院院士邓青云侃侃而谈。随着轰轰烈烈的消费升级浪潮,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高端产品试水的最佳市场,而OLED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IHS的预测数字显示,2019年中国OLED TV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较2018年增长115.5%,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OLED TV增速超过100%的地区,排名第二的日本增速预计为64.7%。
据了解,与LCD相比,OLED是无背光源、无液晶的自发光显示技术,具有优异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反应速度。由于材质更加轻薄,可透明、可柔性,OLED能够实现多样化的设计。基于以上优势,在创新竞争激烈的电视机面板领域, OLED面板深受电视机整机厂商的青睐。
目前,OLED阵营在全球已经扩展至14家,其中包括海信、创维、长虹、康佳等主要中国主流电视机企业。LG Display是全球唯一能够大规模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应商,2017年突破170万片,今年将突破300万片。随着销量的陡增,LG Display OLED事业部今年下半年将首次实现盈利。
中国显示产业迅猛发展,站在风口之上,行业新动态都如“投石击水”,荡起阵阵涟漪。LG Display在广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产线,不但可以降低物流费用,还能稳定供货,对大幅提升OLED电视机的普及速度大有帮助。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肖由笛、郭哲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yby | 未知
中国OLED产业已经完成从0到1的阶段,国内OLED厂商和三星的差距,已经从过去的望尘莫及,缩小到现在的能望其项背,下一步就是并肩前行,然后是大步将其甩开。
不同意网上将三星封神,将国产OLED贬的一无是处的看法。二十年前,三星家电和日系家电相比,也是低端的代名词;功能机时代,三星手机被诺基亚碾压的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三星最初介入芯片产业,跟在日本企业身后也吃了很多年土。
市场上没有永远的“神”,总在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大戏。中国OLED
企业正在爬坡追赶阶段,和三星有差距很正常,但追上它,超越它并非不可能。
(长文预警:15秒耐心的朋友可以离开去玩耍了,求知欲旺盛的朋友请继续往下走。)
更重要的是,国内OLED厂商和三星的差距远没有芯片大,下面我们客观理性地解析。
主要落后在产能和良品率

目前能够量产柔性OLED的面板厂商主要有六家,包括三星、京东方、维信诺、LG、深天马和柔宇,其中国内厂商占据4席位置。

现在看起来,韩国的OLED产业是这样的,很震撼是不是?

将来,中国和韩国在OLED产业上,可能是这样一起玩耍


但在产量上,LG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带头大哥,三星则是小尺寸(用于智能手机屏幕)OLED面板的垄断者,占据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
京东方在成都的B7厂和绵阳的B11厂都是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合计月产能为9.6万片。华星光电位于武汉的T4厂也是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月产能4.5万片。两家企业三条生产线年产OLED面板共169.2万片。
看起来也上百万量级了。2017年国产手机销量近4.5亿,国产柔性OLED面板产量勉强能满足联想的需求。要知道,联想去年销量排名在第10位。

三星的产能如何呢?苹果去年为iPhone X向三星下单8000万片OLED面板。另外,三星品牌的手机大多数也采用OLED面板,华为、小米、OPPO和vivo的部分中高端机型,也采用OLED面板。因此,保守估计,三星的OLED面板年产量在2亿片左右。
169.2万和2亿相比,就是毛毛雨和暴雨的差别。
在良品率上,京东方为65%,三星超过90%。
国产OLED面板良品率低,产量小,综合计算,当然是三星当带头大哥了。
代际无差别,国产OLED产业也能秀秀肌肉

上面说过了,三星OLED面板生产线和京东方、华星光电的都是第六代生产线,这就意味着中韩的OLED产业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代际无差别,中国的OLED产业追起韩国来轻松不少,基本可以做到,你有的我也能有。比如在“折叠屏OLED”方面,中国厂商就在SID 2018展会上结结实实秀了一把肌肉:
    维信诺发布了“柔性显示折叠一体机”,7.2英寸AMOLED柔性折叠屏,最小弯折半径可达到1.6mm。
    天马展示了5.99英寸18:9外弯折叠的全面屏,屏幕的上、左、右均为0.85 mm的窄边框,搭配双排COF设计,具有超高屏占比,弯折半径为5 mm,弯折角度可达0至180°。

    和辉光电展示了5.5寸全柔性折叠屏,厚度0.3mm(含pol厚度),弯折半径3mm,弯折角度180°。

    京东方展出的可折叠WQHD AMOLED全面屏,实现全球最小动态弯折,半径仅为1mm,弯折次数超过10万次,色域NTSC高达118%,折叠屏技术可谓最成熟、最先进。

三星不是明年推折叠屏手机么?这下好了,有国产OLED的支持,华为也有底气说要做折叠屏手机,时间比三星还早一些:年底。(想了解干货的,请继续走起)
国产OLED相比中国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可以利用好13亿市场的优势

国产芯片厂商和芯片巨头在制程工艺上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制程工艺最先进的中芯国际,还没有完全搞定14nm制程工艺,挖来台积电的技术大牛梁孟松后,14nm制程工艺仍在探索中。台积电现在已量产7nm制程工艺,5nm大概明年底能量产。14nm和7nm中间隔着12nm,也就是说,制程工艺上,中芯国际落后台积电4代。
落后一代就要吃土,落后4代,这吃的土得用吨计了。所以中芯国际追的很苦。

而中芯国际只能追芯片巨头扬起的尘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法利用国内的13亿市场优势(求知欲旺盛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后搜索参考《20年前中芯国际京东方同时起跑,为何一个成全球霸主一个仍在苦熬》,这里不展开)。
国产OLED产业则不同,华为、小米、OPPO、vivo那是在嗷嗷待哺啊,有多少消化多少。2017年国产手机销量3.8亿部,所以国产OLED厂商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货,进入“赚钱,扩大产能,赚大钱,再扩大产能”的良性循环模式。
国内厂商一进入良性循环模式就会开挂。

所以,国产OLED厂商对未来那是相当的有信心,维信诺立下投名状:到2023年,国产AMOLED(OLED技术的一种)的市场占有率要上升到38%。
至于长期霸榜的韩国AMOLED,市场份额自然下降到59%。
那时,中韩OLED产业基本就是肩并肩赛跑,虽然思密达的内心是有点崩溃的,但也没有办法,谁叫你暴利!而且摊上中国厂商做对手,它们可是眼里一贯容不得暴利,一定要把暴利搞成平价的。
到时候,我们一定要理解思密达的心情。
不知道大家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欢迎在留言里发表不同观点。
如果喜欢答案内容,请点赞,谢谢!头条号《魔铁的世界》专注有营养接地气的科技、商业故事,喜欢请点击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ichg123 | 未知
看了一下,冷嘲热讽的居多,但这真的不妨碍我们长足的进步。如果回过头来看前面十年二十年的情况,那就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正是有了前面这么多年的努力,持续的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的引进才有了今天的这一点成绩,因为国内市场非常巨大,我们能迅速地把价格白菜化来占领市场,他们用降价来打压我们,你以为他们想降价吗?牺牲他们的利润就是因为已经无路可走了。从长远来看,我们一步一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如同日本企业在家电领域的衰败一样。
其实我到挺担心三星公司的,说白了,韩国人其实就指望这一家公司过日子呢,我们依靠国内的市场,强大的配套产能,能够迅速扩大产能然后拉低价格,然后在国内外抢占他们的市场,一叶知秋,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就能反应出这种趋势。现在最紧张的是韩国人,只有他们明白,失去三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件事不会明天马上就发生,但从长期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和前面十年,二十年一样,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氓插件 | 未知
从CRT到LCD再到OLED 屏幕,反映了液晶面板的演变,内在则影响了全球各地的相关产业链,折射出产业转移的大周期。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兴起于 2000 年前后,承接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发展趋势,奋力追赶 LCD 发展周期,同时迎接 OLED 兴起浪潮。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液晶面板发展最早的是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们的自给率一直比较低,不过发展速度超过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在2005年左右液晶面板自给率不到一成,截止到2017年我们的自给率达到了49%,京东方以全球22%的市场份额一度反超了韩国LG和三星。

从上图看,京东方以22.3%的出货量领先全球,其次是韩国的LG占比21.6%,而三星的占比只有9.9%,所以毫无疑问,我国的OLED 屏幕产业已经成熟,赶超韩国。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加关注,也欢迎各位来评论区畅所欲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