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有的显示器色域是 99% sRGB,有的是 100% sRGB ...

小皮特 回答数5 浏览数5631
请问这 1% 的差距是出于法律的严谨或是成本的控制?
对于一线牌子的显示器来说,完全有能力做到 100% sRGB 的情况下为啥还要做一台 99% sRGB 的显示器,是不是99%覆盖可以减少校色的成本?满足99% sRGB可以做到以较低的成本同时满足其它色彩范围?
补充:我知道容积和具体的色彩表现是两个事情,只是看到同一台牌子的官网存在两种数字,让我好奇是其中的边际成本太大,或是有意识地在高端产品上用一些不同的营销话术。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chrischen | 来自云南
可以说是出于严谨。
但你买100%sRGB的屏一定比99%的要好。
也是出于严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iedfly | 来自上海
其实目前市面上的100%sRGB和99%sRGB的色彩覆盖范围几乎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差距。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测试环境的不同,比如测试仪器、软件、屏幕的状态都有所差异,会造成同一块屏幕由不同的厂商测量出来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会测试出99.2%sRGB,而有的厂商则会测试出99.8%sRGB,这都是在误差范围内的。并且如果所有的厂商都以100%sRGB作为出厂标准,但检测软件只检测出99.5%的sRGB,那该面板将直接报废,成本会非常高。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广告法的限制,商业广告中不能出现太绝对的词,如果宣传100%sRGB,但买回来自己却测试出99.6%sRGB......消费者的满意度也会下降~
因此这1%的差距和题主说的原因一样,既是成本控制,也是法律约束。
(内部人员泄密,笨球不会被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thony1331000 | 来自北京
显示器sRGB/AdobeRGB/NTSC/DCI-P3色域说的是什么?科普贴(看完你就是砖家)
首先来说一下什么是色域:

      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简单来说就是在色彩中能覆盖到的面积。色域又被称作“色彩空间”(英文名:colorspace),之所以大多数人都说色域而不说色彩空间是因为“域”是一个数学名词,可以更好地体现不同的色彩是有范围的。


色域是现在很多显示器和一些电视厂商宣传的重点,在如今分辨率,长宽比等参数相同情况下,能够进行价格档位区分的卖点也就在色域,刷新率,面板材质,响应速度这几个点上了。响应速度还好理解,越快越好,降低重影。那色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显示器72%NTSC,有的100%sRGB,看起来比较标准都不同。今天我们就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色域的问题。
CIE1931色域



CIE 1931 色域色度图(人眼可见色域)

  呈现出来的形式大致就是上面这样,上图是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于1931年发布的,它们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William David Wright 和John Guild 将实验结果合并到CIE RGB色彩空间的规范中,从中导出CIE XYZ色彩空间。
  简单的说,肉眼能够看到的色彩空间就是这些了,but,显示器并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和人眼相比,显示器能够显示的色域更小。
sRGB

         sRGB是最早期的色域标准之一,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它是由当时的微软(software)与惠普(Hewlett-Packard)共同定制于1996年,并且得到了来自业界的W3C、Exif、Intel、Pantone、Corel以及其它许多业界厂商的支持。


     上图的三角形就是sRGB的范围,相当于CIE 1931的一个子集,覆盖面比较小,小s的意思是standard,标准。不过由于sRGB标准定制较早,很多技术和概念都不成熟,
        而且当时的CRT显示器对于颜色还原实在是差。sRGB色彩空间大概只有当时CIE色域标准的30%,色彩还原度不高,而且观察色域范围你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sRGB对于绿色部分色域覆盖非常少。这个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花草森林等场景的色彩表现力不足。也正是因为这样,它对显示器的要求不高,所以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显示器都能达到sRGB100%。
Adobe RGB

Adobe RGB就是由大名鼎鼎的Adobe公司所发布的,而且网传这个标准还是一个意外失误所形成的标准。
  1997年开始,adobe就在研究创建一个色彩管理配置文件,当年的操作系统都没有色彩管理功能。photoshop的首席开发工程师Thomas Knoll决定根据另外一个色域标准 SMPTE 240M来构建ICC文件,不过由于当年网络不发达,这个标准并没有提供在线版本,但是Photoshop 5.0发布时间要到了,他们等不到纸质版本寄到,所以这位首席开发工程师干脆就直接上网搜了个看起来很官方的数据来用在Photoshop中,也是心很大。


  不过实际使用中却效果拔群,尤其是在色彩范围和CMYK转换方面表现非常好。但随后有SMPTE 240M的狂热用户来告知Adobe ,这个标准并不是SMPTE 240M的标准值,而是一个当初SMPTE 240M初选的时候使用的理想值,不是现实中的标准值,更不靠谱的是那位工程师在复制红色主色度坐标时出错,导致SMPTE标准的表示更加不准确。尽管Adobe后来尝试了多种方法来纠正这个错误,但最初的错误版本却是表现效果最好的,索性Adobe也就放弃了纠正,直接把这个色彩标准改成Adobe RGB自己注册了商标。


       Adobe RGB色域可以说是sRGB色域的升级版,因为它主要解决了印刷与电脑显示器显现颜色不同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在青绿色系上的显示,也正因为如此,它占据CIE色域达50%之多。这个标准借由Adobe家的设计全家桶软件被平面设计和印刷业界所广泛接受,对比上两种色彩空间,Adobe RGB可以说是高端专业人士使用了,目前也只有部分高端显示器能够做到99%的Adobe RGB色域,基本都是用在设计方面。
        但是我们要区分开Adobe RGB色域以及Adobe RGB标准格式数据,后者是图像、视频颜色存储数据标准,而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和印刷出版的软件都支持Adobe RGB标准格式。
NTSC

        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的缩写,意思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NTSC负责开发一套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和接收协议。此外还有两套标准:逐行倒相(PAL)和顺序与存色彩电视系统(SECAM),用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NTSC色域,而非NTSC制式电视信号,NTSC色域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在 1953 年订制。


      NTSC色域通常被用来测试电视屏幕所能覆盖的色彩范围,虽然也有拿它测试电脑显示器的,但是相对来讲并不标准,所以它到后期一般只是用来对电视的屏幕进行评定而不是电脑屏幕。更最重要的是对于 PC(广义的)和移动设备来说,几乎没有内容创作者是以 NTSC 为工作空间的,它保留下来最多的用途还是用于比较其他的色彩空间。
       普通用户接触的比较多的是sRGB和NTSC色域,但是这里许多厂商都推出一个72%NTSC的概念。
72%NTSC:100%的sRGB色域约等于72%的NTSC色域。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色域是没有换算关系的,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换算是因为sRGB的色域范围恰好几乎全部囊括在了NTSC的色域范围内且占比恰好为72%,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换算方法。
DCI-P3



        DCI-P3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它是一种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导的色域标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域,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视觉的体验.它也不是色域最广的标准(目前最新的标准为Rec.2020),但是在Rec.709标准之上。
        DCI-P3是一款更加注重于视觉冲击,而不是色彩全面性的色域。并且相对其他色彩标准,它拥有更广阔的红色/绿色系色彩范围。
综上各类色彩空间标准对比图



       色域并不是谁比谁更好,每个色域都有其特定的专精用途,对于摄影师或者专业设计师,那准确的色彩显示是必需的;对于对色彩要求不高的来说就不是特别必要。所以要根据你的用途来选择。
注意:
sRGB达到100%的话,NTSC近似达到72%,NTSC 并不能完全覆盖住 sRGB。严格上说,sRGB 是不能直接换算成 NTSC 的,反之亦然。
所以用色域界定屏幕的好坏总结起来就是:

  • 100%sRGB/72%NTSC 以上色域的屏幕,是不错的屏幕
  • 90%AdobeRGB/90%NTSC 以上的屏幕,是非常优秀的屏幕。
  • 65%sRGB 或者 45%NTSC 的话,那这个屏幕就是非常垃圾的屏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叮叮当 | 来自北京
技术层面已经说的很多了,我简单表述下我的意见
色域覆盖和大小都是数学表述方式,全靠RGB的xy或者uv坐标来计算,广色域做到色域比sRGB大很容易,然而再通过映射实现100%与sRGB相同却很难。除了激光光源可以实现单一频谱,普通显示器的LED光源和彩膜的光谱特征都只是一个类似波锋的形状,测试仪器即便是分光色度计,波长精度也只能达到2nm、4nm、10nm,误差也总是有的,而且材料设计和光学特性并不精确相关。


色域相同不代表一定完全覆盖,上图有助于理解这两者差异。A为显示器实测色域,虽然面积上看与sRGB(B)相同,可能厂商也标注了100%sRGB,但实际上A的色彩落在sRGB范围内的肯定少于100%。
覆盖率是指跟标准图形间的重合度,只能无限接近100%,99.9%是否可以等同100%这是数学问题还是语文问题?我也搞不清,99.999%呢?色度计坐标本身取小数点后面4位还是5位对计算都有影响,谁敢说没有误差,实际产品怎么可能像标准那样刚好是x=0.64000000,y=0.3300000。
都知道纯金的含义是只有Au原子,问题是100%纯金很难做出来,一般商品也就能做到99999。


要特别注意一些以超过100sRGB当作100%sRGB的产品宣传,原生色域在三个坐标上都大于目标标准的顶点,形成包含关系,但如果没有优秀的色彩空间管理,只能以广色域显示的话,依然会过饱和,这是色域覆盖率描述的一大弊端,所以需要同时看色准,或者说,色准比覆盖率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dp888 | 来自北京
我们都知道,“完美”一词绝大多数时候存在于理想之中。


matebook 14

1040 G5

U2417H

Conpect D CN715-71

以上数据包括使用普通面板的笔记本、广色域面板的笔记本、以及普通显示器的色域实测值。理论上,它们都属于“100% sRGB”的范畴,没有问题,除非你咬文嚼字。但如果你要挑刺,那你的理由必定是“实测值不符”。
实测值和理论值不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放到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多么严谨的产品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严谨的地方,会在理论值旁边加个括号标明一个波动区间,比如+-5%。说回屏幕色域,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发现,很多厂商在写的时候都会注明“典型值”等字样?说白了,就是这个道理。
实测值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这与测试仪器的精度、测试场景、测试时屏幕的状态、测试软件的不同、被测试屏幕的质量、品控、测试算法等等一系列因素都有关系,而不是“完全有能力做到 100% sRGB 的情况下还要做一个 99% sRGB 的显示器”。最简单的,看CN715-71的例子,标称100% Adobe RGB,软件给出的实测结果是99.9% sRGB,98.6% Adobe RGB,哪里“缺斤少两”了?很可能是软件算法的问题,又或者光线经过滤色片后的饱和度恰好少了那么一点点,谁知道呢?
厂商是否“完全有能力做到100% sRGB”?假设一个场景,题主投资了上百万开了个屏厂,产出的面板都要经过检验,以Displaycal 3.8.3软件的结果为准,以CIE 1931的sRGB IEC61966-2.1标准为参照,如果被检测面板实测数值达不到100% sRGB色域覆盖,则该面板立即报废。我敢保证,不用一年你这厂子就要倒闭。
所以,有没有能力?如果你肯弥补屏幕良品率大幅下降到来的巨大损失,以及出厂前面板调校所需的人工费用,那当然有,完全没问题。这就相当于让你每次做一件事情都做到完美无缺一样,也许真的可以,但不现实。
所以,这1%,甚至不止1%,是出于成本的控制,也是现实生产条件的制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更多>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