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nwo
| 来自辽宁
我觉得大多数人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所以对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爆炸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其实人工智能突然火爆,导火线是2012年的AlexNet的出现,它对图片分类的准确度超过了传统人工设计的算法10%的准确率,让传统算法颜面无存,丧失了追赶的信心。从此,深度学习大热,近几年的发展真可以用爆炸来形容。所以,还拿着传统经典算法来思考人工智能,就像是用赶马车的技术思路去衡量内燃机。
深度学习热起来还不到十年,其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广,当初AlexNet就是一个CNN雏形,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能够想象到它引发的地震吗?AlphaGo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其实也不过是深度学习中的强化学习分支而已。现在深度学习除了应用最广的CNN家族主要处理图像数据,还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RNN家族,其他还有自编码器,强化学习,生成对抗网络等。这些不同的分支都已经硕果累累,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你们或许听说过人工智能会画画,写歌,甚至写小说,写代码。其实这些在深度学习中都不是新鲜的东西,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深度学习算法去挑战人类的极限。
然而,人工智能并不是能让机器产生意识,所以,在功能上机器可以超越人类,但机器还只是人类工具的延伸。除非有一天,机器真的能够通过算法产生意识,那真的就是创世纪了,我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触及到那个时代边缘。
在中国,确实有一个现象让人不由得担心: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生,博士也好硕士也好,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在SCI上发表论文。所以绝大部分的中国智慧都在耕耘这些英文期刊和会议。已经有不少专家提出意见了,说中国人研究的东西,外国人都能轻易地学习去了,而中国搞技术搞开发的并不是都搞学术研究,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不佳,所以好的技术无法及时吸收和普及。这确实是一个痛点。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还是乐观的。我们抛开现有的政治因素,虽然我们的研究人员都在发表英文论文,但是这些人毕业后很大一部分还是留在了国内,尤其是BAT这些有实力,有金钱,又想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的企业,薪水很丰厚,这就留住了很多专业人士。而且,这些企业里面都是顶尖的人才,如何可能会担心看不懂英文文献呢?还有,在校的莘莘学子都在刻苦攻读,深度学习这么热,普通技术人员想要获取信息,不会落后最新技术发表时间多少的,因为这些学生们都在苦读,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你只要到CSDN上转一转,你会发现当年的重要论文很快就有中文翻译,还有很多人的各种理解,各种注释,对相似的技术还有对比分析,总结。如果你要应用这些算法,GitHub是开放的,论文成果是接收全球学者检验的,代码下载下来就可以跑实验。
相信中国人的头脑,平均智商绝对领先全球,人工智能在中国学术的发展现在绝不比美国差,高质量的论文也层出不穷。我们现在缺少的还是产业化,将学术力量应用于实际。这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中国当下的发展,市场环境和产业链不像美国那么成熟。但好在中国现在正在腾飞,我们各方面都在迎头赶上,有不少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是世界领先的,国防、安全、医药、生产都在快速普及和发展人工智能,不断突破现有算法的记录,一切都在悄然变化中。相信中国,相信中国人的智慧。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就是中国人,但是中国的土壤正在培养更多超越李飞飞的人。中国的政策也在向高级人才倾斜,相信在国家的扶持下,自强勤奋智慧的中国人一定会充分掌握并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技术的发展让生活便利,社会发展,国家强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