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孩子专注力差?睡前别看电视别听语音故事!为什么?

Daniel9545 回答数13 浏览数410711
想让孩子的专注力好,有方法。
一位小男孩练习写字时,写着写着,眼睛飘向了窗外,看着天上的白云发呆。
妈妈批评小男孩不专心,小男孩一脸无辜地说:“我的眼睛生病了!”
妈妈问:“眼睛什么病?为什么我不知道?”
小男孩:“斜视病,突然得的!”
妈妈:……

经常有爸妈留言说,他们家的孩子很容易分心,专注力不好。比如前一秒还在专心玩积木玩具,一转眼就玩起了脚踏车;比如专心画画,冷不防就吃起了零食;又比如专心练琴时,一不留神就坐到了地上玩过家家玩具……

为什么小朋友的专注力如此差?除了跟大脑发育未够完善的原因有关外,很多家庭日常养育孩子的细节也有问题,比如孩子过多地看电视。并且,从科学的角度,幼龄孩子想提高专注力也是有办法的,其中最简单的是每晚睡前花半小时亲子阅读,这也是常常被无数父母忽视的“小事”。

▲睡前尽量别看电视,而是做这件事

有数据表明,60%以上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部分孩子甚至达到了每天3小时,毫无疑问这是有害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大脑有两种波,一种叫阿法波(alpha waves),跟催眠有关;一种叫贝塔波(beta waves),与理性思考和专注有关。当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愈长,脑中的阿法波愈强,贝塔波愈弱,脑部活动力大减,就像被催眠一样,思考力与注意力都下降。耶鲁大学的电视与儿童专家辛格(Jerome Singer)曾经建议,当孩子们在学习和阅读习惯还没养成之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看电视为妙。

跟看电视相比,孩子睡前亲子共读,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自制力。


2010年,日本科学研究生院的儿童学家Shohei Ohgi和同事曾经有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亲子共读时,孩子大脑的前额叶部位得到刺激。长期下来,经常亲子共读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以及自制力和专注力也会比较好。在研究中,Ohgi也曾经把图画书制作成影片让孩子观看,给孩子带来的大脑刺激效果却比简单的亲子共读差很多。

去年,我认识了一位6岁的小女孩。她从1岁开始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其他城市上班,节假日才回来陪她。所以小女孩不仅缺乏亲子共读和阅读绘本的环境,再加上她的奶奶精神状况不是很好,小女孩从很小开始,晚上她的奶奶也很早就睡觉,为了避免孩子吵闹,便让孩子看电视。小女孩每天晚上常常是看电视看累了,就在电视机前面的椅子上睡着了。后来,小女孩的专注力比同龄人差很多,比如她有时在学校上语文课会若无旁人地唱歌,比如有时吃饭吃了两口就睡着了……甚至有一次,小女孩在讲台上演讲,莫名其妙地就吃起了零食。

“电视”在她的脑瓜里放进了专注力的小恶魔,后来她的妈妈把她接到身边,培养亲子共读的环境,情况在慢慢好转,却又难度重重。这便是幼儿说常常说的,很多父母犯错后需要十倍的精力弥补,效果还很差。

▲疑问:听手机上的语音故事,能实现亲子共读的效果吗?

手机上的儿童语音故事盛行,经常有父母留言问这方面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也常常是“听手机上的故事语音,能替代亲子共读吗”?科学的答案是:不能。

在看到这些父母的问题时,我总会想到一个情景——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密度最大的国家,才500多万人,便有800多家图书馆,12600多个流动图书馆,甚至每位宝宝一出生就会收到育婴部门的亲子阅读的启蒙绘本,这也是宝宝人生的第一本书。芬兰的父母也重视亲子阅读,在家里不仅设置阅读区,每晚还有家庭阅读时间……为什么人家要如此大费周章?打开手机听一听语音故事不就解决了?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为语音故事完全不是亲子阅读,也缺乏“互动性”。什么是“互动性”?即妈妈与孩子间的互动性语言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举例来说,作为父母,我们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或读绘本时,常常不仅有故事情节的重复讲述,还有提问,甚至配合动作表情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些细节互动,不仅方便孩子理解,也能帮助孩子对故事情节的思考。而手机上的语音故事,无论讲述者的声音多么生动有趣,却由于缺乏了“互动性”,孩子不仅不容易理解,也不利于孩子思考,对于越年幼的孩子越是如此。更严重的,语音故事还可能会带来孩子对真实阅读的惰性。

另外,幼儿说也说过,孩子听爸妈的声音跟陌生人的声音是不同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家Daniel A. Abrams也说过,跟陌生声音相比,父母的声音尤其是妈妈的声音,能更强地激活孩子大脑的多个脑区,促进大脑的成长和发育。所以,在幼龄孩子听故事读绘本上,父母们别偷懒,最好不要轻易假手他人,也不要把手机的故事语音当成孩子的“故事保姆”。

▲阅读的“马太效应”,谁获得谁便是幸运孩子

我有一位老师的孙子,今年刚好5岁,已经每周3本厚厚的世界名著的阅读速度,是旁人眼里的“小书虫”。小家伙从3岁起,就养成了每天睡前必须阅读的习惯,当然他们全家人都爱阅读,晚上常常是他们的家庭阅读时间。小男孩在阅读的初期翻无字书,后来觉得无字书太简单,便看有字书,还主动学会了查字典……如今不仅说话伶俐,认字量惊人,他和奶奶也是图书馆的常客,专注力比很多成年人还好,有时能一个人翻书大半天也不觉得累。说到底,他获得了阅读的“马太效应”。



阅读的“马太效应”,是教育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提出来的,他在研究中发现,那些越早养成阅读兴趣的孩子,不仅未来的阅读量成倍量增长,他们知识的积累也超越同龄人,达到了“小时候阅读多,长大阅读更多”的知识积累效应,将有益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成就。

所以,想让孩子的专注力好,亲子共读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一种让孩子受益无穷的途径。

关键字:专注力培养、亲子共读、亲子阅读、早期教育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tanaya | 未知
我家宝宝实在不看书不知道为什么,一打开就关上,快两岁了,我尽量的补救方法就是睡前口述睡前故事,听完故事之后给他唱歌,入睡。这样可行吗?有没有补救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取个名可真难 | 未知
我家幸运的早早认识到这一点,孩子三岁之前家里没有电视,哄孩子的方法就是给她读故事,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现在四周多,常见字认全了,已经能自己读中篇小说,科学人文地理什么书都感兴趣,阅读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孩子的识字关,别的家长还大费周章的时候,我们已经悄悄的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孤客 | 未知
才快两岁了你是不是太捉急了?我家妞一直到快七岁才开始迷上看书。之前不识字,对书感觉不大,自从上学认字了以后,突然变得很沉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nhgsj | 未知
哈哈哈,现在那些育儿的不都是从小抓绘本看吗,各种推荐普及,习惯从小养成。不过我儿子不看我也没办法,心里是有点急但也不会逼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 未知
我觉得现在的父母都太心急了,急啥呢一辈子长着呢,主要是我懒,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flc8 | 来自上海
不过我也赞成小孩子还是玩最重要。不过偶尔别人家孩子什么都会就你孩子玩泥巴你说心里还是会打鼓不是,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忘了喝水的鱼 | 未知
打啥鼓,咱不比那个。咱们娃就比饭吃得好觉睡得多,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泥巴都比别人玩得好。我还有个小的,三岁了,是个男孩,那叫一个能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04099 | 未知
我想问一下关于电视会影响脑波的相关的参考文献可以提供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楚客 | 未知
这文章太伪科学了,什么脑波不脑波的,晕死…对一件事的兴趣和目标才是注意力的关键,当你有足够的兴趣和明确的目标时,注意力自然会集中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