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anghaisong
| 未知
1、毕业后直接北京,面试大公司待遇好福利高,但是全部扑街,事业编要考,大公司注重履历和工作经验,除非明确招聘实习岗位,很难应聘上;
2、之后面试传媒公司,开始炼狱之旅,待遇低,但是好在包吃住能够抗压坚持,做摄影和剪辑之类的技术工作,业务能力迅速上升,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小项目或者主持一些较大项目后。【因为有摄影的技能,所以那个时间段也在接一些摄影兼职。600-1800元每日,日结。半年的时间里周末节假的兼职大概有个两三万的收入,比薪资还要多,支撑那段艰苦的日子。目前的一般兼职过千的不多了,竞争多了价格下跌。】
3、工作半年之后果断辞职,也有了一些积蓄,再去直接面试大公司,满满的作品履历,面试第一家就成功入职。【一度想创业来着,后来打消了】
4、后来遇到朋友介绍一个更好的的工作,果断辞职,去下一家,干到现在!收入全国平均线上,北京平均线上。业务不忙的时候很清闲,闲时去拍片子或者码个剧本挣点小钱花。哎,成家立业了,不敢随意跳槽,还年轻,但是准备攒钱养老了·······
——————
分割线
1、同学Q考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研究生,考入CCTV事业编(有编制,非下属子公司、关联公司)
2、同学L考了研究生,后来考了国防大学的事业编,后来又辞职考入地方的事业编,科级待遇分配住房一套;
3、同学Z,2018年研究生才毕业,就业形势很严峻,此行业研究生也没有那么好找工作啦。努力工作的话,长远发展还是有前途的,毕竟五百强、上市公司,老资历不如高学历。
4、同学,就业——创业,比比皆是;一些传媒创业,五子登科,娶妻生子买车买房,地级市一套,一线一套。
5、同学,毕业就转业,占个七八成以上,混的好的不少,混得不好的挺多。坚持本专业的发展的,坚持到目下四五年的混的差的,没有听说过。
________________
在一所综合院校编导专业毕业,艺考没有死磕专业名校,那时候成文化绩480——550区间(高考英语扑街)。选了一个学费最便宜的院校。在大学期间学习摄影类知识理论和摄影实践。知识技能不是通过大学获取的。摄影、摄像、剪辑等等都是自学和校外实践学习的;包括理论的也不是在大学里学的,自购了北电的教材和中国传媒大学的部分教材和后浪等出版的专业图书自修,专业书籍的支出就2000多元(摄影类和影视、戏剧、剧作、电影史、影评、导演等不包括文学历史等),另外还大量学一些网络教程、公开课以及北京电影学院一个已故教授周传基的远程班。
(部分摄影类书籍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