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长焦镜头为啥适合拍风光照片?

alexsuncn 回答数5 浏览数212
经常听说70-200这些镜头适合拍风光,但是又有人说广角镜头适合拍风光,请问长焦为啥适合拍风光,有什么特点,为啥好?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blueskybb | 来自北京
一直想写这么一篇关于长焦的系统教程,确实时间有限,才完稿。3000字干货建议收藏!



一、为什么长焦和广角适合拍风光?

人类一直有猎奇心理的,超出人类认知范围外,超出人类视觉观察范围外的画面,反而会让人的视觉神经更加兴奋。人的单眼视角大概等效50mm,双眼视角等效35mm。一般35—50拍出来的视角更接近人类所见所感。但是人类却偏偏喜欢小于24mm的超广视角,或者100-无穷远这种超远视角。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要不人类为啥搞一个韦伯望远镜看看6500万光年外的创生之柱到底长啥样干啥。


创生之柱

人类这种对于视觉范围外的猎奇心理不仅仅在静态画面上,在动态画面上也有此执念。比如人们更喜欢看斗转星移,日月变换,把慢的画面快放的延时摄影,更喜欢看海浪惊涛拍岸、鸟儿振翅高飞的升格摄影。也就说慢的事物快放,快的事物慢放,反而会让人的视觉更兴奋。而风光摄影师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猎奇心理,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就是说无论是新奇的构图,新奇的视角,或者新发现的处女之地,都会满足人类的猎奇心理。


我们经常会听某摄影师口头语说:“这个镜头挺出片”,究其原因也正是这种新奇视角的,决定了广角和长焦更容易出片,而中规中矩的24-105接近人类视角,更适合旅行博主。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推荐大家想拍好严肃风光摄影的小伙伴们入手选择广角搭配的原因。


2022年比较推荐的一套风光装备

2018年的时候我使用a7r3+16-35 f2.8gm +100-400gm这一套原厂的装备进行创作。上面这一套可以说是原厂平替的镜头搭配。如果有条件的还是建议上原厂这套。
二、摄影即是加法也是减法

很多人说,摄影构图是减法的艺术。这个说法不太对,摄影即使加法也是减法,只有符合视觉美感就是正确的,拍摄的时候不要被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同样一个场景职业风光摄影师会通过视角和构图的取舍拍摄出不同感觉的片子。
案例一:



30mm焦距拍摄

这是巴塔哥尼亚的托雷峰,使用30mm拍摄,不带任何前景两侧蓝冰分布在左右平衡了构图,山和倒影也相互呼应。如果我对上图做摄影的加法,加入前景,大家看看是不是构图也不错,是另一种宽广。


16mm拍摄

这时候我们换上长焦,那就是另一种视觉和身临其境的震撼了。


400mm拍摄

这时候我们换上长焦,那就是另一种视觉和身临其境的震撼了。所以摄影不要被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要发挥各个焦段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想象,一个场景尽可能的多出片。
三、大景与小景风光

案例二:



16-35gm 16mm拍摄

大景风光:也就是广大摄友俗称的“大片”,往往具备几个重要的特性:
1.纵深:一个典型的大景画面通常具有明显的前景、中景、远景。
2.宽广:大多数大景风光由广角镜头完成。超越肉眼的透视广度、边缘畸变造成的视觉冲击是让人一见钟情的绝招。
3.多元素: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大景风光画面中元素的多样性——绚烂的天空、盛开的野花、形态美妙的水流等等自然元素的相互组合、相互呼应都是大景风光常见的形式。
上图的场景,我们只需要换上长焦镜头就可以拍摄到下面的画面。


100-400gm 拍摄后

与大景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小景风光具备迥然不同的特性:
1. 相对较窄的视角:与大景风光的第一眼震撼不同,小景风光的视角往往集中于一个局部。而这个局部的构思选取则充分展现了摄影师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
2. 注重于自然景观局部细节的规律:小景风光由于视角的特点往往包含元素的种类并不丰富。然而正因如此,一张好的小景作品会对仅有的元素在画面上呈现的形状造型、分布排列有着更为严格、挑剔的要求。
3. 烘托氛围、意境:很多小景风光旨在表现一种整体氛围、意境,而不在于突出画面中具体哪个景物,也并不一定需要画面中有明显的视觉中心点。
案例三:



5d3转接尼康14-24 f2.8拍摄

这是2013年在珠峰东坡晓乌措湖边拍摄的早上的日照金山,尼康14-24 f2.8 14mm拍摄,这么看这个场景是不是觉得一般了点,换上70-200拍摄远处被染红的马卡鲁峰,就可以拍到马卡鲁峰的帽子云,这张照片也登上了《环球人文地理》的封面。


5d3+70-200 f2.8

这张200mm拍摄,后期有裁切,原本5800的边长变成了3800,所以风光摄影我一直都坚持使用100-400这个焦段,或者平替50-400这个焦段,有些时候70-200确实不够长。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长焦的小景风光就是打打雪山,so easy!其实长焦拍拍雪山只是使用长焦的青铜级别。


四、广角和长焦哪个更容易掌握?

大家可以经常在景区看到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拍摄,很少使用广角镜头,一定以为长焦更容易掌握,更容易入门,认为广角由于畸变,和容纳了更多的元素,反而广角更难把握。但在职业摄影师的我来看,广角更容易出片,虽然入门难了点,但是一旦入门就很容易掌握,很容易出片。
长焦镜头看似入门简单,但是进阶太难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焦镜头门后有门,一直停留在第一重门。长焦镜头越到高阶,出片越难,出片越不容易。我拍摄风光十多年能拿的出手的片子200张左右,其中只有20张是长焦拍摄的,也就是说广角和长焦的出片效率是9:1.
长焦风光是很考验眼力的,我看到的场景是这样的


早上一场大雪过后,巴塔哥尼亚的秋天变成了童话世界,秋色雪景,使用广角拍摄树林中的黄叶与树挂,仿佛油画一般。小景风光更加考验拍摄者的观察力和审美。换上100-400GM,换个视角看世界。同样的树,使用摄影中的减法法则,体现局部,


但是我拍到的是这样的


雪后,掉光叶子的树枝上覆满了白雪,形成了漂亮的冰挂,长焦小景拍摄树梢的局部,仿佛一副抽象的地图,黑与白的对比,提现了树木的血脉相连。从表面上看是截取了第一张大景的两个小部分进行拍摄,实则融入了对于大自然的细微观察,小景风光的“眼力”是最重要的。


看到的场景

这种对摄影师眼力的考察无处不在,摄影师要善于发现隐藏在大自然之中的特殊·符号。


逆光广角镜头可以拍出上图的场景,但我们掉转方向,顺光拍摄,利用长焦镜头的压缩感和遮挡法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看起来更立体。不仅如此通过日照的效果,这张片子也抓住了日落时刻的明暗和冷暖的对比。


这张沙漠也是抓住了画面的明暗对比和沙漠起伏像波浪一样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大自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张,山脊形成的曲线,一层一层更具有层次感。


除此之外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抽象的元素值得我们用眼睛去发现,这也是平时用肉眼难以觉察的。


有些是有规律可循,有些看似杂乱无章却又作者对大自然的领悟蕴含在里面。比如上面这幅图看起来色彩斑澜,不细看也不知道拍的啥。其实当时我发现这片树林色彩从春天的青涩到夏天的绿,浅秋天的黄,深秋的红,到冬天的白雪都有,从左下角到右上角是色彩的过渡也是季节的过渡,可谓一图看遍四季。这种抽象并不是浮于纸面的,而是需要有心人去品味的。


上面这张图就是属风光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了,拍摄于2014年 尼泊尔 ama dablam雪山,虽然是a6000+18-200的狗头,但是盘旋的两只鹰是点睛之笔,可遇而不可求。


2018年的月全食 100-400gm 400mm拍摄

近些年非常流行用“巧摄专业版”来模拟月亮起落位置,精确计算,大月亮,太阳结合到地景中的元素去拍摄方法。刚刚结束的月全食相信很多人已经这么拍了。我这张是2018年的月全食,今年的月全食月食红月亮时间,月亮的高度太高了,很难结合地景了。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长焦风光简单么?当你打开500px自然风光分类的热门,页面上90%都是广角风光,唯一的一张长焦作品,却是登顶之作的时候,你或许会明白:广角镜头的地板略高,但是天花板略低,长焦的地板略低,但天花板却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了冰的火 | 来自北京
因为:
1 望山跑死马。
2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3 人个子不够高。

比如说到“雪山”这个词,这是个好风光题材吧,那这个词你想到什么画面?

是这样的图:


这个是广角拍的,可是离得很近

或者是这样的图:


这个是广角拍的,可是飞得很高

如果你离得远,又站在地上,又用广角拍雪山,那一般是她娘这样的:


甚至是他娘的这样的:


那你离得很远又站在地上,就只能用长焦拍


焦距251mm

并且像平老师说的那样,70-200是根本不够用的。
所以我旅游最爱用的是M43系统,一支小巧的100-300是我的最爱:


大多数时候我连双肩包都不用,一个腰包就塞下了:


在异国他乡溜达一天,我就带这点东西

双肩包也就是20-30L小包,这可是一支等效600mm的镜头哦

而一起旅行的其他人一般是这种画风:


所以,一般小伙伴们都喜欢借用我的望远镜:


因为真的过不去、看不清啊:


什么叫机动性啊?战术后仰~


大老远来都来了,还不拉近点看看清楚啊~


等效600mm

等效240mm

而且有的时候600mm都不够长:


还是稍显混乱,需要裁减

等效600mm

拍图片还可以裁,拍视频时优势就更明显了

有时候600mm也能拍出广阔的感觉:


等效600mm

所以拍风光最好还是有一支超长焦,其实扫街也可以带~


<hr/>
莫名其妙被收录入世界杯装备专题了,我没拍过足球,拍过攀岩的,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下同一距离不同焦距拍到的画面区别:


572mm

200mm

22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乐86 | 未知
我的经验是,拍摄远处风景,70-200mm远没有100-400/500mm更实用,但也不是越长越好,更长到600mm定焦等等镜头时候,反而太沉、太重,取景范围有限可以拍摄的场景受限。
长焦镜头不仅仅适合拍摄风光照片,适合拍摄的场景还有:放大远处事物比如日月升落、或者远处景色拍得更清晰、获得更多丰富的细节;通过缩窄视角获得简化的构图;拍摄几十米远处的纵深方向的事物,获得“压缩感”;远离危险之地或者不打扰地拍摄海浪、野生动物等。还可以兼带拍摄人像特写、微距、演唱会等题材
染山霞是高原最瑰丽的场景。如若气象条件足够好,从地平线下射来的阳光经过云层反射与底层大气的散射,会将东方的雪山染上可遇而不可求的粉红色“染山霞”
2008年11月12日19:23分,我第一次西藏旅行的最大心愿,看到海拔8848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被夕阳染红,山顶旗云高高飘扬。
EOS 40D+EF 70-300mm f/4-5.6L IS USM @70mm
光圈优先:f/11,1/5秒,ISO320


长焦镜头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300mm、400mm、500mm的
长焦镜头视角范围分别是
300mm=6.867˚x4.581˚
400mm=5.153˚x3.437˚
500mm=4.124˚x2.750˚
如同高精度的狙击枪一样,具备望远镜一般的效果。以下用实际例子来说明

长焦镜头可以放大看清楚远处雪山、景物的细节

西藏很多雪山,如果我们想“变焦靠走”,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西藏7000米左右的雪山通常和你距离在15-30公里左右,往前前进10公里,可能需要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而且山连着山,前面的山峰可能都从来没有人类涉足。
川西著名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横断山脉第三高峰。从看到日出之后金色的戴帽云,天色变亮,金色褪去之后的白色戴帽云,甚至从7:01:44到7:08:36,出现了更为罕见的双层帽状云,并持续了将近七分钟。


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的兄弟山峰森塘堡 Sentang Bu 6812米


班迪拉姆雪山的雪崩瞬间


长焦镜头的风景,简约



后期修掉远处铁丝网

日月升落中,400-600mm是比较合适的焦距

一般太阳、月亮的视角在0.5˚左右,使用400mm长焦,在月亮、太阳升起时候,可以拍到很“大”的效果。随着近年智能手机app技术的发展,提前预测太阳从某个建筑物上空升起,也成为一种日出月升拍摄的有趣拍法:
长焦可以拍摄很多有趣的镜头,日出日落月升月落算是一种。而近年随着手机app技术的发展,提前预测太阳从某个建筑物上空升起,也成为一种日出月升拍摄的有趣拍法


上述月亮的照片,用200mm拍摄就差很多很多,下面倒数第二个就是200mm


长焦镜头可以抓拍远处人像特写



长焦镜头可以让拍摄者远离危险之地

无论是一些危险的自然现象还是野生动物,长焦镜头就可以远离危险拍摄。
400mm也算勉强。


长焦镜头压缩感,拍摄人和雪山合影

和人物的距离最好几百米
这样,长焦镜头的“压缩感”会让你和雪山显得很近


高海拔不容易跳的同步,本图为两张拼接

长焦拍摄演唱会、体育比赛

演唱会和体育比赛,也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的场景


足球比赛还是400mm左右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nchan120 | 来自北京
其实这个题干有点问题,并不是说长焦适合拍风光,长焦啥都能拍,风光能拍、人像能拍,体育啥的也能拍,所以只能说有些风光照片适合用长焦拍。而这个原因总结下来差不多就是两点:

  • 拍的到
  • 有空间压缩感
<hr/>先说拍的到,去年12月我去川西拍雪山玩,有个机位在渔子西,但是离贡嘎雪山有点远,正常看过去是这样的:


我当时A7M3上只带了个24-70,根本够不到贡嘎雪山,所以我把黑卡7掏出来了,大概这么拍:


虽然1寸的底画质差了点,但是做个堆栈也能看,最后的成片是这样:


再说空间的压缩感,前年的时候去贵州拍溶洞玩也有一些图,这个溶洞我用手机的24mm拍出来是这样的:


走进了拍也可以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怎么拍都没有内味,但是用长焦拍出来,它是这样的:


对比上一张你就会发现,左边这面墙的透视关系其实不太一样,上面那张手机拍的纵深感太强了,看着就是一面斜斜的墙壁,但是下面这张看起来它就像是一个洞。


再比如说格聂南线上的这个房子,用iPhone 2X拍出来是这样的,明显能感受到从房子到雪山有一个纵深感,好像离了很远一样,但是换长焦试试,拍出来就这样:


好像房子就盖在山脚下,离山没有多远,而且山会特别大。不过我并不是一个风光摄影师,所以举的例子可能有些偏颇,大家就凑活着看看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est12345678 | 来自北京
广角适合风光,这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
因为风景广阔嘛。


上海岛

大多数人对长焦拍摄风景是陌生的,因为我们缺乏相关的“视觉经验”
但是如果你跑到一些很多摄影师去拍风景的地方,你会发现,长焦镜头是非常常见的。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福建霞浦的小皓拍摄的,随手一拍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就有4支白炮。
这张照片是广角拍摄的,从这个照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眼看出来的样子。


同一个地点,我用长焦拍出来的照片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是不是感觉很不一样?
繁杂的画面里,我们只取有光影,有秩序的一部分,得到了简洁漂亮的画面。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旅行风光摄影生涯里比比皆是。
冬季的新疆禾木风景绝美,但是经常暴风雪。
我们刚进禾木村就开始下雪,三天三夜的下,第四天的早上,我看雪稍小,就摸上山头看看有什么拍的。
好不容易爬上山头,发现下面一片白茫茫:


本觉得这次又要颗粒无收了,我开始用长焦去取景,然后发现了下面这张:


茫茫的白雪反而是隐藏简化画面的利器,整个画面显得大道至简,简洁而有力,而这一切的关键,是需要用长焦去取人眼视野的局部。
再之后的清晨,禾木终于雪❄️停放晴,我兴冲冲的登上山,此时用24广角拍到的景色是这样的:


好像也挺漂亮,但是真的很难再拍出什么新的变化。这个时候我换上长焦,这里真是摄影师的天堂,各种角度构图让人拍了还想拍,欲罢不能


长焦除了有选取局部的能力以外,还对画面透视会有影响。

在内蒙古巴丹吉林的拍摄,我看到远处一处相当完整的S型沙丘,我赶紧叫司机停车。
下图是我们下车以后看到的场景,其他朋友径直就往沙丘跑去了,而我取景的方向是往沙丘的反方向跑,用长焦!


下面这张是朋友跑到沙丘前用广角拍出来的效果


下面这张是我跑到更远用长焦拍摄出来的效果:


大家如果仔细对比上面两张图,应该可以发现长焦拍摄的沙丘显得更挺拔高耸,其实这就是因为长焦拍摄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的画面透视感不同。
这种改变透视的用法,其实在长焦拍摄风景里还是挺常用的,下面这张是我在踩点的时候拍摄的,用的是广角,大家可以看到树还是挺稀松的。


当我在同一个地方使用长焦拍摄以后,树之间的空间被压缩了,感觉树很密。


这就是长焦拍摄风景的魅力,化繁为简,营造不同于人眼视角的透视效果。

此外,70-200/F2.8其实并不是很好的风景长焦头,关于长焦镜头如何选,可以参考我这个回答:
有无索尼 FE 卡口中长焦长焦变焦镜头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