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同样是研发芯片,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所收获的评价大相径庭?

jhj888jhj 回答数5 浏览数936
为啥同样是研发芯片,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所收获的评价大相径庭?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nekkibasara | 来自广东
因为华为芯片研发,同样也是在一片冷嘲热讽声中艰难发展起来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华为并不是近几年国际形势变幻国产芯片替代浪潮兴起才开始做芯片的,甚至也不是终端手机业务做起来以后才想着做芯片,早在1991年,海思的前身——华为ASIC设计中心就已经成立了。


当然,彼时的ASIC设计中心并没有涉足手机芯片的研发,作为一个通信公司,华为将芯片业务的主要火力集中在交换机和基站等通信芯片的研发上,也逐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同类型芯片存在巨大的差距。
当时有人为华为芯片沸腾吗?没有,甚至根本都没人知道华为在做芯片。


2004年,为了进一步加大芯片业务的投入,提高其战略首位度,华为成立了海思半导体事业部,其地位等同于华为一级部门,主管领导前后为徐文伟徐直军等华为巨佬,最后确认由何庭波担任总裁,挂帅挑起重任。据传,当时任正非给何庭波的寄语是“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可见其魄力与投入之大。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华为海思,都知道是做手机芯片备胎的,但其实海思成立初期,华为根本连手机业务都没有,哪儿来的手机芯片备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思的主力依然集中在基带芯片等通信芯片上,致力于摆脱对国外的依赖。
那时的海思有人沸腾吗?不,依然没有人知道。
那么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手机芯片业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2009年,在成立整整5年以后,海思才终于发布了第一款手机芯片K3V1,工艺设计性能全面落后于国外竞品,没有任何一家品牌手机愿意使用这款芯片,海思技术人员向外推销,收获的只有嘲笑与调侃。可是没有人用就没有办法迭代优化,最后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一些山寨手机厂商,这又极大的伤害了海思的品牌价值。
这一次失败也让海思深刻认识到手机芯片市场的残酷性,穷则必须思变。


痛定思痛之后,2011年,华为正式拿到ARM A9内核架构的授权,以之为核心研发自己的第二款手机芯片,2012年8月,K3V2发布。
这款芯片相对上一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制程和性能上依然远逊于国际竞品,发热严重,兼容性差,市场反馈非常不好。尽管如此,华为依然坚持在自己的旗舰手机P6上大规模使用,以求在最真实的市场反馈中寻求突破的方向。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部分消费者开始知道华为在做芯片,但没有人沸腾更没有人鼓舞,有的只是各种评测翻车和质疑嘲笑,连带着P6一起成为市场里的失败者,行业内外无数人抱着看猴戏的心态等着华为闹笑话,让华为一词沦为彻彻底底的低端代名词。


尽管K3V2的市场表现是彻底失败的,但在P6手机上的应用还是帮助华为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也对手机芯片的实际需求与潜在不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于是在沉寂积累两年之后,华为终于在2014年迎来爆发,一口气发布了4款手机芯片——麒麟910、920、925、928,“麒麟”这一全新命名也彰显这海思浴火重生后的全新面貌,这也是消费者们现在耳熟能详麒麟9000芯片最初的版本。
麒麟系的芯片在制程上(28nm)终于开始追上竞品的部分型号,在设计指标和测评上也终于开始和国际大厂的产品们进行对标,虽然整体性能依然相对落后不少,但是要知道,在此之前国产手机芯片,是连和国外芯片放在一起比较的资格都没有的,强行比较只会徒惹人笑。
华为对麒麟系列芯片寄予厚望,使用多款旗舰手机进行搭载首发,创造了国产手机的多个历史记录,比如Mate7成为国产第一部卖上3000价位的手机。此时的华为与海思,尽管还远不如现在这样受人追捧,但也终于算是在手机和芯片行业站稳了脚跟,开始收获自己的第一批忠实用户,成为行业内的后起之秀与希望之星。


2014年之后,海思的手机芯片业务走上了大踏步发展的快车道,连续发布了6、7、8、9等多个中高端子系列。其中2015年发布的麒麟930和935,因为选用了能耗控制更优ARM A53架构,刚好避开了更新也更不成熟的A57架构,因此在高通810芯片(A57架构)因为发热严重饱受诟病的同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风评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2016年发布的麒麟960补全了前代芯片在在GPU上的不足,性能大幅提升180%,并第一次实现全网通,广受好评。2017年的麒麟970采用10nm工艺,助力mate10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2018年和2019年的麒麟980、990采用7nm制程,第一次走在了高通等竞品的前面,各方面性能均全面达到甚至部分超过高通的旗舰芯片,助力mate20和30手机各自成就一代神机。
直到这个时候,华为的海思芯片业务真正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全国人民都知道华为了不起,不但手机做的好,芯片更好,是中国科技企业之光,沸腾之声四起。
这正是这个时候,华为迎来了它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美国的制裁,来了!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把华为极其关联公司列入制裁实体清单,并不断加码升级制裁,在设计软件、平台代工、原料供应等各方面锁死华为,直接导致2020年海思麒麟9000芯片因为缺乏代工渠道而数量稀缺,成为一代绝响,连带着Mate40和P40等手机也是一机难求。
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物理意义上的核心,半导体芯片的发展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每一个取得市场成功的明星企业与芯片产品,无不是在一片质疑与打击声中披荆斩棘,艰难发展起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华为海思是这样,小米澎湃的未来,也会是这样,毕竟做事不易,口嗨简单
作为一个芯片从业人员,我是衷心希望国内各家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在芯片事业的发展上都能像华为一样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基础夯实,最后在一片或鼓励或质疑的声音中走上巅峰,和一众国际大厂同台竞技,一较短长。
在这个过程里,吃瓜群众的卖弄,其实并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素约坊 | 来自浙江
因为,小米是以投机的心态在做澎湃芯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yokokiss | 来自北京
有叫好是因为华为熬过来了。
当年我还是个刷机小王子的时候,我对华为不屑一顾。谁说华为好我跟谁急,不仅急我还现实拉黑。
看到吹麒麟或者海思的,我打心眼里觉得这人™有病吧,并且我深深认为,买个公版做做就牛逼了?技术还差得远,而且我不想给它一丝一毫的机会。
曾经帮朋友买过三部小米,电梯间里、公交车上看到都用小米,心里那个自豪,MIUI加油,小米加油。
直到那一年为了小屏,入了华为p9,那一年好像还是祖传mp3(我记不清了,要么就是mp4?别较真哈)。当年我是个手机重度玩家,官解、root这都是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然后至少是黑域加tasker,当然还有很多要root权限的,比如xp框架到后来的面具,以及一个屏幕调色软件等等吧。除了这些游戏也不少打,比如舰R、fgo、碧蓝航线等等。
但是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卡顿,当时还纳闷,我就打算过渡一下,怎么不给我个恼怒的理由呢?那一年去了台湾还是泰国记不清了,天际通真香。
于是我有意开始了解海思、了解麒麟,才发现,当年就看了一篇文章的观点压根站不住脚,虽然心里依旧很不爽,但是不得不开始正视华为。
你以为我当时多愿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懂得什么叫:成如容易却艰辛。也就越来越不喜欢嘴唇一碰的全盘否定,尤其是在别人耕耘了很久的方面,我相信就算表面再看起来一事无成,他做了那么久也总有闪光的地方。
而麒麟的光还是外露的,他的付出我也看到了。
不要鬼扯什么商业公司就是为了赚钱,研发也是为了自己。这个观点我很赞同,我也相信不能转化为巨大的利益,起码会少至少一半的动力,但是我就是喜欢把自己挣来得钱花在东西上,而不是花在不是东西上。所以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挣钱而研发,不算什么黑点。
我相信我周围也有很多人觉得我是个傻子,不理财、不炒股,这些钱生钱的营生都是利益极大的,也会笑我饿死胆小的。
但是我就是喜欢一块铁根据含碳量去明码标价(哪怕本来十块钱的你卖一百),而不是“你看我这块铁叫12%CFe”;也不是喊着打铁却买了个铁砧放那。
华为的第一块soc的确差到爆炸,但是发展到现在保守来看,不说保二争一,起码有模有样了(当然今年众所周知,暂时是不行了),坚持付出得到收获,自研看得见,卖一百那是我心甘情愿掏的,我也愿意为他鼓掌。
而我,从一个花黑到一个花粉,说实话,挺讽刺的是,真的是从情怀开始到懂了一些情怀,人年纪大了,愿意去肯定一些纯粹的事情,纯粹的去研发、纯粹的去挣钱。
这段手持MATE30pro5G回的,华为,我看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enger | 未知
我就不说别的,我老铁华科的去年找ic岗,今天聊天说去了海思,我问他为啥没去小米,他一脸懵逼:没看到小米招人啊?
研发我是支持的,但咱先把班子搭起来行不行?
什么?社招?搞soc纯靠社招你也是人才,你干嘛不买个人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都大老 | 来自北京
我校也算是微电子强校,算得上为中国输送芯片相关产业人才。
我研一在学校勤工俭学,干贴海报充场子之类的活,当时小米有来招聘,但是没有微电子的专业。
研二在外实习,去年九月回学校参加秋招,国内的微电子相关的企业有点名头的也都来了一遍吧,模拟的数字的,国企外企都有,oppo也来了,但是没有小米。
然后我跟同学说小米造出芯片了,他下意识说是不是反向的啊。
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
----------8.24更新----------
没错我就是想打某些人的脸,今天热榜vivo也出来招聘芯片工程师了,企业大名,花大钱。╮( •́ω•̀ )╭
是真的搞芯片还是用搞芯片当噱头,人民群众还是能分的出来的。


-------------------------------------------
久违的更新,看到评论区里有人放了下面两张图。科普一个热知识,集成电路产业是高资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翻译成人话是需要超多的钱和超多的人,以【大量】工程师为主。没有其他意思,也可能人家牛逼到爆呢一个人顶百十个工程师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