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vean
| 未知
烂片,整部片子里只有片尾曲是可以点赞的。
为什么要给出如此苛刻的评价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毛主席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要而言之,在人类社会,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敌友之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经验中,就是道路之争、路线之争,就是跟着谁走才是光明正确的。因此,一个具有政治观点的历史剧,一定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叙事的。
但是,历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在具有激烈路线之争的历史事件中,不同的道路、路线、派别都有可能出腐败分子、出私德很坏的人、出流氓犯人、出种族主义者。例如,早期的商鞅变法,法家一派与所谓的贵族保守派,我们很难讲谁是好人或坏人,他们只是路线不同,是贵族与王权的不同;比如汉代的外戚、皇帝和宦官三方的冲突,外戚并不总是正义的,宦官并不总是邪恶的;比如宋代王安石改革中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亦是如此,苏轼就是陷入了这种党争中而险些丧命。延续至现代和当代,这类事件也大同小异,不必多说了。
总之,政治的核心是围绕着“何谓正义?何谓正确道路?”而展开的,而不是“贪腐与反贪腐、谁做好事多谁做好事少”展开。任何路线都有贪腐和廉洁的人士。说到底,贪腐和廉洁都是私德,是人性。而政治,恰恰是反人性的。
于是,按照这个道理来看《于成龙》,就会发现,这部片子总是在讲贪腐与反贪腐,从未真正触历史或曰政治的核心。
《于成龙》整部戏说白了,就是一个纪委的干部在对着党委书记(皇帝)念公文,台词里连“落实”、“群众”这样的词儿都有。怪不得很多人民群众都说看不进去。因此对《于成龙》这部戏,我只有一个短语来概括:领导干部讲党课材料。
你会给你这样既不深刻,又不厚重,还很乏味的所谓“历史剧”打高分吗?
我反正是不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