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明明 OLED 伤眼睛,为啥还要生产 OLED 手机,不给 LCD 旗舰机一台机会?

bbggff 回答数5 浏览数693
苹果2020 全线oled 你要果粉如何办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yab | 来自北京
oled是出于功耗控制的唯一解
前提0:手机是极其严重的功耗敏感设备
前提1:随着像素密度不断提高,lcd的背光能效越来越低,大部分光都被液晶挡住了,但oled没有这个毛病
前提2:很多时候手机上并不需要整个屏幕都被点亮

720p的lcd相比2k的可以用低得多的背光功率达到一样的亮度,但720p的oled和2k的oled能效没啥区别
而手机恰恰经常需要点亮屏幕,比如来通知来电话,但这部分时候只需要极小的一块屏幕显示内容,lcd必须完整点亮背光,而oled可局部显示
这就决定了,oled相比lcd可以省下大量的电量,尤其是高分辨率下

lcd凭显示一条通知,整个屏幕都要点亮,oled只需要点亮字体的像素就足够了,功耗差距可达到数十倍
由于手机电池被重量限制已经不能再进一步扩大了,所以屏幕上这点耗电就成了必须拿下的部分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tvgxm | 来自北京
5.24更新:已发新文,初步评测note11t屏幕的观感。
23年5月30更新,届时会增加note12tpro的评测。
23年6月13更新:note12tpro:.省流,11t同款全系天马屏,细,色艳,背光一般。总体不推荐。没了。
目前最护眼的oled屏幕亲测是智商机nova11U。所谓的3800HZ荣耀90拍马都赶不上。当然了,夜间还是建议少用。
传送门Note11t最新屏幕观感评测
oled伤眼睛是板上钉钉的。如果你对oled不敏感,觉得没事,觉得我危言耸听,可以直接先右上划走,等你眼睛撑不住了还能回来聊聊。
我不管你吹的天花乱坠,参数爆炒这认证那顶级,几乎都是工业垃圾,就跟几十年前风靡全球的含铅汽油一样,注定要钉在科技历史耻辱柱上。
评论里有人说我是民科,是一杠子打翻一个行业,说我没有数据支持。那现在国内所有的厂家oled屏幕选项里都有“防屏幕闪烁”功能,说明就是“减少屏幕闪烁的不适感”,三星更是在产品报道中说“屏幕闪烁会对眼睛带来不可测伤害”,他们也都是民科都是胡扯?


我跟大家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oled就相当于一个快速的筋膜枪,当他速度够快时(>100赫兹)你眼睛看不出他的振动了,但皮肤还能感觉到。
oled也是这样,它的频闪和自发光调节伤害到达一定频率(低频),你眼球感觉不到了,但大脑和眼部神经是要被他持续轰击的。
低频频闪的伤害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眼睛的迟缓效应而降低。
就算你说你身体好,是刮痧,你是boss,但时间久了总会刮倒你。
每次我开帖说这个问题,都有一堆的人喷我。可以自行搜索我的帖子。
最近半年,截止2022年5月3日。我啥事没干,净研究手机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度和舒适度了,期间已花费3万多左右,也可以自行搜索我以前的比较帖子。
本人有眼敏感症,眼部肌肉抽动和近视散光,而且是疲劳眼,对光线变化,颜色变化,闪动甚至晃动都非常敏感,碰到那些断帧的电影我都会晕,堪称人肉测闪机。这个是必备。


现在直接说结论啊,杠的就算你赢。可以右上左拐去看那些商业评测。
oled确实伤眼,和频闪有关系。除了频闪,还有其自发光机制引起的。
17年底的时候rog出了款中低端显示屏,oled屏带频闪,但频率比较高,达到了2000左右,我看着依然非常非常刺眼,怎么调节都不舒服,比惠普戴尔办公电脑屏差的太多了。这就是它自身发光机制的问题。
还有荣耀新出的几款机器,都是1920hz的,比一般oled观感护眼度强不少,但我看着依然比背光屏刺眼。
小米8探索版,180hz的频闪,我看那个手机真的就是感觉屏幕在闪,所有的像素点都在动的那种感觉,玩五分钟就眼睛疼头晕。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啥现在高端机都是oled屏,因为它薄,对比度高,能做屏下指纹,息屏高级显示和超级壁纸,能做曲面和微曲面,容易坏能缩短维修周期和换机周期。
这些都是资本喜欢的东西。所以取代厚重耐用的lcd几乎也就是商业必然。
比如说mate20和小米6上面那块LCD屏,除非你摔崩了,用个10年松松的,你坏了它都不会坏。这是资本家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换手机割韭菜。oled就是完美的闭环手段之一。
Oled作为一个资本新推出的流水线产物,目前它必然是伤眼的,毋庸置疑。自发光加低频闪耀,对大脑,眼睛器官,眼部神经都不好。
现在能用的综合性LCD屏幕也不多了,很大部分LCD背光专利,技术沉淀欠缺,做不好背光和显示细节,导致很多比oled还要辣眼伤眼LCD出现。比如荣耀的x30 ,红米的note10p,蓝厂的Z5,绿厂的K9 等等等。这些手机的屏幕我真是服了气了,你说他做的不好吧,他明明色准色彩蓝光量做的还可以,你说它做的好吧,就是刺眼伤眼,没别的。
能用的LCD我前一个帖子说了,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5.8日更新:我看留言的人多了,我就把我用过的目前能用的护眼手机分享一下,大家看着挑吧,有杠的就是你赢。
~ ~~~~
索尼LG夏普的,这类手机我劝你们一个也不要入,有头铁的可以试一试,屏幕素质可以是可以,但国内本土化适应做的太差,几乎是无法流畅舒适使用的,系统,信号,耗电,算法,bug和更新维护都极端拉胯。索尼好一点,另外两个都可以归到洋垃圾。为个屏幕请个爹,何不买个苹果平板?
mate10和mate20和p20,带jdi(夏普)原装屏是可以用的,背光很好很柔和,晚上不刺眼,带白色子像素,亮度很好,对散光近视的人友好,日光下效果mate20是我用过最亮的LCD。鸿蒙系统和处理器性能够日常正常用。老10和老20的大宽屏看视频,阅读真的体验非常好。非常推荐。


老20一代神机

苹果8p,XR,11和se3。这几个都是可用的,背光和色彩都很不错,8p的屏幕最好,se3最差背光做的一般。前提还是原装屏。这四兄弟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号差续航不行充电慢,8p能抽到高通基带奖还好一些。
荣耀V30pro。抽到一二等奖可以用。建议不要去碰运气,我买了两个二手,都是三等奖。三等奖背光刺眼。退了。
华为荣耀高频oled系列(除了荣耀50系列)。
小米11pro和11U。这两块屏是小米自成立以来的巅峰之作了,DC效果做的很好。我前段买的时候第三方价格已经触底了2800入手。在oled里面还算是比较护眼。
除了上面的,其他的国产组装也好,自己的也好,oled目前可以全部否决。就算是上面推荐的oled,晚上玩依然要求你们开灯。
而且告诉你们一个资本绝对不会告诉你们的一个事实,最新的高频PWM调光方案,并不是指这块屏幕全程都是1900高频调光,而是指低亮度下(30%左右)才会激发高频调光。在高亮度下依然是伪DC(中低频)调光。不信的朋友可以直接去实体店测试,我指的的是现阶段(8月21前)所有的高频机型。无一例外。
为什么,因为高频调光对于oled这种自发光像素点来说太费电太容易烧屏了,这点是无解的。所以苹果三星死活不上DC和高频。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坑爹了,从全程累眼变成了低亮度不怎么累眼高亮度依旧。好了一点点。。。。(华为荣耀,对不住了)
——————————————
荣耀X30max,这个可以入,还算舒适。X30,X20都不推荐,背光做的实在太差。
苹果6p原装屏。这个是我用过最好的LCD,有条件的可以淘一个当备用机晚上追剧刷视频用,真正的舒适巅峰,背光,色泽,色彩都无可挑剔,就是性能不够用了。我是不舍的丢。如果你能淘到原装屏,眼睛敏感的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K30S至尊版。这个手机是目前能用的LCD里性能,功耗,信号最好的了。算是矮子里选高个。这个定制的LCD其实它的60%高频闪烁不算什么大问题,2000赫兹完全能接受,而且不是直射光。色泽观感色准流畅度也做的很好,完全可以和果11比一比,卢伟冰当时碰瓷苹果没怎么吹牛。我上手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它最大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深超背光技术做的太差,刺眼,有斜纹,漏光而且亮度不均。还有间歇性网络断流。
好在它的屏幕可调节选项非常多,这点好评,我也是经过极多次实验,才把它的屏幕调节到“勉强能用还算舒适”层次。
屏幕色彩调到高级,直接选srgb模式,把三色都拉到85%,其中绿色拉到90%,把饱和度,明度,对比度和gamma都拉到40%。
这个时候,K30S才算勉强能用,夜间也不那么刺眼了。毕竟最后一块高性能良功耗的LCD机型,能用就且行且珍惜把。
再来说说天马,最近天马出的lcd屏,我基本都试了一遍。K10我也玩了。进步很大,色泽色准通透性都没啥问题,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这点不吹。
但我搞不懂的就是,天马等一系列国厂是不是专利什么的没搞定,背光模板技术一直拉胯的一批,反应到产品上就是亮度不均,刺眼,白色和浅色背板光线爆炸强。还有就是明明是高刷屏,但断触极多,体验原比不上苹果的老lcd。这点有业内人士可以专门来解解惑。
未完待续,再更吧。
—————————
6月3号更新:


最新这个机器我是用了三天了。来说一下感受。
屏幕体验算是 A+级别。需求lcd的可以无脑入。华星的这块屏比果11和果se3 都要强。比k30S也好一些。这个屏是全程DC,是很大优势,比k30s的那一块60%pwm调度的要费电。
这块屏的亮度和清晰观感不够,比不上永远的神mate20,
带鱼屏,没有大宽屏看着爽,而且字体间隙比宽屏窄,阅读也会受一定影响,色泽色准也不太好,这些都比不过k30s。
塑料后盖质感极差。比k30s,果xr,果11,mate20的手感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护眼是优秀级别,这点没问题,背光也比较柔和。挖孔周围较暗。
缺点:无反光涂层。特定情况会比较晃眼。
总结:有护眼需求的可以无脑入,持有上代lcd旗舰k30s的,不建议更换了有反向升级,而且屏幕提升并不大。

以上。
最后,希望大家爱好眼睛,手机可以重买,眼只有一双,请大家用好的LCD,避免伤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owthread | 来自江苏
因为产商替我们做出了选择。
他们觉得旗舰机必须得有曲面屏、屏下指纹解锁、更好的拍照、更细的黑边,线下用户更倾向于冲动消费,不仅得有导购的推销话术,还得有产品的视觉冲击力,这些oled屏都能提供给你:色准度一般但是色彩绚丽、黑色对比度高于LCD屏,可以说瞬间抓住用户的眼光,黑边细边框窄、曲面屏握持手感圆润舒适,配上屏下指纹解锁、息屏局部显示,简直就是高端中的高端有木有。
至于PWM调光带来的频闪问题,在产商看来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大家都在用oled屏那我也得用,不然做不到以上几点销售量上不去,伤不伤眼是潜移默化的事情,默契点一起公关下让大家少用手机不就行了嘛。
LCD屏技术成熟,虽然色准度大幅度领先,但是除了商用人士谁需要呢(这类用户也不用手机办公,所需的LCD优质屏供给给pc端为其服务),事实证明消费者喜欢艳丽的而非真实的色彩。LCD屏虽然拥有屏下指纹方案,也能做出超窄黑边及边框,但是成本过于昂贵,不符合商业市场需求(你不会为了这两点需求多花费数千人民币的对吧)。最致命的一点,寿命过长不符合计划报废。
所以,LCD旗舰机便销声匿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ns1024wh | 来自北京
先不争论到底哪个技术更伤眼睛,说一说工厂的想法:
LCD-液晶显示屏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显示技术,目前在成本控制,耐用程度等一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对于旗舰级便携手机来讲,LCD-虽成熟但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在别的文献里所提到的一样LCD由于自身特性导致落后于手机厂商的顶级产品理念。
举个例子:苹果采用OLED技术的优势在于让屏幕的对比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使了一个很大的卖点(Super retina XDR display)。XDR-额外动态范围,这项技术要求屏幕不仅达到HDR级别更能在特定环境下呈现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目前XDR屏幕只有在Apple pro display XDR上有,在就是Iphone的屏幕了。不过前者是3.9万元的价格,而后者虽缩水了屏幕材质等条件后可呈现差不多的显示品质的条件下价格下探到了5499(iphone 12 mini)。
其实厂商并不是不想用LCD,在成本的诱惑下LCD肯定是最佳的方案,可是在旗舰级产品理念的促使下成熟的技术显得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况且,厂商才不会额外实质性的腾出精力去管理“屏幕调光会不会损害眼睛”,“蓝光会不会造成永久性眼睛损伤”等问题,只要不超出行业实行的标准,他们认为就是对消费者无害的。
所以不管OLED还是LCD只要消费者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不提出苛刻的要求,厂商会将产品成本和花里胡哨放在首位,因为结果只是为了增加“利润”。
所以并不是那个技术损害健康,而是我们需要敦促整个行业去进化,催生出更加优质的技术和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kuer | 来自江苏
22年8月更新,note11tPro+已经用了一段时间,LCD不愧是LCD,眼睛就是不会流眼泪,就是不会感觉烧眼。显示效果很棒,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可视角度的问题,屏幕左右晃动的时候屏幕也会明暗变化,可能是构造原因吧。与i11相比,屏幕更清晰,颗粒感更小,但可视角度有nienie不足。144hz用着很爽。发热比火龙888小太多了。和我一样眼睛敏感的兄弟姐妹,这个手机可以有!除了摄像头和塑料后壳,这个手机无敌了!

在用了几个月p50几个月之后更新。可能是我眼睛过于敏感了,在暗光环境下,就是高刷pwm眼睛也不舒服。所以还是打算用回lcd了。试试红米note11t。
兄弟们,华为p50系列有1250pwm高刷,看了一些up主测评,理论上貌似可以接受了,有没有兄弟用过或者正在用这款,讲讲你的感觉!

2021年6月更新。因为考上了某单位,该单位不能用苹果手机,所以我买了红米note10Pro,实测这款机子的LCD屏幕显示效果也不错,有120hz刷新率,细腻度甚至比果11还有好一点,网上人说亮度不太够,但我觉得还行,可以接受,有需求的同志可以选这款。
<hr/>很多人说这是消费者的选择,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知情权,这其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他们甚至什么是lcd什么是oled都不知道,更遑论dc调光和pwm调光原理和区别。
  用了oled眼睛视力下降了,也只会认为最近学习或者工作太累了,用电脑太多了。
  高对比度,全面屏,屏下指纹等等这些oled屏幕的特性都是手机厂商的卖点,卖点显而易见,你拿到手机,一眼就看到了oled显示效果的惊艳。而频闪瞎眼的缺点需要长时间使用且是慢慢出现的结果,可能你用了半年一年才开始不舒服,从一开始的眼睛酸累,到后来的视力下降,很多时候你也不会把这个情况归结为小小的手机屏幕。而且还没有专业机构或者国家标准的研究报告/行业标准,所以不会有厂商自断双臂,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己保护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