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bysuperman
| 未知
2010年初,随着3D电影《阿凡达》在各国的热播,狂热的“3D”热潮席卷全球。之后3D电影蜂拥而至,我国近几年陆续上映了《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功夫熊猫》《地心引力》《智取威虎山》和《战狼2》等3D电影。3D电影立体的视觉效果让人们获得了新的视觉体验,使不怎么景气电影业焕发了新的青春。
随着3D电影的不断出现,3D电视也逐渐热了起来,2010年1月31日,在英超比赛中英国天空体育频道首次使用了3D技术对比赛进行了电视直播。2010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直播中,有25场比赛进行了3D直播。
所谓“3D”是three-dimensional的英文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3D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模拟人的左、右眼,用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两路视频,同时处理,同时播放,形成三维立体效果。
3D电影的制作使用最广泛的是偏光眼镜法。即在前期拍摄时,模拟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将两台电影摄影机并列安置,分别代替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并同时进行同步剪辑,完成影片后期制作。在放映时,用两台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偏振镜的电影放映机同时播放代表左、右的电影胶片,同时将画面投放在电影银幕上,形成代表左、右眼的双影。在3D电影放映时,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与电影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观众就能看到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受到有的景物扑面而来、有的则进入银幕纵深处,有的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电视与电影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立竿见影,即拍即看,也能进行电视直播。因此,就3D电视节目制作而言,非直播的3D电视制作与3D电影制作原理基本类似,根据每个镜头的景别大小调整好摄像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拍摄完成后,根据3D节目特殊要求进行后期编辑。
但3D电视直播节目的制作流程与3D电影就完全不同了。首先3D电视直播节目无法进行后期制作,拍摄时没有时间校正3D摄像机的联动支架;其次3D电影拍摄时根据每个镜头的景深要求,更换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3D电视现场直播大量使用大倍率变焦镜头;再者,虽然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家用电视机的屏幕越来越大,但和电影银幕相比还是要小得多,这样,就3D电视画面而言,3D电视的立体深度(视差)也与电影不同;此外,3D电视直播还需要解决双机信号的传输、摄像机控制、监控等问题及3D影像的实时处理、切换、显示、记录,3D字幕的处理等。
3D立体电视同样也是利用双眼视觉差别实现三维立体视频制作,主要是通过正负视差的效果,产生一个三维立体空间。
视差指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在观察立体景物的时候,两只眼由于相距约65cm,所以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左眼看到景物的左侧部分多一些,右眼看到景物的右侧的部分多一些。这样在双眼视网膜结像出现微小的水平像位差,称为双眼视差,它反映了客观景物的深度。
在3D电影的促动下,3D市场已于2010年开始起飞。而且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厂商陆续推出一批包括电视机、监视器、笔记本电脑、蓝光盘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电子相框等3D相关产品进军家庭市场,加上原有的广告、公共显示牌和医疗等专业应用,3D正在推动一场从平面显示转向立体显示的技术革命。当然,革命性的新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往也会产生庞大的应用市场。2012年国内3D电视销量达1875万台。2013年,我国3D电视在平板电视中的渗透率达到441%。2014年8月,中国3D电视市场上市售产品数量共计940款,分属27家不同的电视厂商。目前,从整体市场来看,在智能电视和4K电视的冲击下,3D电视的关注优势已极其微弱,仅为510%。从品牌关注格局来看,三星、海信和创维依旧占据着将近一半的消费者关注度。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3D电视产业发展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不仅彩电企业纷纷加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不断发力,在3D电视机核心芯片方面,海信、TCL、上海华亚等企业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已开展3D立体显示方面的研究。我国开展3D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多,在3D编解码算法、芯片、系统、应用、测试等技术方面已经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内3D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还有领先于国外的地方。
本文摘自赵成德、赵巍、张秦尉《高清电视节目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