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nQJOTa
| 来自吉林
不聊太多,只说我自己的体会,同时体会过石头全系、iRobot以及neato最新款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主要是清理浮灰以及深入吸尘器不容易进入的卫生死角,比如床和沙发底下,作为手动清洁的一个补充,日常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干净。
床底、沙发底下是扫地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好地方,不过对高度有一定要求,所以购买扫地机器人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理论上预留12cm高度就可以供市面上除了戴森外所有扫地机器人通过了。
而且在长辈家里,装修风格会让扫地机器人寸步难行。
目前扫地机器人技术也很成熟,LDS和视觉导航占据了主流市场,并且新款扫地机器人都可以在APP中任意规划和制定清扫计划,相对以前更加方便。
谈到扫地机器人,就绕不开国产石头品牌,所以我先来聊聊国产品牌扫地机的选择。
国产扫地机器人篇
最早出现的米家扫地机器人,是石头科技代工的,后来石头陆续推出多款扫地机器人,包括石头S5、小瓦规划版,石头T6以及最新的T4。
这些扫地机器人中,我同学最早入手的米家扫地机器人,我朋友入手了石头S5,我则是前期小瓦规划版,后期更换石头T6,周边朋友亲戚中普及率很高。
首先来聊聊最新款石头T4,这是正儿八经米家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升级版本,也是现在能买到最便宜的石头扫地机器人。
很多人对扫地机器人的拖地功能比较在意,但就我个人一年多的扫地机器人使用经验来说,虽然并不是鸡肋,也不是完全刚需,因为拖布太小巧,每次拖地基本上要手动清洗拖布至少4-6次,如果你足够懒,一块拖布从头拖到尾,那当我没说。
作为米家扫地人升级款,石头T4目前是没有白色款的,这是T4最显眼的外观改变,中间集尘盒做了一个半透明设计。
连同LDS激光导航探头都改成了一水的黑色。而米家和石头白色款扫地机器人LDS激光探头都是红色。
大中户型肯定是首选LDS或者iRobot这种主打视觉导航扫地机器人,而简约户型和中小户型可以适当考虑下陀螺仪导航。
T4上市也有一段时间了,这里也就简单聊聊,毕竟详细的评测各大网站和平台都有了。
石头包括米家扫地机器一共两种型号充电底座,大号的可以收纳电源线材,小号不占地,目前新款都采用了大号充电底座。
能收纳电源线的充电底座还是相对好用一些,这也是石头又重拾这个设计的原因。
小号充电底座其实也没节省太多空间,扫地机器人归位的时候还是占据相同的地面面积。
配件方面和石头很多扫地机器人是同样的,比如备受好评的割缠绕头发的切割小工具。
不过因为取消了拖地模块,水箱这些配件就消失了。
T4的底部少了拖地模块,所以底部一览无余。
作为体验拖地模块扫地机器人一年半的我,对于扫地机的拖地模块清洁力度持一个中立态度,虽然这个集成模块方便了消费者,但是清洁力度只能说够用。
我整理以了一个表格,以下价格以京东为准,淘宝上会便宜几百块,比如T4和米家一代,前置最低价格1699,而后者最低1300。
这张表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区别,纠结买哪款的自己可以看着办了。
其实很多人纠结的,无外乎是T4和米家1S,石头S5和石头T6。
1S看参数,包括网上的各种评测,应该就是米家一代上做了小小升级,虽然说也是具备视觉导航,显然是和主打视觉导航的irobot并非同一类技术。
在T4和米家1S之间,我更趋向于T4款。
T4的顶盖整体面积偏大。实体按钮精简成两个。
具体操作方式直接印刷在了机器表面上。
可拆卸轴承清理毛发是特别方便,没有这个主刷的也不用太过郁闷,石头和米家很多部件都是通过的,这也是其中之一。
前部分具备防撞软胶,米家1s看评测是没有的。
可水洗滤网也是通用的,石头扫地机器人统一了基本所有的滤网,这点也是造成我是石头忠实用户的原因。
T4的官方型号是T6 SE,所以在很多方面和T6是接近的。
比如沿边传感器应该是升级了,距离更近,和T6也接近。
延边传感器不是所有扫地机器人都标配的,某些国产品牌同价位真的就没有,iRobot也没有,不过人家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其他方面可以弥补没有沿边传感器造成的缺陷。
多近呢?对比之前的石头S5,我感觉是更加贴近边缘,特别是应付这种场景的时候可以配合边刷最大程度清扫卫生死角。
防跌落传感器在无数次测试中都可以完美应付。
2000Pa的吸力可以应付目前家中所有的灰尘和垃圾,朋友的别墅才装修好,还未搬进去入住,但是你能看到像是断掉的铜丝和一截电线,都可以被轻松拾取清理掉。
越野能力上,我用了一年半的扫地机器人,定期清扫,石头系产品从没卡住过,不过扫地机器人中,戴森因为是履带式,越野能力和坦克一样,你可以在家中的任何地方找到它,戴森的越野能力无出其右,但是规划清扫方式真的不敢苟同。
T4和石头系一样,具备安静、标准、强力和MAX以及地毯增压等功能,不过因为定位上的原因,相对于T6会少了选区功能。
禁区和虚拟墙同样支持,也支持自定义矩形清扫区域以及清扫次数。
米家1S地图模块是升级了,在我看来石头T4是硬件上的升级,米家1S只是软件上的升级以及硬件上的小改变,毕竟上面还有S5和T6,厂家需要拉开产品线。
另外需要提及一下,石头T4支持小米、天猫精灵以及小度音箱语音控制,对于非米家系智能家居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石头T4和T6对比,LDS激光头位置有变动。
同S5对比,极限贴边的程度也是可以的,我之前评测过neato的扫地机器人,相对来说沿边程度没有这么近,不过那时候石头也没推出新品,不知道neato有没有改善机器LDS的固件。
在木地板上测试噪音和官宣中差不多,都是浮动在58分贝左右,噪音确实有所改善。
这是石头T6的扫地地图全貌,可以看到支持自动分区。
这是石头S5扫地机器人的APP地图,和T4一样不支持智能分区,不过T4是石头的新产品,硬件方面保持了T6的一致,只是个别参数功能不如T6,地图2.0未来是否能通过软件来实现,暂时还不知道,但是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
这是石头T6的智能规划界面,可以看到分区也可以自定义合并和规划,支持选区清扫和禁区和虚拟墙。
这是石头S5界面,可以看到和T4一样只有虚拟墙和禁区,但是多了一个指哪到那的功能。
除了硬件上的小升级,比如相对S5改进的噪音、可拆卸轴承,以及多个传感器的小规模升级,T6最大的优势在于智能规划和分区,这点看似米家1S也有,但是米家1S只是升级了软件,硬件上变动不大,而且没有拖地模块。
想要拖地模块,但是预算不够,可以选择石头S5,虽然功能上少了智能分区,其他方面表现一样也不差,适合以实用为大的懒消费者。
追求性价比,那自然是石头T4款,这款硬件上的提升,也比米家1S的提升更多,另外提一句,1S的摄像头仅仅是负责识别房门,进行智能分区的主要硬件。
想要一劳永逸,直接旗舰石头T6,该有的都有了,黑色白色都有。
国外扫地机器人篇
国外两大品牌,iRobot和Neato,前者主打视觉规划,后者主打LDS。
16年的时候,国内扫地机器人品牌尚且还是随机碰撞技术,国外品牌iRobot和Neato就分别以自己技术独到江湖,将两个分支做到了极致。iRobot自Roomba 9系扫地机器人起,已全面配备视觉导航、地面追踪传感器、轮胎里程计等多重导航技术,Neato则将LDS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国内兴起的各大品牌纷纷以这两类技术为目标,推出自己的扫地机器人。
先来说说iRobot,因为之前才接触了一款比较有意思的产品,iRobot i7+,自带集尘系统的旗舰款产品,也是一类比较新颖,将消费者的惰性发挥到极致的家电产品。
目前来看,LDS应付室内打扫倒是绰绰有余了,不过与此同时,视觉导航算法发展快速,提升空间巨大,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大疆,自动驾驶和部分飞控的核心都是视觉算法,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能代表未来的一个趋势。
回到现实,扫地机器人虽说是“后悔没早买”的清洁神器,但倾倒垃圾依旧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对于100平左右的户型,大约清扫3-4次就需要手动处理集尘盒。最麻烦的就是滤网上的粉尘,如果你是戴森用户,那么恭喜你,用戴森吸取集尘盒滤网上粉尘会很轻松,如果不是的话,这些粉尘很难弄干净。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我一直建议扫地机器人和无线吸尘器一起用,比如戴森和米家这种比较容易倾倒垃圾和粉尘的无线吸尘器,无线吸尘器也是我要推荐的家电大件之一,这个后面我会聊的。
iRobot i7+自动集尘系统,而neato D型机身能避免更多卫生死角,这些都是异于国产扫地机器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特色。
自动集尘系统,意味着同传统扫地机器人相比,充电底座会更大,所以 i7+这个底座的高度,摆放位置会受限制。
底部的机构是这样的,可以看到下部的涡轮电机,集尘系统的吸力很惊人,噪音也相应的比较大。
集尘袋目前是一次性的,按照i7的集尘盒,大约可以满足30次倾倒需求,按照每两天清扫一次的频率,可以用两月,实际情况可能会更长。
还是因为集尘系统的原因,i7+这套系统也对集尘盒做了调整。Clean Base的专用集尘盒,差别在于底部多了一个绿色软橡胶的盖子,这个盖子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只有Clean Base的吸力能吸开盖子,将扫地机内部的灰尘垃圾吸走。
扫地机器人i7主体,和Roomba 9系扫地机器人造型相差并不太多,同样在显眼的位置能看到视觉导航的摄像头,将实体按键改为触控按键,配色方面也做了调整。
最实用的提把手设计依旧延续了下来。这点是国产众多品牌,没有见过的优秀细节之一。
谈到视觉导航,就要提及那颗一定角度朝向头顶的摄像头了。
vSLAM™ 视觉运算处理技术是iRobot的核心看家技术,因为视觉处理数据量太大,绝大部分具备视觉导航的扫地机器人都没采用摄像头前置的方案,采用前置摄像头方案的扫地机器人,比如[伊莱克斯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像头,而是用来收集激光反射,构建3D模型,没有大量的数据,和iRobot是本质上的不同。
底部的机构包装印刷的很清楚,常见的高效率单边刷(双边刷已经被无数次证实了并不如单边刷实用,可是国内很多消费者总是相信两个比一个好,这就很头疼了),电眼(地面追踪传感器)、防跌落传感器以及iRobot标志性的双胶轮主滚刷,胶刷相比于Roomba 9系扫地机器人进行了花纹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拾取大颗粒。
双主胶刷的设计也是iRobot的专利特色,两根协同合作,分别负责剥离污垢和扫入污垢,清洁能力上要胜过单一的主刷,而且胶刷具备拍打和抓取功能,能应付比浮尘更麻烦的杂物。
另外就是应对线的缠绕了,可以反向吐出电线,脱困能力明显要强于单主刷。
同样具备易打理的特性,不惧毛发缠绕。
但是主胶刷也带来在木地板上噪音偏高的问题,可能国外都喜欢用瓷砖?
因为不是LDS,所以i7的生成地图时间比较长,iRobot的Impint智能绘图,是配合vSLAM™ 视觉运算处理技术创建的高效全景导航,创建可视化地标。
指定定时清扫房间、也可以调整房间的构成,目前市面上仅i7可以做到手动增减调整地图上的房间的边界线,以及给房间的命名。
很多扫地机器人中智能地图是可以任意绘制矩形禁区或者任意角度的虚拟墙,而iRobot则是任意角度绘制边界线,简单点来说你可以把房间拆分成N个小房间,这两类是本质的区别。
可以看到我将房间切割为三个空间,这点是目前国产扫地机器人做不到的。
不过irobot还是提供了物理虚拟墙,APP中是不能设定禁区和虚拟墙的,这点和国产扫地机器人也是不同。
当然i7+最大的特点还是自动集尘了,伴随着强劲的吸力, 当集尘盒满了或者清扫完毕会自动回归充电集尘底座,通过Clean Base的强大吸力转移灰尘和垃圾。
APP中能看到相应的集尘盒状态,也可以手动清理。
再来说说Neato。
Neato目前没有新品上市,而且各大电商均下架,应该是国内代理出了点问题,现在要购入只能走海外购渠道,主要是三款主打低、中、高的D3、D5和D7,这三款是追溯主流设计思路,具备智能APP的产品。
我之前体验的是Neato D3,没体会过旗舰款,不好做评论,只简单聊聊D型扫地机的优势。
D型扫地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完整的驱除卫生死角,这是其他款扫地机器人做不到的,而且被申请了专利,意味着其他品牌只能采用圆形或者伊莱克斯那样的三角形。
国外品牌感觉都比较注重一些细节,比如同是美国品牌的iRobot也有这个提手,日常搬运是非常方便的,这点我倒是希望国产扫地机器人能跟进。
D型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几乎等同机身宽度的主胶刷,这意味着单次清扫效率的提升。
D3是没有边刷的,这是区别D5和D7的一个地方。
不过得益于D型机身宽大主刷的优势,Neato的边刷属于非常袖珍的尺寸,主要是辅助作用,缺失这个影响不大。
吸力上Neato全系是要低于石头全系的,应付浮尘和常规垃圾倒是够用。
D3作为入门款机型,主要是电池容量偏低,只有2100mah,D5和D7均提升到4200,按照我的扫地机使用经验,2000左右电池容量满电状态下可以完成一次多100平高层户型的清扫任务。
另外Neato还有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容量超大的集尘盒,700ML的规格傲视群雄,要知道石头全系最大是480ml容量,iRobot更小一些。
D3的滤网属于入门级别,所以防尘能力稍微有些差,D5和D7上则是海帕滤网。
一年多前我评测D3的时候,Neato利用延边传感器,精准的延边距离让我见识了LDS鼻祖品牌的底蕴,另外相对于iRobot和石头扫地机器的狂热工作风格,Neato则是比较缓慢稳重的风格,工作行走的时候没有石头和iRobot那么风风火火,LDS建模的精准度也非常高。
这是D3 APP中地图的建模场景,这种以像素点为单个单位的建模精度,还是比较厉害的。
不过APP中的虚拟墙、电子禁区只有D7旗舰款才具备,D3和D5的APP,功能相对较少。
噪音方面和irobot差不多,比石头T6要高一些,但是并不多。
Neato如果要入手,建议D5这个级别起步,入门款电池电量很难支撑起一次干净的清扫场景。
其实能看出来,国外有的,国内基本都齐全了,而且性价比还很高,出奇一致的是国外品牌基本不会配置拖地功能,而是完全独立,这是因为扫地机器人的拖地功能比较鸡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