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 ThinkPad 牌子存在感越来越低了?

灰飛煙滅 回答数5 浏览数166
以前用过thinkpad笔记本,觉得还不错,做工不错,键盘舒服,静音散热良好,质量过硬。这几年感觉这个牌子存在感越来越低,周围很少有人用了,用的也都是以前的老机子,是thinkpad跟不上时代了,或是产品质量不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袁波 | 来自北京
他是不是仍然在各种地方存在呢?是的
最近的白宫发布会,亚裔女记者后面那个人用的是tp
你去学校办公室找领导他也可能用的是tp
你去高中看学生(加拿大),有不少人是父母淘汰给他们的tp
你去community centre,也有可能看到
所以他一直存在,只是存在感有点低
为啥呢?首先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你手里的电脑,除非他是苹果或者blingbling的
第二,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除了少数tp粉大家平常看到他也就是 “一台随处可见的电脑”,不会对他加以过多的关注(你要是抱个p7x 或者w70x系列去图书馆或者咖啡店另说
还有就是,这两年没啥新意。老模具用好几代,辣鸡屏幕,辣鸡做工,这些都是常常听见的骂声。除了x1 fold这个试验产品没有啥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要说有可能也就是yoga的呼吸键盘了吧(不过也不见了
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记(诶不对
下半年会有nano和ti这两个新品出来,或许能给大家带来点惊喜吧
就这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linjob | 来自北京
ThinkPad这个品牌的决定权不在中国大陆,目前也不在日本大和实验室,而在台湾方面。
真正想做好这个品牌的人手里没有实权。
台湾那边的做不好机器偏要去夺权。
2017/2018款基本上还是日本大和实验室的人做出来的,要扩展性还是有的。看看台湾人搞出来的2019/2020款Carbon做成什么鬼样子,基本就是2018款小修小补,又为了轻薄而轻薄,砍掉内部网卡接口;2019款和2020款唯一的区别就是2020款支持wifi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01asd | 来自北京
唱个反调,ThinkPad那是因为他有着稳固的销售渠道,在国区商用大客户稳定的占用70%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份额也是和惠普戴尔不相上下
至于在消费级市场,就是划划水而已

消费级市场能卖一点就卖一点,不卖也没关系。他其实不在乎罢了。所以thinkpad何必在大众消费者端投入资源制造品牌存在感呢?

有人总说thinkpad屏幕用得差,thinkpad的屏幕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不适合消费级市场的问题。
我们以T490为例,也是我自己在用的这款。2K 500nit,广色域,HDR,在同价位是一块最好的屏幕
但是,偏偏大量消费者不买这一款啊,你如果想T490更便宜,那就减屏幕,减配到FHD,45NTSC,250nit亮度。于是价格可以拉低到六千多。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44413338026319872">所以明白了吧?thinkpad就是提供了太多的可选项,以至于减配之后的型号配置太多,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的认知——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说T系列只给2K屏幕呢,就可以自信的说,thinkpad T系列全是好屏幕。但偏偏T系列密密麻麻多少个选项。普通消费者选择困难症,也不利于形成一个直接和简洁的认知。
自然,对普通消费级市场来说,消费者也不知道thinkpad到底有什么特色。
这一点不利于形成总体的市场舆论认知(小部分技术爱好者还是掌握了线上销售的话语权的),但是实际上卖的很好。我和 @天启 多少次强调,T490一定要买2K版本的,但是转手我在后台就看到了一台低色域屏幕的版本卖出去了
这个市场最后还是不懂的人居多的。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明白了市场销售销量和产品力无关,反而和很多的产品排布,操盘运营关系密切。


密密麻麻的SKU

在这里我也反对吹3:2屏幕的。
因为那只是一些小众爱好者的狂欢,真正的消费级市场,企业级采购市场,屏幕比例这个选项反而是无关紧要的点

下面聊聊产品排布的问题。think目前的产品排布其实有点不适应于当下消费市场的形势了。在这里,P一类工作站专门就是渠道和专业人士销售,和消费者市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根本不在讨论之列。
消费级市场需要的是啥?
极致轻薄,thinkpad交出的答卷是carbon和YOGA,放在旗舰的X1线上面,符合了需要。至少在口碑上是赚足了。(可耻的是YOGA这个形态还是联想消费那边发明的,不是think原创的)
小屏便携,X13系列做的还是尚可。

今年消费级市场火的小新Pro13,就告诉我们,消费级市场最喜欢的还是性能释放。

thinkPad这完全就是没做性能释放啊……
T系列只能说尚可。E系列散热还行,但是今年E15真的是把我吓到了。

另一个取向是配色颜值做工那一套

戴尔的XPS就是走了这个路。carbon属于颜值算高的类型了,不该喷。该喷的是T系列边框那么宽。
真话,think配色要么是纯黑,要么是银色,配色上玩不了花样;
配色连带着颜值,你们可以设想一下,哪怕就是窄边框,黑的,颜值似乎也不会多高 ;

所以说think很多方面还是被束缚住了手脚的。还算有创新的是今年和去年提供4G版本LTE连接。我认为提供LTE版本应该好评而非差评。去年think4G版本机型只贵了300块还送半年流量,这个完全不应该喷啊。
think有很多创新没有真正做出来。Tablet平板做了一代就不做了,X1系列改动太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ianrun668 | 来自北京
存在感低是不可能低的,即使ThinkPad早就没有了灵魂,然而这货的出镜率依然非常高。你要是看不到应该只是地区问题。ThinkPad依然的中国区出货第一的商务机品牌,在美国确实不如惠普的elitebook多,全球范围内和惠普55开,各自占有25%的市场。
美帝良心想,社会主义普。这两个牌子出货是不用担心了。至于为什么老客流失严重,则是因为曾经所有ThinkPad之所以成为ThinkPad的因素几乎全部消失。

  • 小红点一次次缩短,在T480s以后干脆还换了内部结构和驱动商。直接导致一代编辑利器变成局部可用的辅助工具,要知道小红点满血状态是比鼠标更好用的指点工具(就办公文字网页浏览而言),现在废物
  • ThinkPad的拓展坞优势,这个被USB C的崛起冲淡了,又并没有拓展出新的过人的东西。
  • 品控滑稽,商务机的基本盘都不行。联想在没有政策保护的美国市场输给HP的精英本多达10%的份额很能说明问题,(26%对15%)而且ThinkPad同级别比惠普便宜三分之一,为什么不用?东西不行呗,还能怎样。至于中国区,HP和TP五五开,社会主义普补贴中国区,那为什么联想的TP没有把elitebook干出10%的差距。东西不行,X1C2的花式翻车,键盘乱改。C3的主板花屏事件,C5晚节不保的电池划伤引燃事件(召回了全年产量的各种小型号,远不止当时联想PR指出的轻描淡写的小问题),之后C6总算是企稳,然后C7缩电池,C8缩处理器(C7是有10710U的),至于P系列的工作站,确实比之前的W540.541那种烂货要好(个人同时有过W541,东芝W50A和HP 8570p,zbook15 studio G5. TP做工用料连W50A都不如,廉价得不行,和ZB,EB完全没得比(当然studio其实也比不了8570p但是随便虐TP))。再一个个人去年夏天在推ThinkPad P52采购给本地某校的设计学院时候被嘲讽,表示表示ThinkPad烂货不值得信任,要搞重货果断买傻多戴或者社会普。当时颇为不服,然而仅仅在7个多月之后,经手的几台P52就先后出故障,并且已有一台报废。(别杠,ThinkPad供给美国大学的B2B三年默认保机型,理论质量是要优于国内一般一年零售机的)别看着ThinkPad搞了一堆这样那样的军标测试,到了实际跑建筑工程,景观设计的环境下,仅仅是设计学院的强度都吃不消,搞出不堪负荷烧主板这样的笑话。如果你觉得五六台本子说明不了什么,那你随意,五六台同型号的品牌顶配都能出这种等级的问题说明货是真的不行。通常三大流氓里面最容易出问题的傻多戴反而稳如老狗,还是precision5530这种轻薄工作站,按理说更容易出事。至于HP当时搞的几个无压力,甚至于另外几个消费类的alienware都OK,唯一比TP死得更早的是雷蛇,只要了三个月报废一台of三台,手动搞笑(然而雷蛇是出了名的中看不中用)VS ThinkPad是一般认为的靠谱沉稳实在,斜眼
  • 过于执著的省料,我就想知道为什么16:10会首先出现在联想消费品牌的产品上,ThinkPad的团队到底TM干什么去了。小新13Pro的散热稳得一匹,为什么T490s花式throttle,给我个解释啊…T490s带8265U输给T480s带8250U。真是惊喜
最后回答问题,ThinkPad的存在感不低,在美国,它是三大品牌里面最便宜的,没有之一。在国内,由于有政策保护,除非华为笔记本发疯,否则ThinkPad和联想昭阳会继续领跑所有其他商务机品牌,在其他地区,露脸率都只会高不会低。所以存在感低是不存在的,你的地区差异/倾向性。至于为什么没太多人讨论它,因为他们实在是没什么特色,换个logo没人觉得维和,所有TP之所以为TP的特性都被去干净了。让其他品牌的人更好适应ThinkPad是吧,那原来用户也没必要留恋这么个玩意儿,反正都是组装厂,买个便宜性能好的16:10难道不香吗?
总之,如果你还有以前ThinkPad巅峰那种功能性的理念的幻想,去买松下。如果只是因为想要一台还不错的本子,满足性能需求后随意挑个拉倒,节约些冤枉钱(毕竟商务机都溢价严重)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yquan | 来自北京
它并不是不好,却不再是独树一帜的选择了,就像 X1 Carbon 仍然是坚固惊艳的高端超极本,具备很多面对竞争者的相对优势,但不是目标用户唯一想要的那个选择了。
有一些设计其实完全可以流传到现在的时代,例如 25 周年纪念版的七行背光键盘,但却为了「更方便其它厂商笔记本用户的适应」这样的目的,而变成了现在熟知的六行配列。
许多人喜欢 ThinkPad 的原因某种意义上也是出于其具备明确目的性的产品设计,然而在联想选择用 ThinkPad Edge 子品牌下探消费市场的那一刻后,我们开始看到一个逐步向消费市场变化的 ThinkPad,我自己见过的机器少,人微言轻,不敢直接用妥协一词来形容。
例如 Windows 8 时代,业界普遍看好手势操作,但 ThinkPad 弄出了严重降低习惯了传统指点杆用户体验的三按键一体式触控板,最后这样本不应该出现的设计也没得到一个好结局,仅仅持续了一代便被放弃,更多的还有 T 系列也开始逐渐变得超极本化,设计方向开始舍弃本身的扩展性,例如板载内存,而最初真正意义上的超极本却只有 X1,追溯到现在还有 X1 Carbon 缩减到 1.5 mm 的键程。
也许一千个用户的评价体系里面可以有一千个 ThinkPad,然而实际上的问题是,ThinkPad 自己是否还知道自己原本的模样,X62 和 T70 的出现,还有 30 一代机型用户开始研究换回 20 键盘的现象,仿佛代表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你可以说这一部分传统的拥趸是因循守旧,但当他们真的能指出来在过去产品好于现在的部分时,这些人的意见就不再是言微人轻。
过分执拗固然不对,迷失自我同样可悲。我这个答案很主观,之后可能会修改措辞。
最后关于企业采购我有这样的一个肤浅的理解,在国外,ThinkPad 由于过去的辉煌名声犹在,X1 Carbon 之类的高端产品仍然优秀,联想也比较好的继承了原有的全球性支持网络,所以情怀和理性上仍是较好的一个选项;而在国内,它是世界级的联想产品,甚至有时由于它联想的身份,就足以成为理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