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任天堂 Labo 的实际体验如何?

godphone 回答数20 浏览数254650
任天堂 Labo 已于今天发售,挺想买的,但是又害怕买完拼完就放着吃灰了。所以想问一下实际体验如何,谢谢大家~
cheoks02079 | 未知
有好多人在评论问价格的,我在美国Best Buy买的,买的时候花了69.99刀,换成人民币(之前写错成人名币了,经评论提醒修改,sorry)大概450左右,个人觉得在任天堂家的游戏中属于正常价格,而且这个乐趣也确实值这个价。
以及有人在评论说这篇回答有剧透。是的!确实是有剧透!FBI Warning!怕看了影响自己体验新鲜感的同学就不要往下看了!!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想看看游戏具体内容的就继续看吧!还有,忍不住看了感觉被剧透了也不要伤心,labo的乐趣是只有体验过才能明白的,真正玩起来的乐趣远大于看上去的。
-4/21日更新在最下边
-4/22日更新在最最下边
-原答案
不多说,好玩,20号当天拿到的货,在美国,感觉这儿货源很足,一货架都是...我还提前两个月预定了
一大早就去拿了



正式成为硬盒玩家

-
开封






包装软件都很精致,纸板没有想象的那么厚,但是挺硬的,挺结实的。
进软件之后还要更新一下手柄,
然后就是很可爱的动画


会比想象的要好玩
-

再更

连拼了三个多钟头,上瘾一样的停不下来,把钢琴拼完了



和拼高达差不多的感受,伴随着游戏里魔性的音乐,跟着3D可旋转放大快进倒退步骤说明一步步拼。但是因为是纸板,手不会太痛
而且这纸板比想象的结实,应该不太容易坏

休息一下
准备玩钢琴

太好玩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970937511476903936
                                      直接上个视频


可以调各种音调
甚至可以调成让手柄震动发声
那个震动真的指尖马杀鸡
还有专业的studio模式





可以用来创作音乐


而且最主要的是
我才拼了台钢琴啊
还有别的玩法
总之感觉很值
-
继续讲讲钢琴,太累了明天再拼别的了
在discover模式,就是发现模式,可以解锁更多钢琴的玩法
比如旋转旋钮,就是那个像螺丝一样的东西,可以调节音量,音高,还有回音..... 还可以插入自己做的波形图,让手柄扫描,以达到产生不同乐器的声音,理论上来说,这台钢琴可以发出任何乐器的声音,小提琴,吉他....我怀疑甚至Fa♂乐器也是可以的(大雾)还有可以插入打孔纸,产生鼓点节奏。还有可以用另一只手柄做指挥棒,来控制录下的琴声的演奏快慢。总之在studio模式下似乎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创作平台。游戏机做生产力工具,任天堂是第一家。
在钢琴这一项的体验中,我觉得拼装的过程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难度的(对于一位成年人来说),纸板的设计也很好,游戏也会一点一点指导,所以没什么难度。对于小朋友的话我觉得是一件很棒的玩具,应该也是可以拼起来的。我花了三个多小时拼完了钢琴,其实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小朋友可能会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件。但钢琴是这一套里最复杂的一个。而且不同于传统拼装模型,labo的优势在于可以有除拼装外的更多乐趣。拼起来是一个很爽的过程,就和拼高达一样,但是高达拼完了只能放着看,labo还能继续玩,甚至继续加自己diy的东西进去。而且这种玩耍不是像其他游戏一样产生那种暴力,紧张的快感,而且沉浸其中,有一种小时候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世界慢慢探索的乐趣。
而且这东西真的老少皆宜,小朋友随便乱弹琴也能很快乐,大朋友性质来了在里面创作一曲也能很开心。
但是真心建议,家里东西多的别买,放不下....
-
-4/21日更新
刚刚花了十分钟拼完了小车,这东西看起来像一只小虫,但是官方把它叫成RC Car
拼装难度几乎为0,所有材料都在一张纸板上,但是玩法却和钢琴不相上下。
最基础的玩法就是在屏幕上操作手柄,让手柄震动使小车移动





主机操控手柄见过没
还有更专业的模式





可以调节震动快慢来改变移动速度,还可以看见红外摄像头里的画面,打开Auto(自动)模式,以及进行双人对战(纸板材料提供了制作两个小车的材料,双人前提是还有一对手柄,以及一位愿意陪你中二的朋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06912189083648
                                      双人对战演示视频
小车可自定义化也是很高的,
比如可以改造成挖掘机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auto(自动)模式下,小车会自己演着用胶带贴好的路线,或者自己前往贴着反光胶带(有提供)的路标。官方还介绍了一种调戏小车的玩法



路标挂鱼杆上勾引小车
总之小车是套件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件了,但是玩法也很多样。
(虽然红外摄像头可以看见黑暗里的东西,但别去想开着小车潜入偷拍啊,震动的声音真的挺大的)
下面是这个游戏里最令我震惊的一个功能
可自定义编程



这是游戏里的编程器,是可视化的,用连线把input(输入)和output(输出)连起来就可以了,操作和画面还是挺人性化的
input中有挺多选项,例如可以检测手柄上的操作,按按键,翻转手柄....还有摄像头看见标记...摇晃手柄....按显示屏上的按钮...等等等等,
Middle中也提供了counter(计数),timer(计时),AND语法等等,
output中有点亮屏幕,发出声音,使手柄震动等操作
这个编程是需要一定语言基础的,看不懂的话编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应该来说能看懂就会编,在选项里也有一些提示
这个编程的作用我觉得就是官方给玩家提供了一个mod编辑器,labo这一套的玩法不止局限于这几件,玩家可以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纸盒,然后通过编程给它实现出来,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更有脑洞的玩法被解锁出来。
手柄可以震动,可以远程操控,嗯.......(污)
-
再更一次,
Fa♂乐器粗略的做出来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330267114332160
                                      弹的没有楼下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大师好,听起来也有点不Fa♂乐器,相信继续努力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顺便分享一下Fa♂乐器的波形图

自己把Fa♂乐器的波形图照着剪了,然后插♂入钢琴扫描,就可以弹出来了
-
开始拼小屋
-
再更
终于拼完小屋了,看起来很简单东西竟然花了我一个半小时





最终成品是一间小房子加三个按钮,还有有一个cable(连接线)在拼搭教程里没有,但是提供了材料,并且在discover(发现)中提到了玩法。
小屋子的核心玩法就是养一个电子宠物,



长这样....我觉得丑萌丑萌的
可以通过三个按钮与它互动
例如开关型按钮插入屋子底部可以召出喂食机,插入屋子侧边可以召出电灯开关.....
三个不同的按钮插入不同位置可以召出不同的东西,同时插入两个则可以进入小游戏



保龄球小游戏



矿洞探险小游戏


玩小游戏可以获得食物奖励,玩的越好奖励越精致,不过玩的不好也会有奖励的。小游戏其实难度还挺高的,我尝试了几次矿洞探险,需要反应很快,但是被炸弹炸到也不会有事,所以小朋友玩起来也不会有困难。


小房子的玩法大概就是这些
似乎还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cable(连接线)让自己的电子宠物去其他玩家家里串门




才玩了一会,不知道它会不会长大?或者要慢慢养?有一种小时候玩那种装在口袋里的电子宠物的感觉。
-
来了来了,4/22日更新来了!
刚刚拼完了摩托车,相当exciting
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虽然零件充满了8块纸板,但因为没有钢琴那么多小零件,拼起来很快。

有两个握把,左边的只有一个喇叭按键,右边的可以转动来加油门,而且是线性油门!!!然后还有一个刹车以及引擎开关。屏幕下边那个长长的是抵在肚子上的,有一个加长套使手长的大人玩的时候姿势不那么别扭。
游戏内容本身就和马车差不多,甚至沿袭了马车的漂移后加速以及尾流加速,也有第三人称以及第一人称视角。也提供了3种不同的速度模式,200cc开起来速度相当慢,不过很适合小盆友玩,最大的600cc其实还是挺有挑战性的,一不小心就会转向不足冲出赛道。每个速度模式下都有3个杯赛,每个杯赛有3条赛道,也可以选圈数。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707857515745280
                                      摩托车的控制是可以控制油门量,刹车,转向,以及整个车身的倾斜程度,600cc模式下得整个车贴着地过去才可以满油门过弯。驾驶的适合手柄也会震动,撞车,冲到草地都是有震动反馈的,跑完一场手其实有点麻。
游戏还有一个乱斗模式,和马车差不多,就是没有道具什么的,乱斗就是一群车在赛道里乱跑撞气球得分。
游戏最有新意的一点是可以自己创造赛道,用这俩


小摩托车是用来创造赛道的,扫描枪是用来创造地形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707548830826496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707617190551552
                                      大概秋名山也是可以造出来的吧,可以驾驶着我的摩托车在发夹弯狂漂。


-4/23日更新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983942601175040
                                      找了个巨大的箱子,把手柄插里面,弹了首很震撼的低音小星星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anvin_jsw | 未知
先给大家听一段我刚刚随便用Labo studio做的一段音乐,大家感受一下。所有的音色和beats都是用switch做的哈哈哈。完整版制作过程在答案最后。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069288375881728
                                      答主在波士顿上学,二月份就在亚马逊预订了Nintendo Labo,据亚马逊说会在发售当天寄到家里。今天下午下课回家它果然到了! 太兴奋了!(答案是4月20号写的)
把盒子搬上楼兴奋不已,先拍照!

看到新玩具我和猫都蠢蠢欲动

主子叫“Bo”,看名字和Labo倒是很有缘啊。。

刚买回家就被主子霸占了。。
迫不及待拆开纸箱, 里面首先是游戏卡带:

Toy Con游戏卡带


然后真的是厚厚一叠的纸板。 比想象中要多好多!

厚厚一叠纸板
每一种颜色都是一个游戏套件,用字母标记他们的名字。
比如说这个是箱子里的第一张纸板:

第一张纸板
它包含了一个教学的纸板,教你做一个Joy Con的纸套,就是这个:

Joy Con纸套
晚饭都没顾上吃,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搞定了它:(一定要点开视频看安装过程呀!)

Switch 钢琴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092226247503872
                                      

还有好多玩法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有的玩了哈哈。以及根据官方视频,还可以自制吉他以及其他乐器。看起来完全可以用它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只是需要花时间去挖掘一下了。我先去休息一下这个东西真是太耗精力了 。之后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再更!


喜欢的话请点赞哦。


另附上音乐的编辑过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0713177688350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bdursul | 来自广西
美亚上买的Labo,18号寄出,20号一寄到我就去拿快递了。很兴奋,也就比刚拿switch的时候差一点。
实际体验怎么讲,就是有趣,超有趣!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

我们是ROBOT KIT & VARIETY KIT 两个都买了。
晚上开始拼,因为还没有拼完就直接说一下上手的感想。
首先开箱ROBOT KIT,一张游戏卡,有点厚的10几页纸板但不重很结实。

原本看视频广告的时候都是孩子在拼,我就以为拼起来应该很简单也很快,正式开始拼的时候发现不是这样的。
难度的确是简单的,但拼起来也不快。按照Switch里的步骤一步步拼下去,哪怕没有中文也能跟着动画演示一起拼。拼需要花时间,我和媳妇一起上手的时候,仿佛回到小时候,一个人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拼四驱车,久违的动手拼造快感。
构思非常巧妙,用纸板和带子就能拼出一个机器人。我们每个人童年时都应该尝试过用纸来造房子啥的吧,就是这种感觉。
因为机器人只有一个,媳妇和我都争着要拼,最后只能我迫于压力做副手来配合......

还没有拼完,只拼好了眼罩和背箱,接下来就等明天拼好了我尝试游戏再上来说一下感受吧。


妈妈,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能自己造高达了(误)!
————————————————————————————————————
4月21日更新啦
一大早就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拼Labo,这种雀跃的心情在25岁以后很少有了~
拼的时候你需要按住屏幕上的Forword才能看到演示如何拼的动画,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拼装的速度。
用时2个小时左右,终于ROBOT成型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直接放一段视频来看游戏效果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35813991960576
                                      我的眼里:我在开高达!
别人的眼里:背着纸书包的智障.....
听到我的声音也能明白我多兴奋吧,最后没录完的那句话是:妈妈,我坐高达了!
能看到背包正中央的手柄吧,手柄前面朝里放入箱子中,游戏靠红色手柄前方的摄像头来判断你是否出拳和行走。

这是背包内部,能看到白色的贴纸吧,贴纸贴在有重量的盒子上,你走路和拉动手柄盒子上下移动的时候,贴纸同时移动。红色手柄的摄像头就会依据盒子的移动来反馈你是否出拳还是行走。
头罩翻下来,就会变为VR模式,从第三人称视角转变为第一人称视角。翻下来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就是一句话:“俺はガンダムだ!”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38876363337728
                                      

让人惊喜的是!
这个游戏还有飞行模式和坦克模式,太有趣啦!直接看视频效果!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38008283996160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38205076553728
                                      我简单玩了5分钟,新手教学是通过打大楼和UFO来得分。新手教学就是一个拆迁部队的游戏,你以为你是高达,其实你是推土机......
初次得分:

看了任天堂的视频,还有各种各样的模式需要我们去琢磨!

Hangar是换装PLAY,可以加入插栓来改变机器人的颜色。不试试ROBOT环游世界?

在Robo-Studio中,你可以变身DJ。把Switch放入背箱,就可以通过手柄行走来发出各种音效。

如果有两个ROBOT,你还能和朋友对战。任天堂的理念就是让大家一起玩游戏,怎么能少对战模式呢!

除此之外,Challenge模式了解下,需要你利用ROBOT来完成各种挑战,也并不简单哦!我还没试过,估计就是闯关模式吧~我看到有坦克模式的赛车挑战呢,难不成还能用ROBOT玩马车?



玩好说下我的感受吧:
新手教学很简单打大楼和UFO,上手特别容易很直观,还有各种模式可以任你选择,你能想到用ROBOT来做DJ吗?这就是任天堂的游戏,$79的游戏也有至少几十小时的游戏时间。
我玩了10分钟不到竟然出汗了,看来这也是一个类似Just dance和Arms的“健身类“游戏~


当你背上你自己造好的背箱和头罩,这一刻你就会觉得你真的坐上了高达!你出拳他也会出拳,你走动他就向前行走。神龙斗士啊这是!
特别好玩,要不是媳妇要用Switch来拼钢琴,强行阻止了我接下玩的冲动,我想我能玩上几个小时!
还记得童年时的你吗?披上床单装作是防护服,拿起纸板做的手枪,带上护目镜,就要出发去拯救世界了。
任天堂把这梦想给你搬到现实来了。不是坐在电视前拿着十字键的手柄操纵,而是你就成为那个高达!
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


少年,不来一发吗?你能成为高达哦!
“欧雷瓦刚大木!”
——————————————————————————————————————
媳妇拼好了钢琴,插上1号插栓就能变成喵的声音!
愉快愉快,同志们,来听一首喵喵之歌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620106668113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dia848 | 未知
我是 4 月 20 日当天在 Best Buy 买的,不像 Nintendo Switch 开售一样,Nintendo Labo 的货源非常充足,Amazon, Target 和 Best Buy 都能买到,实体店也是去了直接买。
镇楼

花了周末两天的时间,差不多有 10 个小时左右,把五套小游戏都拼装完成了,总结就是有点腰酸背疼,「适度游戏益脑,过度游戏伤身」,建议应该慢慢拼,一下子全拼完有点累。

五合一小游戏集合
开箱

整箱拿在手上感觉有点重,毕竟里面全是纸盒板。下图是外包装,非常七彩斑斓。

外包装正面

外包装反面
内包装含五款小游戏的纸板和一个实体卡游戏,目测一共有 20 多张纸板,还有一个小袋装了橡皮筋、纽扣之类的小玩意。

包装盒内部

纸板大汇总
游戏组成

游戏一:RC Car(遥控车)
游戏二:Fishing Rod(钓鱼竿)
游戏三:House(房子)
游戏四:Motorbike(摩托车)
游戏五:Piano(钢琴)


前言& 感受

如果说为了「塞尔达传说」你就应该买 Nintendo Switch 的话,现在应该可以加上 Labo 了,为了体验这种拼装 & 游戏的过程,你也应该去买个 Nintendo Switch。
下图是游戏界面。发现了什么?这款游戏其实是由拼装和娱乐两个方面组成的。(暂时没有探索「Discover」里有什么,以后再探索。)

游戏界面
下图是「拼装」的开启页面,一共五个小游戏,每个小游戏的拼装过程都是 90 - 150 分钟不等,这也是 Labo 这款游戏的一部分。

「拼装」界面
打开「拼装」,里面是每个单项游戏的组装教程,既不是图片也不是视频,而是像电子游戏一样的交互,详细的组装步骤,快进和后退的设计,再加上全景式的环绕镜头,使玩家很容易浸入到「拼装」这个场景里。下面这个视频是其中的一小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299539894841344
                                      看完你会发现,教程简单易懂,不会英语?No problem. 即使我看得懂英语,我全程也几乎没看英语介绍,完全安装示例来,示例比文字有太多的说服力了。
完成所有拼装的过程后,真得是颠覆了我对游戏的体验。从「拼装」到「游戏」的过程,也是从「现实」到「虚拟」的过渡。
拼装让我体验到小学时候上美术课的场景,带上纸板、画笔、剪刀、胶布,然后照着课本制作出各种小玩意儿。这一次任天堂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给我们,实际操作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工具,纸板制作非常精良,按照凹槽就能把零部件取出来,对照着 Switch 上的教程,完成自己游戏工具的组装,最后完工后才能玩上游戏。
除了「拼装」这一独特的体验,小游戏本身带给人的玩法也是更加新颖。我将这五个小游戏认为是「1-2-Switch」的延伸,玩过「1-2-Switch」的人知道,这是一款需要在现实中有两位玩家一起完成的小游戏,类似 Xbox Kinect 的游戏。这次 Labo 里的游戏,也是让玩家脱离单纯的屏幕,把身体调动起来。以摩托车来说,你需要将双手握住车把手,用身体来控制车的方向,非常仿真现实中真实的开摩托车体验。
在我来看,这个 69.99 刀的售价,相当于 59.99 刀买了一个顶级的游戏,再加 10 刀买了这些纸板,属于可以接受的价格,不仅可以体验拼装的过程,还能享受体感游戏的真实感,不亏!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从我的体验中来说,有两个缺点。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占地方了!纸板拼好之后就不能恢复了,五个「装备」看起来还挺大的,特别占地方,我得想想放在哪儿让它们吃灰。
第二个就是玩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你完成了所有拼装,但每次玩之前需要把屏幕塞进去,把 Joy-Con 塞进去,玩结束要换别的游戏的话,还得拆开来,有些麻烦。当然,这是无法避免的,就是稍微麻烦一点点。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感受。下面就开始单个小游戏的评测吧。


摩托车小游戏

零部件细节:
拼摩托车需要六块纸板,每种颜色的纸板代表不同的游戏,同时用 ABCDEFG 的顺序来依次拼装,在拼装的视频中会明确告诉你该用哪个纸板。

摩托车所需纸板
拼装:
拼装一共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完成,和建议时间差不多。下图是左右手柄,右手柄的那个小小按钮是启动引擎的,左手柄的那个小小按钮是鸣笛按键。

左右手炳(摩托车车把手)
下图是拼装完成后的纸板。正中央放置 Switch 的屏幕,打开后面的插槽,把 Switch 放进去再用合上插槽固定,左右手柄的两边可以打开,将 Joy‑Con 插进去后合上就可以开始游戏了。

摩托车完整拼装效果
上手体验: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300425189842944
                                      上面这个视频是错误的示范!不管在游戏上还是现实中,都应该双手紧握手柄,单手开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我另一只手在拍摄视频)
有一个非常好的体验是,右手柄是可以转动的,因为里面是两个橡皮筋控制,你可以向下旋转,制造出加速的感觉,手一松就会旋转到原位,利用「橡皮筋」来实现这一效果,真的是天马行空!
下图就是官方实例的正确玩法。因为才玩新手模式,竞技性不强,很简单,但用户体验不错,模拟开摩托车的感觉很逼真,身体也可以被调动起来,不像传统的赛车类游戏。

摩托车玩法示例
遥控车小游戏

零部件细节:
拼遥控车很简单,就一张纸板,东西不多,很简单。

遥控车所需纸板
拼装:
拼装过程也非常简单,大概 10 分钟左右。在 Joy-Con 的 +/- 附近会留有空隙,故意为之,是为了振动的时候把速度带动起来。

遥控车完整拼装效果
上手视频:
下图是游戏界面,左右两个控制器,用来调整方向的。

遥控车控制界面
玩起来还有点意思,可以往前,往右、往左,就是不能后退。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521735606161408
                                      钓鱼小游戏

零部件细节:
钓鱼一共六个纸板,小件不算太多,大约花费了 2 小时不到的时间。

钓鱼所需纸板
拼装:

钓鱼完整拼装效果
鱼竿是分段式的,可以往前延伸出来三段,然后右边的摇动手柄是用来放线和收线用的,构思比较巧妙。
上手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558593418473472
                                      玩法较为简单,就是可以鱼竿放到水底,然后鱼儿会上钩,然后再把鱼竿收上来就算成功了。
有一点神奇的地方,如果玩家真实晃动鱼竿,水里的鱼线也会随之晃动,我的视频里也可以看到。
房子小游戏

零部件细节:
房子一共四个纸板,小件不多,主要是块头大,大概花了 1.5 小时拼完。

房子所需纸板
拼装:

房子完整拼装效果
一个房子作为主体,然后旁边三个插件是用来玩法控制的,房子右侧可以将不同的插件插进去,然后会有不同的效果。
上手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650582088425472
                                      一共三个玩法,分别是三种不同的交互,插入不同的插件就有不同的效果。第一是注水,旋转以后需要安装,然后水就进去了,松手后就放水;第二是音乐,类似旋转音响的效果,需要一直旋转才有音乐;第三是白天黑夜切换,交互是和开关按钮类似,按一下就进行切换。


钢琴小游戏

零部件细节:
钢琴一共八个纸板,大的零件很多,小的零件也多,拼装过程也是费时最多的,我大概花了 2 小时才拼完。

钢琴所需纸板
拼装:

钢琴完整拼装效果
拼起来很费时间,钢琴一共有 13 个按钮需要拼出来,还有额外三个不同的音效按钮。
上手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1650640753250304
                                      玩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一共四个不同的音效可以切换,直接插进去就可以自动切换。同时屏幕上的按钮和实体的钢琴键盘可以同步,交互体验很不错!
如果你不会弹琴的话也没问题,左边的按钮可以自动播放音乐给你听。
总结

拼完所有的过程,和初步体验了五个小游戏,有三点让我非常震惊。
第一,充分利用 Joy-Con。Joy-Con 不仅有震动,还有红外传感器、重力感应器和微型摄像头,这些功能都在所有的小游戏中应用到了。在「遥控车」的游戏里,你可以打开红色 Joy-Con 上的红外摄像头,虽然画质非常不好,但会被惊艳到。在「房子」和「钢琴」的游戏中,通过纸板上不同的白色贴条来切换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同一个游戏,但会有不同效果的结果。在「摩托车」和「钓鱼」的游戏里,又利用到了重力感应器,与玩家的身体形成互动。
第二,交互体验非常棒!作为一个码农的我,平时也会和交互设计师打交道。我觉得作为 UX designer 应该好好拼一拼和玩一玩这个游戏,在「拼装」和「游戏」的过程中,任天堂给玩家提供的交互设计是更为融入和浸入式的,而且有些环节的交互非常巧妙,值得学习。
第三,优秀的用户体验。在「拼装」的过程中,不会把用户当成傻子,但会提供非常详细的过程。360 度旋转镜头,可拉近可拉远,用户几乎不会有什么疑问。
总结来说非常棒!大伙儿准备掏钱吧!我也准备入手「机器人」的版本!
最后,大家看完点个「赞 」,你的「赞 」就是我买机器人版的动力!我也可以早点写机器人版的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瓜贼好吃 | 未知
我觉得使用效果应该不错。。。来源网络 侵删。。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341878922412032
                                      


(评论区提醒 @xkY  第一个视频来自b站阿婆主 嘟嘟不噶油 以下连接。。http://vc.bilibili.com/mobile/detail?vc=1546700&bilifrom=1)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341851960512512
                                      (评论区指出 来自ns新闻速报 没有找到链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80600606 | 未知
在美帝,20号亚马逊寄到家里,当晚就去拼一个钢琴。拼好后,有不同得旋钮可以调整不同的音色,然后就发现喵喵的旋钮好好玩!

                                            
               
https://www.zhihu.com/video/972013937079934976
                                      
现在看到高赞回答里做的mix,发现这个功能好强大,我要去解锁studio模式了,然后去做个DJ~

~~~~~~~~~~~~~~~~~~~
更新一波
有一个toy-con garage 支持自定义编程,然后我花了一个晚上编了一个支持C,Am,Dm,G四个和弦和空弦音的吉他程序。大二学的数电终于跑上了用场


~~~~~~~~~~~~~~~~~~~~
再更新一波
用快递盒子做了个二维的箱体,左joycon做品控制和弦。演示一下空弦音~                                            
               
https://www.zhihu.com/video/972442226740158464
                                      ~~~~~~~~~~~~~~~~~~~~
再更新一波~
橡皮筋到了之后,果然可以当弦用,但是手感不行,经常弹错。下面是一个成都的demo                                             
               
https://www.zhihu.com/video/9746235218419302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kzyj | 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glybl123 | 未知
  在体验任天堂 Labo 的过程中,我仿佛成为了一家街机店的老板。能够转动的摩托车、有着机台的钢琴音游、结合特殊部件的体感机器人,我需要小心翼翼的保证它们正常运作,事无巨细的调控所有设备(Toy-Con)的内部元件,并尝试让它们变得更为有趣。
  如果你看过任天堂 Labo 的官方介绍,或许会对“Make-Play-Discover”(制作、游玩、发现)的体验工序印象深刻。尽管玩家们更多的会去关注游玩本身,但一旦度过了初上手的几个小时,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将变得相当模糊。它们更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拼凑硬纸板、还是摆弄看似复杂的车间模式,这些工序都能给予玩家最直接的反馈和乐趣。

  基于 Toy-Con 的官方游戏权且算抛砖引玉,它们有着90年代街机过于简单和短小的经典气质,单拿出来确实难以回应人们的期待。但对于那些非学院派的乐高爱好者,以及热衷于抛开说明书去创造内容的玩家,任天堂 Labo 或许是最为唾手可及的一个选择。




从创造内容,到内容跨界

  电子游戏的互动性早已今非昔比,无论是逐渐完善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还是设计师们的崭新思路,这些都在促使玩家角色的位置发生改变。近几年来炙手可热的开放世界无疑是跳脱传统思维的一种尝试,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并非所有游戏都能在充实地图内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的展现这些元素。转念之下,依托于编辑器、沙盒而生的用户创造内容,似乎成为了开发者们寄予期望的救命稻草。
  如果说《我的世界》《泰拉瑞亚》是给出某种可定制的内容框架,使得人们能在虚拟世界中自由驰骋。那么任天堂的做法或许更为底层,玩家们通过干涉物理元件的形式,就可以直接改变对应的虚拟内容。尽管这并非多么稀奇的设计,乐高和 STEM 玩具都有着极其相似、甚至更为规整的做法,但仅从电子游戏与玩具的结合程度来看,Labo 至少做到了更进一步。
  Toy-Con 的制作难度并不高,你无需像拼装高达那般小心翼翼的用镊子掰下元件,或是用锉刀一遍又一遍的磨平接口,对应的素材很容易就能从纸板中取出。除此之外,任天堂恐怕无意间打造了一份有史以来最为详尽的说明书。他们针对每块纸片都进行了三维建模,不仅能够肆意的调整观看角度和大小,而通过动画演出和细节的描述,它可以很好的掌控人们的拼装步骤和手法,所有元件的折叠和组装顺序一览无余。

细到每一个折痕都有演示
  虽然某些说明对于成年人而言稍显冗余,例如告知绳子打结的方法,或是提醒你将还没用过的素材放入纸箱,但体验过后我更加确信,Labo 确实是一款能够适配各个年龄层的产品。
  不过,用“简单”来形容它又有些不太合适。除了最为基础的遥控赛车外,Variety Kit 的其它套件大多都需要组装2个小时。而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加上吃饭、撒尿和午睡的时间,我美好的周日几乎就搭在了 Robot Kit 身上。
  虽然玩家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硬纸板打交道,但稍加品味就能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有“嚼劲”的细节。摩托车油门的回弹、以及钓竿的张力都能通过线绳和皮筋展现出来,而针对钢琴开关和钓竿轴承这些可动机关,官方也设计了提供阻力和“音效”的纸片卡扣。这也能够从侧面看出,Labo 的元件实际上相当丰富。

Toy-Con 的元素并不单一
  如何在漫长的组装过程中保持乐趣,对于任何设计师来说都是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尽管一部分身经百战的模型厨能够自发的找到快乐,但孩子们显然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任天堂的做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那就是将组件的制作分拆为一个个单元,并强化完成时的正面反馈。Robot Kit 的8个单元相当明晰,面罩、手把、脚环这些组件,即使在 Toy-Con 还未完成时也能上手把玩。此外,老任还将每一步的时间都压缩在1小时之内,制作流程中也会伴随着逗趣的音效与说明,能够减缓人们的烦躁与不安感。
  当然,如果完全抛开说明来组装设备,你很难从成堆的元件中理清头绪,它们看似简单,但组装和接合的过程却让人意想不到。当顺着教程将这些线索拼凑起来时,完成时的意外感和满足感确实让人着迷。
  之前我有提到,产品预设的“基础游戏”或许很难让人满意。并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相比老任的大多数作品,Labo 游戏的设计逻辑更贴近1980年代的雅达利街机——短小、能够获得直观反馈,但如今已经很难让人沉迷。试想一下,如果把场景固定,盯着几个重复敌人射击的《Tempest》给现在的玩家体验,大多数人都很难坚持很长时间。

简单粗暴的 Robot Kit 关卡
  钓竿、摩托的机制几乎一眼就能看穿,即使是看上去最为复杂 Robot Kit,其实也有着相当“粗暴”的关卡设计:5分钟获得10000分、10分钟打坏6部车、锤爆5个敌人,踩烂7驾飞碟。或许有人已经察觉,这套体系更像是《魔兽世界》的成就列表,落入了程式化的窠臼。
  正当我为此感到忧虑时,Labo 意外的解锁了一个制作附加组件的新功能,这些花费20分钟就能拼装完成的配件,却成为了超越基础游戏的核心玩法。大多数 Toy-Con 都有类似的组件,当把它们插入主体模型的凹槽时,对应的游戏内容将直接发生改变。钢琴的主题、小屋的结构、机器人的外型都展现出多个维度的可定制性。

结合物理世界的自定义内容
  不妨拿看上去变化最少的遥控车举例。如果说用 Switch 主屏控制车辆移动是“基础游戏”的话,那么车载的夜视摄像头、依托反光材料的自动驾驶,以及神秘的 FlashLight 可以视为超脱表面的“核心玩法”,其中相当一部分乐趣,可能都得归功于玩家自主改变游戏的能力。
  一旦人们顺着这条创造内容的思路向前行进时,玩法本身又会促使参与者产生了解这些东西的冲动。或许这是一种有预谋的引导,在构思整套产品时,Labo 负责人坂口翼就十分重视接口的设计,他将自己 3DS、Wii U 相关的交互经验用在 Toy-Con 上,而相比电子游戏,这种深入底层的互动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




平行思考的魅力

  如果你还有印象,官方最初放出的 Toy-Con 演示中有这么一个场景:打开钢琴的顶盖,它的内部居然是空的。这与很多人的设想大相径庭,即使没有精密的原件,至少也该有相互交错的机关吧?
  坂口翼在事后的一次访谈中提到,这个片段其实是他们有意为之,目的也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思考。尽管可能会产品形象造成影响,但这次冒险却收获了许多积极的反馈。事实上,猜想、推测、发现答案的过程,恰恰是一部分人在把玩 Labo 时特别享受的部分。
  仅从硬件构成来看,Switch 并没有用到什么惊为天人的技术,无论是IR(红外)摄像头、还是 HD 震动、亦或是设备内置的陀螺仪,如今都是成熟到不能再成熟的技术。不过,任天堂一直试图挖掘其中的价值,如果说《1-2 Switch》《神臂斗士》只是小试身手,那么 Labo 的拓展则是一次跨步进阶。每个 Toy-Con 的运作,都是这些技术与功能相互整合的结果。
  红外摄像头能够捕捉热量信号和反光源,它也是 Labo 中最常见也最神奇的一种应用,其重要程度从开发人员对该元件的称谓就能看出来——“Uncle Cardboard”(纸板大叔)。

红外摄像头的作用相当关键
  实际上,机器人的手脚运动、钢琴的琴键监测、遥控车的自动驾驶虽然看似复杂,但背后其实共享着同一套简单的原理。自动驾驶的逻辑相当直观,由于小车会向着贴有“反光贴纸”的方向行进,大致可以理解为“摄像头感应反光——触发手柄震动”的因果关系。
  基于这套理论,钢琴和机器人的相似度其实更高。在运行游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将带有红外摄像头的 Joy-Con 插入暗箱,无论是钢琴琴键,还是机器人设备中那些与手脚相连的活塞,它们真正管用的部分恰恰是依附着的反光贴纸。一旦玩家按下琴键或是手脚做出拉伸动作,反光贴纸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红外摄像头则会根据不同的反馈去改变游戏的内容。

钢琴和机器人的原理十分相似
  Robot Kit 为此就预设了非常多的动作:蹲下触发变形、四肢伸展启动飞行、双手向前推出冲击波。让人佩服的是,通过10块钱就能买上一卷的反光贴纸,任天堂构筑了一套易于理解,又能随意变动的设计。

机器人的动作挺多,但实际上手相当不灵活
  这股巧力同样用在了 Joy-Con 的振动电机上,尽管它们对于主机玩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我必须要承认的是,自己的想象力确实过于局限。通过“声音源于振动”这种小学生都懂的道理,Labo 将手柄和音响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物品结合了起来。
  Joy-Con 的 HD 震动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振幅来改变强度,另一个则是借由频率来调节快慢,而强度和快慢恰恰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和音调。接下来只需将手柄放在纸盒或是木板上等介质上,一个极其简易的音响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同课本的编纂者一般,Labo 设计师们精巧的把控着产品的层次和节奏,当玩家们通过拼装和游玩探索到背后的原理时,“车间模式”的出现又让这些理论有了得以实施的余地。先别急着头痛,即使是对编程有着生理性惧怕的我,也能在5分钟内做出官方演示中的“吉他”原型。“If-Then”可以说是贴合孩童理解的最简单逻辑:如果按下 A,那么 B 就会振动;如果触摸 B,那么 C 就会发响。

简易吉他,拨动左边的方块就能听到声音
  对于英文感到苦恼的人完全不用担心,输入和输出方式也就那么7~8种,多试几次几乎能都背下来。由于是可视化编程,只需像《星际争霸》中建造房屋那样,将对应的模块拉到屏幕中并将其连接即可。这套系统也完全摒弃了传统编程中的编译过程,做到了完完全全的所见即所得。
  除了 If 和 Then 外,中间的连接处也可以增加 NOT (否)以及 AND (和)的逻辑,技术宅们可以借此研究更为复杂的系统。推特上目前就有不少神奇的应用,比如贪食蛇和太鼓达人……虽然大部分人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创造简单内容同样可以带来满足感。并非自吹自擂,在经历了三十分钟车间模式的洗礼后,我甚至能独立提出一些 Toy-Con 的解决方案。
  就拿人们印象最深的照相机举例:镜头的位置自然由附带红外摄像头的 Joy-Con 担当,而另一半 Joy-Con 则承担了“快门”的重任。车间模式的逻辑可以设定为,“如果摄像头感应到物体”AND“按下 Joy-Con 的键钮”——“那么 Switch 主屏就会点亮”。
  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增加一些更完善的反馈,比如按下 Joy-Con 键钮的同时触发振动效果,或是旋转镜头时促使 Switch 主屏播放声音。
  如果单单将 Labo 的某个部分拆分出来,它显然不会那么有趣。试想一下,玩具钢琴和遥控车都有着更独立、更精致的替代,即使是好奇心旺盛的孩童,大概也没办法在其中投入数十个小时。任天堂Labo所做到的,是将物理和虚拟层面的内容创造合而为一,进而形成了一种能够互补和自洽的闭环。
  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Labo 或许和 Wii 有一些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现有基础下开拓玩家群体和相关业务的一种尝试。《Wii play》《Wii sports》之类的作品将家人和朋友维系了起来,而 Labo 则打通了孩童与成年人之间的隔阂,甚至有着进一步推进的可能。

乐高有许多面向成年人的产品
  Labo 在某种层面参考了乐高的做法,以往逻辑简单的拼装玩具被认为是儿童专属,而将产品的延展性和难度拉宽之后,它又成功吸引了有着自主消费能力的成年人,这同样可以视为从“核心玩家”到“非核心人群”的跨步。
  作为一家单年能够卖出750亿个玩具零件的公司,乐高拓展潜在市场的手段也确实值得借鉴,赋予玩具“故事线”来主攻女性人群,联动星战IP的“千年隼”积木,这些都能提升它们在主流文化圈中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大可以跳出限定区域的桎梏,任天堂Labo所面向的人群实际上是相当多元的。
  即使再不济,深入挖掘“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玩具”这条道路也不算太晚,玩具对于儿童的教育意义近几年来也被越来越多人重视。乐高早在1998年就推出过结合马达、传感器、机械零件的“头脑风暴”编程玩具,直到2017年的CES展,它们仍在新品 Boost 中延续了这个理念,可见其中确实有很大的市场。

  如果放下商业场景,相比几千块乐高积木所塑造的成就感,Labo 属于底子不差、门槛更低的另一种选择。于个人而言,它引发了一种被人们长期忽略的乐趣。在过去的某个时间节点,我曾是拿着小木棍构建幻想世界的创造者,时至如今,自己却已经缺失了述说这种乐趣的资格。
  有幸的是,看似单调的 Labo 却通过厚实的拓展潜力,将类似的魅力展现给了一部分人——而在这片乐园中,我们是玩家,更是创造者。
在Labo的“幼稚”中,找寻创造者的另一维度 - vgtim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psg123 | 未知
评论区充斥着各种杠精,要评价一个东西前,请先体验它,即使没钱体验,那你也得了解他吧。
Labo在宣传之初就是说面向孩子或是童心未泯的人,6岁以上就可以玩了,10岁以上可以自己独立制作完成。实际Labo本身就是个玩具,一个搭配了游戏机的玩具而已,拜托你们先搞清楚定位。
那些说无聊,没意思,只有弱智才玩的人,那大部分的儿童玩具你都要给它贴上这些标签,你们的内心我不敢想象

还有说纸盒卖这么贵的,不想解释了,不用去理会了

我这个年纪身边的闺蜜们基本上都有了孩子了,我时常会陪她们和她们的孩子去逛玩具城,我觉得labo的价格还可以的……如果家里有switch有孩子的话可以买来试试,前提是你家孩子喜欢动手做东西而不是沉迷王者荣耀
成年人的话,我觉得拼完以后肯定会吃灰的,不过,依旧可以体验拼装的快乐和第一次游玩的新鲜感,如果你觉得这就足够了,那还不赶紧买买买呀


某宝价格涨得太厉害,苦等降价,评论里有些人我是不想再回了,呵呵,有这时间我不如去玩游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