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戲人生
| 未知
先说简单的,TN和IPS是面板技术不同,最关键的区别是可视角度不同。TN可视角度差一些,满分180度,TN标称可以做到160度,其实也就100度左右的范围是比较实用的。IPS可以做到178度,基本上178度都是不会产生色彩漂移,也就是大家说的变色。当然,IPS会比TN贵,如果预算允许,必然选IPS。
然后比较复杂了,说一下题主问题中的8bit/10bit的那些事儿。简单来说呢,数字越高,就代表显示器可以显示或者处理更多的色彩。计算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以8bit为例:
1.先计算灰阶,8bit就是可以分辨2的8次方的灰阶,2^8=256。也就是说,8bit的显示器可以分辨256级的灰阶。
2.显示器是彩色的,显示器的彩色是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刚才计算出每个颜色可以有256级的灰阶变化,那三种颜色可以有多少变化呢?就是256的3次方,256^3=16777216,也就是1670万。
同样的方法,计算6bit/10bit,结果分别是26万/10亿。
算术做完了,解释实际的问题就简单了。
如果面板是8bit,就代表这个型号的面板最多可以显示1670万种颜色。如果驱动是8bit,就代表显示器的伺服芯片最多可以识别1670万种颜色。
由于自然界可以理解为无穷多的色彩组成,显示器去还原这些自然界的图像,当然是色彩越多越多越好,显示器可以显示的色彩越多,最终的画面就越细腻,细节就越丰富,层次感就越强。
那问题是驱动的8bit和面板的8bit有什么区别呢?展开讲就太复杂了。简单说一下,显卡信号首先是给显示器的驱动电路,驱动负责处理显卡给出的信号,分析之后再提供给面板。这里就有一个先后顺序,如果驱动是6bit而面板是8bit,那最终显示的还是6bit的色彩。那会不会驱动是8bit而面板是6bit呢,当然是有的,而且驱动>面板是通行的做法,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接下来就是色域了,色域的概念比较抽象。
打个比方吧,如果你去果园,要摘10个苹果,要挑最大最好的,老乡先让你在10棵树上面摘,你不满意,你说这10棵树上只有几个大苹果,你要在100棵树上面摘,挑选到大苹果的概率高。
上面这个例子里面,你要摘多少个苹果就是显示器的色彩数,而在多少棵苹果树上面摘,就是色域了。
所以,显示器的显色数和色域没有必然的联系,色域广也不代表色彩就好。如果两台显示器的显色数相同,色域越广,色彩就会越准确。如果显色数不同,就要综合考虑了。
结论是,如果不考虑预算,这几个参数都是越高越好。但是实际上这些参数都是要银子支持的啦,有时候相差几倍都有可能。如果银子有限,首先选个靠谱的牌子,其次选择IPS之类的广视角屏,接下来再考虑显色数,最后考虑色域。另外,还有背光的技术,驱动方案的厂商这些因素,随主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