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阿根廷夺得2022年世界杯冠军?

wenlg 回答数5 浏览数427
如何评价阿根廷夺得2022年世界杯冠军?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黑龙江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tiffany959595 | 来自浙江
《答案》

70分钟的时候,阿根廷还是2比0领先。
无聊之下,我随手打开某绿色APP,看到一大片弹幕飘过:
剧本杀、保送球王……
10分钟后再看,这些弹幕居然齐刷刷消失了。
大概都去天台了吧。
如果这场是剧本杀,我希望今后所有比赛都是剧本杀,都交给这位编剧来写。
好莱坞不得失业?

<hr/>
如果我当教练,让我在这支法国队和阿根廷队之间随便挑,给我100次机会,我选100次法国。
抛开梅西和姆巴佩这两个bug不谈,法国队三条线的实力都在阿根廷之上,也许只有门将大马丁的扑点技术能比洛里略胜一筹。法国队的打法丰富性令阿根廷望尘莫及:有大中锋吉鲁,有边路超跑登贝莱和穆阿尼,有中场技术组织格导,后防还屯了一堆黑又硬。
阿根廷还有一个年龄结构上的巨大弱点:顶梁柱梅西、迪马利亚、奥塔门迪太老,就算爆种大半场,也免不了有打盹的时候。恩佐、阿尔瓦雷斯、莫利纳又太小,身体都没长全。正当年的洛赛尔索重伤来不了,劳塔罗又是你懂的状态。
媒体口中的对决是梅西PK姆巴佩,但足球场上发生的对决,很可能是“天王盖地虎”力压奥塔门迪,或是登狗爆突塔利亚菲科。
然而这些想象中的惨案,在真实的比赛中并没有发生。
为什么?
因为斯卡洛尼。
斯卡洛尼开局祭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打法:迪马利亚首发,并且放到左路!
看过前两年的阿根廷就会明白,斯卡洛尼治下的阿根廷最强进攻套路,就是先左路佯攻,最后转移到右路完成致命一击,比如美洲杯决赛的那脚经典挑射。迪马利亚在右路才有100%的杀伤力,可传可射,还能与老伙计梅西打配合。
右路的天使是顶级刺客,左路的天使是自废武功,因为他无法用右脚内切射门。果然,比赛中迪马利亚在禁区前沿左侧觅得一次绝佳机会,但只能用右脚打,结果一脚打了飞机。
但奇妙的是,斯卡洛尼这样做,虽然废掉了天使的5成功力,却同样废掉了登贝莱和吉鲁的全部功力,甚至还让最危险的姆巴佩陷入球荒。
德尚期待的场面是:迪马利亚攻右路,被断后一个风筝放给同侧的姆巴佩。或者阵地战登狗爆破塔利亚菲科,下地传中一个天王盖地虎解决战斗。
实际发生的场面是:阿根廷右路根本不攻,永远有两个人盯防姆巴佩,一个人防姆总监本人,另一个人防3秒后的姆总监。进攻只打左路,登贝莱永远在回防。中场用疯狗式逼抢,掐断法国前后场的联系。结果姆总成了断线的风筝,登贝莱被逼成了边后卫,吉鲁天王再也找不到地虎。
法国人不会踢了。
现在,左路的天使面对的,一个是中后卫出身的孔德,另一个是速度奇快却不善防守的登贝莱,脖子以上还经常短路。
很快,登狗的报恩,就送上了第一个点球。
登贝莱的确不是打边后卫的料,先是在底线被迪马利亚一扣骗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在禁区里对着天使背后搞小动作。其实登贝莱就算原地躺平,迪马利亚还真不一定能怎样。他的右脚没法内切射门,面前还有3个后卫在封他的传球线路。
如果这是剧本,登贝莱应该对着梅西跪下,说出那句经典台词:
“现在,我不欠你了!”

<hr/>
决赛开始前,我第一次发现,德尚的法语名,叫Deschamps。
真tm是个好名字。
des是法语里的不定冠词,相当于some。champs在法语里什么意思我不清楚,不过在英语里是冠军的意思,而且是复数。
虽然联想比较牵强,但这个名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中国教练,姓嬴,名麻了。
一个叫“冠军们”的教练,要么运气不会太差,要么是个狠人。
德尚两者全占。
观察了40分钟后,德尚果断拿下登贝莱和吉鲁,姆总移到中路。自废天王盖地虎,就为了解放姆巴佩。
结果法国人不仅没有什么起色,反而又被阿根廷一次教科书般的快速反击打进一球。
70分钟,法国队落后2球,而且连一脚射门都没有。
在谨小慎微的世界杯决赛,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追回来的比分。
当时,我一边心满意足地打着哈欠,准备在睡梦中迎接梅老板登基,还顺走一个金靴;一边忍不住同情起法国人来,心想:如果我是教练,我干脆中场不要了,战术也不要了,多上几个黑哥哥硬冲。
然后德尚就像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当即换下了中场大脑格子,换上了卡马文加、科曼。
不得不说,德尚的换人时机掐得极为老道。
阿根廷所以能压着法国打70分钟,就是用中场的超负荷输出来掩盖孱弱的后防。代价是打不满全场就会红血,德保罗还被拉比奥放倒好几次。一旦疯狗流跑不动了,中场和后卫线之间就会出现大片真空。
另一方面,阿根廷此时已经不太想进攻了,就算攻到禁区也会主动跑到底线拖时间。再加上爆种60分钟的天使不得不提前换下,法国人几乎不用担心阿根廷的反击。
接下来,就是全世界阿萨塔上天台的时刻。
失去中场保护的阿根廷后卫被姆巴佩、科曼、穆阿尼冲成豆腐渣,失去中场保护的老年梅西被科曼抢断打反击。法国队能在3分钟内扳回两球,要归功于姆总监,更要归功于德尚发动的最后一搏。
事实上,如果再这样打下去,法国人在90分钟前来个逆转绝杀,也不足为奇。
但最令我感动的是,阿根廷竟然没有崩。

<hr/>
似乎所有人都以为,梅老板是这届阿根廷的核心。
错。
如果阿根廷队是一个公司的话,梅西只能算技术合伙人CTO。创始人兼CEO,是斯卡洛尼。没有斯卡洛尼,阿根廷根本不可能走到决赛。
是斯卡洛尼提拔了德保罗和大马丁,是斯卡洛尼启用了本届世界杯表现突出的四大新人(恩佐、小麦、小蜘蛛、莫利纳),是斯卡洛尼把梅西转型成中场发牌器。是斯卡洛尼打造了新一代疯狗流中场,技术和硬度兼具,上能给两个老年巨星输血,下能给三流后卫线当遮羞布。
而最关键的是,斯卡洛尼治下的阿根廷,终于摆脱了几十年来传承的悲情气质。
2比2,中场红血了,后卫被突爆了,梅西体力下降控不住球,前锋迪马利亚只能在板凳上捂眼睛。
阿根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如果是四年前的阿根廷,大好形势下被扳平,梅西会低头叉腰,奥塔门迪会和对手吵架,门将会紧张到串稀。
然而这一次的阿根廷,梅西表情决绝,奥塔门迪一言不发,大马丁还是一如既往的骚。刘越解说时忍不住提了几次,为什么不上利马变阵3后卫,但斯卡洛尼直到90分钟结束竟一人不换。
不过,在我这个业余球迷看来,斯卡洛尼不用3后卫是有原因的,也许这场他根本没有打3后卫的计划。
如果打3后卫,不管是352还是532,边后卫都会和法国边锋1v1,然后毫无意外被突爆。如果中后卫出来补防,又会留下肋部真空。只有4后卫阵型,能同时确保边路和中路始终都有两人防守。阿根廷既没有够快的边后卫,也没有够高的中后卫。虽然吉鲁早早下场,不过以姆总监和小图拉姆的实力,力压矮中卫利马,凑合盖个地虎也不成问题。
斯卡洛尼一定会无比羡慕德尚:自己天天精打细算,手上却永远缺几张牌;而法国小老头竟然一场换了7人,还有富余。
阿根廷唯一的希望,就是场上这些兄弟们死也不下前线,顶到加时赛再换人,利用体力优势再度发起冲击。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hr/>
阿根廷人做到了。
几乎。
劳塔罗上场作支点,争下第一点做给梅西,梅西以极快的传球打出禁区前配合,然后补射成功。
不过旋即,阿根廷三流后卫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bug级的姆总监面前,还是被迫送了个手球。
又一次痛失好局,又一次被绝平,但阿根廷竟然还是没有崩。
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魄,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胆小鬼游戏”:两辆车面对面冲刺,谁先打方向盘,谁就是胆小鬼。
比赛打到这个份上,每一根神经已经被绷到极限。
谁先缩脖,谁先眨眼,谁先绷不住了,谁就输。
结果到了点球大战,先绷不住的,居然是两位人高马大的硬汉黑哥哥,而不是比他们矮两个头的阿根廷三流后卫。
经历过开局被沙特翻盘,经历过荷兰的绝平死战,阿根廷终于历练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气质。
就像《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一人一舟,和大白鲨生死相搏七天七夜,最后只拖回一具骨架,连口鱼肉都没吃上。图啥?无他,我就是不想输,“我只想和你斗到死”。我怀疑阿根廷人已经无所谓冠军了,他们只想和法国人斗到死。所以海明威感叹:一个男人只能被消灭,不能被击败。
拼到最后的阿根廷人,已经不怕死了。
而只有不怕死的,才能活到最后。
巴西人会在输球的第二天晚上开party,德国人会发疯似地扼住命运的咽喉,而阿根廷人会淡然拔出利刃,和命运决斗。如果你读读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你会发现,这才是阿根廷人的本色。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抱歉,老子眼睛太干,所以杀人不眨眼。

<hr/>
欢庆梅球王加冕的数亿球迷中,大部分不是阿根廷人。
究竟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喜欢梅西?
“愿意为梅西去死”的阿根廷人自不必说。但曾给阿根廷最后一击的格策,赛后专门找梅西合影。在赛场上和梅西掐架的智利队长梅德尔,直言梅西是GOAT。就连比C罗本人还不服梅西的C罗二姐,决赛之后也发来贺电——甭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是破天荒第一次。
我只能想到一个解释:
梅西,是足球世界的The One。
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能用“子弹时间”让世界暂停一样,梅西也有这样的超能力。我怀疑在梅西的眼中,足球世界就是慢镜头。为什么梅西似乎什么都没干,后卫就一个个自己倒了?
我研究许久,只能得出一个解释:因为梅西的过人动作之快,已经超过人类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如果你想等梅西做出动作再防,还没等你的大脑信号传到腿,他已经从身边飞过去了。所以后卫只能预判梅西的动作,提前一步伸脚,结果被梅西连续几个假动作搞成两腿拌蒜。
据说顶级近景魔术师的手法快到人眼盯着看都看不清,只能用高速摄像机捕捉破绽。梅西的脚,就是魔术师的手。
天下足球天赋共一石,梅西独得八斗。出道是过人如麻的边锋,在瓜帅麾下成为进球如麻的伪9,暮年又转型成中场发动机。被老马点拨之后练出了百发百中的任意球,在35岁的高龄竟然学会了内马尔的招牌式点球,本来点球慌的一批,现在成了本届世界杯的点球王。似乎梅西干什么都能干成顶级,除了身体会衰退,其它永远在进步。
梅西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被绊倒无数次,却不愿骗一次假摔。他被母队出卖,对外却无半句怨言。他有很多兄弟,却只有一个老婆。他输了球不会摔别人手机,也不会拒绝裸奔进场的球迷。他随时都可以作为西班牙球员完成大满贯,却终身只为祖国效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在欧洲联赛停摆、无球可踢的时候,说这不算什么,因为世人正在遭受更大的苦难。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是怎样的人呢?
我们在机会面前贪婪,在失败面前恐惧。我们对弱者傲慢,对强者谄媚。我们一边大谈情怀和正义,一边把亲妈卖给妓院。我们习惯了屠龙者终成恶龙,习惯了自己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在足球这个名利场,曾经的纯真少年姆巴佩,眼睛里也开始闪现出令人胆寒的狠劲。
所以当我们看到梅西,惊讶于世上竟然真有这样的“完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令我们自叹弗如。我们希望他度过圆满的一生,做到我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成为自己的光,照亮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球迷对梅西的爱,超越了球队、风格和流派,始于球技,终于人品。
看完阿根廷捧杯,我忍不住想,如果梅西在8年前就夺冠会如何?如果梅西没有被拉波尔塔出卖,如果巴萨补强重建梦四,让暮年梅西再拿下两三个欧冠,现在的梅西又是什么样?
也许他会早早退役,带着老婆孩子和狗,在西班牙某座面朝大海的别墅里,就着十几个金球吃汉堡吧?
但这不是足球之神想要的The One。
据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剧情:
(以下剧本纯属戏说,不严格按照时间线,轻喷)
阿根廷美洲杯三连亚,巴萨连续两年欧冠被大逆转,拉波尔塔一上位就把梅西甩了,而且极其阴险地掐在转会市场关闭的最后时刻。如果不是大巴黎光速接盘,“梅老七”或许会无球可踢。足球matrix的The One,非但没有走向最后的辉煌,反而步入了中年危机。
在巴萨的梅西,就像一个大公司的天才高管,所有人都在为他搭台唱戏,他只需要做皇冠上的明珠。结果这个世界TOP3的大厂发生了宫斗,亿万身家的梅总被清洗,只能靠老战友内马尔介绍,到一个工资还行的中厂,在姆总监手下当打工人。
这时一个叫阿根廷的创业公司来挖人,本已心灰意冷的老梅被年轻人的一腔热血打动,终于同意和年仅40岁的小老板斯卡洛尼合伙,当技术合伙人。
创业公司人少事多,还发不出工资。但就在这里,梅西终于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体验到了“梅老板”的感觉。他和CEO斯卡洛尼带着一群初生牛犊从零干起,和年轻人一起成长、战斗,再次出发。卧薪尝胆三年,他们占领了南美市场,创造了连续36个月盈利的奇迹,终于再度向上市发起冲击!
但就在这时,当前世界TOP1的法国大公司和他们展开了正面竞争。老梅惊讶地发现,这个大公司的CEO,竟然就是自己兼职打工的那个厂里的姆总监!双方的争夺持续到了最后一秒,姆总监果然名不虚传,每一次操盘都给阿根廷致命一击。终于,阿根廷烧掉了所有的现金流,眼看就要破产。而大公司资金雄厚,就等着笑到最后了。没想到,大公司因为黑人太多,竟然自己失误了!于是梅老板第一次以老板的身份,登上了世界之巅。
足球之神想给我们看的,不是更多的进球、更多的奖杯、更多的纪录。
足球之神想给我们看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足球,什么是真正的球王,什么是真正的男人。
而这个让全世界黑子都闭嘴的牛X剧情,只有一个人能写得出来。
命运。
正如博尔赫斯所说:任何命运,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梅西,究竟是谁?
直到今天,我们终于大彻大悟。
他不是元始天尊贝利,也不是侠盗英豪马拉多纳。没有一个球员能像他这样踢球,也没有一个球员能像他这样善待身边的人、善待这个世界。
梅西,自始至终,就是足球本来的样子。
我想,这就是足球之神借命运之笔写下的,答案。

<hr/>
这是我在本届世界杯写的最后一篇文章,都会收录到这个专栏:
世界杯的最后一舞 - 知乎 (zhihu.com)
球王会退役,球迷也有退役的一天。我的身体已经无法踢球,也不太能熬夜看球了。在梅球王圆满之后,也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这是我第一次写世界杯,也是我最后一次写世界杯。
就这样结束吧,再见了青春。
如果你还想看点我写的东西,我正在写一个太空/航天主题的长篇科普作品,我把它叫做《太空三部曲》系列,这是我有生以来写过的体量最大、内容最多的科普,包括物理、天文、航天、生物各领域。希望我能在被AI取代之前,完成这部作品。
点这里可以看:逃离地球表面:从地球大炮到火星探索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fsgdsf | 来自北京
本届世界杯我一共看了51场比赛。因为是阿迷+梅迷,阿根廷的7场比赛自然全看了。
我个人觉得,阿根廷夺冠属于“逆练神功”成功了。他们在2022年居然还选择踢四十年前的足球,更居然还就真成了。
南美足球是否渐渐跟不上欧洲足球的步伐了?在这篇回答中我说过,我认为阿根廷足球的命门就是“一定要找一个新马拉多纳,然后全队围绕着这个人去踢”。
奥特加、艾马尔、贝隆、萨维奥拉、里克尔梅、特维斯、梅西……也许是1986世界杯夺冠太过神奇,阿根廷人就跟吸毒上瘾一样,戒不掉这口了。
但问题在于时代在变,足球战术也在变。在世界足球愈发趋近于整体,攻防战术愈加严谨的时代,就是把1986年的迭戈本人再请回来,又能再复制一次吗?但每一次阿根廷足球都在重蹈覆辙,冠军离他们也越来越远。到2021美洲杯夺冠前,阿根廷人已经28年没有品尝到大赛冠军的滋味了。
“中后场保持充分跑动+强硬防守,进攻时把球交给核心球员让他去解决问题”。这套战术本来应该严重落伍。然而在过去的一个月,斯卡洛尼还真让世人见识了什么叫“球王战术”。


实际上,阿根廷在赛前的硬实力不够,至少没到夺冠的地步。我在赛前对他们的预计就是“保八争四”,压根没敢想夺冠的事。在我心里论纸面阵容,巴法英德西葡这都是强于阿根廷的,和荷兰各有优劣。
何况,赛前洛塞尔索、冈萨雷斯接连负伤退赛。阿根廷36场不败+美洲杯冠军期间打造的左边路得彻底重建。

然后第一场踢沙特,被打了个世界杯历史级大冷门。
其实说实话,上半场阿根廷直塞打身后的战术没有任何问题,执行的也很到位。但三个毫厘之间的越位进球改写了结局,也将劳塔罗·马丁内斯的状态越的一干二净。
不过首发踢424真的是托大了
下半场沙特开始疯狂逼抢。先是中场断球后打反击扳平,紧接着一个神仙进球反超比分。之后阿根廷陷入了他们过去十几年来的熟悉场面——围着对手禁区倒脚就是无法破门。到比赛最后连梅西都去沙特小禁区争头球,就可知阿根廷的乏力了。
于是,连续36场不败被终结——仅差1场就追平意大利的37场国家队纪录。
首战面对小组赛公认最弱的对手爆冷失利,阿根廷一下子成了笑话。那一晚是属于沙特人的。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爆大冷 1:2 不敌沙特,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第二场踢墨西哥,其实是我最心凉的一场。阿根廷全场比赛踢得很挣扎,进攻极其乏力。第一脚射门是四十多分钟才射的,创造了阿根廷队史纪录。而且那场比赛对于阿根廷来说,属于非赢不可的比赛,内心煎熬可想而知。
当然,最终凭借梅西和恩佐各进一个神仙球,有惊无险的拿下比赛。但是我赛后也给其他人说,阿根廷这样踢小组能出线,但肯定走不远的。
2022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梅西传射建功,阿根廷 2:0 击败墨西哥,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第三场踢波兰,是阿根廷所有比赛中最轻松的一场。本场比赛开始,斯卡洛尼正式确立了德保罗、恩佐、麦卡利斯特的三中场体系,并用阿尔瓦雷斯替换了踢墨西哥状态不佳的劳塔罗。
波兰队中场和边路的实力过于不济,全场都没有给阿根廷造成什么威胁,莱万几乎没有碰到几次球。上半场阿根廷更是踢出了久违的半场攻防,进攻一波接着一波。而靠着什琴斯尼出色的发挥,他们最终只丢了两个球。这场球完全就是实力和球风相克,没什么可多说的。
有意思的是,上半场阿根廷狂轰滥炸却始终无法轰开球门。而倒是下半场麦卡利斯特神奇的一捅,打破了僵局。阿尔瓦雷斯也斩获世界杯首球。另外,这是梅西本届世界杯唯一一场没有进球的比赛。
战胜波兰之后,阿根廷得以小组第一出线。而在当时看了半区划分我就说这是有决定意义的。因为小组第一的路线是澳大利亚和荷兰,小组第二路线是法国和英格兰,难度可谓天差地别。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 2:0 击败波兰,两队携手晋级,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十六强踢澳大利亚,前三十分钟阿根廷依旧是占据控球率却没什么机会,双方一度踢得很沉闷。最终凭借梅西在数名防守球员之间一脚弧线将皮球送入死角,打破了场上的僵局。下半场阿尔瓦雷斯和德保罗双鬼拍门逼抢门将,再次扩大比分。
本来以为阿根廷可以轻松收下比赛,但接下来先是澳大利亚靠着打到恩佐身上的变线球得分。随后贝西奇单骑闯关,差点追平比分。
阿根廷替补换上劳塔罗,开始致敬刚刚回家的国米队友卢卡库,连续浪费数次机会。以至于给了澳大利亚人最后时刻几乎绝平的机会,得亏大马丁的出色发挥。
事后来看,这些场面就是之后的预演。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 1/8 决赛梅西千场破门,阿根廷 2:1 澳大利亚,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八强对阵荷兰。或许是看到荷兰如何踢美国田径队的心得,斯卡洛尼直接选择532龟缩。而本届荷兰队的阵地战进攻看过的都说差,徒劳占据着控球率却压根创造不出任何机会。
阿根廷这边靠着梅西“上帝视角”的鬼魅一传彻底撕开荷兰的防线,助攻莫利纳打破僵局。下半场阿库尼亚被邓弗里斯踢倒,梅西点球扩大比分。
本以为比赛这就结束了,阿根廷已经两球领先而荷兰此前几乎没什么威胁。结果接下来荷兰人为我们展示了“大中锋45度炸”这一足球终极战术。现实韦霍斯特头球扳回一城,然后接下来在一片混乱当中度过了难熬的十几分钟。直到常规时间最后一秒,荷兰人凭借一个极其聪明有精彩的战术任意球,实现了绝平。
加时赛中,阿根廷在下半场一度狂轰滥炸,但始终差之毫厘。最终点球大战凭借大马丁的出色发挥战胜了对手。荷兰在点球大战的干扰战术也让人长了见识。
事后来看,这场比赛很像决赛的预演。
而本场比赛的第一主角,当然是小公举拉奥斯。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 1/4 决赛阿根廷点球大战淘汰荷兰,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半决赛,本以为是南美双雄碰面,结果迎来的确实克罗地亚。这对阿根廷来说确实轻松不少。虽然美洲杯决赛在马拉卡纳战胜了巴西,但说实话再和巴西踢一场还是很难。
对阵克罗地亚,斯卡洛尼再次变阵442,继续打防反。克罗地亚人的攻击确实乏力,制造不了什么威胁却被阿根廷一个接一个反击打懵。当然,莫德里奇确实很强。阿尔瓦雷斯制造了点球随后梅西罚进。之后阿尔瓦雷斯中场一路奔袭,在克罗地亚人的配合下将球送进网窝。
下半场梅西的边路摆脱、过人、传中帮助阿尔瓦雷斯梅开二度,又奉献了一次极其精彩的助攻。之后的比赛就不用多说,双方各自换人鸣金收兵。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 3:0 克罗地亚,时隔 8 年再进决赛,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于是阿根廷又站到了大力神杯面前,这次他们的对手是卫冕冠军。德尚的球队毫无疑问非常强大,论纸面实力根本不怵阿根廷。
而斯卡洛尼上迪马利亚,毫无疑问是想抢先手。但我赛前还是很纠结,万一阿根廷打不开局面,以法国的反击能力还能不出事?
结果证明,在阿根廷的拼抢剿杀面前,格列兹曼、拉比奥特、琼阿梅尼组成的法国中场完全被压制。让迪马利亚去踢左路更是点睛之笔。
本场比赛,德尚让右边位孔德向中路收,让登贝莱补防右边路。然后登贝莱果然也拿出了重要比赛当中的稳定表现。防守时送点,进攻时送球。原来常常戏称登贝莱欠梅西一座欧冠,现在倒是梅西欠他了。
迪马利亚,这毫无疑问就是决赛先生。世界杯赛前他说自己本届世界杯只进一个球,那时似乎就有预感他在哪一场比赛中进球。
法国被阿根廷全面压制,压根不像在踢决赛。上半场法国零射门,在阿根廷禁区触球也是零。似乎感觉是上一支进决赛的卫冕冠军,1998年的巴西回来了。
然后德尚开始调整——下白人上黑人。吉鲁、格列兹曼、特奥、拉比奥,白人一个个往下换。到最后除了队长洛里之外,法国最白的是姆巴佩。
而随着阿根廷体力槽缺失,法国不断冲击之下终于换了回报,姆巴佩97秒扳平比分。与姆巴佩出色发挥的同时,开启了世界杯决赛史上最精彩的一幕。
阿根廷在常规时间最后十几分钟一度要崩盘,法国人差点就势收比赛,但最终还是将平局保持到加时。
加时赛中更加一波三折,这边劳塔罗浪费机会后终于帮助梅西破门,那边姆巴佩又一次稳稳罚进点球。到加时赛最后一刻,穆阿尼的单刀已经要杀死比赛了。但马丁内斯的腿挡住了这个要改写历史的球。
这是马丁内斯最重要的一次扑救,也是阿根廷足球最重要的一次扑救。
进入点球大战,阿根廷终于带走了胜利。这一次,他们不会再被追平了。
于是阿根廷时隔三十六年获得世界冠军,南美时隔二十年获得世界冠军。
整个过程,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又跌宕起伏。如果有人在剧本或者小说这样编世界杯决赛,绝对会被喷压根不懂球。
世界杯决赛,向来是保守又沉稳,怎么可能这样大开大合?
事实证明,老天是最好的编剧。
而在故事的最后,阿根廷创造了这个冬天的神话。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点球大战击败法国夺冠,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我们没有经历过1958年贝利的奇迹,很多人也没见过1986马拉多纳的神威。
但2022年的梅西和阿根廷,踢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足球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一曲球王是如何诞生的。
就像父辈讲当年马拉多纳如何征服世界一样,未来我们也可以给后人讲梅西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2022年阿根廷夺冠,意味着球王的诞生,也意味着“球王战术”至少在今天还没有死。阿根廷人三十六年的持续头铁,还真得取得了一模一样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ihen88 | 未知
26年老球迷,有感于最近球盲太多,发表点个人浅见。
一.法国为什么前70分钟状态低迷?是不是踢假球?
答: 阿根廷教练组的灵活针对性战术+阿根廷三军用命,完全压制了法国格列兹曼中场核心+姆巴佩、登贝莱两翼齐飞+大吉鲁中锋支点的固定进攻套路。
1.阿根廷的中场几个年轻人不知疲倦的奔跑绞杀战术,切断了格列兹曼的传球线路。法国真正的核心其实是格列兹曼,切断这点,就会使其前中场脱节,各自为战。如同与克罗地亚一战中的巴西,这种情况,前场如果不具备梅西大罗这种单兵突破能力极强的爆点必然歇菜,巴西和克罗地亚先后都败于此。由此也可见登贝莱也好姆巴佩也好,远没有那么强,在双方体能均势之时并不具备超强的个人突破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卫冕冠军法国前70分钟居然0射门、基本没进阿根廷禁区就是证明。
2.法国右侧防守漏洞较大,斯卡洛尼居然出奇招安排迪马利亚打左前锋(要知道天使一直有伤没上场,且惯打右边锋,恐怕这招谁都没想到),以己方最强杀手锏攻对方之弱点,孔德被完爆,登贝莱也不得不回防,法国右路完全瘫痪。
3.梅西打右路,与法国最强之左翼姆巴佩对阵。论速度,年轻的姆巴佩完胜垂垂老矣的球王;但论控球和盘带、组织、传球,球王越老越妖,完爆之。梅西利用其广阔的视野和精准的传球,将球分向己方左翼天使一侧,这样即便球被断下也很难传到姆巴佩脚下,故而姆巴佩前70分钟基本隐形,法国左翼也瘫痪。
另外,阿根廷世界杯前36场不败,近两年靠的就是中场洛塞尔索+左翼爆点冈萨雷斯,可悲的是这俩赛前都伤了,还好教练及时发掘了几个小将,尤其是河床双星恩佐+阿尔瓦雷斯。当然,有人说如果法国坎特+博格巴也来了云云,我承认如果这俩货来了阿根廷可能基本没戏,但是没有如果。
二.几个点球有无争议?裁判执法水平如何?
答:由于阿根廷最终夺冠,于是舆论主要集中于第一个点球,毕竟谁弱谁有理这是天下公则,何况网上还有几亿的某第一第二第三迷到处造势...如果是法国夺冠,那舆论必定集中于法国加时赛的点球首先是碰到了法国球员的手。那么就聊聊第一个点球----此球天使已经在禁区内,过掉了登贝莱并领先一个身位,登贝莱在完全不可能碰到球的前提下先是拉拽(此举不至于判罚,天使此时也未倒),然后伸腿绊倒了天使,这种情况必然是点球。不服的自己查查相关规定,再说孙葆洁也对这个点球做了视频点评。名哨迈克-迪恩就主裁判马齐尼亚克在决赛中的判罚,在《每日邮报》上发表专栏也进行了评价,自己百度。
至于裁判其他判罚,我认为第50分钟法国拉比奥特对德保罗那个背后剪刀腿,照常理绝对应是红牌,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断腿...可能裁判考虑到这是世界杯决赛,且刚半场阿根廷就领先两球所以对卫冕冠军手下留情,怕法国输的太难看或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如果当时红牌罚下,那这场决赛毫无疑问就成了单边倒血洗大屠杀了,卫冕冠军将死的很惨。
另外,下半场科曼从梅西脚下抢球之前将梅西推倒,裁判即便不给牌至少应该吹停警告,这直接导致了法国第二球入账。
整场来说,裁判其实是有些照顾法国的,毕竟人家总统马克龙亲自现场压阵。但是瑕不掩瑜,整场力度基本算把控得当,也造就了这一场传世经典大战,如果换成小公举这场就毁了。
三.比赛结果早就注定了,完全是资本运作、导演好的?
答:要知道,法鸡是五常,法鸡也不缺钱。五常元首压阵,奥委会主席就是个der。就像开运动会,你们大学足球社长在副校长面前敢吭声么......单是好好看看加时赛最后法国那个贴地斩+大马丁一字马神扑,完全是电光火石之间,如果还认为是所谓的资本运作、假球之类,我佩服您的智商,我更佩服各位演员的演技。
四.为何天使60多分钟就被换下,且下去后攻守之势立刻逆转?
答:经常看球的都知道,以天使的年纪、体力加上有伤,平时也就能坚持60~70分钟。此场决赛天使在左侧来回猛冲,体力基本快耗尽,再不换下恐怕会被法国利用这点突破。另外,教练斯卡洛尼多少有点保守,赛后采访他也说到,以为比赛到此为止了,开始攻转防...他一下场,法国左路基本就活了起来,没多久阿根廷中场几个年轻人的体力基本也基本耗尽(前面拼的太猛,否则也不会压制法国中场碌碌无为)。法国最后阶段发飙一方面是姆巴佩个人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利用几个年轻的黑又硬猛冲体力耗尽的阿根廷的结果,从梅西被科曼断球就能看出来,正常情况这基本不可能。至于斯卡洛尼为啥90分钟之内迟迟不换人,答案只有一个,阿根廷板凳不够厚,对位换人基本无人可换。
五.为何加时赛换人后,阿根廷气势起来了?
答:1.黑人也是人,到加时赛体力也够呛了,阿根廷新上人员体能有优势   2.劳塔罗上阵。虽然本届世界杯被沙特那场吹懵丢了射门靴,但是他跑位还是世界级的,他一上来阿根廷有了好几个进攻机会,法国不敢大肆压上。
六、如何评价梅西和姆巴佩?
答:梅球王单核带领一群小将夺冠,这难度绝对比老马86年更大!要知道老马当年还有巴尔达诺(锋线)、布鲁查加(中场)、鲁杰里(后防),这是一条完好的轴线!前中后都有响当当的巨星,只是马拉多纳相对更耀眼而已。如果说86年老马是一己之力,请问别人不提这三位作何感想?老马固然是强,但老马一己之力的说法主要是老马那个上帝之手和连过五人办了三喵军团,让阿根廷人解了马岛的心头之恨所以将其碰上了神坛。反观梅西,这届只有迪马利亚在决赛时天使降临了一个小时,其余场次基本都是梅西自己单扛大旗(阿根廷整届15个进球,梅西占了7进球+3助攻+2策动,两届世界杯金球奖共11次MVP前无古人),其他队友哪个可以算大牌球星?劳塔罗勉强算,但是...这届阿根廷球队团结,而团结的理由就是只有一个最强核心。PS:我十分看好恩佐,如遇名师如瓜帅、克洛普等点拨,将来可能是顶级中场!
至于姆巴佩,这两届世界杯的确抢眼,但很遗憾他都不是核心。2018年法国夺冠,功臣依次是格里兹曼、博格巴、坎特、姆巴佩,今年世界杯博格巴坎特没来,法国核心是格子而非姆巴佩。个人判断,姆巴佩如果非常自律且足够上进还不受伤,其上限充其量超越亨利,甚至只是个加强版的埃托奥。要知道他今年已经24岁却还在踢五大联赛中最弱的法甲,亨利24岁时已经在英超阿森纳大杀四方,大帝拥有的可不仅仅是速度,在风驰电掣中那双脚简直可以绣花,而且传带停射十八般武艺俱佳!更不要提大罗20岁时单枪匹马就能让对方防线人仰马翻,那比神龟如今24岁猛冲爆射震撼的多,可以说令后卫胆劽心惊。梅西24岁时更是早就过人如麻创造了年进球91个的历史记录!所以,我认为他别说超过大罗,连赶上C罗都够呛。为何?目前来看他还是过于依赖速度。封王?只会进球从来不足以封王,否则罗马里奥找谁说理去?姆总监先虚心跟梅西内马尔好好学一年技术全面一些,再赶紧去豪门作为核心拿几个欧冠、金球奖再说历史地位的事吧。
最后,中国足球为什么起不来?且不说白斩鸡们拉跨,单看世界杯后某些网友一叶障目各种主观臆断酸评,也没戏。
………………
补充,阿根廷之所以战术很成功,三喵军团和摩洛哥给了很好的演示,这两场比赛法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只是运气相对好一些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icpla | 来自北京
十年蓝白军团球迷,12月18号会是我此生无法忘记的夜晚。一句话来概括,阿根廷的夺冠之旅,梅西的封王之战。
看我之前的回答,我对这支阿根廷队夺冠一直是不报什么希望的。星光暗淡,锋线无力,打不了逆风局,后防的问题一直没改善,小组赛更是一度在淘汰的边缘。突围全靠梅西迪玛利亚,这么多年来的依赖完全没变。阿根廷的战术一直广被诟病,被这几位老将拖着走,很难走的长远。
2比0生死战墨西哥,看比分没什么,只有经历过那一夜的人才能理解前60分钟的凝滞和焦灼。直到梅西一记凌空贴地斩,把阿根廷从淘汰的边缘拉了回来。接着助攻恩佐,为阿根廷队保留了希望。但也仅仅是希望,之后打波兰和澳大利亚,表现也不能说很亮眼。对手太弱,对澳大利亚那一场甚至丢了球差点被绝平。和巴西葡萄牙西班牙各种零封大数字没得比。
阿根廷队真正的转变,出现在对阵荷兰之后。双方黄牌大战,帕雷德斯一脚射进替补席,梅西赛后里克尔梅式嘲讽+采访爆粗口。很多人都骂帕雷得斯战犯级的表现,梅西的暴怒也是一反常态。但我看到那时才觉得,阿根廷终于有了点冠军的样子。
冠军队是要带着点气质的。苟住虽然能获取胜利,可在那一刻,血性难得。
双方鏖战进3个小时,面对和巴西同样的境遇,阿根廷坚持到了最后,35岁的梅西更是踢满全场,在被绝平和加时赛的压力下赢了点球大战。在这场混乱的比赛中,阿根廷队表现出来的极度的坚韧,和南美球队的血性,让我彻底对他们另眼相看。他们和上一届的格子军团一样顽强和团结。我当时就想着荷兰这关一过,对克罗地亚一定稳了。果不其然,在赛前很多人预测会拖进点球大战的时候,阿根廷3比0轻取克罗地亚。
这届的阿根廷绝对算是低开高走,在一场场生死战中踢出了气势,踢出了精神。战胜墨西哥看到了希望,艰难击败荷兰激发了血性,零封克罗地亚打出了信心。这样一个赛前一直不被看好的队伍,跌跌撞撞地闯进了决赛,对阵本届世界杯一路顺遂的法国队。这时候人们会惊讶的发现,阿根廷队这一路走来的精神气概,对上实力断档可以说如日中天的法国,竟然也不遑多让。阿根廷在困顿中经历了蜕变,他们的问题一直没改善,他们仍然没有绝对的实力和靠谱和后防,可他们有团结有战术,更有对胜利的极度渴望和永不服输的斗志,这样他们不畏惧任何强队。最顶级的比拼是精神上的比拼,在决赛之前,阿根廷已经更胜一筹了。
决赛的惊险和刺激程度是难以想象的,脚法华丽的南美球队和拼抢凶狠的上届冠军,展开了120分钟的全攻全守,大开大合。这也是我最喜欢阿根廷队的原因,永远都是进攻型的球队,永远不留余力的去拼抢,虽然他们的体能在最后往往守不住。可这才是足球,防反之流虽然有用但无趣,观赏性肯定比不上全场拉满的对攻。
歇了两场的迪玛利亚首发,34岁的他是阿根廷留给决赛最大的底牌,一次造点一次射门,无愧于天使降临的称号。法国队的反击向来是无敌的,面临两分钟被追平,阿根廷死守到了最后。中后场不行,那就拿命来拼,阿根廷的小球员们彻底被激发出了血性,全场被踢的德保罗,跑不死的小蜘蛛,顶着法国球员鞋钉去顶球的恩佐,是他们顶住了法国堪称可怕的反扑。劳塔罗进攻,梅西补射射门,那一刻绝对是球王降临。
法国队一直是有机会的,姆巴佩追平3比3,加时赛最后阶段,梅老板都开始参与后防挣头球了,罗梅罗跪地传球,马丁内斯的极限反扑。任谁看了这些画面都会动容,纯粹的热爱和极致的渴望,和已有冠冕加身的法国相比,阿根廷显然是更想要胜利的一方。不为个人荣誉,拼着受伤赌上以后的职业生涯,在这一刻他们只想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偶像圆梦。这样一支精神属性拉满的球队,会让任何对手都会望而生惧。法国输在了气势,被阿根廷压制住了,整场比赛除了姆巴佩,没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点球是马丁内斯的舞台。气势正盛且极度自信的阿根廷队在点球上是无敌的,四发全中。这才是足球!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全力压制,而是精神上的碰撞,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为老球迷,我们陪着阿根廷走了那么多年。梅西,以及这个国家的世界杯之旅,总是被笼罩在悲情的阴影之中,他们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梅西在俱乐部荣誉上所向披靡,在世界杯中却屡屡受挫。2014年憾负德国战车是很多人心里永远的痛,而梅西凝视大力神杯的照片也是很多球迷心里的伤。球技孤绝,现役最佳,在国家队却一次次与冠军失之交臂,阴差阳错中总是缺了点运气。随后是两失美洲杯,失意中退出国家队,而后回来。18年是他状态正好的时候,遇上了那场桃花影落飞神剑,止步十六强。
21年离开巴萨,那时的我跟着梅西一起痛哭失声。巴萨在他生命中分量太重了,他是诺坎普的国王,巴萨是他的家。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双重失利,那段时间是他最低谷的时候,迷雾重重,看不到一点希望。梅西也是在那段时间,在我们都不知道的时候,完成了沉淀和蜕变。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再出现的梅西变得老练和锐利,褪去年少的青涩和旅欧培养的文雅,开始沾染南美足球独有的匪气。这也是真实的梅西的一部分,在温和内敛的外表下,他骨子里是个极度骄傲的人。这届世界杯开始,梅西很少笑,很多时候甚至能给队友带来鼓励和精神力量,他的眼中是毫不遮掩的对胜利的渴望。很像一个人,当年的马拉多纳。
27岁和31岁的梅西没拿到冠军,现在的梅西35岁了,而这一届的阿根廷前所未有的凋零。很多人,包括我们这些球迷都认为,这会是一场遗憾的告别。可是梅西拒绝认命,阿根廷也不信命,硬是拖着这支在八强里堪称孱弱的阿根廷队走到了决赛。梅西也打破了很多人的偏见,他依然是绝对主力,多场一球一助为球队打破僵局。梅西在这场世界杯表现住了球王般的领导天赋,在他的带领下阿根廷全队找回了状态,恩佐阿尔瓦雷斯利马等小将异军突起,从替补走到了首发,阿根廷才能一场比一场状态更好,直到胜利。他是阿根廷队当之无愧的灵魂。
比赛结束两天了,我才抽出时间来,为从年少就喜欢的球队,和年少时最爱的球员写些什么。决赛残酷而热血沸腾,大力神杯则梦幻而美好,像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和八年前的遗憾相比,和十六年的追逐相比,胜利是那样的艰难和珍贵,甚至显得有些不真实。可它是实实在在属于阿根廷的,属于梅西的了,任何人都不能夺走。在荣誉里梅西也就差一座大力神杯,从此一夜封王,再无争议。在我心里梅西从来没变过,他一直是当世最佳甚至是历史最佳,只是这次大力神杯,有了让全世界认可他的理由。
2014年,我记住了进球后会后空翻庆祝的克洛泽。在群星璀璨的那几年,他不是最闪耀的一颗,但他的职业生涯足够理想,4次为祖国出战,36岁在效力国家队的最后一年捧起大力神杯,完美退役。这种了无缺憾的结束是会让无数人羡慕的,哪怕是老马,也经历过功败垂成的痛苦,难称圆满。
在退役前的最后一届拿到大力神杯,童话一般的幸运,是我从不敢奢想的事情。现在的梅西竟然也拥有了。命运给他十二年逐梦艰辛困苦,给他只差临门一脚的失之交臂,给他两度离开所爱之地的悲痛欲绝,他的人生似乎一直是悲情和遗憾的代名词。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天道酬勤,于是命运给了他最后也是最大的惊喜,给了他最体面的结束。
幸运最终降临在梅西身边,在很多人以为毫无希望之后。在最后一届世界杯,梅西遇到了一支完全以他为核心的阿根廷队,遇到了难得靠谱的足协的教练,也遇到了状态最好的自己。体能虽比不上从前,技术和组织能力还是顶级的。淘汰赛场场进球,五次MVP。他不是以边缘角色,而是以绝对主力的身份,捧起大力神杯的。
不止如此,他还拥有了近二十年含金量最高的世界杯决赛,并在决赛中有极佳的表现和两发进球。阿根廷遇上了当世最强的法国队,两度领先又两度绝平,最后通过点球大战以7比5取胜。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胜利,面临强敌和个人的绝佳表现让封王之战重若千钧。相比于在2比0时结束比赛,这样史诗般跌宕起伏的胜利是阿根廷和梅西最好的背书,也彻底让这场封王之战成为了传奇。毕竟,通往王座的路越是坎坷,道路尽头的大力神杯才更有意义。
在看到梅西亲吻大力神杯的时候,我知道我的青春圆满了。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只有这样的结局才配的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这一刻球迷和梅西都可以和解了,与2014年和解,与格策和解,与被凝望着的大力神杯和解,与2018年和解,与巴萨和解,也与充斥着我们人生的无数遗憾和解。
因为梅西证明圆满是存在的,拼搏和努力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一个人一些事的存在,我们不会为此轻易放弃。而这或许,也是足球带给我们的意义。
姆巴佩的表现的也是十分优秀的,以后走出巴黎拿几个俱乐部荣誉,未来可期。
而没有梅西的阿根廷的未来,会落在几个年轻人身上。我最看好恩佐费尔南德斯,作为中后场数据上不如小蜘蛛亮眼,但在我心里,他是年轻一代前途无量的那一个。阿根廷不缺好的前锋,他会是未来的中场大师。
卡塔尔世界杯,我熬夜看完了阿根廷所有的比赛(除了克罗地亚那一场,觉得稳就没看),有幸见证我最爱的阿根廷队创造了历史,也有幸见证了我最喜欢的球员成为了传奇。这一次不会有遗憾了,他可以继续自由地追逐他的足球梦想,纯粹地体验足球的快乐。以他的性格应该留在巴黎(虽然我有私心想要他去曼城带小蜘蛛),最后回阿根廷老男孩退役。梅西一直都是个足够纯粹的人,这份纯粹的对足球的爱和努力让他站在了足坛的顶峰,也是这份纯粹吸引了一直支持他爱他的恩师,朋友和后辈,以及遍布全世界的本国和非本国球迷。
这次决赛,对阿根廷而言是老将不死,薪火相传,对足坛则是球王加冕,新王可期。
小组赛分析:
https://www.zhihu.com/answer/2797551102
淘汰赛的分析:
https://www.zhihu.com/answer/27975359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oey791216 | 来自江苏
决赛中场休息时有人评论一脸懵逼的法国队,“知道阿根廷团结,但没想到这么团结”。
团结到底是什么?是输给沙特时全网群嘲的“阿根廷也只剩下团结了”这么抽象的概念吗?
巴西球迷说,阿根廷全队比赛态度好,拼抢积极。巴西要有这态度,也不至于止步八强。不错,这是一种团结。
但让我吹一吹另一种不太容易看到的团结:本届杯赛一场一场的战术和人员调整。
这支阿根廷,打到最后,和去年美洲杯的功勋首发已经换了4-5个人,几乎都快是两支队伍了。这种所有人都能上能下(除了老板,毕竟围绕他建队),教练组的战术如臂指使,是团队成员非常无私、非常愿意付出的体现。
只要是工作过的小伙伴,或者随便看看其他参赛队,或者和过去几届阿根廷比比,就知道,能做到这一点多么不容易,特别是有功勋球员的球队。
在这支阿根廷,所有的人必须为战术服务。
比如小墙,美洲杯中场功勋铁三角,他的首发被拿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被洛塞尔索的伤缺连累。第一场对沙特,斯卡洛尼本来还想用美洲杯的人员框架,局部对位替换修补,但后来发现效果实在不行。上恩佐和小麦和德宝搭档才能维持中场平衡,那么小墙的顺位就向后挪。
还有劳塔罗,这个全队身价头牌、赛前世界杯金靴赔率前几名的男人,他被按在替补席固然有自身状态不佳的原因,但战术需要也是导致小蜘蛛上位的原因。小蜘蛛的对抗、盘带、过人在顶豪里毕竟也没有那么出挑,和铹比也显然谈不上更胜一筹。但就一点,他能跑会跑,能扯开空间,一个人的跑动就能基本让前场防守逼抢硬度达标。在曼城可能没那么需要他这个特点,但梅西就特别需要,一个人能完成两个前锋的防守任务,还能更多的拉开空间。相比之下,铹的特点是在前场能拿住球,能怼能抗。所以,即使铹的状态还可以,首发也不是稳的,还是得和身价只有自己1/4的小蜘蛛竞争。
更不要说功勋老将天使,说藏就藏,还藏了4场。你可以和他谈话说决赛看你的,现在养精蓄锐。但如果中间玩脱了让天使生生闷死在板凳上就这么回家了怎么说?如果教练魄力不够大、或者球员刺头,工作也是不好做的。
就像评论区说的,团结不是围个圈商讨战术,打打气这么肤浅。而是个人要为了团队的胜利,敢于牺牲,敢于承担。
这样一种团结,让斯卡洛尼能够在手中牌这么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出了这支球队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梅西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