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IMAX 3D 比普通 3D 效果好多少?

wwwwdj 回答数20 浏览数549416
IMAX 3D 比普通 3D 效果好多少?
render | 未知
14.07.15更新国内可以放映70毫米胶片IMAX的影院。
15.01.10~16.05.17各种小修小改

我想补充一下个人在多次观影后得出的观点:其实某些情况下IMAX + 3D并不是无敌的,好的realD设备观影体验就会比IMAX好。制作精良、充分考虑IMAX特性的电影,才能达到IMAX 3D效果完胜普通3D的程度。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在手机便签和印象笔记里反复修改了好几天。)

目前普通3D放映格式和品牌主要有Xpand,杜比,master image,Leonis(雷欧尼斯),realD,魔影,索尼4K等等。Xpand和杜比①属于主动式3D,效果都很差已经逐渐淡出市场,双机和4K影厅目前不多我没有体验过。魔影、master image、Leonis的成像原理都是类似realD的偏振式3D,按理说相比主动式3D,亮度损失最小且眼镜轻巧(仅看过一次巨幕魔影3D的变4,出屏不错但亮度略暗;最近又看了双机Leonis放映机的[一代宗师3D],亮度没问题立体感竟非常差,可见 亮度达标也不是3D体验好的保证。另外看过多次不知道什么品牌的其它偏振式3D,亮度和立体效果都远不如realD)。由于realD品控较好普及较广,可以具体查询到使用realD设备的影厅,一会我会主要用realD3D作为普通3D的代表来和IMAX 3D做比较。

和2D相比,3D景深要有突出的主体以造成空间错落感,观看3D画面人眼注意力更集中于画面中心,会比2D版更不易顾全整体画面和画面细节(特别是背景)。3D电影不能有太多景深变化较大的镜头切换,否则很快会让人眼疲劳(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切换一些景深差距较大的镜头时会使用渐变重叠过渡来衔接)。因此好的3D电影不只是要立体感明显画面明亮,还要能适应人眼的成像习惯,否则让人看一会就眼部疲劳,再好的出屏效果也是枉然。

IMAX特性是屏幕大,视野超宽广,在远景大场面和长镜头上的临场感是无与伦比的。也因为大,IMAX的弊端就是不适合过多表现特写近景,不稳定的晃动镜头。镜头里的高楼出现在几十米高的银幕上会很爽,但要是一张张大脸充满了几十米高的银幕,相信不会让观众产生更多的愉悦感,反而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况且银幕越大,大脑处理新画面的信息就会越费时,因此不稳定的晃动镜头和快速切换镜头会给观众带来比普通银幕更强烈的不适感,很容易导致还没看清楚这个画面就切到下个画面的情况,我个人的感受是同一部影片看IMAX版观看时更难消化剧情导致错过关键信息,普通银幕就要好很多。
再加上3D,IMAX 3D更要注意合理构图,一个场景背景信息不能塞太多,两个连接的镜头景深不能变化过大,全片特写和近景不能多,否则3D弊端带来的负面效果只会在IMAX银幕上被加倍放大。

设备:
IMAX使用的3D设备是双机线偏振放映系统②,虽然亮度和效果有保障,比起realD的圆偏振仍有先天缺陷,如头部稍微倾斜一定角度画面就不立体,连续运动画面会有重影产生等。
IMAX的音响设备是5.1声道(一说是五个分立的音频通道,与传统影院的5.1不同;一说是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主打“撼天动地”的震撼。而已经有一些院线配备了realD或巨幕 + 杜比全景声,加上现在杜比全景声制作的影片越来越多,IMAX的音效优势也不再明显。

片源:
数字IMAX的片源一般有两种画幅,暂且不论是后期DMR转制还是原生IMAX摄像机拍摄,仅在放映效果上大致表现为满屏(16:9,1.85:1,或1.9:1)的和上下有两条黑边的超宽屏(2.35:1或近似)两种。由于3D有明显焦点的特质显然更适合接近方形的画幅比例。而IMAX本身银幕尺寸巨大,上下两条黑边也很影响观感,更适合偏方形画面。这就是为什么数字IMAX依然默认满屏1.85:1,而胶片IMAX满屏的1.44:1更是震撼无比(有机会请一定去北京科技馆看看真正的胶片巨幕科教片3D,出屏效果和满屏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完爆几乎所有商业片)。
由此看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等人真是业界良心。[阿凡达]是满屏,[泰坦尼克号]原本是2.35:1在转3D版后居然扩充成的16:9来充分适应3D和IMAX。诺兰的所有IMAX电影坚持外景用胶片IMAX拍摄,所有IMAX满屏段落即使是在清晰度只有2k的数字IMAX上都是IMAX体验的极致([星际穿越]除外)。另外顺便提一下约瑟夫·科金斯基,此君的[创:战记]和[遗落战境]口碑毁誉参半,但他在3D和IMAX视效方面也有深刻的理解,[创:战纪]也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游戏段落,3D效果相当出色;[遗落战境]在IMAX 2D上全程满屏,全片大部分都是长镜头和远景俯拍相当过瘾。


正如张小北所说,以[阿凡达]、[雨果]、[少年派]和[地心引力]为代表的很少的几部电影在IMAX 3D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充分发挥了3D的优势并回避了的3D的短板,这些优势在IMAX银幕上被加倍放大。但剩下大多数的IMAX电影,很难说能发挥出这块大银幕的长处。

一般影片,IMAX 2D比普通2D更佳。除了巨幕带来的震撼,比起3D的观感人眼也更舒服。
如蝙蝠侠黑暗骑士系列,[安德的游戏]等。尤其是宇宙和科幻题材,一段段长镜头都能爽到飞。也有部分坑爹转制IMAX滥竽充数的影片,毫不考虑巨幕下人眼适应画面的特点,手提摄影能把观众晃到吐,如[饥饿游戏]和[极乐空间],后来部分段落用真胶片IMAX机拍摄的影片[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3D影片。2.35:1画幅的、有杜比全景声的近景和大特写镜头多、手提摄影风格明显快速剪切多的,具备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或一点或三点的请果断放弃IMAX而选择realD+杜比全景声。
反面典型:[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不停的晃动+眩光,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满屏场景基本全是近景和CGI,无异于脱裤放屁。还有漫威旗下的所有电影,一水的IMAX 3D,一水的劣质伪3D和2.35:1,甚至杜比全景声也做的不好。
再以彼得·杰克逊为例。他本身推崇realD的降噪优化画面的系统,使用真3D设备拍摄霍比特人系列。我先后观看了[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的IMAX版和realD版,realD在颜色的饱和度和鲜艳度上明显好于IMAX。在观感上以精灵兽人矮人木桶漂流大战的段落为例,虽然IMAX上产生了短暂的“坐过山车感”,但这一整段上由于镜头剪切较多,主体在画面中不停的运动,看得并不是很爽,全片看下来也很累。后来因为陪弟弟去看了realD,顿觉漂流那一段极其入戏一气呵成,全片也没之前感觉那么无趣了。也是从这次开始我渐渐的改变了IMAX至尊的观点。
顺便说一下大家都很称赞的[环太平洋],巨大机甲和怪兽在IMAX上的表现确实很震撼,但你有没有觉得一但他们打起来根本看不清敌我双方的和具体动作细节?甚至全片下来几代怪兽的款式区别也不是很明显?个人认为就是因为[环太平洋]的各种特写较多,以近景为主,即使在IMAX影厅的皇帝坐观看也无暇顾及全景或细节。也恰好我后来在亮度尚可的杜比3D影厅重看环太,获得了比之前更好的观影体验。
动画片方面在IMAX上看过[神偷奶爸/卑鄙的我2],3D出屏确实好到爆,而且全片一直有各种出屏场景,不停的提醒你这是一部3D电影,然后我看到一半就不得不摘下眼镜缓解眼睛疼痛了...更不用说全场那么多小孩,到后面有几个小孩都看不下去了。顺便[一步之遥]也可以归到这类反面典型里。
还有16年的[美国队长3],作为第一部使用IMAX 2D数字摄影机(ALEXA 65)拍摄的转3D影片,画面晃动和快速剪切居然比[美国队长2]还狠,虽然有17分钟的1.9:1的IMAX满屏画面,但是…单单一幕突然插进来的蚁人微观世界仅几秒又切到其他视角那猝不及防的3D景深突变,就够瞎一会眼了,普通厅看下来很累,IMAX因为景深感不如realD反而“因祸得福”的没有那么明显的不适,但也没有提升太多的体验。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无需迷信IMAX,理性挑选观影环境
当然也要意识到,如今IMAX大行其道,和IMAX公司严格的品控和高逼格宣传是分不开的。只要有着IMAX的Logo,就意味着覆盖全部视野的画面,舒适轻巧的眼镜,高亮3D③,合理的座位坡度,撼天动地的音效和经过DMR转制的片源.....(美中不足的是IMAX公司似乎没有措施来保证座椅的舒适度)而完全不用操心去普通影院看电影影厅的设备是主动还是被动,亮度是否合适,音响是不是杜比,大厅还是小厅之类的一串问题。所以IMAX意味着用多几十块的票价换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省心的观影选择(听着似乎有点像ios和安卓)。即使是第一次带同学去看IMAX的[星际迷航:暗黑无解],[超人:钢铁之躯]和[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这样的影片,他们均表示有了再也不想看非IMAX电影的感觉。而且!遇到[阿凡达]、[少年派]、[地心引力]这样的电影你不去IMAX至少刷一遍真的是你吃亏好嘛!

希望将来真正适应IMAX 3D格式的大片会越来越多!激光4k的数字IMAX机的普及不要等太久,以及杜比全景声可以早日与IMAX合璧。最大的心愿还是,全国那三块(此处错误,应该有十块,详情在文末)业界良心的胶片IMAX不要改造成数字,即使是以后再也没有商业IMAX片用胶片机拍,看科教片也愿意④。

--------------------------------------------------
不是影视从业者,也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以上结论都是以我的观感为主而得出的,也要感谢微博上的几位大大无私为我提供相关知识。以上若有任何问题和错误请务必提出,我虚心接受,也请勿人身攻击恶意反对。我算是知乎新人,请大家多多关照~

--------------------------------------------------
14.5.6更新:把评论里的几个问题和回复贴在这方便大家看看

4K厅放的一定是4K分辨率的电影吗?如何分辨?realD呢?
@张子谦:目前4K拷贝很少,所以大多数4K厅还是放的2K拷贝。银幕不大的情况下区别不是很明显。拿到的眼镜上有realD的logo的话就是realD的了。

    楼上回答已经很全面了。在影院不公开说明某片片源是4k还是2k的情况,只能靠多看几次积攒的经验来分辨清晰度了(我觉得4k和2k差别应该是肉眼明显可辨...唯一一次观看双机4k 2D的电影却有重影......

哪里能查到X地的realD的影院/影厅?
去realD官方微博的《全国城市RealD影院列表》查。找到你想去的电影院后,记得接着直接问博主该影院几号厅使用了realD设备。
RealD_3D的微博
以我在的西安为例,西安万达影城曾经解放路店为4/5/8影厅,民乐园店为4/5号厅。不过后来去民乐园店5号厅先后观看[疯狂原始人]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眼镜换了两幅都又油又脏,只好用自己带的眼镜。画面失焦,字幕都是模糊的,光线暗,大白天的阳光跟黄昏似的。然后去4号厅看[怪兽大学],3D居然是Xpand的被动式= =

文中的皇帝座怎么算的
不同大小的IMAX厅具体的最佳排数还是有区别的。我自己的经验是多次观看以后,屏幕能正好充满全部视野的那排再往后推个1~2排的最中间座位。因为屏幕能正好充满全部视野的那排看原声电影的字幕很累...一般国语配音或非3D满屏的IMAX我才会坐这一排。不过抛开其他因素,IMAX3D越靠前越震撼,二刷少年派坐到了第四排,完全入画了
不过第四排也算是往前的极限,再往前画面扭曲的就无法直视了...当初在第一排看泰坦尼克号永生难忘

16:9的比例算是满屏吗?
由于以前疏忽误以为16:9在数字IMAX上是满屏。
此处更正:不算。数字IMAX银幕比例为1.85:1,而非16:9或1.78:1。但部分画幅是16:9的影片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环太平洋]等,在数字IMAX上的表现几乎为满屏,左右会有黑边。

看3d电影怎么分辨看的是什么格式的?
一般3D眼镜厚重体积大的是主动式,内置电池,观影效果差佩戴易不适。体积小轻巧塑料镜架塑料片镜片的是被动式,reald和IMAX的3D都在此类。然后眼镜架上印realD的logo的话肯定就是realD的

14.7.15更新:
更正。国内可以放映70毫米胶片IMAX的地方有10家。
分别是:中国科技馆,电影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上海科技馆,重庆少年宫,大庆科技馆,东莞科技馆,黑龙江科技馆,香港太空馆,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但诺兰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胶片版IMAX由于内地压根没有引进所以不会这十块银幕上上映。感谢新浪微博的@浮夸的拉尔夫 提供信息。原博:Sina Visitor System

14.11.23更正:
数字IMAX满屏画幅是1.85:1,而非我之前所说的16:9或1.78:1。在此向被误导的各位表示抱歉。


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反老师微博搜搜“IMAX”“3D”等关键词,非常长姿势。

14.11.25 发一张最近无聊时用手机做的效果图:

完全是用手机系统自带app做的哦!花了半个多小时呢快来夸我!~\(≧▽≦)/~


16.05.09 两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几处内容加上注释
①Xpand和杜比属于主动式3D:这里的杜比效果体验不包括杜比公司最新的杜比Vision技术和激光IMAX 3D的杜比技术。
②IMAX使用的3D设备是线偏振放映系统:这里特指我们身边普及较广的普通数字IMAX。
③高亮3D:近年来IMAX银幕的亮度难以保障,经常在社交网络看到关于某块新开的IMAX亮度要好于其他某块。我常去的运营了4年的IMAX影院亮度堪忧,[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开头玛莎·韦恩瞳孔放大的镜头看不清瞳孔瞳孔和眼珠的界限,IMAX官网和官微也不接受投诉。
④即使是以后再也没有商业IMAX片用胶片机拍,看科教片也愿意:IMAX胶片设备进行数字IMAX激光改造将是今后的趋势,同样支持放映胶片IMAX摄影机所拍摄的1.44:1画幅影片,清晰度达到4k。目前国内有东莞万达电影城,电影博物馆也将进行激光改造。(不够大的普通IMAX厅就别想着会被改造了XD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yhong | 未知
截至目前,对于「真正的」3D电影来说,IMAX + 3D 仍是无敌组合。
「IMAX 3D比普通3D效果好多少?」——这么说吧,如果你没看过IMAX 3D的《阿凡达》,你基本上就等于【没看过】这部电影。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很少几部电影(《雨果》、《少年派》、《地心引力》),因为在3D效果上非常出色,所以放映系统的差别会非常明显。仅就这几部电影而言,你从普通3D电影所感知到的体验,和IMAX 3D版的体验几乎是截然不同的。
(强调一下,IMAX 3D的震撼效果并不是针对所有3D电影都起作用的。像《美国队长2》这种后期转制3D并且动作画面快速剪切的电影,它的观影感受其实和普通3D差别并不大。只有像《阿凡达》这种电影,IMAX才会放大它的效果。)


——分享一点个人感受——
我第一次看《阿凡达》是在电影博物馆。之前也看过IMAX 3D的科教短片《国际空间站》,也看过2D的IMAX电影。但是IMAX银幕上的《阿凡达》3D效果,确实震撼到令我至今难忘——我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看了一遍普通3D版《阿凡达》,二者的观看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普通银幕上的《阿凡达》画面质感看起来很像是动画片(这和亮度有直接关系),而且缺乏「浸入感」。它虽然提供了立体的视觉效果,但你知道你是在看电影。而IMAX 3D版的《阿凡达》几乎是在一开头就彻底消除了「观看」的感觉,迅猛地将你直接带入到那个情景中,虽然还不能说是置身其中,但起码是目前电影技术中最接近的了。(我后来又在不同的IMAX厅看了几遍《阿凡达》,所以「第一次」所带来的震撼感已经尽可能地被消除了,我仍然认为IMAX 3D的效果是普通3D银幕所不能比拟的。)

《少年派》、《地心引力》以及《环太平洋》我都是看过IMAX版和普通版,所以我对两种观影效果都有体会。对比之下,这种3D效果非常出众的优质3D电影,IMAX版的观影感受确实是非常非常不同。(2D电影的两种版本效果差异则没有这么大,《一代宗师》、《超级战舰》等我都看过两种版本,相比之下效果提升就不是这么明显。)

造成这种「浸入感」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主要是银幕面积和画面亮度。简单画了一张图示意一下:



中间是普通3D银幕,上下则是IMAX 3D银幕,同样大小的物体,因为视角关系,观众感受到的这个物体离自己的距离是不同的,IMAX 3D 让观众感受到的离自己更近,从而能带来更明显的「浸入感」。

画面亮度则和放映机灯泡有直接关系,而这个取决于影院,和什么放映系统关系不是很大。IMAX银幕在亮度控制方面只能说略好一些(老一点的IMAX厅也存在亮度下降的问题)。但亮度对3D效果的呈现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曾经看过DMAX的《夺命深渊》(夺命深渊 (豆瓣)),作为一部在超大银幕上放映的2K数字拷贝的3D电影,观影感受也相当不错。但因为此片有大量水下镜头,所以对画面亮度的要求会较高。同时在双机放映时,对左右画面的重合度要求也很高,而DMAX有时候并不能保证放映质量的稳定性。综合这两个因素,可以说目前IMAX仍然是3D电影中效果最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zliqnsx | 未知
    谢邀,可能我对这个感觉无所谓,仅从感官来讲(不讨论技术)我目前也是制作立体电影的,抛开立体的层面,就单纯从画面感来说IMAX会有更多的浸入感!可以完整把你带入影片的世界之中,记得再看环太平洋的时候,机器人出水的一刹那,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一种压迫感真的好大,好大!!(头仰的好累)~~这种体验在电脑上甚至一般的屏幕上是不会有的。IMAX是一整套完整技术,可以保证品质!不单单只是对画面,音效的配合也是非常到位的,也会让你热血沸腾。再来说3D吧,这个个我吐槽点比较多,因为有的院线不知道他们的音响干投影设备是不是分开采购的没有专门优化过?,还有的的影院为了节省成本,灯泡的亮度没开足够,在加上音响系统也不怎么样,导致画面变暗,记得当年去看丁丁历险记就是如此,直接毁掉一部电影,非常影响观影体验,
    但是如果你能去到比优质的的电影院(通常票价也会贵一些)但是观影体验就能得到保证,而且3D效果环绕音响也是非常非常赞的!所以以后我但凡有优质的3D片子我都去比较好的电影院。再者IMAX也有缺点应为 (立体+大屏晃动太大)会给人造成眩晕感,3D略好一些,我记得我在看大闹天宫的时候就会这样,晃动镜头太多,晕的我看到中间都睡着了~~真的是汗...最后--我想说的是 楼主可以去试一下,祝有一个美好的观影体验。
    故意上传了一张分辨率很大的图片,希望楼主也嫩感受到一点点的IMAX震撼,虽然只有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y941 | 未知
我觉得数字IMAX 3D比普通3D看起来好很多不是因为3D效果要好,主要是因为IMAX银幕尺寸大,亮度够(这点很影响观感),音效好(低频足,音量大,我感觉甚至比杜比全景声给普通观众带来的震撼强),色彩好。所以IMAX 3D比普通双机3D体验好很多。

至于数字IMAX投到大屏幕上清晰度下降,上下有黑边不能全屏(好像也有能全屏的),是因为数字IMAX电影大都是2k拍摄,形变宽银幕画幅,通过DMR转制而来的,所以在激光IMAX没有普及的情况下,这点遗憾还是没有办法弥补。

至于IMAX版《地心引力》的3D效果,我觉得也没有很好,只是IMAX屏幕会充满整个视野,非常适合表现这种题材,所以比其他版本3D要震撼许多。

其实现在商业3D电影的效果都没有达到让你能“进入”电影的。(阿凡达没看过3D的不知道什么情况)3D效果好的电影也不是所有镜头的3D效果都出色。有技术上的原因。而且除开商业考虑,3D这种表现形式对于电影创作肯定不是必要的,如果是必要的,那么未来3D也不只是提供视觉奇观这么简单。

IMAX的魅力不只是3D效果,而且我觉得现阶段胶片IMAX 2D才是IMAX的精髓。(脑补黑暗骑士开头抢银行,和黑暗骑士崛起开场的劫机)

IMAX摄影机拍摄的胶片IMAX 3D科教片,才是真正的如IMAX宣传的image maximum和crystal clear。(虽然我也没有看过。。。)

我觉得观影的极致体验应该是4k激光IMAX(以后应该不会有胶片IMAX了)+杜比全景声。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影院和片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posvtm | 未知
除了有同样对于为观众提供极致观影体验的追求之外,万达院线在商业上的巨大能量也是“极客”IMAX所必须的保障。激光IMAX放映系统的研发投入高达6000万美元,如何通过更多的销量消化天量的研发成本和昂贵的造价呢?
激光IMAX:如临其境,重新定义3D一支又一支的DEMO片、预告片,从2DIMAX到3DIMAX,从单声道、立体声、环绕立体声再到12.0的IMAX沉浸式音响——真的不一样,与过去所有的观影体验都太不一样了,除了肉眼“木耳”可感知的更亮(比氙灯放映机亮50%)、更大(600平米的银幕,1.43:1的画幅)、更震撼(12.0的音响)之外,在大卫·凯利的指引下,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更黑——在亮度、对比度、清晰度、锐利度极大改善的情况下,画面的细节变得更丰富,再配之以新增的左右两侧和头顶四个位置的6组扬声器,IMAX用普通人能体会到的影音新感受为3D重新定义——如何让观众在影厅里如临其境般地体验眼前的时空,这才是3D应有之义,不止是把2D图像立体化,也不止是通过喷洒水汽、香味或闪光、震动等物理手段4D化,事实上当视听足够逼真也足以“欺骗”大脑。

其中一支DEMO是《碟中谍4:幽灵协议》里阿汤哥在迪拜第一高楼外墙攀爬的段落,全画幅的IMAX重现,无论是阿汤哥的面部细节还是那座高楼的光滑明亮高耸——如临其境,确实再难有更准确的词语去描述激光IMAX放映系统为这部老片带来的新鲜感,结束时发现自己手心已是大汗——显然,大脑被“骗”了。

IMAX+万达:科技与商业的情投意合、惺惺相惜对观影体验的极致追求,是IMAX这家技术公司一直以来的自我要求,从大卫·凯利身上已是可见一斑,同样的,在IMAX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万达院线的身上亦能清晰地感受到双方彼此对给观众提供最优质观影体验这一追求方面的情投意合——万达院线从建立伊始就大规模地以五星级影院标准建设和运营旗下影城,从第一块IMAX银幕(就在华南Mall店)开始,七年的时间里已经拥有了146块IMAX幕(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语),占到了整个中国市场全部IMAX银幕的六成以上(根据IMAX中国招股说明书披露数字计算)。此外,X-LAND、RealD 3D、4D、杜比全景声、ScreenX等全球最新最优的视听技术配置都在万达院线能够体验。

万达院线之所以会与IMAX在2011年结成“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后者在全球的第二大营运商(第一是AMC,万达集团2012年收购),除了有同样对于为观众提供极致观影体验的追求之外,万达院线在商业上的巨大能量也是“极客”IMAX所必须的保障。据大卫·凯利介绍,激光IMAX放映系统的研发投入高达6000万美元,目前IMAX官方透露的销售量是70多台,如何通过更多的销量消化天量的研发成本和昂贵的造价呢?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市场,而万达院线是最大的买家,特别是万达院线保持了7年行业第一的经营能力,票房市场份额约占14%,远超其他院线。这些领先优势使得万达成为了IMAX消化其高昂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成本的最好商业伙伴,通过院线规模化地采购完成成本回收,再凭借其行业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放映商效仿——最重要的是,万达院线这架商业机器的规模和效率能够让更多的观众真正体会到IMAX所创造的极致观影体验,酒香最怕巷子深,过去走不出科技馆、博物馆的IMAX一度面临巨大危机,对此当是深有体会。

1月8日夜,临近《星球大战七:原力觉醒》零点场开始前,来自万达内部人士的透露,万达院线全国IMAX厅的上座率近80%。

IMAX向万达的大规模“销售”专门适用的是“全面收入分成”的销售方案,所谓“全面收入分成”,根据IMAX中国招股说明书介绍,就是“不收取或收取相对较少的预付费用”,在随后的10~12年的合约期内,与放映商(即万达)分账,“我们与万达院线的现有的大部分及未来所有的影院安排属于全面收入分成。”。“2011年,我们与万达院线就租赁大中华75间影院订立收入分成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最大的一宗交易。”“2013年,我们扩展了与万达院线订立的协议开设210家影院。”
IMAX在中国业务的突飞猛进,也使得其专门将IMAX大中华区的业务于去年在在香港联交所独立上市——IMAX中国(HK.1970)。根据IMAX中国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上半年其“收入分成安排”的毛利率高达66.1%,为2012年以来最高,毛利达到1057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高出近一倍。当然,这个数字包含的除了万达院线之外,还有包括4年合作关系的星汇控股(星美院线,已有19个IMAX厅,待建56个)、11年合作关系的上影股份(上海联和院线,已有7个IMAX厅,待建21个)、5年合作关系的金逸电影(金逸院线,已有15个IMAX厅,待建3个)等多家大中华地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放映商,但万达院线的IMAX厅的运营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院线,算上待建项目一共有209个IMAX厅。

对于能够给世界带来更好产品的公司,对于能够让观众触手可及这些更好产品的公司,都是值得赞许和尊敬的,极客范儿的IMAX当得起,万达院线亦当得起。科技+商业,是这个时代进步最高速的两架引擎。

欢迎关注我的媒体平台yiyuguanc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ayushayu | 未知
就像真实的去吻一个女孩和拿着这个女孩的照片舔一样。

再认真补充一下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国内普通3D最大的问题就是亮度不足。往往带上一个3D眼睛再碰上一场夜戏就基本看不清银幕上的人脸了。连“看清”都费劲你还指望有多畅快的观影体验。
Imax的清晰度大大超出普通3D,Imax的亮度大大超出普通3D,Imax的音轨又特别定制,这些硬件差别和大多国内影院节俭不舍得花钱换灯泡造就了Imax与普通3D观影体验的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ol88817 | 未知
IMAX® 摄影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导演开始使用IMAX专利的摄影机拍摄电影中的场景。IMAX摄影机采用70mm胶片,其放映出的画面在分辨率上要比普通35mm胶片高10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摄影机。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场景在IMAX银幕上满屏呈现,观众可以看到比普通银幕多约40%的画面,且具有无与伦比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为观众呈现真正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此外,IMAX还开发了一款全新的高分辨率IMAX®3D数字摄影机。
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在IMAX影院放映的电影具有超卓的影音质量。IMAX银幕上放映的影片画面并不是简单的尺寸放大,而是经过了彻底的原底翻版转制过程。IMAX团队耗费数小时,数周甚至数月在拍摄现场和剪辑室进行规划讨论,对声轨进行重新混录,不懈地调整画面锐度、对比度、亮度并修正每一幅画面上数以百计的细节。这一专利性技术即为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
IMAX放映系统在IMAX影院中你会感觉离银幕更近,所以电影画面变大的同时也需要有更高的清晰度。IMAX版本的电影通过IMAX公司业界领先的专利放映系统,在银幕上投射出逼真且如“水晶般”清晰的画面(亮度比普通影院高60%,对比度高30%),打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无论是2D或者3D格式,IMAX电影都能让您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沉浸其中。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IMAX专用的影像优化器,能提高银幕上的画面亮度,并通过一个能够提供实时银幕状态反馈信号的内置摄影感应装置,捕捉画面不一致,并进行自动校准,使之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最高画质。
20多年来,IMAX彻底改变了3D观影体验,通过投影系统给3D图像带来无与伦比的亮度和清晰度,这是当今世界上其他3D技术难以企及的。IMAX 3D投影充分利用了人类通过双眼看世界这一生理特征。一部IMAX 3D电影实际上是由两个独立的图像组成,而这两个图像同时投影到特殊的IMAX银幕上。这样,右眼捕捉其中一个图像,而另一个图像映入左眼。IMAX 3D眼镜将图像分开,因此左眼和右眼能看到不同的图像。人的大脑将这两个图像综合起来,从而打造了您面前的3D体验。
IMAX音响系统IMAX观影体验之所以令人惊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音响系统。音响系统给IMAX电影带来发自肺腑的体验。您不只是在观看一部IMAX电影,更是在感受电影。首先是因为在IMAX影院中配备的专利扬声器系统,具有不折不扣的穿透力量。其次是因为更宽的频响范围,即令高音更高,低音更低,声音的振动得到完美的呈现。
IMAX影院量身定制的结构,拥有更好的隔音效果,扬声器也安放在更有效的位置上。IMAX六个激光校准扬声器将等量的声音传送到影院的各个角落,从而让IMAX影院拥有比普通影院大得多的最佳听音区域。这也让IMAX影院形成最好的听音环境,传递非常精确的音色。听众们不仅能听到房间内一根针掉落到地面的声音,而且能听出它掉落的确切位置。
此外,IMAX还利用永久安装在每个IMAX®影院的扩音器收集扬声器系统各个信道的数据,并进行日常的调谐校准。这些校准能够纠正信道中超出规格的响应,从而实现您听到的永远是完美协调的声音。
由于音轨已通过DMR
®
数字原底翻版技术重新混录,因此IMAX能够利用IMAX影院强大的音响系统重新捕捉全动态范围,使声音在不同情境下更加清脆透亮,更令人愉悦或更令人惊悚。IMAX影院设计IMAX与普通影院明显不同的一点在于拥有更大的银幕,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连接两侧墙壁。而IMAX银幕不只是单纯更大,其设计也与众不同,不仅更宽而且也更高更有弧度。独特的银幕设计让您坐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观看到逼真的影像。IMAX 银幕的材质也与众不同,反射性更好,亮度更高。
再就是影院的几何结构设计,即为观众席的设计以及座位的安装位置。标准的电影放映厅又长又窄,这样设计是为了容纳最多的观众,但是银幕离观众太远。而IMAX影院的独特设计让观众不仅更接近银幕,而且能坐在更好的观看位置。因此在IMAX影院中,观众会观赏到完整的全景画面,与其他影院体验相比会感到视野范围被最大限度地填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IMAX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在IMAX影院放映的电影具有超卓的影音质量。IMAX银幕上放映的影片画面并不是简单的尺寸放大,而是会经过一个彻底的原底翻版转制。IMAX团队耗费数小时,数周甚至数月在拍摄现场和剪辑室进行规划讨论,对声轨进行重新混录,不懈地调整画面锐度、对比度、亮度并修正每一幅画面上数以百计的细节。这一专利性的影像及声效增强技术即为IMAX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标准的数字电影包(DCP)必须与各影院不同的放映系统与音响系统兼容。而IMAX则能够掌控整个流程,可以将电影内容针对IMAX专有的音响与放映设备进行量身定制。
IMAX DMR的历史·        2002年,IMAX公司开发了一项可将普通好莱坞电影转制成IMAX格式电影的专利技术。借助这项技术,观众可以欣赏到无与伦比的画面与音效,更好地体会好莱坞大片所带来的冒险、刺激以及丰富的情感,获得真正的IMAX观影体验®。这项技术就是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简称“IMAX DMR”)。这项技术可以增强电影的画质与音效,专为在IMAX影院中呈现。经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处理过的图像在清晰度和锐度上堪称完美,完全符合观众对IMAX观影体验®的期待。
·        IMAX DMR远不止是一种软件工具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完整、专用以及端到端的系统,为满足当今许多电影同步上映的高要求而设计。
·        多年来,IMAX公司不断升级与改进IMAX DMR®技术,使其能够处理数字内容与数据输入。
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处理过程·        IMAXDMR®处理过程的第一步,是以最高的解析度扫描35毫米影片的每一帧画面,然后把它们转制成数字画面(如果是使用胶片拍摄)。
·        我们的图像工程师会检测电影的每帧画面,清除图像颗粒(随机变化的亮度和颜色)并且对画面进行影像增强处理,最终以IMAX观影体验的标准呈现。
·        然后用历经多年开发和完善的专有图像增强技术,对于每幅画面进行优化处理。我们会用一些技术对这些画面进行数字影像增强处理,包括:增强画面锐度、进行颜色校正、清除图像颗粒、消除图像不稳定现象等。
·        接着,完成增强处理的数字信号将被录制到15/70格式胶片或IMAX数字电影数据包(DCP)上。于是,当IMAX最先进的放映系统把这些画面投射到银幕上,我们就看到了明亮、清晰、稳定,绝对使人目瞪口呆的视觉影像。
·        高度自动化的IMAX DMR®系统使这个处理流程能够满足紧凑的电影制作时间表的要求。
声音原底翻版技术·        与IMAX图像增强处理十分类似的是,电影的声轨也会经历一个变化过程。IMAX公司的音响专家会追根溯“原”,即电影的原始声轨,并充分利用IMAX影院强大的音响系统,与电影制作人共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音轨。与传统影院的音响系统不同的是,IMAX音响系统未经压缩,完全保真,并使用专有的扬声器技术,确保影院中的每一个座位都能体验到良好的音响效果。
·        声音源经过处理后,音轨不仅更为清脆透亮,更有助于电影中情感的表达,继而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raigDavid | 未知
你看过一次IMAX 3D之后,基本上你会觉得你之前看电影都是在浪费钱,以后非IMAX 3D不看了 不过由于票价的原因 也会在观影选择上更为谨慎
好的电影 IMAX 3D会让它变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ptcfgRE | 未知
问题改过来后我也编辑一下吧。
imax的版本视觉震撼很强烈,正如imax的广告语一样,watch a movie or be part of one,看电影还是进去电影里面逛一圈?


当然很不能理解看imax还要买末排座位的同学们,这还不如花少点钱买个普通的电影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