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00421309
| 来自北京
前段时间 EMUI 官方微博正式更名 HarmonyOS 官方微博,HarmonyOS 2也开启了公测,我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 Mate 40 Pro 升级到了 HarmonyOS 2, 这段时间也一直当成自己的主力机在用。
这个回答算是一点小的体验总结,说说我对 HarmonyOS 新设计风格以及交互动效逻辑的感受。
出初看外观: 不惊,有喜
之前我们就说过,因为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上手难度,HarmonyOS 在 UI 上不会有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升级完系统之后我也没有适应的过程,直接就可以开始用。
打开桌面之后,还是熟悉的图表布局,但是图标和系统的层级似乎有了一些不同,新的HarmonyOS 主题有一个名字叫做 — 润泽,我认为这个名字非常的形象,因为在 HarmonyOS 上处处可以感觉到温润和顺泽。
首先看主界面,全新的图标还是非拟物风格,但是它并不是简单的把界面「拍扁」,而是保留了立体感,这样的立体感并不是来源于对实物的模拟,而是运用背景,高光和阴影的颜色,以及模糊效果来展现出层次的感觉,官方把这个叫做「立体美学风格」,我觉得也是很贴切的。
比如说你可以看到图库 App 的花瓣,短信 App 的气泡就都是用模糊来展现层次,而钱包 App 和相机 App 的图表则很好的展现了如何利用阴影和反射实现「非拟物,但又有立体感」的效果。
服务卡片:可显,可隐
除此之外,在主屏幕上你还能看到一些图标下边有一条横杠,如果你从下往上滑动这个图标,就能看到服务卡片被展开,你可以在不打开 App 的前提查看和操作一些关键的信息。
这一切都关乎于如何让我们在有限的屏幕内看到更多的信息,而这个话题已经被讨论了很久,比如说当年的 3DTouch, 现在的小组件,还有 Android 上的长按图标打开菜单。
但华为选了一个更灵活的方式,上划图标打开服务卡片,点击其他地方就能收回,这样既不需要打开全屏 App,同时桌面也不会被一堆不常用的卡片占用宝贵空间,还避免了敏感信息时刻展示保护了隐私。
如果你有常用的功能,也可以点击服务卡片右上角的图钉来把它固定到桌面随时操作,可以说无论是你想要哪种风格,HarmonyOS 的服务卡片都给了你选择的权利。
鸿蒙黑体:可调,可变
HarmonyOS 作为将会出现在各种互联设备上的系统,需要能不同的设备的体验尽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整体性,而字体将会是其中最重要的根基。
因此 HarmonyOS 采用的是华为专门设计的「鸿蒙黑体」,它的设计目标就是让我们能在不同距离,不同尺寸还有不同分辨率下,都能得到良好的易读性、独特性和通用性。
鸿蒙黑体以楷书书法笔式为主,平均字面率达到了 91%, 也就是说能很好的平衡可读性和美感,但是这也不代表它的字体是固定的。
鸿蒙黑体支持无级的字重变化,也就是可以随意调节字体的笔画粗细度,你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设备来自定义字体的大小和粗细,比如说在智慧屏上我就喜欢字重小一些,而在手机上则会大一些。
而且这一套字体经过我的实测,无论是在低分辨率下还是在原生屏幕分辨率下,都可以拥有细腻清晰的字体边缘,对于自动分辨率的用户来说,切换前后的字体影响能被降低到最小。
控制连接:直观,直觉
你也可以看到 HarmonyOS 在其他的交互上引入了不少「物理规则」,比如说长按图标的时候,图标会有一个向下沉的动作,这时候再松开,周围的 App 图标就又有一个「被弹开再返回」的过程。
而在控制中心的超级终端设置里,你就能找到符合直觉也符合物理定律的设计。
在超级终端界面,手机图标位于中心位置,其它设备比如说如 MatePad, 智慧屏,还有MateBook 等等则悬浮围绕在四周,这时候只需按住设备图标,然后轻轻往中间的手机上一拉,其他设备就会像被手机的万有引力吸引一样,牢牢地吸附在手机上,连接也就完成了。
相比于那种只有纯文字的设置界面,HarmonyOS 的超级终端能用引力的效果更直观显示出当前的设备连接状态,通过拉动来连接断连也符合我们的直觉。
万物皆鸿蒙,鸿蒙容万物
作为要实现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HarmonyOS 对于华为以及消费者的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从目前的体验来看 HarmonyOS 给我带来的只有惊喜,它没有任何的上手难度,但是又增加了很多的功能。
这两点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背后需要工程和审美上的无间配合以及努力,无论如何,HarmonyOS 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期待之后还会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