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英伟达RTX5000测评

bpttwfltbn 回答数4 浏览数1088
这是一次不严谨的测评!
2018,英伟达正式公布了新一代图灵架构以及RTX20系列独占的光线追踪。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始支持光线追踪,RTX的产品线不断增多,非公厂商开始发力,逐渐的普通玩家也可以用上20系(30系应该还用不上吧嘿嘿...)的显卡畅玩光追3A大作了。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RTX2060S的OC版本,平时正常用,要渲染或者打游戏的时候简单超频一下白嫖一点性能。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小黄鱼,好家伙,都涨了1000了,理财产品实锤......
而同样基于图灵架构的另一条产品线,即专业图形显卡在我印象里着实是一股清流了。它有优雅的外观,超大容量的显存以及另人窒息的价格。说到底穷是我的问题...
所以,感谢在这个一卡难求的时候,赞奇科技能让我体验一把以前只能眼馋的公版显卡
把RTX5000跟RTX2060super拿来对比横评其实完全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差价都有一张2080ti了…这次就没有做。
<hr/>OK,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显卡的外观,表面是磨砂的材质,是我喜欢的简约风格。

接口方面,配4个DP 1.4接口加上一台VirtualLink,支持USB3.1和27W的供电,你可以买一张显卡拿回去给你的手机、ipad或者笔记本充电,一举两得!

侧面有SYNC和STEREO,多卡同步和立体镜,对于我来说没什么用。
个人认为公版卡的涡轮散热是个亮点,在老的10系列公版显卡里比较常见,也就是俗称的泰坦皮。

来源资深用户@sheieiki

这里引用了一张网上的原理图,蓝色代表进入的冷风,红色代表排出的热风,所以涡轮散热系统可以使得热量不会积蓄在机箱内,简直是ITX主机的福音。但是没有缺点的吗?显然不是,一台风扇能够排出的热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受制于尺寸,散热的面级又无法做的太大,单说散热性能,肯定是不如双风扇和三风扇的显卡。这一点,30系的显卡巧妙的将这二者结合了一下,挺好是吧?可是买不到…

高负载温度测试,这个温控针不戳

<hr/>正式测评
那么本次的测评分为3块,首先是一些软件的跑分,测试理论的性能。而实际的表现我会通过游戏和专业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测试
先来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CPU:intel i7-10700k 默频
内存:DDR4 3200 32g
主板:微星Z490m-edge
硬盘:三星970evo
我们先来看参数,核心是TU104,384个tensor core,48个RT core,3072个cuda core。

GPU-Z截图

其实对比一下2080super,会发现除了显存以外,纸面上参数都是类似的。而这两者的售价差了3倍,emmm,如何说呢,毕竟针对的需求不同,但,NV的定价策略或是有点迷啊。
简单跑几个分

V-Ray Benchmark

排名

喂不是吧?RTX5000的跑分居然能比4000低??

不过再一看好像普遍是低...在5000里面排名居然算高了,啊这。

3DMark的光追测试为6729分,排名大概在2080和2080ti之间,果然,底大一级压死人。

Octanebench 261分

游戏部分,有情赛博朋克2077。
我分别测试了2k分辨率下开启光追与关闭光追两种场景。中等光追和超级光追都开启了自动dlss(在2k以上的分辨率中,dlss基本上是必开的选项),最后一张图是变态光追加上质量挡的dlss,比较极端。而关闭光追后,我也是使用了游戏的预设。这里没有放大对比画质对比,光追下没有达到60帧或是能说明这张卡的上限的。

2K-开启光追

2K-关闭光追

RTX-off

RTX-on!

上图来自英伟达官网(光追的质感比传统的光栅计算强了太多了吧)
<hr/>渲染器测试
因为我常用的软件是V-Ray,所以这次也仅仅测试了这个本次使用测试模型都来自chaos官网的courseware中,你可以https://www.chaosgroup.com/education/vray-courseware下载到它们。
我一共测试了三个场景,第一台室外开启体积雾,第二个室内开启体积雾,第三个是一台正常的室内场景。插一句,在使用5.1的版本的时候,相对上一版,我感觉到了一些操作易用性上的提升,V-Ray对于客户体验越来越重视了。

场景一

数据如上,这个场景所有的显卡渲染我都使用全尺寸分辨率的贴图,最快的是RTX 1分03秒(测试时间太短可能有些误差)最慢的CPU渲染4分45秒,挺正常。

场景二测试

在这个室内的场景我使用medium+的参数,OK,我们先来看CPU的部分,这里其实有一台我很久以来的疑问——这种大量体积雾的场景下,高质量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最后用CPU模式多测试了一台high的参数,对比中档加,差了快一倍的时间,确实画面变细腻了,但是时间也变长了,个人觉得这里中档加参数足以。而显卡部分,其实以测试的结果来看,在这种比较极端的场景(室内+体积雾)下,优势也不是那么大,有点让我吃惊。我后台看了一下硬件利用率,发现GPU的占用率在一开始达到过20%左右,而后一直在5-7%上下徘徊,同时机械硬盘占用率不知道为啥上去了,隐隐觉得这两者有些关联,能力有限也没有深究,希望有大神可以解答一下...

CUDA+CPU渲染模式下的硬件占用率

场景三

第三个场景是一台比较常见的室内,这里CUDA+CPU的渲染模式耗时最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尺寸贴图的场景,万万不可使用显卡的resize分辨率模式渲染,在时间没有快出很多的情况下,贴图的清晰度却大打折扣,着实得不偿失了,附上一张对比。

全尺寸

resize尺寸

简单说一下结论,从时间来看,以CUDA+CPU这种渲染的方式比较优异,缺点是CPU占用率依然有些高,如果你不需要完成其他任何事情只需要你的主机完成渲染这一件事情的话,选它就完事了。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一些使用10系列的显卡用户,而你使用的是20系以上的话,用RTX模式渲染性价比更高,你完全可以在上一张图渲染的时候用多余的充足的性能摸个鱼啥的。
我一直觉得使用CPU渲染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以V-Ray为例,它是使用多线程进行计算,理论上来说,我们在选购CPU的时候应该注重多核性能,说白了就是想办法让它这个框框变多…满足这个需求的,价格又比较合理的,只有老平台的至强U。一些渲染农场的服务器的主机配的就是双路E5甚至更高,苹果的垃圾桶主机同样也是使用志强平台的CPU。这类渲染用的主机一般具有非常多的核心数量,超线程再一加持,反映到渲染器里就是有很多框框,先不论速度,光是数框框就很爽了吧?

来源2018 Total chaos 使用3000核心渲染

同时它也通常用不到高频的内存,而低频内存却相当廉价。(之前我一度认为内存读写速度会影响渲染的速度,后来发现超频不如加根内存来得更快)
这样来看这种服务器主机简直性价比爆表啊卧槽?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志强系列的制程多为22nm,玩梗归玩梗,但是intel挤了这么多年牙膏的14nm功耗的控制要比志强系列的服务器U好的多,而过高的功耗意味着散热器和电源成本的增加,这些可都是金子啊。
其次,服务器U羸弱的单核性能绝对会让你在使用SU、Rhino等等更吃单核性能的建模软件的时候崩溃,模型量一大操作就不跟手的体验相比各位也没少经历。而单核多核都强的CPU呢?建议先查查牙膏厂的价格,AMD YES!
这个矛盾其实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RTX系列,安培架构的出现,20系显卡里加入了光追单元,传统的CPU渲染计算才终于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当然上图的云渲染属于例外,这个实在太恐怖了。
除了V-Ray以外,Twinmotion和Lumion我都只看了一眼首页的硬件测试,都在最高档,因为我不常用,就不测试了。
SketchUp中,能使用64倍的抗锯齿采样,我的2k分辨率显示器拉跨了,没看太出来和16倍有什么区别。

最后是达芬奇,简单带过一下,我在影视飓风的官网下载了一段RED录制的5K 60fps H.265素材,在不加代理的情况下,回看时间轴的时候,在某些地方略微有点卡顿,整体比较流畅。

<hr/>总结一下,目前市场价1w3的RTX5000显卡,智商税算不上,but性价比确实不太高。你可以享受到极佳的温控噪音表现,精致的外观,最重要的是充值了信仰。那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有没有必要呢?显然没有,为多出来的大显存买单,不妨重点提升一下其他的主机硬件,甚至是一台广色域高分辨率的屏幕给你带来的感知都会比它要明显。但是对于有专业需求的人来说,高显存又是很必要的,资产动辄数个G,在来回转动渲染器视角的时候,丝般顺滑的感觉是普通的消费级显卡无法带给你的,何况它还能使用NVlink并联数张拓展至16*N的显存……话说出来,买得起这个价位显卡的人,性价比本身也不在考虑范围内了吧!
公版RTX5000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但配置RTX5000的云电脑触手可及。呆猫云电脑:32线程CPU+RTX5000,轻松驾驭各类场景。免费试用可联系客服QQ:2155595463
以上就是我对于英伟达RTX5000的体验,有点杂,时间问题每个方面都只测试了一点,没有深入。所有数据都是自个实测,有部分也不太精确,大佬请轻喷,祝开学开工愉快,显卡早早降价,yeah。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3zone | 来自河南
对不起 白痴问题 我之前是学3D影视的 于是卖了2070s换了rtx5000。 但是现在我转行做3D游戏了,请问我是要换回游戏显卡吗?因为游戏场景需要光追什么的。谢谢大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btym | 未知
不敢断言,觉得看需求吧?毕竟这个节骨眼也买不到原价的,不是刚需就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adxing | 来自北京
公司主机显卡是rtx5000,32g的。是用了两张显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oho0085@163.co | 来自北京
两张用nvlink连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