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目前海思内部到底是指什么情况,除了流片有什么项目做?海思 ...

mattna 回答数5 浏览数1133
目前海思内部到底是指什么情况,除了流片有什么项目做?海思 ...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河南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jogtt | 来自北京
前两个月美国禁了中国的几个企业。
把芯片设计公司的贾老板下出来一身冷汗。
就是这个新闻


其中有家单位是:
英文原文是:Shanghai High-Performanc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enter;
结果给翻译成了,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
就是这个机构:通常称为上海ICC


贾老板芯片设计公司的好几颗芯片都通过上海ICC,在TSMC流片,钱都已经打给了上海ICC,要是禁了上海ICC。那损失就大了。
时间成本,商务成本等等,可能会有上千万的损失。
贾老板的芯片公司终于感受到切肤之痛,一晚上没有睡好觉。
等转天才发现新闻给翻译错了。
这就是一个大乌龙;
被禁的应该是这个单位,而不是上海ICC。


一个大乌龙。
后来,
贾老板公司的几颗芯片也顺利流片了。
还有一两月就回来测试了。

为什么上海ICC为什么对贾老板这么重要。
因为:对于台积电这种大厂,根本不会理贾老板芯片设计公司这种小厂。
但是台积电又不想错过一些机会,谁知道贾老板公司是下一个贾跃亭还是下一个黄仁勋。
所以,就有很多流片中介存在,上海ICC就是其中一个,国内很多公司委托ICC流片。
对于TSMC来说,只能看到上海ICC来流片,根本管不到ICC背后是谁,也不想管。
要流片的公司太多了。
除了上海ICC,这种流片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少。
只不过贾老板第一颗在这里流成了,就再也没有换过。

所以上海ICC被禁的乌龙,让贾老板紧张一阵,发现乌龙后,就再也没管过,后面就去抢产能了。

回到华为的项目来说:
流片不是问题,只是不能量产。
低制程工艺也可以用,也可以量产,但是产品系列就比较少,对于华为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据说国内40nm 110nm都可以用。
先进工艺还不行。

坦白的说,华为海思的芯片研发水平的确是中国最高的,没有之一。
这些包括研发流程,项目管理,设计规范,checklist等等。
能够极大降低流片的风险。

很多公司也在挖海思的人,特别是研发管理的人才,也是能够希望能够提升研发水平。
所以对于IC新人来说,海思的规范的研发流程,肯定让IC新人会受益匪浅,基本不会对个人能力有所影响。
唯一不足的就是,量产的成就感。

研发的东西大规模量产,应用在预想的领域,是每一个芯片工程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希望海思早日能够渡过此劫。

毕竟,不但是海思,面对这个压力,人畜无害的贾老板也有睡不着的时候。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eguan123 | 来自北京
1。海思的人心稳的一批。
2。海思是大厂,尤其数字。项目流程方面,他们十几年前就很系统规范了,这是其他公司学不上来的,那里前辈的指导也不是你看着arm说明书就能学到的。
3。产能问题会解决的。国产芯片为什么要一级级地追赶,而不搏一搏,直接造同时代标准的? - 不值一提的角色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9598274/answer/1963805966
4。限制的都是好企业啊。BIS为什么限制smic、hw、hisilicon,而不是其他多媒体啊什么的应用处理器芯片的公司。海思有自己的基带(全球份额接近20%;有基带的公司:apple 高通三星联发科紫光展锐 intel)、有性能强大的麒麟系、有自己的几乎全产业链团队。
5。大厂经验很重要。
6。圣无线神终端hai屌丝。海思的自嘲。
<hr/>特把大爷和科学家们加上。
内部诨号:
圣无线(芯片是联结类,无线通信业务是旗帜)
神终端(卖终端设备,收益高)
海屌丝(海思研发投入大,不挣钱,还像屌丝一样给大家当备胎)
大爷软(软件部门一堆科学家,架构师 算法,普遍年龄大)
科学家(hw这两年的科学家人数太多,司内以不要求回报、愿意为了我同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拜焦裕禄和雷锋的科学家闻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lf2wr | 来自北京
今年初从麒麟提桶跑路
从好的方面说,走之前kirin9000和kirin820的下一代芯片都在正常开发和验证,下两代的芯片也在正常立项,990cs2可能成为新一代的祖传芯片,用在各个领域,前景广阔,9000正在大规模的废物利用翻新,用一片少一片,一改过去的大手大脚,不像以前每一代都能在定位问题的时候,从机台搞一片救不回来又没有分析价值的废片留作纪念
上海西安北京的核心团队大致稳定,pl se以上级别的都在,技术大佬走了个别几个,台北团队倒是惯例了不少
从设计,eda仿真,emulator/fpga验证,小规模试制和asic验证,性能功耗稳定性优化,都是在按计划正常开展的,无非就是少了大规模量产这个环节,对于研发其实是好事,不用看紧急产线问题,不用分析那些现象稀奇古怪责任扯不清楚的客退机,不用纠结大数据网站上一些概率不高不低,没有明确复现场景的恶心问题
而且去了下家之后,深刻的感受到华为的流程和工具还是比较完善的,持续集成系统尤其好评,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人为失误,虽然用的时候偶尔会骂改一行代码花一整天,但是一但放飞自我了心里还真的没底
大众感知的到的不可替代的所谓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有自研的备胎,瓶颈更多的是在商业上无法成功而不是技术上有阻塞
不好的方面说,可信这个东西折腾的很恶心,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项目少了人少了流程反而多了,工作压力一点没有减少,待遇方面火车头加了多少油不知道,反正我这种车厢基本感受不到阳光普照,最近人走了不少,在新厂看到好多熟悉的菊厂同事
应届生存在技术领域的随机分配,能接受就来,干几年跳槽这段经历也不会吃亏,海思的氛围还是相当好的,加班也没有很夸张
<hr/>忘记匿名了。。。这个圈子就这么点人,说的再多要暴露身份了,评论区问题不再回复,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83658 | 来自北京
我收回我的话,应届生最好不要来海思。
原因在于保密和竞业协议,我把公司想的太好了,有的部门吃相太难看了,毫无下线。应届生进来是随机分配的,不要用应届生的身份去赌一个盲盒的概率。
最后,不要来!不要来!不要来!
—————原回答分割线———————
人在海思,刚下班,等欧洲杯的间隙,随手写几句。
项目当然还是按照原计划做啦,难道我们还能上班摸鱼不成。
应届生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来的。
1 海思的技术还是很牛逼的,国内的芯片设计,海思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两年国内风头正盛的某公司,他们打算搞的东西,是海思十年前开始做的东西
2 整个芯片开发流程也可以帮助应届生快速上手,项目又没停,应届生可以学到很多的,从一个小菜鸟快速成长。
3 整个行业对海思还是很认可的。托懂王的福,当前芯片行业确实火热了不少。应届生海思两三年的经验,跳槽出去,double的不要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mmytam | 未知
我来回答你吧,曾经待过海思,现在仍有同学在海思。
首先说,无法流片是不存在的,行业有一种叫MPW,小规模流片还是可以做的,但是大规模量产确实是不可能了。
你可以把海思当成个高校实验室。
所有顶尖项目应该还会推进,但可能会接一些能赚钱的其他项目,比如做ip,这个东西不需要量产芯片。
避免被发现,我还是匿名。
另外想去海思我还是推荐你去,我待过好几个公司,海思是我待的最纯粹的公司,那时候我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做研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